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趙烈文會曾國藩

從安慶沿着長江而下,曾國藩的心情變得越來越糟糕,當他抵達池州時,天京之戰的詳細信息,被他獲知了。

曾國荃、彭玉麟、楊嶽斌和趙烈文四人皆陷在天京之中,這四人於他和湘軍皆極其重要。

曾國荃是他的弟弟,他曾家五兄弟,曾國潢、曾國華、曾國荃和曾國葆,以及他曾國藩,其中曾國華和曾國葆皆在和太平軍征戰之時死去,而曾國潢則在家中操持家族事務,只有曾國荃跟着他。

所以曾國藩對曾國荃十分重視,幾乎當他是自己的接班人,正是因爲如此曾國荃殺戮嚴重,他卻一直力保他,現在生死不知,讓曾國藩極其焦慮。

而彭玉麟和楊嶽斌皆是他手下悍將,視之爲左膀右臂,水師皆由這兩人掌控,現在失陷在天京中,湘軍水師定然會大受打擊。

而趙烈文則是他首席軍師,智謀超羣,湘軍大小事務,很多事情大多都經他之手,現在自然全部壓在自身頭上。

想到自己連失四位重要幫手,而且天京之戰中湘軍慘敗,幾乎全軍覆沒,可謂精銳盡失,這讓曾國藩整個人都變得有些頹喪。

當曾國藩抵達銅陵之時,趙烈文投降太平軍的消息被他證實,當時他感到頭昏眼花,幾乎站不穩。

曾國藩怎麼都沒有想到趙烈文會背叛朝廷,背叛湘軍,背叛名教,背叛他!

他和趙烈文兩人,亦師亦友,這麼多年來互相扶持,讓湘軍壯大起來,爲了剿滅太平軍,恢復名教盛況,使得天下太平,可謂殫精竭慮。

可是此時,趙烈文竟然離他而去,成爲了他的敵人!

爲什麼?!

曾國藩怎麼都想不明原因,難道趙烈文覺得天下應該歸太平軍?至於趙烈文貪生怕死,他根本就不相信。

趙烈文歸降太平軍一事,讓曾國藩大受打擊,整個人變得沉默寡言,一向和善的他,在心情煩躁之下,竟然變得喜怒無常起來。

而當曾國藩到達無爲州之時,太平軍對江浦的鮑超部發動攻擊的消息,傳到曾國藩處。

曾國藩當時整個人恍然醒悟,心情恢復了平靜,自建立湘軍以來,他什麼大風大浪沒有遇過,再危險的經歷,生死一瞬的關頭,都熬過來了,這次也不會例外,他整個變得沉靜起來,之前的頹勢絲毫不見。

他命令大軍急速行進,前往江浦支援鮑超部,他對鮑超有信心,就算兵力不足,但據城而守,應該能支撐一斷時日的。

可當曾國藩乘風破浪抵達蕪湖之時,江浦陷落,鮑超部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了他這裡。

他當時噴出一口鮮血,眼前一黑,直接就昏厥了過去,當他轉醒的時候,已經是三日之後了。

曾國藩自此整個人變得憔悴起來,彷彿一下子老了十歲一樣。

鮑超部是他的希望所在,天京之戰中湘軍精銳已經耗盡,只有鮑超部尚能支撐大局,加上自己帶領的部曲,尚有可能挽回局勢,重振湘軍。

可是鮑超部敗了,而且是全軍覆沒,依靠自己手下這些人馬,根本就不可能是太平軍的對手。

就算聯合都興阿部,馮子材部,和淮軍戰勝了太平軍,湘軍自此也將一蹶不振,再也不可能恢復昔日盛況了。

湘軍是他半生的心血,現在落到這個田地,曾國藩心中的悲傷,可想而知了。

不過,曾國藩能在屢屢受挫後重振,讓原本弱小之極的湘軍,壯大成東南地區,乃至整個中華最強大的軍隊,自然是非凡之人了。

他很快就重新振作起來,就算湘軍不可能恢復以往,但也絕對不能讓它銷聲匿跡於世間,否則如何對得起那些死去的湘軍勇士。

曾國藩慷慨激揚,不斷的鼓勵手下的將士振作起來,讓這支哀軍士氣振奮,皆抱着一股視死如歸的心情出征。

兩萬多人的大軍,浩浩蕩蕩向東殺去,很快就抵達和州,鮑超部原來的駐地。

在這裡,一條條消息傳給了曾國藩。

都興阿部退走,馮子材部敗亡,李鴻章的淮軍準備東進的消息,這些都在曾國藩預料之中。

都興阿的德行他太清楚了,根本不可能和太平軍死戰,而馮子材部太弱,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被滅掉也是必然,至於李鴻章他也十分了解,野心十足,湘軍已經開始沒落,他定然會乘機而起。

不過另外一些消息,卻讓曾國藩幾乎承受不住。

彭玉麟和楊嶽斌都投降了太平軍!

楊嶽斌就算了,一個“聰明人”爲了活命,投降太平軍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只是曾國藩對於自己一直重點栽培的對象,背叛自己感到傷感。

但是彭玉麟的投降,對於曾國藩而言則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比起趙烈文投降更加厲害。

彭玉麟他更加了解,實力就不用說了,彪炳的戰績讓人驚歎,而且爲人也正直,是一個真正有理想有抱負之人。

這麼一個人竟然投降太平軍,這是曾國藩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

難道太平軍這麼好,竟然讓彭玉麟認爲朝廷都比不上?

