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甲子起義

洪天順江東下,向着天京而去,和來時大軍陪伴不同,僅是一小隊的戰船護送而已,而且得力干將也不在,連一向和他一同行事的王詡也隨大軍北上了。

他看了旁邊不遠處的一個年輕人,神色微微眯起,朱銘,這算是他返京之旅的伴當了,讓其陪伴可以稍微化解了一下長途旅程的煩悶。

其實洪天原本是打算和趙烈文同行的,結果被拒絕了,趙烈文再次向他辭行,和當年西進安慶相似,他要再度西進,前往成都會見四川總督駱秉章,打算對駱秉章進行勸降。

和上一次一樣,洪天無法拒絕,而趙烈文也不容他拒絕,態度比之前往安慶那一次更爲堅決。

洪天猜測趙烈文是不是勸降勸上癮了,勸降曾國藩和沈葆楨等人就算了,竟然連關係不太親近的駱秉章都想勸降。

洪天對此有些擔心,覺得趙烈文太過冒險了,現在太平天國的局勢大好,四省的地盤牢不可破,中原清軍亂作一團,可以說直接威脅太平天國安全的勢力,暫時是不存在的,只要現在太平天國認真發展,不久之後就可以直搗黃龍,一統中華了。

他和趙烈文不久前就是如此商議的,對方也表示贊同,但是當中原劇變發生,僧格林沁死亡的消息傳來後,趙烈文就改變了主意,提出要西進成都,顯然趙烈文是覺得太平天國收復中原在即,希望穩定西部戰線,最好能讓駱秉章投降,那樣一統中華的速度將會大大加快。

洪天初時是反對的,他覺得沒有必要冒險,但是無論他如何勸說,趙烈文依舊堅持己見,而且其他人也選擇支持趙烈文,覺得中原漢軍反叛,駱秉章也可能有投降滿清的心思,這使得洪天只能無奈的答應。

“陛下在擔心趙參謀長?”朱銘走了過來。

“爲何你們都選擇支持他呢?”洪天道。

“趙參謀既然提出西進,定然是有把握才如此的,我們都希望天下能儘快一統,所以選擇支持他.。”朱銘道。

洪天皺眉:“難道本侯就不希望天下早日一統嗎?”

“陛下自然是希望天下可以儘快一統,不過陛下也注重天下萬民的安危,而陛下對衆臣的關心更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你擔心趙參謀的安全,爲此不願意他去冒險,不惜浪費掉一個能快速統一天下的機會。”朱銘道:“陛下!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是真心的希望陛下能早日完成大業,天下蒼生能快些過上幸福安樂的日子,你就不要過於擔心我們的安全的了,我們走上這條路的時候,早就預料到會有不測的一日,只要是能對天下有利的事情,就算多麼的危險我們也會去做,哪怕陛下阻攔我們也會一往無前。”

洪天默然,良久才嘆息道:“看來是本侯錯了!”

“陛下仁慈愛民,痛惜臣下,何錯之有。”朱銘道。

“因私而廢公,自然是錯了。”洪天道。

朱銘道:“陛下能認識到這一點,當真是萬民之幸。”

“萬民幸運的,不是有本侯,而是有你們這樣的人在。”洪天道。

朱銘搖頭道:“除了陛下,又有誰能推翻滿清,一統中華呢?恐怕數十年都無望。”

洪天聞言轉頭看向朱銘,露出詫異之色,道:“何以見得?”

“滿勤統治中華數百年,根深蒂固,就算這二十餘年來,泰西諸國東進,讓國本受損,朝廷失政,民不聊生,各地烽煙四起,但恐怕依舊無法推翻滿清,看今年初就可以知曉,雖然漢家子弟皆對滿清不忿,但爲了天下蒼生,名教大義,還是不得不繼續支持滿清的統治,要擺脫這種束縛,非一日之功,就算到了那時,也定如歷朝相仿,如唐之黃巢之亂過後般,中央不能控制地方,軍閥混戰之局恐怕不久已。”朱銘道:“如果不是陛下橫空出世,恐怕中華要重歸漢人,恢復大一統之格局,非數十年時日不可。”

洪天默然,對方所言竟然和他前世所知的歷史相仿,大才啊!

他到此時才察覺自己輕視了朱銘,這也不能怪洪天的,雖然朱銘年紀輕輕就擔任成大吉這位湖北提督的首席軍師,但是朱銘這個名字洪天在前世可是連聽都沒有聽說過,所以就沒有足夠的重視。

現在想來,洪天覺得自己太依靠以前自己所知有限的歷史行事,像王詡和王良兩兄弟這樣淹沒在歷史中,不濺起半點浪花的大才數不勝數,而這位朱銘顯然也是其中之一,幸虧此時醒覺過來,不然恐怕真是埋沒人才了。

“朱愛卿,你覺得當今天國最要緊的事情是什麼呢?”洪天問道。

“一統中華。”朱銘道。

“哦!你不覺得這樣太操之過急了嗎?天國現在才擁有四省之地,根基並不牢固的,貿然四處征伐,妄圖一統中華,難道就不怕遇到挫折,而致天國於危險之地嗎?”洪天道。

“陛下尊重名教,天下漢臣皆信服,而僧格林沁已死,中原清軍羣龍無首,進去中原之機已到,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到時天下焉有抗衡之人?八旗精銳已失,陛下英明果決,手下精兵良將數十萬重,天國之兵直搗黃龍,豈是區區數萬旗兵可以抵抗得了的。

或許真會有挫折,但是這麼好的機會,陛下豈能就此放過,而起陛下已經和英夷發生衝突,英夷之軍不日將至。英夷之強大,滿清和他戰過兩次,皆大敗就可知了,如此大敵陛下不一統中華如何與之抗衡?”朱銘道。

