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

當湖北光復的時候,湖南的消息也如雪片下落一樣紛紛而來。

比起攻打湖北來,湖南更加順利,蕭慶衍部大多數都是原湘軍,進軍湖南不過是回老家罷了。

他們一進入湖南,就大肆宣佈以後湖南免糧賦三年,所有百姓聞訊皆喜盈於色,載歌載舞慶賀,簞食壺漿以迎太平軍。

太平軍一路上,絲毫抵擋都沒有遇到,就直接進入了長沙,然後各部快速的向着四周而去,控制湖南各地。

“湖南人不打湖南人,湘軍不殺湘軍!”當時整個湖南無論是太平軍還是駐防的湘軍,皆高呼着這個口號。

結果可想而知了,太平軍依舊是太平軍,而那些駐防的湘軍,轉眼間也成了太平軍。

蕭慶衍就如此完成了不可思議的進軍,獲取了一省之地,除了路上被毒蛇咬中不治身亡的幾名部衆外,太平軍可以說是毫髮無傷,就獲得了湖南一省之地。

……

長沙原巡撫衙門,現在的省長官邸中,惲世臨和蕭慶衍對坐而談。

“省內各地的局勢已經穩定,雙方都沒有發生衝突,這真是萬幸啊!”惲世臨道。

“大家都是自己人,打起來那不是笑話嗎?不過,能如此順利的光復湖南,省長你可是功不可沒啊!”蕭慶衍道。

“嘿!舉手之勞而已!就算沒有我,湖南難道還能攔得住你們嗎?看看湖北那邊就知道了。”惲世臨道。

“那是陛下英明之故,他統兵以來未嘗一敗,區區官文不過螳臂擋車而已。”蕭慶衍道。

惲世臨道;“那位陛下真是如此神奇?不過十五、六歲,竟然有此能耐?你能跟我說說陛下是怎樣的一個人嗎?”

蕭慶衍道:“這我說不清楚,日後你見到他,自然就會明白。”

惲世臨笑道:“不說也罷,既然連滌公等人都競相歸附,自然是非凡之人物了。”

蕭慶衍提醒道:“省長能如此想就好,要知道天國上下可是盡皆忠於陛下,如果有人對陛下不敬,恐怕會遭到天國上下之責難。”

“哦!那豈不是天下歸心?”惲世臨有些不信,他當滿清的官,但是暗地裡罵滿清都不知道多少萬次,而和他一樣的官員更是不知凡幾,否則太平軍進展怎可能如此順利,還不是人人心中皆無滿清。

而蕭慶衍竟然說太平天國人人皆忠於洪天,惲世臨心中百般不信。

“你可不要不信,不然日後定然吃虧,嘿!連我都對陛下萬分敬重,可想而知其他人了。”蕭慶衍道。

惲世臨聞言吃驚,蕭慶衍以前可是極其痛恨太平軍的,也正是因此當年才和吳長慶成爲好友,想不到現在投降太平軍後,竟然會信服那爲年輕的陛下。

“你到底是如何會傾倒於那位天王陛下的,我真的很感興趣。”惲世臨道。

“關於陛下,你應該聽聞過很多傳聞吧。”蕭慶衍道。

“的確,但是其中太過浮誇了,很多都不可信。”惲世臨道。

“哦!哪裡不可信了?”蕭慶衍道。

“有人言,陛下曾欲寫信給你們,請求投降,並且此事後來還公諸於衆,如果真是如此的話,人心早就盡失了,天京之戰太平軍怎麼可能獲勝?”惲世臨道。

蕭慶衍曬然一笑道:“嘿!這你就有所不知,那的確是事實,而且當時還有另一封信,是給天京百姓的,此事陛下親口承認,而且是在天王府門前,當着天京百姓的面當衆承認的,那麼多百姓見證豈會有假,我們軍中就有當年親身經歷此事之人。”

“將投降信公諸於衆,竟然沒有引起城中混亂,反而讓百姓甘願爲他而死戰,真讓人難以置信。”惲世臨道。

“陛下就是一個不可思議之人,否則豈會於束髮之年,就取得如此成就。”蕭慶衍自豪道。

“那他曾在數十萬臣民面前下跪,痛哭流涕,斥責自己,並自斷一指,也是真的?”惲世臨驚異道。

蕭慶衍神色更加嚴肅道:“此事豈會有假!當日我就親眼看到,說起當日之事我就悔恨之極,恐怕當年見證此事的數十萬人無一不感到後悔,如果我們當中有人能早點明白陛下之仁義之心,定然會提前阻止陛下,豈會讓陛下受那斷指之痛。”

惲世臨默然,道:“如此仁義之君,萬民歸心也是必然了。”

蕭慶衍道:“這是自然,而且陛下除了仁義之名外,也是天國上下之精神支柱。信奉拜上帝會之人,稱他位上帝之後裔,乃天生聖靈;信佛之人,則說他是佛陀轉世,大慈大悲;現在連名教之士,也開始稱他爲當代聖人,舉世無雙!你說天下之人,如何能不敬重於他?!”

惲世臨道:“信拜上帝會之人暫且不說,他們都是些瘋子,相信陛下是聖靈毫不出奇,但是信佛之人,爲何認爲他是佛陀轉世?而那些士人,爲何會稱他是當代聖人?”

