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滿清在行動

滿清帝國京師北京紫禁城金鑾殿上,正舉行着朝議。

年幼的同知皇帝坐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之上,不過在他身後還有垂簾聽政的兩宮皇太后,慈安和慈禧。

下面則是一衆滿清高官,其中以兩人爲首,恭親王奕?和文祥,前者爲議政王兼軍機大臣,後者爲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兼軍機大臣。

慈安、慈禧、恭親王和文祥四人,是當今大清朝最有權勢之人,至於同治皇帝現在未親征,不過是個傀儡而已。

“湘軍兩次慘敗,已經無再戰之力,髮匪有死灰復燃之象,諸位愛卿可有高見?”慈安問道。

同治帝的生母雖然是慈禧,但是慈安卻是咸豐帝的皇后,論地位要比慈禧高上一些。

“江蘇巡撫李少荃已經奏請西征金陵,剿滅髮匪,太后你儘可放心。”恭親王道。

“湘軍尚且敗北,淮軍又如何能抵抗得了髮匪,恐怕未比可行,何不讓僧王南下支援?”慈禧道。

衆人聞言心中都是一跳,這可是很容易引起南方漢人督府的不滿,到時引發滿漢之爭,誰來收拾殘局?

“金陵局勢我們並不算清楚,此事應該徵詢兩江總督曾滌生之意見。”文祥道。

“中原之捻軍尚未平息,僧王所部如若離開,恐會導致中原局勢糜爛,請兩宮太后三思。”恭親王道。

慈安道:“如此,就依兩位愛卿所言行事吧。”

慈禧則沒有開口,但這也就是默認了。

隨後,又商議了半日國事,才散朝。

……

回到深宮之中,慈安和慈禧兩人相聚。

“都不知道我們大清朝是誰家的天下!有些人打了敗仗,都不能責罰,而且還要事事徵求他的意見,這將我愛新覺羅家的威嚴置於何地?”慈禧憤然道。

慈安清楚慈禧爲何如此言語,在之前曾國荃在天京之戰中慘敗的消息傳來,慈禧想撤掉曾國荃浙江巡撫一職,但是卻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就連恭親王和文祥都是一樣。

原因無他,曾國藩勢力太大,朝中大員很多都和其有關係,紛紛爲曾國荃求情,就算和曾國藩不睦之人,都覺得不能輕舉妄動,否則惹得曾國藩暴怒,後果將不堪設想。

就如此,天京之戰湘軍雖然慘敗,但是卻沒有遭到朝廷的斥責,只是督促曾國藩儘快挽回局勢。

但是就在不久前,鮑超部在江浦慘敗,整個江寧府都危如累卵,就連附近州府形勢也變得惡劣的消息傳來。

可是就是這樣,恭親王和文祥依舊對曾國藩多有袒護,並且阻止僧格林沁部南下,說這樣的事情要徵求曾國藩的意見。

這自然是害怕僧格林沁部南下,和湘軍、淮軍等發生衝突,造成滿漢之間的糾紛了。

“漢人勢力日漸強盛,江南已經不屬於旗兵和綠營掌控,這的確是憂患,但是輕易引發爭端於大局不利,會被人斥責卸磨殺驢。”慈安道。

慈禧搖頭道:“任由漢臣如此下去,大清江山終歸不保,不如我們下令讓僧格林沁試探一下曾滌生,看看是否可以讓旗兵南下,反正捻軍現在式微,太平軍也敗亡在即,也是時候讓那些漢臣知道誰纔是天下之主。”

“如果曾滌生不願呢?”慈安擔憂道。

“那我們就知道他的德行了!雖然暫時不宜妄動,但是以後終歸有收拾他的機會。”慈禧冷然道。

“這樣好嗎?”慈安道。

“爲了我們大清的江山,唯有如此。”慈禧道。

慈安默然,他知道“如此”的意思,並不單指這件事,而是指壓制漢臣這件事情上,雖然她覺得這樣終歸會出問題,但是也清楚慈禧是對的,漢人太多了,如果真讓他們強大起來,那樣滿人的江山終歸是不保的。

“那命恭親王和文祥入宮吧。”慈安道。

……

恭親王和文祥回去之後,又被密詔進宮,兩人都聰慧過人,心中頓時有所猜測。

當他們聽到兩位太后的吩咐,證實自己的所想後,都道出自己心中的憂慮來,可是無論是慈安,還是慈禧都顯得很堅決,他們也只能無奈的接受。

他們當然也清楚滿漢之間的對立,這幾乎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這矛盾自從滿清建立起來之後,就一直存在着。

