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

十七世紀是大爭之世,全世界都在抓緊發育,大明自然也不會例外。

如今的大明,本境疆域囊括了幾乎整個亞洲,在崇禎三十四年的時候,呂宋國請求加入,成爲了大明一個境外省。

除此以外,在美洲、亞洲,大明也有相當龐大規模的殖民地,甚至於整個法蘭西、德意志都是大明的完全殖民地。

還有不列顛,由英國公世襲永鎮,印度地區雖然幾經戰亂,現如今也已經被劃出大明本境範圍之外,由新建伯一系永鎮該地。

值得一提的是,新建伯王先通經過多年的戰功,終於在崇禎三十六年的元旦得到了晉升,新建伯一脈自此成爲新建候。

至於歐洲,在大明的扶持和制衡下,神聖羅馬帝國重新成爲整個歐洲的老大哥,替大明把持着西方的動向。

歐洲還是那樣,一如既往的戰火連綿。

大明雖然建立了“帝國議會”這樣的維和組織,但其實真正乾的都是些挑撥離間的破事兒。

在崇禎皇帝的操盤下,西班牙與葡萄牙之間再次爆發了戰爭,還有荷蘭和奧地利、意大利,也爆發了流血衝突等等。

這些地區與國家之間的衝突,帝國議會的維和部隊自然可以堂而皇之的插手介入。

而每次的介入,都會讓這個地區元氣大損,大明在國際上的霸主地位會更穩固,並且因此得到多方面的好處。

三十年戰爭以後,神羅也在大明的支持下開始逐步吞併一些小國和地區,以增強自己的實力。

總的來說,整個歐洲就沒一天是消停的,但大明本境卻已經是一片欣欣向榮的迅速發展。

北京城自崇禎十七年至今,又經過三次擴建,大小比原來大出了數倍,可以容納的百姓和軍隊自然更多。

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大明的京師北京,是全世界最繁華和龐大的城市,沒有之一。

元旦之後,京師就開始了長達一個月的廟會、燈會,甚至春節晚上還有皇室組織的盛大“春晚”。

這春晚,實際在大明永樂年的時候就已經有過先例了,加上崇禎皇帝對後世春晚的經驗,倒還挺受到歡迎。

雖然熱鬧,但當官的幾乎都不會怎麼出現,原因只有一個,假期太短。

針對這個情況,崇禎皇帝特意降旨,規定增加全國各級官吏、官員五天的春節假期,讓他們多和家人熱鬧熱鬧。

自己的假期誰不上心?

