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

最近這些天,由於皇帝選秀女的原因,北京城內城外的百姓多少察覺出絲絲不同。

首先,原本作爲大明的都城,北京人流量就已經夠多了,每日都是人來人往,這回街上更是到了人頭攢動的地步。

這樣顯而易見的一個好處,就是極大促進了北京商貿的發展,許多商鋪老闆和外面大街上擺攤的小商小販,都是藉此大發了一筆。

各城門周邊城防軍巡邏盤查的力度明顯增強了許多,尤其禁軍把守的皇宮大內更是最爲嚴密。

除此之外,東廠、內廠的番子,兵馬司和順天府衙門、街道司衙門的差役們也都是全力出動,協助維持城內治安。

往常城防軍往來巡查多是例行公事,畢竟是在京城重地,城防軍和禁軍主力就駐紮在城內的四處大營之中,最近的通州兵馬勤王來此也只需要半日不到,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會出什麼亂子。

可現在不一樣,皇帝大選秀女,各地往來觀看和打探消息的人絡繹不絕,誰知道里邊有沒有打着小聰明想矇混過關的?

現在的京師可以說是出去容易進來難。

外地來的人想要入城,不把你老底掀個底朝天問清楚祖宗十八代和入城的原因,就根本別想被放行,甚至有些特殊的人被搜身之後纔會被允許入城。

不論是官員、勳戚、大戶還是百姓都是一視同仁,什麼樣兒的人就有什麼樣兒的衙門去辦。

那些有權有勢的可能尋常差役不敢去問,但城防軍和禁軍可不怕他們,還有東廠和內廠的番役,就是專門爲對付這種人而生的。

自崇禎十七年以來,當今皇帝夷清天下,吏治清平、百姓安居樂業,這是報社和廠衛吹出來的盛世圖景,但是在京師百姓眼中,這就是真真切切的實情。

崇禎皇帝本來興沖沖去交泰殿親自選妃,可最後封妃的一個沒有,五十名秀女看了四十一人,最高的也就只封了端嬪。

由此可見,這位皇爺的要求得是有多高,雖然皇帝氣沖沖的走了,但周皇后她們三個女人卻也不敢擅自做主。

皇帝親自看了一遍都沒封妃的,她們要是擅自給某個秀女封了妃,這成何體統,難道這大明是女人當家?

所以,周皇后、袁貴妃、柔貴妃當天商量一番,皇帝看過的就那樣了,剩下還沒看的九名秀女就由她們三人去仔細看看。

封妃是不可能了,因爲這九名女子實際也沒有比端嬪卞氏更出衆的,最後三女敲定,封了兩個昭儀和七名選侍。

這樣以來,東六宮和西六宮差不多住滿,儲秀宮鶯鶯燕燕的也住進去不少,大明的後宮有了活力,這次選秀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不過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兒,這次選秀,五十名秀女只封了一位端嬪,兩名婕妤和四位昭儀,竟然破天荒一個封妃的都沒有。

端嬪卞氏,賜名卞玉京,在她之下又封了常婕妤(常悅)、秦昭儀(秦九兒)、殷婕妤(殷素素)、鄭昭儀(鄭巧兒)、韓昭儀(韓芳)、和李昭儀(李秀娘)。

除了這七位正宮娘娘,前前後後又封了十九個選侍和淑人,這二十六名秀女以外餘下的二十四人就面臨着人生最大的抉擇。

究竟留在宮內當個宮女,期盼着有朝一日被皇帝臨幸,從而飛黃騰達,還是拿着路費和一點賞賜直接回鄉,找個普普通通的莊稼漢過上一輩子。

這道選擇題只有兩個選項,每一個選項都代表着完全不同的一生,對於她們來說,這是很難選的。

人的一生很短暫,她們這些少女的花樣年華纔剛剛開始,有的人肯爲了虛無縹緲的富貴獻出一生,但極少數的人會看透這一切,接受自己平凡的命運。

在三天後,崇禎皇帝看見了王德化呈上來的這些秀女最後的選擇,無奈的笑了笑,反手道:

“既然她們都已經想好了,你就不用再勸了,就這樣吧,傳朕的話給尚宮局的人,讓她們好生安頓這些新人,不得虐待。”

“還有,你親自注意一下,宮女也是人,管教可以,但絕對不能虐待,要是讓朕知道你隱瞞不報,論罪同處。”

“臣明白,這就親自跑一趟。”

王德化聞言心中大駭,連忙點點頭,應聲跑了出去。

這個結果其實不出意料,二十四名秀女之中,有二十三人都選擇留在宮中做個宮女,她們的心思崇禎又豈會不知。

事實上,即便是內廷的妃嬪們崇禎都沒有時間面面俱到,更遑論這些基數龐大的宮女,打着這個念想,還真不如出宮尋個好人嫁了。

崇禎先前也讓王德化去親自曉以利害,還給了三天的時間讓秀女們好好想想們的人生,而不是自己的。

到了這個地步,崇禎也已經仁至義盡,不想再多說什麼,便由她們去吧。

......

