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

北京城被劉長佑攻破,城中滿族幾乎被屠戮殆盡,劉長佑宣佈歸附太平天國,並且誓師北征遼東。

這些震撼性的消息,不斷的向着四面八方傳去,震撼了整個中華,成爲了甲子起義發出的最強音!

滿清覆滅,太平天國一統中華的時代即將到來了!

……

山東首府濟南,巡撫大堂中,坐着一些大人物。

張之萬、傅振邦和張曜皆在,而他們旁邊還有一人。

原滿清山東巡撫閻敬銘,這位人物在晚清時期也很有名氣,因爲理財有道,更有“救時宰相”之稱,胡林翼曾向朝廷誇讚他“閻敬銘氣貌不揚,而心雄萬夫。”

他善於理財,自然也懂得求生大道了,在張之萬等率領中原漢軍來勢洶洶殺至濟南城下的時候,他立馬就開城投降,迎接王師了。

這當然不是閻敬銘懦弱無能,皆是因爲他和張之萬等北方漢臣早就暗通款曲了,雙方之間互相有默契,雖然閻敬銘開始之時並不贊成歸附太平天國,畢竟在滿清活得好好的,雖然是個奴才,但也身居巡撫之職,是一省大員,在現在兵荒馬亂的時候,地方督撫其實就是一方諸侯。

特別是滿清式微的時候,就更加如此了,可以忽視掉滿清的命令,自己當家作主。

山東北倚直隸,聯通北京,南俯江蘇,可直下天京,可以說是雙方必爭之地,有這個地盤在手,無論是滿清還是太平天國都要對他禮讓三分。

可惜他的好友張之萬等,迫不及待的投降了滿清,而且還急匆匆的趕來和他爲難,讓他不能兩邊搖擺討好處。

真是晦氣啊!一向精打細算,雁過拔毛的閻敬銘心中誹謗不已。

其實這倒不能怪張之萬、傅振邦和張曜等人的,他們如此做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被逼而已,在曾國藩一聲不吭的投降後,他們在中原之地的形勢就變得很惡劣了。

太平天國輕輕鬆鬆就取得了數省之地,南方近半土地落入了太平軍的手中,太平軍兵力暴漲至數十萬之衆,而且皆是善戰之士,這個時候身處中原,和太平天國接壤的他們就已經感到十分壓抑,擔心太平天國會揮軍北上,拿他們來開刀。

偏偏這個時候,西北太平軍餘部突入中原之地,和捻軍聯合在一起,組成了發捻聯軍,讓南方太平軍不得不提前北上中原。

張之萬等人可不是洪天肚子裡的蛔蟲,並不知道洪天只是想營救西北太平軍而已,見到太平軍北上下意識的認爲是太平軍準備大規模北伐了。

那時他們差不多都成了驚弓之鳥了,畢竟太平軍表現得太過強大了,清軍就算集合中原的力量都難以抗衡,何況因爲南方漢臣的大規模投降,讓中原的滿漢關係變得緊張,如果不是他們一向對僧格林沁禮讓有加,而且買通了他身邊的那些將領親信,使得雙方“交情深厚”,恐怕早就遭殃了。

不過,他們清楚這種關係不能維持太久的,一來滿清隨時可能會對他們出手,維持滿清滿人的統治,二來隨着滿清局勢越發嚴峻,他們也不可能繼續任由僧格林沁這個胡虜兼莽夫在他們頭上指手畫腳,雙方的關係遲早要破裂,所以他們纔會悍然引曾國荃部深入戰場,給僧格林沁來一招狠的。

中原之戰大勝,可以說大部分都是中原漢軍的功勞!

