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衆將領紛紛出言相勸,無奈趙君主意已決,說完顏宗弼這個自己的宿敵現在要進行最後的對決,這個緊要關頭怎麼缺席?連賴布衣勸告都不起作用,只好仍由領軍,不過象徵大宋皇帝的鑲着黃色金穗的金龍紅旗留在了燕京城,依舊高高飄揚在行宮上空,給人以大宋皇帝依舊坐鎮燕京的錯覺。
紹熙三年八月底,趙君率領五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師約莫七萬餘人,從燕京出發向西準備翻越太行山脈,直插晉北的大同府。而同時一直盤踞在河北河間府、真定府一帶的晚完顏宗弼大軍也開始行動起來。
河間府城外的金兵中軍大營中,一大早就嘈雜不堪,士兵們開始收拾器具、帳篷等,按照上司的要求,今日將開拔離開河間府城向北。駐紮在河間府一帶是金兵的主力部隊,大約有二十萬人,其餘的則駐紮在真定府。
二十萬人的軍隊開拔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都是各個萬夫長各自率領自己的軍隊陸續開拔,行軍路線卻分成兩路,一路直接北上向燕京方向移動,而另一路卻轉向西北,準備翻越太行山,直奔大同。主帥完顏宗弼就在向西北方向行軍的部隊中,主力部隊大約十七萬人,其餘向北進攻燕京的三萬部隊就成了佯攻。
這是前幾日在河間府的軍事會議上商議的結果,本來按照最初在汴京城裡計劃,大軍直接北上退到燕京防守,作爲防範宋軍進攻的第一線,如若形勢不利可以直接退回關外,養精蓄銳。但是宋軍從海路突然奔襲燕雲,佔領了燕京府,直接打亂了部署,手中的三十萬大軍陷入了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尷尬境地。不得已,完顏宗弼作出了這樣的決定,其目的就只有一個,將自己這支大軍完好帶出關內。
完顏宗弼也想過在河間府一帶和宋軍展開對戰的,自己手中三十萬大軍在數量並不少於宋軍,但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放棄了,因爲他悲哀的發現,現在和宋軍的差別並不是僅僅是人數上的差異,而是火器——宋軍制造出了火炮和手雷。昔日讓宋軍聞風喪膽的金人鐵騎在宋軍的大炮和手雷前面簡直不堪一擊,同樣,還有那原本認爲是固若金湯的城池,照樣在宋軍的大炮之下很快土崩瓦解。
同樣還有軍隊的氣勢,十年前金國大軍越過長城直奔大宋首都汴京,一路攻城拔寨,威風凜凜,宋人無不聞風喪膽,潰不成軍。僅僅過了十年,原本懦弱的宋軍竟然變得異常勇猛頑強,一項以仁義道德治天下的大宋也變得野性了許多,無論是軍事上還是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上顯得咄咄逼人,難道都是因爲那個人做了皇帝的原因嗎?
一直和宋軍打仗的完顏宗弼敏銳的感覺出了這些變化,最後不得得出一個結論——現在的金軍和宋軍已經產生代差——這個名字聽說還是出自大宋皇帝之口。仗不能再打下去了,那就只有撤退,回到熟悉的關外,養精蓄銳,積蓄力量,等待下一次的崛起。
對於人口稀少的女真而言,這數十萬精銳大軍不能再丟了,否則根本沒有重新崛起的那一天。於是他決定派一支部隊壯大聲勢,作出進攻燕京的態勢,自己則率領大部隊迅速折向西北,從大同方向出關,要知道後面還有宋軍岳飛的十萬大軍,那個岳飛也是個很難纏的人啊。
就在距離金人部隊三百里外的恩州境內,一支大宋軍隊也在徐徐向北行軍,他們便是緊緊跟着金軍的岳飛的第二軍團。從汴京城出來北渡黃河之後,岳飛率領大軍一路向東北,緊緊跟着完顏宗弼的大軍,雙方主力部隊一直保持着大約三百里遠的距離,但是雙方的斥候部隊都在偵查着相互動向,小規模的衝突每天都在發生。
