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城在整編湘軍降卒,接取降將家人,打探四周消息的同時,還有一件影響極其深遠的事情同時進行着,那就是洪天對太平天國天京政權的官職和職務大規模更改。
雖然洪天這位穿越者,對於太平天國不合理的官制,早有更改之意,但是首先提出之人並不是他,此事是李秀成、洪仁玕和王氏兄弟等人一同聯名上書的。
概因天國後期,洪秀全爲分散統兵諸王大權,擴大封王,高級官爵越來越多,屬官級別越來越高,有關國號、榮號、勳銜、虛銜的規定也更加煩瑣。
其中冊籍中見有三百九十三天將、一百七十八朝將、三百零八天安、一千四百六十七天福等名號。封王達二千七百餘人之多,排銜不及者稱爲列王。列王封多,又有“小王”之封。
整個官僚機構,變得龐大臃腫,致使其日趨腐化,軍心民心愈益渙散,因此加速了太平天國的沒落。
早在洪秀全在生之時,李秀成和洪仁玕等人就已經提出過要做出修正,但是洪秀全一意孤行,並不願多做修正,即使後來洪仁玕實行《資政新編》也收效甚微。
不過,洪天的改制,雖然因由是李秀成等衆大臣提議,但是具體的修改方案,則大多是洪天獨斷專行,畢竟以他後世人的眼光,根本就不可能和這些古代人達成一致的。
首先是太平天國的爵位,分爲侯、伯、子、男四級,因爲洪天自降爲天侯,天國內的所有王爺們,無論是否心甘情願,都只能自辭王爵,否則他們的爵位比洪天還要高,那以後誰主誰從!
太平天國以天侯最大,所有王爵改爲侯爵,並且因爲戰事緊張,所有俸祿暫停,爵爺們要得到俸祿,也只能爲天國辦事,收取自身官職的俸祿了。
天國中樞官員,主要分爲文武兩班。
文班,最高官職爲丞相,分正副兩人,總理文政,助理十人。其中洪仁玕爲正丞相,王良爲副丞相。
王良出任副丞相,是王詡、趙烈文和韋志俊力薦的,原本洪天是屬意王詡擔任的,畢竟他功勞極大,但是王詡執意讓兄長擔任,洪天也只能答應。
丞相下轄六部,吏、戶、禮、兵、刑、工,職能和明清兩朝的基本相仿。
吏部是主管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
兵部的職能則和明清二朝相去甚遠,主管兵備,糧草,軍資等,對軍事指揮不直接干涉。
刑部爲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覈刑名的機構,
工部爲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
六部,最高官員爲部長,另有副部長一人協助管理,部中助理十人。
六部之下,再設置各局,正副局長各一人,助理十人。
之後,則是地方行政單位,將以前的太平天國行政劃分取消,以現在清朝統治區域劃分爲基礎。
省的稱謂不變,府、直隸州改爲市,散州、縣併爲縣,也就是省——市——縣三級制。
其中,省設省長,市設市長,縣設縣長,因爲現在洪天只掌握天京之故,所以地方行政單位官吏尚未細分。
武班,則相對簡單一些,下轄兩個部門,一個是軍部,一個是參謀部。
軍部軍職最高爲元帥,下面分別是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和班長,除班長外皆有副職,班長管轄十人,排長三十人,以此類推,實行三三編制。
元帥是李秀成一人,副元帥則是韋志俊。
參謀部最高官職爲總參謀長,有副職,下面是高級參謀,中級參謀,低級參謀,以及見習參謀。
其中總參謀長是王詡,副參謀長爲趙烈文。
至於原本在天國位高權重的軍師一職,則是直接取消。
除此之外,林林總總的制度改變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述說。
總之,經過洪天修改的官制,是一個糅合了當代和後世元素的怪胎。
不過,儘管如此,洪天的改制,依舊明顯的簡化了原太平天國的官制,只能分配更加合理,對於太平天國的管理更加有利,不過這僅是臨時制定的官制,之後因爲各種原因不斷修改,但大體依舊是以此次爲基礎的。
原本如此大規模的改制之事,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不過洪天實質掌握的區域,也就是天京一城而已,而且剛剛纔破城重建,可以說是重頭再來,形同重新建制,反而讓改制一事變得容易起來。
而且軍制的改革,對於軍隊的變動,也是十分輕微,因爲現在天京城的部隊,是由天京舊太平軍和投降湘軍混雜起來組成的,原本軍制就混亂之極,有的部隊實行太平軍軍制,有時依舊保留着湘軍軍制,甚至後者部隊人數比前者更多。
現在洪天重新改制,反而解決了軍隊軍制混亂的問題,對於整編大有好處。
正是因爲如此,洪天改制的步伐雖然比較大,其中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在洪天執意堅持之下,李秀成、洪仁玕等人最終也是應承了下來。
洪天的改制,自然不單單是官職和部門職能的改變,還有很多方面。
其中大部分都只是規劃,畢竟天京百廢待興,根本無法顧及太多的,但是一樣事情卻正在全力執行。
那就是爲天京百姓,分田分地了。
所有天京百姓,都將擁有他們在天京城中的房屋,並且分得天京附近的田地。
天京城原本一百萬人口,死掉了一半,原本人口擁擠的天京城,變得稀疏起來,每家每戶一間寬敞的房屋,根本不成問題。
而天京一帶因爲長期的戰亂,百姓基本都跑光了,田地荒廢起來,洪天將那些無主之地,分給城中百姓,一來可以令百姓人心歸附,二來也能讓田地得以利用。
而且爲了鼓勵百姓耕種,他還宣佈免糧賦三年,好讓天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洪天的一系列舉措,解決了天京太平天國官僚機構臃腫的問題,也讓原本就心向天國的百姓,更加死命爲天國效力,整個天京城人人稱頌,在太平軍宣佈招兵之時,精壯都踊躍參加,使得洪天對天京的統治穩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