不過作爲中原新附軍,張之萬等人也是有很深重的危機意識的,中原乃天下之中,也是天下之重,太平軍肯定要將它牢牢掌握在手中的,而他們不過是新附軍,根本不可能那麼快就得到洪天的信任。

駐守中原這樣重要的職責不可能落在他們頭上,那樣退出中原就是必然之舉了。

雖然留戀,但是張之萬等人也只能忍痛離開,而捻軍喜歡在中原,那就任他們胡來吧,張之萬等人帶着親信部衆開赴北上。

山東是他們第一個目標,當然並不是最後一個,他們的真正目標其實是直隸,是北京城!

攻破北京,覆滅滿清,這絕對是蓋世功勳,張之萬等人爲了日後的好前程,拼命北趕,一路殺到濟南城,幾乎沒有休息過,僅是在破入濟南後,停留了幾天整合一下濟南和山東的勢力而已,不日就準備啓程北上的。

可就是這幾天的功夫,北方就傳來了劉長佑大破北京城,覆滅滿清的消息!

這對他們而言,當真是晴天霹靂!

他們自詡聰明,在曾國荃部固步自封,停駐皖北,捻軍目光短淺,妄圖中原,西北太平軍急需建功,好光榮重返天國,征伐兵力薄弱的蘇北和蘇中的時候,他們選擇了看似艱鉅,其實極其輕鬆,而功績也是最大的路線。

北伐北京,覆滅滿清,這絕對是會載入史冊的大功績!

可偏偏被人搶先了,他們心中都不知道暗罵了劉長佑多少次了,當然罵得更多的則是滿清。

劉長佑的爲人處事他們都清楚,他們能反,劉長佑也能反,但是北京怎麼都是滿清的首都,裡面有十數萬八旗兵駐守,雖然腐朽之極,但是這麼多人起碼也守一、兩個月吧!

可是幾天時間就被打破了,還被屠戮一空!

這讓張之萬等人計劃落空,不禁大失所望,心中痛罵:滿清真廢物也!

“劉子默果真英雄,輕取北京,殺盡胡虜,當真是揚我漢人雄風!”張之萬心中再不滿,但是對於劉長佑依舊相當佩服。

子默,是劉長佑的字。

“覆滅滿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傅振邦道。

“沒錯!數百年漢恥一朝洗雪,無盡之罪孽一日回報,我漢家江山終於可以恢復了。”張曜也道。

商業才華比起官場技巧更勝一籌的閻敬銘則道:“北京已經被破,劉子默決定北征遼東,看來是想建立更大的功勳了,千里沃土如果被他收復,那他的功勞恐怕真要蓋世了,我們難道就弱於他?”

“山西仍在滿清手中,我們身爲漢家軍人,怎麼能坐視不理。”張之萬拍案道,顯然是在得知北京被劉長佑收復後,就有了新的打算。

“沒錯!滿清雖然覆滅,但是滿清餘孽衆多,不將他們一一剿除,如何能讓天下恢復安穩,百姓如何能安居樂業,大丈夫當爲此而奮鬥。”傅振邦也道。

“我們雖然剛剛歸附天國,但也已經是太平軍了,殺盡清妖,捍衛太平江山,乃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收復山西我們義不容辭。”張曜道。

閻敬銘看着這三人,露出微笑道:“三位既然有此大志,閻某人恭祝各位旗開得勝,我就在山東爲爾等籌軍糧,定然讓你們無後顧之憂。”

張之萬三人點頭,對於閻敬銘的識趣十分滿意的,山東畢竟是閻敬銘的地盤,雖然現在自己大軍駐守在這裡,但是閻敬銘也不少部曲在的,而對方是自主開城,客客氣氣的讓他們進來的,他們也沒有奪取對方地盤的籍口,這樣他們三人在山東就客不客,主不主的,身份顯得相當尷尬。

