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城太平、朝陽、神策和金川等門外,圍成的清軍聽着城中傳出的如山海嘯般的呼聲,都不禁變了顏色。
在昨日城中發生騷動後,他們就得到上級的命令,讓他們密切留意城中的動靜,只是他麼想不到才一天功夫,就發生這麼大的時間。
昨天他們不過是隱約聽聞城樓上的呼聲,甚至連喊些什麼都沒能聽清楚,但是現在傳入他們耳中的呼聲卻是如此的清晰。
“天國萬歲!”
“天王萬歲!”
“洪天萬歲!”
……
一陣陣的呼聲震天撼地,整個天京城彷彿瘋狂了一般,就連城外的清軍都能感到到其中的昂揚、激憤、癲狂之意。
圍城的清軍,迅速派出探馬快速的向着雨花臺清軍大營趕去,將城中的異變向上彙報。
……
雨花臺清軍大營,清軍高級將領快速的集結着,不久之後中軍大營就被擠得人滿爲患。
“誰能告訴本帥城中發生了什麼事情?”首座上的曾國荃一臉冷然,這位曾家老九久圍金陵城,卻遲遲不能破城,心中早就憋着一口惡氣,如今聽聞到城中太平軍竟然士氣大振,呼聲震天讓他心頭怒起。
其他人自然明白他的心情,他們何嘗不是如此,湘軍兩年前就兵臨金陵城,他們在長期圍城中沒有一刻放鬆,雖然戰況從初期的岌岌可危,到現在勝券在握,但是他們都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在最後時刻被人逆轉,在戰場上可不是什麼奇蹟,因爲這樣的事情發生太多了,他們湘軍在太平軍手中就有數次瀕臨覆滅,也是在一次次的死劫中僥倖殘存下來,才能發展到如今這個局面的。
儘管他們都覺得金陵城遲早會被他們湘軍攻破,但是他們都清楚如果戰況拖延太久的話,其他部隊趕過來,那麼他們的功勞可能就泡湯了。
太平軍已經式微,在各省皆連連慘敗,除了少部分地方還在堅持外,絕大部分的太平軍不是被剿滅就是投降了。
在大好形勢下,朝廷屢次催促他們快速攻下金陵城,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朝廷對進展緩慢的湘軍多有不滿起來,上次的聖旨還忍忍指責他們養寇自重。
湘軍自然沒有打着這個主意,他們對於攻破金陵城也極其急迫的,畢竟金陵城是太平天國的國都,攻陷了它幾乎就宣示着太平天國覆滅,這可是天大的功勞,他們很多人都可以憑此加官進爵。
參軍當兵,在刀光劍影,槍林彈雨中求生存,爲的不就是一個名利,或許其中還有一些熱血,一些責任,一些擔當,但是高官厚祿他們有幾個人不想要。
一心爲國殺賊,只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而不求自身榮華富貴之人,不是沒有,但是卻極少,起碼他們絕大部分中人不屬於此列。
但是城中的李秀成太過悍勇了,他們屢次進攻都被打退,想短時間內攻陷金陵城恐怕很難。
而他們恰好最缺的就是時間,朝廷爲了快速收復金陵城,真正覆滅太平天國,已經不斷傳旨要求抽調其他地方的兵馬,前來支援。
湘軍上下對此極度不滿,圍城兩年如果在最後破城的時候,要將功勞分出來,他們怎麼肯能甘心。
幸虧現在還沒有其他清軍過來,但他們知道這樣的局面維持不了多久。
閩浙總督左宗棠兵勢強悍,正在全力攻擊湖州的太平賊堵王黃文金,黃文金雖然悍勇反擊,但是湖州勢單力孤,恐怕堅持不了多久,一旦黃文金被除,楚勇恐怕會抵不住朝廷壓力北上金陵。
而北方僧格林沁的八旗兵也是一大威脅,他在昨年擒殺了捻軍盟主張樂行,捻軍遭受重創,陷入低迷,僧格林沁兵鋒正盛,不可一世。
僧格林沁這個傢伙,一心忠於朝廷,如果不是他手下的八旗騎兵只適合在平原上縱橫捭闔,在江南水澤之上施展不開手腳,恐怕早就殺過來了。
但如果時間拖久了,說不定他還真的會不顧一切的南下,那樣攻陷金陵城的功勞恐怕就不保了,任誰都能想到,到時攻下金陵城,朝廷會將功勞分給僧格林沁這些旗人,還是分給湘軍這些漢家子弟。
除了這兩方外,蘇南李鴻章的淮軍,更是壓在他們心頭上的一塊大石,蘇南地區除了金陵城之外,都已經盡復了。
李鴻章這個江蘇總督沒仗可大,如果不是因爲李鴻章一直以曾國藩的後輩自居,對搶奪湘軍的功勞多有忌諱,恐怕金陵城現在的清軍,就不止湘軍了。
但是李鴻章也有壓力的,朝廷的聖旨都已經對他連續下了數道之多,他一直以淮軍需要休整爲由拖延着,最後被逼的沒法子,還南下浙江剿太平軍。
結果卻被左宗棠告他越境掠功,鬧得灰頭土臉,進也不是,避也不是,兩頭不是人。
無奈之下李鴻章只能連連寫信過來,催促湘軍快點攻下金陵城,不要讓他繼續難做,否則哪天真的率軍過來,就不要埋怨他了。
所以,湘軍很急,他們恨不得立刻將金陵城攻下,對於這座擋住他們兵鋒兩年的金陵城他們有股恨意,恨不得將它炸得稀巴爛。
他們都渴望着破城的一刻,宣泄他們的怒意,原本他們以爲這一日不遠了,因爲他們三個月前就攻陷紫金山癲的天堡城,隨後更是進駐太平門和神策門外,對金陵城形成合圍,封鎖了天京城對外的通道。
糧草、援軍、信息,金陵城中的太平軍都已經得不到。
在這樣的局面下,必定軍心潰散,就算李秀成在軍事上的才華再出衆,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但是如今他們卻忽然得到城中太平軍士氣大振的消息,讓他們快速攻下金陵城的信心發生了動搖,情緒陷入暴躁之中。
所有人都面色不豫,但是卻沒有人回答曾國荃的問話,他們心情不佳,原本就憋着一團火,誰都不願意當曾國荃的出氣筒。
曾國荃眼中怒色閃動,卻無處發泄,在衆將身上梭巡,驟然見到一臉冷笑的彭玉麟,心中情緒更糟了。
他和彭玉麟的積怨很深,對方對他殺俘殺降十分不滿,屢次上奏要求嚴懲他,甚至要他哥曾國藩大義滅親斬了他。
想到這裡曾國荃的怒意快要到爆發的邊緣,但他卻不敢向彭玉麟發,彭玉麟可不是好惹的貨色,當日李鴻章惹了他,直接就揮拳過去,就算這裡是中軍大帳,恐怕對方也會毫無顧忌的讓他難堪。
在衆將的身上流轉,最終他鎖定了一個目標,出氣筒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