“信佛之人之所以認爲陛下是佛陀轉世,是因爲陛下曾在天京城內放血飼民……”蕭慶衍將洪天當日之事添油加醋的道了出來,一件籠絡民心的事情,竟然被他說得神聖無比。

“古有佛祖割肉喂鷹,今有陛下放血飼民!想不到這世間竟有這樣的仁君,古之堯舜禹湯恐怕也略有不及。你說此事已經被民間編排成劇,那我以後恐怕也要看上一回。”惲世臨感嘆道。

“那時你定會大飽眼福,明白陛下是何等仁慈。”蕭慶衍由衷道。

“那爲何陛下又成了當代聖人?名教之人不會亂說吧?”惲世臨道。

“當自然不可能!陛下已經決定復興我漢家衣冠,現在一路所過之處剪掉辮子不過是開始,未來連馬褂也要廢去,改穿漢服。而且未來天國的科舉取士不再考拜上帝會的教義,而是主考儒家經典,並且增加經世致用內容。

嘿!說起來這是我們天下漢人之福,滿清韃子已經再也沒有特權了,我們漢人當官的機會將會大得多,而且陛下決定撤吏爲官,官員名額大增,院試改爲每年一試,生員就可當官了。”蕭慶衍口中透着欣喜。

惲世臨臉上也露出驚容來,曾國藩投降湘軍他已經預料到洪天會捨棄拜上帝會,轉而信奉名教,否則以曾國藩的秉性根本不可能投降的。

但是他怎麼也想不到洪天如此大膽,竟然連經世致用都加入了進來,經世致用雖然也屬於儒家思想的一個分支運用,但是並不被普通儒生所接受的,畢竟他們大多都是死讀書之人,八股文可以倒背如流,吟詩作對,舞文弄墨也無所謂,但是要他們治事、救世可真爲難他們了。

因此經世致用的學者並不多,不過湘湖派中卻不少是如此的人物,其中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等人更是將其發揚光大,創立的團練武裝訓練有素,比起朝廷的八旗正規軍來還要強悍。

可以說,一旦科舉增設經世致用的內容,湘湖派將會佔據很大的優勢,而且還是由曾國藩這爲一向主張經世致用之人主持科舉,內裡的乾坤不足爲外人道,這差不多是讓湘湖派的經世致用思想,成爲天下正忠。

難怪湘湖的士人會如此稱頌洪天,或許他就是想借此報答湘湖派投降太平天國吧。

惲世臨默默想着,神色越發感到滿意,他也是湘湖派的一員,經世致用思想也略有涉獵,未來恐怕會受到洪天的重用也不一定。

上帝后裔,佛陀轉世,當代聖人,這使得洪天在太平天國百姓心目中擁有神聖的地位,當然之所以有這麼多百姓信服洪天,甚至將他奉爲神靈,這完全是因爲洪天的一個政策,免糧賦三年,這對於天天在田地中勞碌,都難以維持三餐溫飽的貧苦農民來說,這絕對是夢寐以求的消息。

這代表着他們可以省去一筆固定的花銷,讓他們的肚皮可以吃飽一些,雖然未必能達致溫飽的程度,但是起碼沒有那麼餓了。

中國老百姓的心思自古單純,而這個時代的老百姓的心思更單純,他們都只是爲了三餐溫飽,別無其他的。

在後世中的什麼娛樂,什麼精神享受對於他們而言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甚至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吃飽,就是他們最爲渴望的事情,而洪天的政策顯然是讓他們向着這個夢想邁進,這就夠了,就算要叫洪天親爹也無所謂。

對於這些洪天是清楚的,他在穿越之前也是個窮人,自然知道生活的艱辛,這個年代的窮人更是遍地都是。

免除糧賦可以減輕的百姓的負擔,而且也能讓因爲太平天國起義而疲憊的百姓得到休養生息,讓遭受破壞的社會恢復正常,另外這還是籠絡人心的妙招,洪天自然大力執行了,而這一招的成效十分顯著。

洪天的大軍之所以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輕鬆取得數省地盤,除了太平軍的戰力強大,上層人士的支持之外,底層百姓歡欣鼓舞,毫不抵抗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洪天得民心,所以得天下,這是後世的歷史學家們一致認同的,就算那些極其敵視洪天之人,也無法反駁。

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28章 臣等死諫!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57章 跳樑小醜第54章 各人心思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27章 全民皆兵第1章 洪天貴福第52章 當頭棒喝第109章 大對決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98章 降曾國藩第65章 彭、楊歸降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66章 君臣第5章 王氏兄弟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19章 戰起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25章 朕來殿後第34章 我也是!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34章 我也是!第66章 君臣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71章 爲什麼?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13章 大變局第10章 毒計驚心第27章 全民皆兵第87章 輕取丹徒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79章 與英國的第一次爭鋒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89章 傳檄蘇南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22章 李臣典第99章 勢力大漲第69章 戰起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118章 滿清覆滅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98章 降曾國藩第9章 奇人王詡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53章 百變星君第11章 雙方局勢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9章 奇人王詡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7章 放血飼民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9章 戰起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103章 朱銘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11章 雙方局勢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88章 周馥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3章 三人論策
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28章 臣等死諫!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57章 跳樑小醜第54章 各人心思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27章 全民皆兵第1章 洪天貴福第52章 當頭棒喝第109章 大對決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98章 降曾國藩第65章 彭、楊歸降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66章 君臣第5章 王氏兄弟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19章 戰起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25章 朕來殿後第34章 我也是!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34章 我也是!第66章 君臣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71章 爲什麼?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13章 大變局第10章 毒計驚心第27章 全民皆兵第87章 輕取丹徒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79章 與英國的第一次爭鋒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89章 傳檄蘇南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22章 李臣典第99章 勢力大漲第69章 戰起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118章 滿清覆滅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98章 降曾國藩第9章 奇人王詡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53章 百變星君第11章 雙方局勢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9章 奇人王詡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7章 放血飼民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9章 戰起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103章 朱銘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11章 雙方局勢第38章 再見王氏兄弟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88章 周馥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3章 三人論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