爲太平天國奪取山東,他們雖然是有功勞的,但是更大的功勞是在閻敬銘的身上,所以離開山東是必然的了。

原本他們是打算北伐北京的,但此時北京已經被劉長佑攻破了,他們北上也沒有什麼用處,跟着劉長佑北征遼東,那不是成了跟班了嗎?張之萬三人是萬萬不願的。

那南方的蘇北和蘇中,被陳得纔等西北太平軍攻略着,據傳來的消息,蘇北已經盡數落入西北太平軍手中,西北太平軍已經進入蘇中,至於是否攻下江都,此時還未有消息傳過來。

雖然張之萬等中原新附軍,此時也算是太平軍,但是和西北太平軍之間可是沒什麼交情的,即便在中原決戰的時候他們幫襯過西北太平軍,算是他們的救命恩人,但是之前西北太平軍在中原流竄的時候,中原漢軍可沒有少和西北太平軍征戰,雙方之間仇怨頗深。

所以現在他們雙方雖然處在同一戰線,但是互相之間都不怎麼溝通的,關係處在不冷不熱當中。

至於返回河南,張之萬等人更加不願意,河南在捻軍的攻勢下,清軍早就土崩瓦解,而且聽聞南方太平軍主力已經進入河南,並且進駐開封城,正在收編降卒和捻軍部衆,可以說河南正在慢慢融入洪天嫡系圈子中。

捻軍算是完了!

這是張之萬等人得到這些消息後,第一時間的反應。

他們爲自己離開河南感到慶幸的同時,又有所憂慮的,雖然說被南方太平軍同化的命運,可能避免不了,但是他們也希望自己能展現出價值來,聽聞捻軍被整合得可是有些慘的,不少不服從命令的還被當場格殺。

太平軍名義上說是整合捻軍,統一革命勢力,其實更多的實在馴服捻軍,常年的聽封不聽調用,讓捻軍有一股桀驁的性子,而且當大王當慣了,自然不肯輕易重新當小弟,做嘍囉了,所以太平軍毫不猶豫的使出強勢手段,將捻軍的壞脾性給削去,讓他們成爲惟命是從的新太平軍。

張之萬等人不想和捻軍有同樣的命運,那就必須讓太平軍尊重他們,而想要得到別人尊重,自然就要做出值得他人尊重的事情來。

讓出河南,奪取山東後,收復山西不失爲一個好主意。

所以,當日張之萬等人就決定進攻山西,名義上是響應劉長佑北伐,其實是不想讓劉長佑獨領風、騷。

第90章 上海之戰第77章 風起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68章 洪天改制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10章 毒計驚心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88章 周馥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97章 子虛烏有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79章 與英國的第一次爭鋒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25章 朕來殿後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8章 萬民歸心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4章 天王洪天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9章 戰起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42章 指點、參詳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88章 周馥第7章 放血飼民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66章 君臣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80章 備戰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2章 兩封信第58章 威儀初顯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3章 三人論策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87章 輕取丹徒第54章 各人心思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22章 李臣典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34章 我也是!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18章 戰前第27章 全民皆兵第69章 戰起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28章 臣等死諫!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2章 兩封信第7章 放血飼民第7章 放血飼民第9章 奇人王詡第66章 君臣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57章 跳樑小醜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81章 全線激戰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90章 上海之戰第19章 戰起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88章 周馥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69章 戰起第1章 洪天貴福
第90章 上海之戰第77章 風起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68章 洪天改制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10章 毒計驚心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88章 周馥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97章 子虛烏有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79章 與英國的第一次爭鋒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25章 朕來殿後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8章 萬民歸心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4章 天王洪天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9章 戰起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42章 指點、參詳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88章 周馥第7章 放血飼民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66章 君臣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80章 備戰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2章 兩封信第58章 威儀初顯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3章 三人論策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87章 輕取丹徒第54章 各人心思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22章 李臣典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34章 我也是!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18章 戰前第27章 全民皆兵第69章 戰起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28章 臣等死諫!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2章 兩封信第7章 放血飼民第7章 放血飼民第9章 奇人王詡第66章 君臣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57章 跳樑小醜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81章 全線激戰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90章 上海之戰第19章 戰起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88章 周馥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69章 戰起第1章 洪天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