“原來你們是如此想的,怪不得趙參謀長如此堅決的西進。”洪天道:“那朱愛卿,如果本侯真能一統中華,那……”

洪天和朱銘在旅途中不斷的交談,商議着未來的種種事情,洪天如此起勁,除了長途之旅需要有個人傾談之外,也想考覈一下朱銘,看他是否真值得自己倚重,而且他也想看看這些才智之士心中是打算建立一個怎樣的太平天國。

就如此,洪天和朱銘一邊探討着天國的未來,一邊急速沿江東進。

……

僧格林沁敗亡,南方太平軍經營皖北,西北太平軍進軍蘇北和蘇中地區,捻軍和南方太平軍主力,皆大舉攻略河南,而中原新附軍則北上北京,趙烈文西進成都欲勸降駱秉章,洪天則順江而下,準備返回天京,大舉改造天國。

整個中華的局勢,突然之間出現瞭如此多的變故,天下局勢可以說已經變得撲朔迷離。

不過和這些事情比起來,一件更爲轟動中華的事情,已經悄然發生。

……

“轟隆隆!”炮聲震天,這裡是戰場!

震天徹地的炮聲,讓整座北京城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數以萬計的百姓龜縮在自己的家中,心驚膽顫的等待着這場戰爭的結束。

沒錯!

這是一場戰爭,一場在北京中的戰爭!

南方發生劇變的消息,傳到北方之時,這場的變動就應運而生了。

僧格林沁的敗亡對滿清而言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不過比起這個更加讓滿清驚懼的是中原漢臣的反叛。

滿清之所以能竊據中華,漢臣的支持是功不可沒的,而滿清能在太平天國起義的打擊下依舊維持住中華的統治,也是因爲漢臣的支持。

而現在大規模的漢臣反叛開始了!

1864年開始的,滿清漢臣大規模反叛和起義,被稱爲甲子起義,或者說是逆順合流!

甲子起義很好理解,因爲1864年是甲子年的緣故,所以人們將這場滿清的漢臣大起義以甲子紀年命名。

而逆順合流之稱的來源,是因爲這場起義的結果是太平軍和中原漢臣的合流,而太平軍是滿清的反叛者,逆賊,而中原漢臣原本是滿清的順服之人,順從滿清的奴役,但是此時反叛者和順從者聯合在了一起。

1864年的甲子起義的開始,後世的歷史學家有人說是天京之戰後,彭玉麟等人投降開始,也有人認爲該以曾國藩投降爲標誌。

第一種說法是因爲天京之戰後,彭玉麟等人投降後,不斷的有漢臣選擇投降太平天國,最終讓滿清從內部崩潰,認爲彭玉麟等人投降是起端。

而支持第二種說法之人,則認爲彭玉麟等人投降是被迫的,和後面的蘇南戰役迫使李鴻章等人投降一樣,這並不算得上是起義,只能說是脅從。而曾國藩的主動投降,纔是掀起漢臣主動投降太平天國,起義反對滿清的標誌。

事實上也是如此,曾國藩投降後,安徽巡撫喬松年、江西巡撫沈葆楨、湖北巡撫唐訓方、湖南巡撫惲世臨,河南巡撫張之萬等等,皆是主動起義投入天平天國的,並不是受到洪天大軍攻打才投降的。

而在中原劇變後,掌管直隸、河南、山東三省軍政大權的直隸總督劉長佑,也加入了反叛的行列,投身到甲子起義的洪流當中,而且他所立的功勞要比其他那些漢臣大得多,因爲他直接揮軍北京,對滿清首都進行攻伐!

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96章 一箭三雕第11章 雙方局勢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54章 各人心思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30章 十萬天王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81章 全線激戰第27章 全民皆兵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88章 周馥第13章 演講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64章 請辭王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4章 天王洪天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10章 毒計驚心第68章 洪天改制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18章 戰前第56章 勇、信二王第56章 勇、信二王第85章 湖州局勢第97章 子虛烏有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45章 戰場亂局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85章 湖州局勢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109章 大對決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42章 指點、參詳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章 洪天貴福第30章 十萬天王第56章 勇、信二王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88章 周馥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99章 勢力大漲第97章 子虛烏有第34章 我也是!第64章 請辭王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53章 百變星君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4章 夜香工、野心家、熊孩子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113章 大變局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142章 動盪的歐洲第12章 兩封信第134章 會布魯斯第95章 道貌岸然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56章 勇、信二王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70章 大破江浦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0章 毒計驚心第68章 洪天改制第27章 全民皆兵第8章 萬民歸心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83章 趙烈文會曾國藩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
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96章 一箭三雕第11章 雙方局勢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54章 各人心思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30章 十萬天王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81章 全線激戰第27章 全民皆兵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88章 周馥第13章 演講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64章 請辭王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4章 天王洪天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10章 毒計驚心第68章 洪天改制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18章 戰前第56章 勇、信二王第56章 勇、信二王第85章 湖州局勢第97章 子虛烏有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45章 戰場亂局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85章 湖州局勢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109章 大對決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42章 指點、參詳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章 洪天貴福第30章 十萬天王第56章 勇、信二王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88章 周馥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99章 勢力大漲第97章 子虛烏有第34章 我也是!第64章 請辭王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53章 百變星君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4章 夜香工、野心家、熊孩子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113章 大變局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142章 動盪的歐洲第12章 兩封信第134章 會布魯斯第95章 道貌岸然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56章 勇、信二王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70章 大破江浦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0章 毒計驚心第68章 洪天改制第27章 全民皆兵第8章 萬民歸心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83章 趙烈文會曾國藩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