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

重慶,從洪武四年,明軍滅大夏國,建立重慶府開始,這一帶都是極爲富庶之地。

這個素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城市,如今卻幾乎淪爲空地,因爲自崇禎十七年初大西張獻忠首次攻克重慶府城開始,官軍、大西軍,便對此開始了長達近四年的的爭奪戰爭,史又稱“重慶爭奪戰”。

張獻忠第一次佔據重慶之後,並不牢靠,僅在崇禎十七年內,重慶就又被曾英率兵收復,但相隔不到三月,卻又被李定國率部偷襲得手。

崇禎十九年底,秦良玉、曾英、李佔春等人奇襲重慶,三度收復重慶,然而不到半年,大西軍卻又再度兵臨城下。

望着對面城樓殘破的重慶,負責帶隊進攻的大西前軍都督馮雙禮冷笑幾聲,道:“官軍真是傻了,這地方都成這副模樣了,竟然還派人守,守城的是誰?”

“回都督,是那李佔春!”部將狄三品諂媚笑着道,見馮雙禮點頭,繼而又附和的說:“都督說的不錯,大王可真是跟那幫官軍一般癡傻,就這麼個破地兒......”

不待他說完,馮雙禮忽地回頭瞪了一眼,道:“官軍傻,大王可不傻,他這麼做,自有他的用意!要不怎麼他是大王?”

“是是是,都督說的都對,官軍這麼做都是因爲傻,大王這麼做,那是自有用意!”狄三品連忙點頭認錯,心中卻誹謗不已,語氣也有些不對。

身爲大西的將領,他心中明白,官軍是爲了收復失地,起碼有個堂而皇之的藉口來開戰,但張獻忠和官軍打來打去非要佔領重慶,不過就是爲了一口所謂的“氣”而已。

打來打去這麼多年,原本重慶可是有幾十萬人,現在就剩下一萬人不到,居然還在爭,爭到最後成死地了,拿過來又有什麼用。憑空浪費人馬守城罷了。

儘管注意到狄三品的口吻,馮雙禮卻好像什麼都沒注意到,想起守城的官軍將領,忽然哈哈大笑起來,說道:

“李佔春?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這次本都督要讓他死在重慶!”

......

城頭,四川遊擊將軍李佔春望着下面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大西軍,眉頭皺得老深,良久纔是朝身側一名千總問道:

“百姓們都安置的怎麼樣了?”

那千總嘆口氣,回答道:“照將軍吩咐,還在城中居住的兩千餘戶百姓,女人和孩子,全都安置到城隍廟裡去了,只有那裡還算是有些完整,其餘的老少爺們,全都助戰來了!”

“唉,叫他們不要來的,他們怎麼還是來了?也罷!只希望獻賊能好好對待女人和孩子吧......”李佔春喃喃一句,旁邊千總沒聽明白,問了一句,他卻沒解釋,搖頭說道:

“沒什麼,城下進攻的人是誰?”

“是馮雙禮!”那千總提起這個名字,顯然有些懼怕。

此人最開始是大西名將艾能奇的部將,緊現如今已經被封爲五軍都督王之一,與艾能奇平起平坐,許多戰役中,這馮雙禮都曾殺了不少勇敢作戰的官軍將領。

同艾能奇相反的是,前者是威名,而這馮雙禮是兇名,因爲這馮雙禮對待百姓從無留手,但凡破城,都是縱兵劫掠,雖不至於屠戮百姓,卻也沒幹什麼好事。

李佔春與馮雙禮之間曾有不小的糾葛,聽見是此人帶隊攻城,當下也是眼神一暗,卻不再多說什麼。

大西軍形成一個完整的方陣,前三排大西兵左手持着簡易的原型盾牌,右手拎着馬刀,後面那些雜七雜八,有拿着刀槍的,也有端着草叉的,反正人頭攢動,全都喊着口號向城頭進壓過來。

“大西必勝!”“大西必勝!”“大西必勝!”