關外盛京僞皇宮鳳凰樓。

在第三層的高臺之上,女人望向關內方向,身旁站着一個十一歲的小孩,餘煙嫋嫋之下,是臺子周圍環以圍牆和巡邏更道的滿洲八旗步甲兵。

已經退位的韃清聖母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孝莊),懷裡摟着同樣已經退位的原小皇帝福臨在看着什麼,後者雖小,卻是滿臉的陰鬱。

已經三十多歲的布木布泰看上去很是有些風韻,眼中時不時透露出的些許精光,可以看出這位原太后絕不像表面上表現的這般柔弱。

這個時候的布木布泰,還沒有成長爲後世辮子戲追捧的一代政治女強人孝莊皇太后,現在的韃清皇帝是多爾袞。

崇禎皇帝蝴蝶翅膀一頓瞎扇,把歷史原走向也改得面目全非,歷史上隱忍的多爾袞,因種種機緣巧合而選擇自立稱帝,悍然發動內戰。

多爾袞不是一般的男人,以現在布木布泰的實力,還根本無法控制得住,更何況他還有多鐸的盡心幫助,只要願意,多爾袞可以隨時將福臨取而代之。

實際上,山海關戰敗以後,對八旗現狀心灰意冷的多爾袞也確實是這麼做的,今年初發生了一連串大事以後,如今關外大權已盡掌於多爾袞與豪格之手。

多爾袞控制盛京,豪格則意外逃得一條性命,跑到赫圖阿拉去召集原黃臺吉的擁立者對抗多爾袞。

兩人早已勢同水火,必須要角出一個真正的皇帝。

布木布泰明白,她與福臨不過都是傀儡,而自己這些年來用盡心力爲的就是讓兒子的皇位不被多爾袞奪取,現在也失敗了。

多爾袞一旦發難,是誰也無法阻擋的。

“多爾袞還在與豪格自相殘殺,可此時的關內,流賊已經快不行了啊。”布木布泰輕啓朱脣,頗不甘心的說了一句。

甲申年之後的明軍,一步步開始扭轉敗局,本來大清定鼎燕京的決定性優勢,也已經一步步不復存在。

布木布泰雖然是個女人,可她卻也能看得出來,一旦讓明國解決了關內的流賊禍亂,下一步就到了大清。

“太后想的和朕一樣。”正在這時,門外忽然接了一句,聽這熟悉的話,布木布泰心中一驚,面上毫無波動,只是靜靜道:

“皇上何時從前線回來的也不知會我一聲,也對,我整日被困在這鳳凰樓內,又能知道什麼消息。”

“大玉兒,你何必如此,朕可曾虧待過你們母子二人?”不聲不響進門的果然是多爾袞,他走到布木布泰面前,用一隻手捏住她的臉頰。

布木布泰起先有些掙扎,但卻不敢多做動作。

感受着手中的嫩滑感覺,早就對布木布泰有了情愫的多爾袞再也忍受不住,一把將她攬在懷裡,邪笑着問道:

“怎麼,看起來太后還是對朕不服?”

布木布泰沒有說話,但也沒有反抗,任憑多爾袞的大手在衣服內作怪,只因她是個明事理的人。

多爾袞掌控大權,豪格已經節節敗退,指望豪格打敗多爾袞營救她們出來已然是不可能了。

她們母子二人的性命全都掌握在多爾袞的手中,要是想活下去就只能乖乖合作,否則多爾袞就算不能在短期內殺了福臨,也能叫她們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瞪大眼睛的福臨不敢相信這一幕,想要衝上去救自己母親,卻被跟在後頭的兩名八旗兵直接拉到側間。

他的最後一眼分明見到,布木布泰的衣裳已經緩緩被多爾袞解開脫掉了。

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
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