而在太平天國起義之後,這場矛盾就變得更爲尖銳,部分的漢人造反,部分漢人依舊選擇支持滿清。

他們竭盡所能的拉攏支持滿清的那一部分漢人,重用他們,賞識他們,希望他們繼續支持朝廷,就算他們勢力漸漸變大,甚至能威脅到朝廷,也沒有改變這種初衷,因爲他們明白,如果失去這部分漢人的支持,朝廷就真的完了。

重用漢人是爲了剿滅太平軍,平定天下的動亂,而當這些動亂消除後,自然到削弱漢臣勢力,鞏固滿清江山的時候。

這個時機,無論是慈安、慈禧,還是恭親王和文祥都在等,因爲他們都是同屬滿人勢力集團的,自然需要保護自身的利益。

而現在慈安和慈禧兩人,認爲到了解決這種威脅的時候,湘軍的兩次慘敗,讓其實力大爲削弱,淮軍現在正在西進,估計之後又將和太平軍進行大戰,到時極可能是兩敗俱傷,那樣漢人的實力就會進一步削弱,到時僧格林沁南下,將會成爲拯救危機的英雄,江南地區的權勢和利益,就會重新落入滿人的手中。

恭親王和文祥他們對此有所憂慮,因爲他們清楚慈安和慈禧的如意算盤,是在動亂將要平息之下施展才適宜的,但現在捻軍尚未平息,太平軍似乎有死灰復燃之象,其他地方也有動亂髮生,到時如果漢臣勢力被打壓得太過嚴重,旗兵又無法鎮壓這些動亂,那麼滿清的江山就危險了。

他們兩人其實的是主張和平解決漢臣的威脅的,他們原本打算等戰亂平息之後,再召那些地方漢臣入京,許以高官厚祿,以此讓他們自解兵權,那樣就能相安無事,天下太平了。

不過,這也要建立在漢臣真肯放棄手中的軍權的前提下,才能達成的。

顯然,慈安和慈禧兩位皇太后,認爲現在出手打壓漢臣,比起等到漢臣束手就擒,更加有效和安穩。

大清真正的掌舵人是兩宮太后,所以恭親王和文祥最後屈服了。

不過,無論是慈安、慈禧,還是恭親王和文祥都知道此事事關重大,所以在給僧格林沁的命令上,顯得相當保守,只是要求他進行試探,如果曾國藩堅決反對,也不能逼迫太甚,讓局勢變得不可收拾。

就如此,一道詔令向着正在中原和捻軍作戰的僧格林沁送了過去。

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70章 大破江浦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77章 風起第96章 一箭三雕第50章 是朕害死了他們!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99章 勢力大漲第5章 王氏兄弟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30章 十萬天王第3章 三人論策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13章 大變局第69章 戰起第3章 三人論策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27章 全民皆兵第65章 彭、楊歸降第69章 戰起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48章 勝利?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42章 指點、參詳第80章 備戰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43章 水陸之嫌隙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9章 奇人王詡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154章 俄國人的心思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81章 全線激戰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90章 上海之戰第5章 王氏兄弟第118章 滿清覆滅第155章 潛艇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87章 輕取丹徒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79章 與英國的第一次爭鋒第7章 放血飼民第45章 戰場亂局第109章 大對決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11章 雙方局勢第127章 楚英聯盟?第103章 朱銘第1章 洪天貴福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11章 雙方局勢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155章 潛艇第2章 天京危局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77章 風起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54章 各人心思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章 洪天貴福第70章 大破江浦第154章 俄國人的心思第4章 天王洪天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48章 重爲天王
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70章 大破江浦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77章 風起第96章 一箭三雕第50章 是朕害死了他們!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99章 勢力大漲第5章 王氏兄弟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30章 十萬天王第3章 三人論策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13章 大變局第69章 戰起第3章 三人論策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27章 全民皆兵第65章 彭、楊歸降第69章 戰起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48章 勝利?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42章 指點、參詳第80章 備戰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43章 水陸之嫌隙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9章 奇人王詡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154章 俄國人的心思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81章 全線激戰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90章 上海之戰第5章 王氏兄弟第118章 滿清覆滅第155章 潛艇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87章 輕取丹徒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79章 與英國的第一次爭鋒第7章 放血飼民第45章 戰場亂局第109章 大對決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11章 雙方局勢第127章 楚英聯盟?第103章 朱銘第1章 洪天貴福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11章 雙方局勢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155章 潛艇第2章 天京危局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77章 風起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54章 各人心思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章 洪天貴福第70章 大破江浦第154章 俄國人的心思第4章 天王洪天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48章 重爲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