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

“韋志俊!你對髮匪最爲熟悉,可知城中發生何事?”曾國荃看向一人道。

這是一箇中年將領,但是兩鬢斑白,比起年紀來略顯老態,坐在衆將下首處,顯得是那樣的平凡,毫不起眼。

韋志俊!

他原名韋俊,太平天國初期,太平軍中一個相當了不起的人物,被後世譽爲太平天國十大名將、英傑之一。

韋國宗三克武昌城,直至後世,武漢一帶的土著還有人知曉,可見其威。

不過,這個時候的他早就不是太平軍的一員,而是屬於清軍一列,天京事變他哥哥韋昌輝被殺後,他就一直受到洪秀全的猜忌排擠打壓,最後不能忍受投降了清朝。

當時他答應降清的時候,清軍衆將都不敢相信,因爲當時太平天國從未爲有這樣的大人物降清的。

所以他降清後,也一直被清軍猜忌,不受重用。

而且這兩年隨着太平天國日漸衰微,清軍逐漸強盛,韋志俊這個降將的利用價值越來越少,日子越發不好過了。

一向小心謹慎的韋志俊此時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曾國荃心中有怒不好向那些湘軍部下發作,而拿他這個降將發泄。

“太平賊已經覆滅在即,金陵城指日可平,量李秀成有通天之能,也無力迴天!”韋志俊恭聲道。

“廢話!本帥是問你,是否知曉城中發生了何事?!”曾國荃滿臉怒容道。

韋志俊心中暗怒,同時也生出悲涼之意,想當年他在太平軍之時,何等英姿,就連你哥曾國藩也不敢輕視於我,想不到現在淪落至此,曾九小兒可恨啊!

不過,韋志俊心中如何怒,如何悲,都無法表現出來,在如今情形下,只能一臉的恭謹道:“營前傳來探信,言稱城中呼聲爲‘天國萬歲’、‘天王萬歲’、‘洪天萬歲’,前兩者我們尚可理解,但是後者我們從未聽聞。”

“你的意思是?”曾國荃雙目微眯道。

“早先就聽有傳發匪洪賊病重,如今可能真的如此了。洪賊之長子爲洪天貴福,洪天所指可能就是他。”韋志俊道。

想到洪秀全可能已經死掉,韋志俊心中說不出是怎麼的滋味,有痛快,也有悲涼,洪秀全對他不義,痛快尚可理解,但是悲涼何來呢?

太平天國的精神支柱到了!太平天國真的將滅了!

韋志俊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對太平天國還有感情,不過想一想他心中不禁漠然,這是當然的吧!

他們韋家可謂全家、全宗都參與了太平軍,單單精壯就數百人,不知多少叔叔伯伯,兄弟姊妹,爲天國事業獻身。

他韋志俊不是冷血之人,此刻怎能不感到悲傷。

洪秀全已經死了,所有恨意已經消除,剩下的除了悲意外,還有什麼呢?

想到這裡,韋志俊發現自己眼中彷彿有些溼潤,當下低下首去,裝作恭謹萬分的樣子。

曾國荃雙眼一瞪,道:“你這些不過是猜測之言吧!而且如果洪賊真的死了,髮匪的軍心早就渙散掉,豈會如傳信所言,軍心大振!可見你話中多有不實。”

韋志俊心中的悲意,被怒意取代,知道曾國荃是存心要將怒火宣泄在他身上,但是韋志俊雖然心中惱怒萬分,但卻不敢當面頂撞曾國荃,只能道:“城中有變,如果大帥拿不定主意,可以詢問一下趙軍師的意見。”

曾國荃聞言,眼中陰霾之色閃過,臉上的怒意一斂,道:“趙軍師染病在身,就不要打擾他的。金陵城已是孤城一座,內無糧草,外無援軍,我們大軍兵鋒正盛,破城之日不遠已。就算城中有何變故,洪賊是死是活,我們必勝之事,都改變不了,今日的會議,就此結束吧。”

衆將當即應諾,紛紛離去。

他們都知道曾國荃現在比方纔更加惱怒,因爲圍困天京城的湘軍中,除了彭玉麟這個“瘋狗”外,趙軍師就是另外一個讓曾國荃感到不快之人。

這個時候,他們自然不想留在此處,成爲曾國荃發泄怒火的對象。

看着衆人如釋重負的退去,曾國荃深呼一口氣,將心中的怒火平熄下去,想到剛纔韋志俊提到的趙軍師,眼中滿是陰鷙之色。

趙軍師,趙烈文。

想到這個名字,曾國荃就感到心中沉甸甸的。

趙烈文是哥哥曾國藩的第一軍師,首席謀士,如今安排在他身邊,雖然官職很低,但是卻彷彿監軍一般,曾國荃就算是圍困金陵城的湘軍統帥,但在他面前卻絲毫不敢放肆。

而趙烈文和韋志俊關係不錯,對於韋志俊十分賞識的,只是因爲韋志俊降將的敏感身份,才無法對韋志俊大舉提拔而已。

所以,曾國荃在韋志俊提到趙烈文後,只能暫時將怒火壓下,放過韋志俊一馬。

他知道,趙烈文雖然一向爲人處事十分得體,平時並不會因爲得到自己哥哥曾國藩信任而對自己指手畫腳,但在某些時候,卻十分執拗,如果真惹到他的話,絕對比激怒彭玉麟更加麻煩。