這天傍晚,岳飛率領的中軍大部隊準備在野外安營紮寨,就接到作爲前鋒部隊的第一師師長的張憲的報道,根據斥候來報,完顏宗弼的隊伍在河間府突然兵分兩路,一路沿着原來的行軍路線繼續向北,其餘一路則突然折向西北,進入了太行山脈。
“是否清楚,那一方纔是完顏宗弼的主力部隊?”岳飛在中軍大帳裡看着張憲發來的緊急文書,皺着眉問報信的一名少尉軍官。
“將軍,金人這次分兵很是突然,根據我軍斥候從對方所留下的痕跡來看,兩個方向金人數量應該相差不大。”
不可能,岳飛搖搖頭,完顏宗弼不可能做出這種愚蠢的舉動,必然有一個方向纔是主力行軍位置。
“你先下去歇息,回信我另外派人。”岳飛和藹的說道。
那名少尉軍官離開了帳篷,岳飛便命人將黃縱召到自己的大帳。
黃縱以前是岳飛賬下最主要的軍師,但官職並不高。自從軍隊改制以後,岳飛的軍隊也仿照原來的揚州軍設立的軍團總部,黃縱任第二軍團參謀總長兼參謀部部長,中將軍銜,名副其實成了岳飛的智囊。
他聽了傳令兵的指令立即來到了岳飛的大帳,岳飛就把張憲報來的緊急文書給他。
“布亮,你怎麼看?”趙君問道。
“完顏宗弼絕對不會愚蠢到如此分兵,此乃兵家之大忌,故有一方爲主力。”黃縱很快做出了結論。
“我也是這麼想,那完顏宗弼的主力究竟去了那個方向?”岳飛問道。
“大同府。”黃縱連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
“我也這麼認爲,按照現在的情形發展,去燕京是死路一條,完顏宗弼不可能不考慮到這點。”岳飛說道。
“的確如此,完顏宗弼這次分兵其實是故弄玄虛,第一讓我們摸不清主力的去向,從而逼迫我們分兵,這樣就減輕了他們的壓力。其實,鵬舉你大可不必考慮完顏宗弼的想法,只用考慮官家會怎麼做。”黃縱笑道。
“你是說官家會親自率領軍隊從燕京趕往大同?”岳飛敏銳的感覺出了黃縱話裡的意思。
“正是如此。”黃縱哈哈一笑:“在汴京的軍事會議上官家就做出了佔領燕京之後一軍團一部分揮師東進的決定,按照官家那種喜歡冒險的性格,這次絕對是他親自率軍!”
“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分兵,全部人馬向西北,繼續追趕完顏宗弼的主力。”岳飛下定了決心,有的險是值得冒的。
完顏宗弼和岳飛的兩支隊伍一前一後,開始翻越太行山脈,而在數百里之外的西邊河東南路,同樣還有一隻宋軍向北挺進,就是吳玠的第四軍團。按照趙君的旨意,吳玠出潼關之後,圍攻洛陽,劉豫投降之後,吳玠立即率軍北上,比岳飛的軍隊早了將近一個月,只不過北上一路攻城拔寨,行軍速度並不快,特別是又招降了延安府的折可求軍隊,耽誤了一些時日,所以北上速度並不是很快。
WWW _ttk an _c o
眼看時間已經到了九月初八,吳玠的大軍在到達汾州一帶,汾州的東北便是重鎮太原府,按照最初的計劃也是要攻打的州府之一。但是吳玠感覺已經來不及了,如果就這樣一個接一個打下去,且不說消耗兵力,恐怕不能快速趕到大同府,合圍的任務就要落空。
“大柱,你率領兩個師作爲前鋒,輕裝上陣直接趕往大同府。”這天早上一大早,吳玠在自己的中軍大帳裡召見了自己的堂哥吳大柱。
吳大柱現任第四軍團第三師的師長,少將軍銜,也是軍團的主力師,看到自己的堂弟如此鄭重其事,知道事情重大,就點頭答應了。
“儘早趕到大同府,不必馬上攻城,等待第一軍團的部隊到達。”吳玠又叮囑道。
“晉卿(吳玠的字),你說皇上會不會親自帶兵趕往大同府?”吳大柱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
吳玠楞了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皇上是個喜歡不安常理出牌的人,在東京城他就是這樣。”吳大柱想起當年那個年輕將領的模樣,搖搖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