到了這個時候,曾國藩已經無法,準確來說是不願意思考了,因爲再思考下去,就是對朝廷,對名教的懷疑,這是他心底裡不願意觸碰的區域。

所以他選擇性的忘卻,整個人都沉浸在討伐太平軍的戰事當中,想着着如何配合淮軍剿滅太平軍,根本不願意停下來思考。

不過,很多事情不是他想如何,就能如何的,那些事情他不願意響想起,偏偏有人要讓他想起來。

當他在中軍大帳中思索着戰事的時候,一名護衛走了進來,在他耳邊耳語起來。

曾國藩神色劇變,霍然站起,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沉吟了很久,最後狠狠的點了點頭。

那名侍衛離開後,曾國藩在軍帳中不斷的來回踱步,直到不久之後,一個人被引領了進來,他才停留下來。

這是一個儒生,曾國藩十分熟悉的儒生,因爲那是他曾經的首席軍師,趙烈文!

趙烈文和曾國藩對視起來,很久很久都沒有言語,彷彿時間都靜止了一般。

“坐吧。”曾國藩道。

趙烈文道:“多謝滌公,然後坐在了一張椅子上。”

曾國藩也坐了下來,問道:“爲什麼要過來?”

“你說呢?”趙烈文笑道。

曾國藩沒有笑,神色很嚴肅道:“你想勸降我?”

“那你願不願意歸順天國呢?”趙烈文問道。

“歸順天國?”曾國藩彷彿聽到什麼極其好笑的事情一般,狂笑起來:“哈哈哈!”

“有這麼好笑嗎?”趙烈文等到曾國藩的笑聲止住才道。

“難道不好笑嗎?竟然從你趙烈文口中,聽到這樣的言語。”曾國藩道。

趙烈文道:“可惜你知道我並不是說笑的。”

“所以我想殺了你!”曾國藩神色突然變得猙獰起來,狠狠地盯着趙烈文道。

趙烈文夷然不懼,道:“你不會殺我的。”

“爲什麼?”曾國藩道。

“因爲我不是來送死的。”趙烈文道。

“難道你以爲我不敢殺你!”曾國藩怒道。

“滌公!不要再說這麼沒用的負氣話了,以前英明果決的滌公到哪裡去了!”趙烈文突然咆哮起來。

曾國藩整個人怔住,然後頹然的靠在椅背上,道:“說吧!我真想知道你如何說服我?”

“沅甫現在囚於天京。”趙烈文道。

“他既然選擇征戰沙場,就隨時準備爲國捐軀。你不會以爲用這樣的小人行徑,就能讓我屈服吧?!”曾國藩道。

“湘軍兩次慘敗,已經無法重振,就算聯合淮軍作戰,最後也是徒爲他人做嫁衣裳。”趙烈文道。

曾國藩嗤笑:“爲萬民請命,何必分湘軍、淮軍,我本無權欲,就算將我之地位拱手讓於人,又有何妨?”

“太平軍新天王乃至仁之君,萬民敬仰,天下歸心,所統領之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湘、淮二軍根本就是以卵擊石。”趙烈文道。

“不過是你信口雌黃而已,我就從未聽聞過。”曾國藩道。

“但是彭學琴、楊厚齋皆甘心歸附了,難道彭學琴的爲人,你都信不過?”趙烈文道。

曾國藩道:“蠱惑人心而已,髮匪想來擅長於此,彭學琴被矇蔽也不足爲奇。”

趙烈文皺眉。

曾國藩冷然。

良久,趙烈文道:“那曾溫甫和曾事恆的死呢?”

曾溫甫,即曾國華,溫甫是他的字;曾事恆則是曾國葆,事恆是他的字。

“住口!你當年發過毒誓,絕不再提這些的!”曾國藩爆喝道。

“爲了天下蒼生,區區毒誓有何懼哉,就算腸穿肚爛,五雷轟頂,永不超生,我也要說!當年在三河鎮交戰之前,都興阿早已經探知太平軍部署,卻偏偏不去相救,讓溫甫被活活圍攻致死,那是誰下的命令!當年事恆病重,要求回家修養,是誰密令他繼續鎮守雨花臺,致使他死於非命!那是清廷!是清廷啊!你忍受它這麼久,難道還不夠嗎?你難道想爲這樣的朝廷連沅甫都犧牲?你這樣根本就不值得,不值得啊!”趙烈文瘋狂的嘶吼着。

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68章 洪天改制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109章 大對決第85章 湖州局勢第96章 一箭三雕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03章 朱銘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113章 大變局第30章 十萬天王第66章 君臣第19章 戰起第12章 兩封信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95章 道貌岸然第52章 當頭棒喝第155章 潛艇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80章 備戰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3章 三人論策第14章 夜香工、野心家、熊孩子第99章 勢力大漲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64章 請辭王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34章 我也是!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9章 奇人王詡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45章 戰場亂局第7章 放血飼民第65章 彭、楊歸降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42章 指點、參詳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99章 勢力大漲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43章 水陸之嫌隙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45章 戰場亂局第27章 全民皆兵第69章 戰起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95章 道貌岸然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
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68章 洪天改制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109章 大對決第85章 湖州局勢第96章 一箭三雕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03章 朱銘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113章 大變局第30章 十萬天王第66章 君臣第19章 戰起第12章 兩封信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95章 道貌岸然第52章 當頭棒喝第155章 潛艇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80章 備戰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3章 三人論策第14章 夜香工、野心家、熊孩子第99章 勢力大漲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64章 請辭王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34章 我也是!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9章 奇人王詡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45章 戰場亂局第7章 放血飼民第65章 彭、楊歸降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42章 指點、參詳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99章 勢力大漲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43章 水陸之嫌隙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45章 戰場亂局第27章 全民皆兵第69章 戰起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95章 道貌岸然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