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

“這是怎麼了?”

東華門外的長街兩側客棧中,不少百姓聽着街上忽然間急促起來的腳步聲,都是帶着好奇又畏懼的目光悄悄打開門窗縫隙。

看見眼前這幕立即就有人驚的一屁股坐到地上,顫着手指道:

“翁府...是東廠在抄翁府!”

“瞎說,皇上前幾日才賞賜翁府上下,東廠就算再撒潑,也不會今日就來抄家!”一名老者聽到年輕小夥子這話頓時嗤之以鼻,自己走到窗邊仔細看起來。

“再者說了,翁御醫捨身濟世,又能犯什麼罪過?”

看了一會兒,老者鬆口氣坐回去,用責備的語氣看向還在粗喘的小夥子,責備道:

“不知道就不要亂說,番子只押出來一男一女,其餘翁府的什麼東西都沒動,休要在這裡危言聳聽。”

小夥子並沒有惱羞成怒,似乎也知道自己錯了,撓頭嘿嘿一笑,轉移話題道:

“哎,這位大爺,你這桌上書密密麻麻寫的都是什麼啊,看你寫了好幾天,給咱們念念唄!”

“不識字?”這老者見到周圍幾人都是點頭,這才咳咳兩聲道:

“老夫千里迢迢從蘇州趕來京城,本就是爲了拜訪翁御醫和一位故友。”說到這裡,老者不禁潸然淚下,接過一個婦人遞過來的毛巾,面色沉痛地說道:

“結果到了這裡,卻聽說翁御醫爲治瘟以身殉職...面對國家危難之時,卻敢挺身而出,胸懷濟世之心,翁御醫真是世間少有的醫德兼備之人!”

這老者說了半天,最後也沒說出自己桌上的是什麼,那小夥子見這老者談吐不凡,便知道他肯定是個讀書人,頓時心中肅然起敬。

小夥子觸景生情,知道老人心中傷痛,倒也不敢追問了,只是面色爲難的說道:

“那...老先生,明早您要去哪?”

周圍的人也面色擔憂,紛紛說道:

“是啊,今日京城剛發了佈告,說是全城大疫,流賊又在寧武關和官軍大戰,就快打過來了,要不您和我們一塊兒往南逃吧?”

“誰說不是呢,越往南越安全哪!”

逃,天下之大,又能往哪逃?

一旦京師不存,國家傾覆,流賊席捲天下,自己就算逃回江蘇老家,又能怎麼樣,還不是一個國破家亡的流浪之人。

不過想雖然這麼想,但老者顯然不能全部說出來,他只是道:

“我袁班感謝大家多日以來的關懷,本來也是準備回蘇州,但是這佈告上說的不錯,爲醫者,窮盡一生鑽研醫道,行走南北,爲的是什麼?”

袁班說着,環視周圍一圈,拱手說道:

“如今天子聖明,主事治瘟的正是袁某故交——吳又可。袁某見了佈告,便是有如故友相喚,所以老夫打算去尋又可,定要將這鼠疫徹底根除!”

“原來是袁先生!”

“有袁、吳兩位先生在,咱們有救了!”

“不走了,我要留在京城!”

周圍百姓沒想到,這位多日與他們朝夕相處的老人便是有‘江北名醫’之稱的袁班,衆人震驚之下再聽見這番捨己爲公的話,頓時是一片的喝彩叫好。

......

東廠大牢,從翁府抓出來的一男一女兩個姦夫**已經被鎖拿在此。

王承恩白日接到崇禎皇帝旨意的時候也是嚇了一跳,本以爲翁炳實是因公殉國,沒想到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居然是在自己眼皮子低下給人害死的。

王承恩不禁想到,是有些蹊蹺,前些日子前去治瘟的御醫基本上三天兩頭就要死一個,就算他們用的方子不對,可也總不至於那麼快就染上鼠疫暴斃吧。

雖然崇禎皇帝並沒說什麼,但對於王承恩來說,這就是自己東廠的失職,甚至對於內廠、錦衣衛、西廠來說,意義上也是如此。

王承恩當即將下面的兩個掌刑千戶罵了個狗血淋頭,然後又是一層層的罵下去,整個東廠都是顏面無光,憋着一股勁兒要把罪魁禍首拎出來。

崇禎皇帝復設三廠一衛,爲的就是不再受那些東林黨的矇蔽和蠱惑,可如今居然在遍佈廠衛的京城還會發生這種事,那就相當於在‘啪啪啪’打廠衛們的臉了。

崇禎皇帝只給東廠下旨,但並不代表其餘廠衛就能視若無睹。

內廠提督太監方正化、西廠提督曹化淳,還有錦衣衛都指揮使李若鏈聽聞此事後也都是震驚不已,蔫悄的吩咐屬下心腹,讓下面的人分出一些衙門嚴查,並且只要有消息第一時間報給東廠知道。

一時間,三廠一衛幾乎全部都將矛頭調轉到御醫離奇死亡這件事上,情報在一個下午源源不斷的匯聚到東廠衙門。

崇禎皇帝很重視,甚至說是要一查到底,而廠衛失職,自然盼着將事情早點處理完,好能將這篇給掀過去,爲自己一雪前恥。

謝氏一路腿軟,是番子們拎回來的,但李善財可就不一樣了,回來的路上甚是囂張,不斷喊着自己是皇親國戚,東廠無權拿人云雲。

當時王承恩也沒管,把他大牢後先打了幾鞭子,見他老實下來這纔是親自審問。

見到一臉淫笑的東廠番子們又要過來,李善財什麼硬骨頭都沒了,當場嚇得屁滾尿流,沒等李有成再次動手就直接全招了。

原來李善財不是在吹牛,這傢伙居然是李康妃同父異母的弟弟!

還真的是皇親國戚,只不過這個‘皇親國戚’李康妃,在許多人眼中早就已經涼了,崇禎皇帝即位之初就已經降旨將她打入冷宮,不會再有任何權利。

要不是這次東廠查出來,很多人甚至都不會想起後宮還有這麼個主,王承恩問出結果後神情沉重,向李有成說道:

“此事暫時瞞下來,不要讓皇上知道,吩咐下去,讓孩兒們順藤摸瓜繼續追查,要真的是李康妃,這還好辦。不過若再查出來什麼大魚,倒是有些難辦......”

說起這個李康妃,就連王承恩都覺得這個女人簡直是歹毒的沒邊兒了。

李康妃曾在後宮親手將王才人,也就是天啓皇帝的生母活活打死,除此之外,她又和多年前的移宮謎案有關,曾妄圖挾持幼帝,總覽朝政,在魏忠賢主政時期,又降下身段巴結客氏,可謂是野心極大。

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念她孤苦,心中不忍,雖然極度厭煩李康妃的爲人和經歷,但是爲了避免朝中不好的影響,最後只是將她打入冷宮了事。

按理來說,到了這種地步的妃子也不可能再掀起什麼浪花,歷史上崇禎皇帝就是這麼想的,沒想到重建東廠後居然查到了她的頭上。

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四發章推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
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四發章推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