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

“死路一條......”李過喃喃幾句,他何嘗又是個怕死之人,只不過爲了這些老營的身家性命,再頑抗下去,便是害了他們。

他李過爛命一條,死不足惜,倒是這些老營。

一旦官軍繼續進攻,他們十有八九都要死在這裡,就算沒有死的,也絕不會被放任活着。

“要我歸順可以,但你要答應我幾個條件。”

崇禎皇帝沒想到這貨居然真能投降,心裡有些驚喜,不過面上仍是那副波瀾無驚的樣,淡淡道:

“你且說給朕聽聽。”

“第一,李自成與我有大恩,我不忍傷他,陝西內的戰事我不能參與;第二,歸順以後,這些老營的身家性命,你不能危害;第三,要保證我家人的安危。”

“沒了?”

“就這些。”

崇禎皇帝有些吃驚,這裡邊除了最後一條,其它都和李過沒什麼關係,按理來說,投降的不都得胡天海地的提一些要求嗎。

不過轉念一想,這倒也附和歷史上李過的性格。

“你這三條,朕都準了,這下可以讓火器營的人下來了?”崇禎皇帝后半句,顯然注意力在城頭被老營控制的那些火器兵身上。

“放他們下去。”

談攏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得多,誰也沒想到,鏖戰多日的潼關,城下躺了無數雙方兵將的屍體,最終居然會是這麼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結局。

劉汝魁、李過都投降了,李來亨也沒什麼好說,在後者的親自勸說下,也十分不情願的,約法三章的選擇歸順朝廷。

不過李來亨和李過一樣,都沒提什麼過分要求。

他們接受和劉汝魁、藺養成他們一樣的處置方式,讓老營分散各地,該務農的務農,該入伍的入伍,此後不再逆首。

但除此之外,他們也要崇禎保證,不會因前罪而傷及他們和家人的性命,這些老營本是朝廷的重點剿滅對象,這個決定,崇禎也考慮了很久。

不過最後,他還是答應了。

實際上,還剩下這些老營加在一起,不過也就一萬多人,聚在一起還可能生事,但分散到全國各地各行各業中去,幾乎很難再出什麼亂子。

戰爭持續了這麼多年,死傷的人太多了,很多都是血性漢子,他們不該就這樣死在這裡,在安穩的基礎上,能少死一個是一個吧。

在這之後的很多天,潼關內外都忙於關城的重建和戰後屍體的處理上。

崇禎皇帝將接下來在陝西的戰策交給堵胤錫召集衆將去討論,自己初來乍到,不能瞎指揮影響到佔據,管管重建關城和其它事兒就行了。

在關內忙於維持穩定的時候,崇禎皇帝御駕親征,迫降劉汝魁、李過、李來亨等闖將,收復潼關的消息,卻風一樣的傳遍了整個陝西。

基本上,所有人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感覺不是和堵胤錫有關,卻是崇禎皇帝文韜武略,策定大功,云云此類。

當然,崇禎御駕親征也有這原因,李自成眼瞅着要被滅了,自己還在京師待着,那豈不和朕一點關係沒有了。

難道日後要史書這麼記載,崇禎大帝待京師啥事沒幹,堵胤錫一個人把李自成給擺平了?

這怎麼行!

堵胤錫的功勞朕記着,該賞賞,該賜賜,但這收攏威望的活兒,還得朕來做,不然日後不好統領軍隊啊!

當然,堵胤錫是個明白人,和皇帝搶風頭,那不是嫌自己活的長嗎。

其實崇禎不來堵胤錫還隱隱曾有些功高蓋主的擔憂,畢竟歷史上這種的都沒幾個好活着。

這種擔憂如今全都煙消雲散,因爲此後基本上沒自己啥事兒了,打勝仗全是皇帝指揮得當,收復失地,那是因爲皇帝天威嚇得流賊屁滾尿流。

簡言之一句話:活本督這兒繼續幹,逼當然得留着崇禎皇爺去裝,這纔是正兒八經的爲人臣之道。

......

西安,武威殿。

說是武威殿,其實也就兩頂破瓦房,刷上點金漆,星星點點的,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兒罷了。

只是大殿看着雖然像那麼回事兒了,裡邊站着的大順“文武羣臣”卻依舊不像那麼回事兒。

文的那列,宋獻策已經跑了,李巖讓白廣恩綁走如今關在紫禁城,領頭的自然成了牛鼻子老道牛金星大俠。

武的那列,本來還剩下不少,可如今基本都派出去抵抗官兵了,還留在西安的也是大貓小貓兩三隻。

站在諸將爲首的,不過是帥標右威武將軍李友、帥標前果毅將軍任繼榮、帥標後果毅將軍吳汝義等人,基本在歷史上都沒怎麼出名。

雖說都有些戰鬥力,還算不錯,但與四年前雄兵百萬,登壇拜將時一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底下,可憐的要命。

李自成坐在‘龍椅’上,穿着滑稽的‘龍袍’,看他那副死了至親一般的神情,自然也是剛剛聽說潼關被破。

這個消息實屬意料之中,李自成只是不願面對罷了,令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劉汝魁、李來亨甚至連李過,都背叛自己投了朝廷。

這一幕,和一六四四年自己揮師百萬渡河東進,直逼京師又何其相似?

只不過如今大廈將傾的成了自己,萬衆歸心的是大明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真是造物弄人。

“闖王,唯今之計,只有乞降了......”大順的左丞相牛金星第一句話,就令李自成厭惡不已。

但偏偏現在文臣之中,除了牛金星幾無能人,他在大順內威望不低,還就不能輕易動手砍了他。

另一方面來講,如今的李自成,實在也是有些廉頗老矣,無力揮刀的感覺,實在沒心思繼續打打殺殺,做什麼開國皇帝了。

“乞降,哼,只怕左丞相早就在盤算如何投降朝廷了吧!”吳汝義冷笑一聲,面色不屑。

任繼榮也是站出來道,“闖王,潼關雖破,但陝西仍舊五十萬大順軍,召集再戰,勝負尚未可知!”

“闖王,不能再打了,歸順朝廷吧!”

就如很多時候一樣,文武分成兩派,一主降一主戰,喋喋不休,李自成越聽越煩,他所想的,既不是要降,也不是要戰,而是要逃。

“都閉嘴!”

他忽然猛地一拍座椅,闖王昔日餘威散發出來,也令殿上衆人爲之一懾。

“不必再議了,李友,吳汝義,你們二人速召集附近兵馬,去函谷關、武關佈防鎮守。”

“任繼榮,你率本部前往商洛,試探前路!”

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隨便說說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
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隨便說說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