在曾國荃眼中,彭玉麟不過是條瘋狗,喜歡亂咬人而已,連屢屢寫信給他哥哥曾國藩,要其大義滅親的事情都幹得出來,正常人都不會這樣做的。

而趙烈文則是一個真會動腦子的傢伙,一肚子的墨水,如果真要黑起來,曾國荃自問恐怕是吃不消的。

所以,在他金陵城外,曾國荃最惱怒的是彭玉麟,而最忌憚的則是趙烈文。

而除了這兩人外,曾國荃還想到一人,楊嶽斌!

楊嶽斌是水師提督,威望甚隆,在圍攻金陵城湘軍中,絕對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且處事極其圓滑,經常在自己和彭玉麟兩人的關係上打圓場。

如果不是有他在,彭玉麟和自己恐怕一見面就會打起來。

只是這麼一個人物,平時卻一直很低調,不顯山不露水的,在討論軍機時,大多數時候都是一聲不吭的。

曾國荃知道這是爲什麼,這是看在自己各個曾國藩的面子上,想將功勞讓給自己。

其實,不單是楊嶽斌如此,趙烈文也是一樣的。

在金陵城越發困頓,湘軍勝利越來越接近的當下,趙烈文直接就請病修養,不再幹預軍事,將一切交給曾國荃了。

只是楊嶽斌不像趙烈文,趙烈文只是個軍師,官職又低,他在不在軍中主事都無所謂,而楊嶽斌卻是水師提督,總管湘軍水師,又要防住彭玉麟對曾國荃發難,所以根本走不開。

曾國荃輕吸口氣,圍困金陵城湘軍中其他三個主要人物,彭玉麟治軍太過嚴苛,錙銖必較,不討人喜,難成威脅。

趙烈文已經退居幕後,更不用說了。

楊嶽斌也對自己多有退讓,不準備和自己爭功。

至於其他人,根本不足爲慮,好吧,韋志俊也是個能人,可惜是個降將,還能翻天不成?

想到這裡,曾國荃心中舒暢之極,因爲金陵城一破太平天國覆滅,他就是破城的第一功臣。

加官進爵,封妻廕子,不在話下!

而在曾國荃想入非非的時候,韋志俊正滿臉怒容,策馬趕往趙烈文的營帳。

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10章 毒計驚心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0章 毒計驚心第103章 朱銘第34章 我也是!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64章 請辭王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71章 爲什麼?第90章 上海之戰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57章 跳樑小醜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71章 爲什麼?第79章 與英國的第一次爭鋒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65章 彭、楊歸降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66章 君臣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68章 洪天改制第34章 我也是!第33章 遭遇第103章 朱銘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142章 動盪的歐洲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92章 拖延第7章 放血飼民第7章 放血飼民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97章 子虛烏有第83章 趙烈文會曾國藩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56章 勇、信二王第34章 我也是!第64章 請辭王第34章 我也是!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97章 子虛烏有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1章 雙方局勢第83章 趙烈文會曾國藩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10章 毒計驚心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14章 夜香工、野心家、熊孩子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96章 一箭三雕第50章 是朕害死了他們!第95章 道貌岸然第12章 兩封信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3章 三人論策第33章 遭遇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56章 勇、信二王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30章 十萬天王第5章 王氏兄弟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56章 勇、信二王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6章 聚攏人心第59章 都是朕的錯!
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10章 毒計驚心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0章 毒計驚心第103章 朱銘第34章 我也是!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64章 請辭王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71章 爲什麼?第90章 上海之戰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57章 跳樑小醜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71章 爲什麼?第79章 與英國的第一次爭鋒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65章 彭、楊歸降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66章 君臣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68章 洪天改制第34章 我也是!第33章 遭遇第103章 朱銘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142章 動盪的歐洲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92章 拖延第7章 放血飼民第7章 放血飼民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97章 子虛烏有第83章 趙烈文會曾國藩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56章 勇、信二王第34章 我也是!第64章 請辭王第34章 我也是!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97章 子虛烏有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1章 雙方局勢第83章 趙烈文會曾國藩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10章 毒計驚心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14章 夜香工、野心家、熊孩子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96章 一箭三雕第50章 是朕害死了他們!第95章 道貌岸然第12章 兩封信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3章 三人論策第33章 遭遇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56章 勇、信二王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30章 十萬天王第5章 王氏兄弟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56章 勇、信二王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6章 聚攏人心第59章 都是朕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