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洪天改制

天京城在整編湘軍降卒,接取降將家人,打探四周消息的同時,還有一件影響極其深遠的事情同時進行着,那就是洪天對太平天國天京政權的官職和職務大規模更改。

雖然洪天這位穿越者,對於太平天國不合理的官制,早有更改之意,但是首先提出之人並不是他,此事是李秀成、洪仁玕和王氏兄弟等人一同聯名上書的。

概因天國後期,洪秀全爲分散統兵諸王大權,擴大封王,高級官爵越來越多,屬官級別越來越高,有關國號、榮號、勳銜、虛銜的規定也更加煩瑣。

其中冊籍中見有三百九十三天將、一百七十八朝將、三百零八天安、一千四百六十七天福等名號。封王達二千七百餘人之多,排銜不及者稱爲列王。列王封多,又有“小王”之封。

整個官僚機構,變得龐大臃腫,致使其日趨腐化,軍心民心愈益渙散,因此加速了太平天國的沒落。

早在洪秀全在生之時,李秀成和洪仁玕等人就已經提出過要做出修正,但是洪秀全一意孤行,並不願多做修正,即使後來洪仁玕實行《資政新編》也收效甚微。

不過,洪天的改制,雖然因由是李秀成等衆大臣提議,但是具體的修改方案,則大多是洪天獨斷專行,畢竟以他後世人的眼光,根本就不可能和這些古代人達成一致的。

首先是太平天國的爵位,分爲侯、伯、子、男四級,因爲洪天自降爲天侯,天國內的所有王爺們,無論是否心甘情願,都只能自辭王爵,否則他們的爵位比洪天還要高,那以後誰主誰從!

太平天國以天侯最大,所有王爵改爲侯爵,並且因爲戰事緊張,所有俸祿暫停,爵爺們要得到俸祿,也只能爲天國辦事,收取自身官職的俸祿了。

天國中樞官員,主要分爲文武兩班。

文班,最高官職爲丞相,分正副兩人,總理文政,助理十人。其中洪仁玕爲正丞相,王良爲副丞相。

王良出任副丞相,是王詡、趙烈文和韋志俊力薦的,原本洪天是屬意王詡擔任的,畢竟他功勞極大,但是王詡執意讓兄長擔任,洪天也只能答應。

丞相下轄六部,吏、戶、禮、兵、刑、工,職能和明清兩朝的基本相仿。

吏部是主管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

兵部的職能則和明清二朝相去甚遠,主管兵備,糧草,軍資等,對軍事指揮不直接干涉。

刑部爲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覈刑名的機構,

工部爲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

六部,最高官員爲部長,另有副部長一人協助管理,部中助理十人。

六部之下,再設置各局,正副局長各一人,助理十人。

之後,則是地方行政單位,將以前的太平天國行政劃分取消,以現在清朝統治區域劃分爲基礎。

省的稱謂不變,府、直隸州改爲市,散州、縣併爲縣,也就是省——市——縣三級制。

其中,省設省長,市設市長,縣設縣長,因爲現在洪天只掌握天京之故,所以地方行政單位官吏尚未細分。

武班,則相對簡單一些,下轄兩個部門,一個是軍部,一個是參謀部。

軍部軍職最高爲元帥,下面分別是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和班長,除班長外皆有副職,班長管轄十人,排長三十人,以此類推,實行三三編制。

元帥是李秀成一人,副元帥則是韋志俊。

參謀部最高官職爲總參謀長,有副職,下面是高級參謀,中級參謀,低級參謀,以及見習參謀。

其中總參謀長是王詡,副參謀長爲趙烈文。

至於原本在天國位高權重的軍師一職,則是直接取消。

除此之外,林林總總的制度改變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述說。

總之,經過洪天修改的官制,是一個糅合了當代和後世元素的怪胎。

不過,儘管如此,洪天的改制,依舊明顯的簡化了原太平天國的官制,只能分配更加合理,對於太平天國的管理更加有利,不過這僅是臨時制定的官制,之後因爲各種原因不斷修改,但大體依舊是以此次爲基礎的。

原本如此大規模的改制之事,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不過洪天實質掌握的區域,也就是天京一城而已,而且剛剛纔破城重建,可以說是重頭再來,形同重新建制,反而讓改制一事變得容易起來。

而且軍制的改革,對於軍隊的變動,也是十分輕微,因爲現在天京城的部隊,是由天京舊太平軍和投降湘軍混雜起來組成的,原本軍制就混亂之極,有的部隊實行太平軍軍制,有時依舊保留着湘軍軍制,甚至後者部隊人數比前者更多。

現在洪天重新改制,反而解決了軍隊軍制混亂的問題,對於整編大有好處。

正是因爲如此,洪天改制的步伐雖然比較大,其中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在洪天執意堅持之下,李秀成、洪仁玕等人最終也是應承了下來。

洪天的改制,自然不單單是官職和部門職能的改變,還有很多方面。

其中大部分都只是規劃,畢竟天京百廢待興,根本無法顧及太多的,但是一樣事情卻正在全力執行。

那就是爲天京百姓,分田分地了。

所有天京百姓,都將擁有他們在天京城中的房屋,並且分得天京附近的田地。

天京城原本一百萬人口,死掉了一半,原本人口擁擠的天京城,變得稀疏起來,每家每戶一間寬敞的房屋,根本不成問題。

而天京一帶因爲長期的戰亂,百姓基本都跑光了,田地荒廢起來,洪天將那些無主之地,分給城中百姓,一來可以令百姓人心歸附,二來也能讓田地得以利用。

而且爲了鼓勵百姓耕種,他還宣佈免糧賦三年,好讓天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洪天的一系列舉措,解決了天京太平天國官僚機構臃腫的問題,也讓原本就心向天國的百姓,更加死命爲天國效力,整個天京城人人稱頌,在太平軍宣佈招兵之時,精壯都踊躍參加,使得洪天對天京的統治穩如泰山。

第99章 勢力大漲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54章 各人心思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34章 我也是!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87章 輕取丹徒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18章 戰前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33章 遭遇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56章 勇、信二王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95章 道貌岸然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3章 三人論策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79章 與英國的第一次爭鋒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66章 君臣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18章 戰前第22章 李臣典第96章 一箭三雕第6章 聚攏人心第98章 降曾國藩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77章 風起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2章 天京危局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4章 天王洪天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25章 朕來殿後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8章 戰前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109章 大對決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16章 驚變第71章 爲什麼?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69章 戰起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0章 毒計驚心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70章 大破江浦第77章 風起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
第99章 勢力大漲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54章 各人心思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34章 我也是!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87章 輕取丹徒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18章 戰前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33章 遭遇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56章 勇、信二王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95章 道貌岸然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3章 三人論策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79章 與英國的第一次爭鋒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66章 君臣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18章 戰前第22章 李臣典第96章 一箭三雕第6章 聚攏人心第98章 降曾國藩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77章 風起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2章 天京危局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4章 天王洪天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25章 朕來殿後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8章 戰前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109章 大對決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16章 驚變第71章 爲什麼?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69章 戰起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0章 毒計驚心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70章 大破江浦第77章 風起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