шωш¤tt kan¤c ○

由於人數衆多,雖然大西軍喊的不怎麼齊整,但聽在城內僅有這幾千明軍耳中,卻仍如驚天動地一般,叫人心下顫抖、害怕不止。

方陣外圍,是無數的探馬,他們呼嘯來去,身上披着少見的陳舊鎖子甲,揮着手上銀光閃閃的鋼刀,不斷喊着什麼城頭明軍聽不懂的話。

在大西軍當中,這些人一見便知是極其精銳的存在。

看着這些馬兵,李佔春恨得咬牙切齒,但卻毫無辦法。

這些馬隊是張獻忠經年以來,賴以不斷復起的關鍵,就如那李闖的老營兵一般,只要不將這些人殺個一乾二淨,張獻忠無論敗了多少次,總還是能再脅裹無數的饑民東山再起。

張獻忠的馬隊繞着孤城重慶來來回回跑了數圈,看清周圍地勢和城頭官軍的一些停當、佈置後,他們又是呼嘯着離開,一些人奔回馮雙禮本陣彙報什麼,餘者則在馬隊統領李定國的率領下,匯聚在城的西北側。

李佔春自然知道這些探馬回去是報告什麼了,想必對方也看得一清二楚,城中官軍守備力量十分薄弱,並且四面城頭,並沒有安排任何守軍。

本來他是建議放棄重慶撤走的,因爲這個地方已經太過殘破,佔了還要白白浪費軍力、人力,百弊而無一利。

不過上任巡撫馬錢還沒卸任的時候,令他死守重慶,李佔春畢竟不能違抗,明知留下是死,卻也不得後退半步。

新上任的巡撫陳良謨撤出軍令剛到,這些西賊就殺了過來,事到如今,撤是不可能的了,想要打腫臉充胖子,那也根本不存在。

對方不是傻子,正相反,大西軍在多年和官軍的戰爭中,已經學到了很多那些土匪、流賊不會的東西,懂得因地制宜,也知道戰前要探明兩軍情況。

照現下形勢來看,幾千人不可能搞出數萬人的陣勢來,根本不可能藏得住,空城計唱不出來,所以李佔春也就根本沒有做任何虛掩。

他已經把所有人聚在城門前,打算來一個決死衝鋒。

這種死亡式衝鋒,實際上也是李佔春無可奈何之下的決定,這偌大個重慶城,如今是內無強兵,外無援軍,長達四年的拉鋸戰中,城防也已經形同虛設。

他明白,在城內同樣守不住,倒不如出城一搏,殺大西賊軍一個措手不及,爲餘者川軍在石柱佈防爭取時間,也好銼一銼他們的銳氣。

只不過這代價,就是他們這幾千明軍將士的命。

很快,城外大西軍探明城內虛實之後,再無任何顧慮,在馮雙禮的親自帶領下滾滾而來,打着“大西”二字的旌旗漫山遍野都是,腳步聲轟隆隆一片。

看着身後的明軍將士,有些人攥緊武器,面色上全是奮死一搏的決心,有些人則是如篩糠般抖動,但無論如何,留下來的人都沒有後退一步。

因爲他們知道,在自己身後,是巍巍大明朝。

李佔春猛地抽出鋼刀,舉向半空中,高聲大喊:“殺!!!”

“殺!”

明軍沒有什麼霸氣的口號,唯有一個字,殺。

大西軍瘋狂涌入吊橋,就在打前那些人看見空空如也的城內,正在興奮之時,卻忽然聽到前方傳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在他們眼前,無數明軍在李佔春的帶領下,正在向他們潮水般衝殺過來。

由於實在突然,大西軍真正是被殺了個措手不及,居然被李佔春一舉擊潰,就連馮雙禮的部將狄三品都被李佔春砍傷敗走,餘者盡散。

這還沒完,在這些決死衝鋒的明軍背後,跟着手持木棍等各式農具的粗衣百姓。

他們多是這些明軍的家人,當然也有原本就住在城內的百姓,既有滿頭花白的耄耋老者,也有才十幾歲的孩子,同樣喊殺着衝出來。

馮雙禮瞪大了眼睛,根本沒料到明軍居然會有這種勇氣,連忙指揮各營進圍。

明軍的初步勝利只是曇花一現,並沒能擴散到全局,就如在石柱不斷失敗一樣,大西軍在重慶城門的潰散,實際上並不會有絲毫影響到整體的勝利。

大西軍人數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很快,就將李佔春率領的一小撮明軍和百姓,淹沒在大西的旗幟和浪潮之中。

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二章沒了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
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二章沒了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