這道旨意一出,全國各地的稱讚和叫苦一塊全來了,怎麼回事兒呢。

五天的時間,京畿地區來回走玩都夠了,但遠的地方互相之間想到處走走,或者比如雲南的官員想趁着春假假期來一趟京師,這時間根本不夠。

很快,崇禎皇帝再將恩旨,規定五天是京師、通州一帶官員的假期時間,京畿遠一些的州縣提升到六、七日。

甚至雲南、青海、蒙古等地的官員假期,最高提升到了半個月,有明一代最長的“春節假”由此誕生。

大戶人家春節期間會請戲班唱堂會,都得提前兩個月預訂,像樣點的戲班子,春節期間都是每天連場演出,生意十分紅火。

而場面更大的,當屬春節期間京師及各地的廟會。

這類廟會演出,都是請當地名聲最響亮的強大戲班子,演最高難度的劇目。

比如魯迅小說《社戲》裡那種目連戲,就是現在民間比較流行的火爆劇目,凡遇逢年過節,幾乎必出。

當然,這可不止是在戲臺上唱唱戲,而是翻跟斗鑽火圈外加各種騰雲駕霧的特技。

這些自古傳下來的“特效”絕活,看得那些慕名而來的全球老外們,都是一愣一愣的。

大明可不僅是軍事上天下第一,其餘方面各也都是世界頂級,這已無需再說。

現在大明的春節,毫無疑問已經是全球各國中最盛大的節日。

實際上早在大明春節開始之前的半年,就有最遠地方的國家踏上來京師的路途了。

春節期間,同樣是一年之中商貿大繁榮的時候。

就從眼下京師正在進行的這些連綿不絕的演出來看,一場的道具佈景花費就有上萬錢,戲班演員們每場演出的工資更有數萬錢。

在春節期間,平日一毛不拔的大戶們也是個個撒錢,簡直天價大製作。

同樣是天價大製作,作爲運河樞紐的山東臨清,春節“賀歲片”也更有特色,甚至驚動了宮廷。

司禮監掌印太監李鳳翔在假期時特意跑了一趟臨清,去體驗了一下當地的特色。

每年迎春這一天時,臨清全城三十六大商行的老闆們,就會湊上十幾萬錢的演出費,親自扮成當時各類火熱劇目裡的人物。

這也是一絕,就連京師都沒有。

有些老闆會扮成孫悟空,還有的會裝成呂洞賓、諸葛亮,甚至豬八戒,哪家老闆掏錢最多,扮的角色戲份就越重。

然後他們就在鑼鼓喧天裡沿街招搖,每次都惹得各地的各色人等沿街人山人海圍觀,就爲祈求來年的好財運。

崇禎三十六年乙亥,正月十五,上元節晚。

能和前段時間崇禎皇帝和太子朱慈烺親自主持的皇室春晚一較高下的,就只有上元節京城的花燈和“春節大賣場”習俗了。

從早晨開市起,各種貨物攤點一氣排開,商鋪們也都全天二十四小時營業,竟然能把刑部衙門整條街都佔了。

然而畢竟是特殊時節,衙門的差役們都只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管不了也不好意思在這個時候掃興。

畢竟趁着假期帶家人的朝堂大佬或勳戚富家子弟可並不少。

以禮部尚書黃錦帶着妻子兒女逛燈會時的話說,那些擠到京城裡賣油鹽醬醋的小販,別看活計又髒又累,可就連他們的家資往往都有百萬,比自己“高官”的家財還多。

當然這也是沒什麼辦法的事情,雖然崇禎皇帝幾經調整,現在大明帝國的臣子俸祿也還是比較低的。

沒錢很正常,有錢的若非皇帝賞賜,幾乎就屬於板上釘釘的貪污發財,早晚要被當成豬宰的。

而這位皇帝宰這種貪官污吏,甚至不需要廠衛蒐集罪證,向來是說殺就殺,連理由都不會有。

要論最紅火的,還是每年上元節的“燈市”和“大賣場”,這兩樣隨便一個都是熱鬧非凡,加在一起,自然就更加盛況空前。

東安門外北大街的“燈市”,年年都是全國奇珍貨物薈萃,甚至打從前些年遠征之後,還有大量歐洲進口來的西洋物件,讓百姓們足不出國,就能體會到世界的發達和大明的強大。

壽安坊一帶的“美食街”,則是全國各地美食糕點薈萃。

曾有個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傳教士放出豪言,要一月內吃遍全大明的美食,可半個月過去了,他還在壽安坊美食街。

崇禎皇帝親自殿試出來的第一批進士夏完淳、瞿昌文、黃淵耀等風流才子們不惜舟車勞頓,也要趁着春節假期從任上來京師一逛燈市,順帶嘗一嘗只有上元節纔有的特色美食。

除此之外,還有絕大部分各地人士在春節期間來此,就爲吃一口壽安坊的糕點,這種地地道道的吃貨在大明也不少。

要論最搞怪的,卻還是京城的婦女們。

“燈市”上最常見的,就是結伴閒逛的京城婦女們,而且常常只看不買,就沿着整個“燈市”來回看,看一夜都不嫌累,這也讓那些男人們看傻了眼。

這幫娘們,只看不買,咋還這麼有興頭呢?

當然,婦女們也有自己的說法,本是逛賣場,卻美其名曰“走百病”,也就是在燈市上多逛幾圈,再嚴重的疾病也全都甩掉。

這種說法雖然是無稽之談,倒也沒人會在這時候去較那個真,不過是一笑置之,圖個吉利罷了。

眼下這副熱熱鬧鬧的景象,正如夏完淳一首名句形容:

“郎莫看燈去走橋,白綾衫氅撒嬌嬌;走來兒怕雙纖趾,不走兒愁一捻腰。”

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二十八章:示威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完結感言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
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二十八章:示威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完結感言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