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李明月身穿粉紅色的繡花羅衫,下着珍珠白湖縐裙,正站在街邊俏皮的望着趙君,她身邊還跟着一個小丫鬟。
趙君下了馬走了過去,李明月抿嘴一笑,然後才說道:“恭喜你啊,趙公子,又打了打勝仗,皇上又要升你的官了。”
趙君笑了笑,沒有接這個話題而是關心的詢問了一下李明月的生活,他知道金人南侵佔領杭州後,趙構帶着一幫大臣坐船出海避難,顛簸流離,李明月也吃了不少苦頭。
果然,李明月聽了趙君關心的話,臉色變得有些黯然,說出的話卻讓趙君有些意外:“我就快要嫁人啦。”
“那我要恭喜李小娘子了。是哪家公子這麼有福氣?”趙君笑着恭賀道。
“你就這麼希望我趕快嫁人?”李明月聽了趙君的話,似乎有些不高興,盯着他問道。
“難道李小娘子對這樁姻緣不太滿意?”趙君聽出了裡面的味道,試探着問道。
“也說不上吧。”李明月目光看着街邊熙熙攘攘的人羣,神色顯得有些茫然:“這是爹爹的意思,是尚書比部員外郎万俟卨的大公子万俟圖,還是一名進士呢.......應該不錯吧.......”
“什麼?万俟卨?”趙君大吃一驚。
“怎麼了,趙公子,你見過万俟大人?”李明月有些迷惑。
万俟卨我當然沒見過,但是我見過他跪在西湖嶽王廟前的塑像!他可是謀害岳飛的罪魁禍首之一,最後遺臭萬年!李明月怎麼能嫁到這樣的家裡?
想到這裡趙君很嚴肅的說:“明月,你不能嫁給這個万俟家的公子,會害你一生!”
“爲什麼?”李明月被趙君這種嚴肅凝重的神態嚇了一大跳,隨口問道。
爲什麼?這個理由怎麼能說出?趙君一下愣住了。
他突然又想到,自己來到這個時空,已經改變了許多人和事,風波亭的悲劇自己絕對不會讓發生,那麼万俟卨也就不是千古罪人,那麼李明月嫁人也就有可能不是一出悲劇?
這多像一個悖論!
看到趙君突然不說話,神情變得有些尷尬,李明月幽幽嘆了一口氣。爲什麼自己的好姐妹柔福嫁人是那麼的興高采烈,而輪到自己卻感到這麼惆悵?
“好啦,不說這些了。”李明月展顏一笑:“過兩天一幫青年才子要在西湖邊舉一個詩會,你參不參加?還有許多才女哦。”說完李明月對趙君調皮的眨眨眼。
“詩會?我一個武夫去湊什麼熱鬧。”趙君開口就拒絕。
“能寫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和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這樣的詞的人僅僅只是個武夫?”李明月口吻中略帶一絲嘲笑。
趙君有些發窘,這小妮子的口才也太伶俐了些。
李明月似乎喜歡看趙君吃癟的模樣,又接着說到:“再說了,你曾經在回信中還欠我十首詩詞呢。剛好在詩會上寫給我。”
“詩會我就不去了,你知道我最近事情很多。”趙君無可奈何,確實現在他哪有心情去玩什麼文采?
“那你現在就給我寫一首,讓我去詩會上湊數。”李明月不依不饒。
趙君是在感到有些頭疼,想了想說道:“詞沒有,詩倒是有一首。”說完緩緩吟出來:“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是南宋大詩人楊萬里的一首詩,也算是應景之作。
李明月一聽眼睛就亮了,雖然大宋崇尚詞,但是好的詩照樣受歡迎。而這首絕對是上乘之作。
“那這首就算我寫的嘍。”李明月笑嘻嘻說。
“嗯,版權屬於你。”趙君笑道,反正版權也不屬於我,就讓你用好了。
告別了李明月,趙君回到自己府上,發現歐陽澈和袁飛還沒有回來,看來是會友人徹夜不歸,趙君也不去管他們,簡單的吃了點東西就回到了自己的臥室。
一夜無語,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騎着馬來到了李綱的府上,這次在府邸他沒有見到李明月,當然也不好意思打聽。在書房裡,趙君見到了李綱。
或許經過了前段時間的顛簸流離,李綱身體顯得有些虛弱,但是精神卻很好,見到趙君,也一改往日那副嚴肅模樣,先是詳細詢問了整個黃天蕩大捷的過程,還對趙君的方略進行了點評,然後又問了現在揚州情況,最後才把話題轉移到趙君最關心的關於對他的賞賜這件事上。
不過李綱的態度和上次苗劉之亂遇到的類似情況相比,這次卻是顯得很是豪氣,他說殲滅南侵金兵五萬乃宋金開戰以來從未有過的勝利,以洗靖康之變後大宋的恥辱,自然要對趙君和御營前軍給予重賞,如果官家不答應,自己就是拼了這把老骨頭也要爲其爭取,這讓趙君對李綱的印象大爲好感。
他清楚,在這個時空,苗劉之亂中李綱和趙構都被苗劉兩人關押在了杭州城南顯忠寺,算是患難與共,所以君臣兩人關係和歷史上相比那要好了許多,既然李綱這麼說,那就有很大的把握。趙君懸着的心總算放下去了許多。
“我聽聞你在揚州保衛戰以及黃天蕩之戰中都用了一種叫火炮的火器?”李綱抿了一口茶,漫不經心說了這麼一句話。
“確有此物,是卑職所發明。”趙君如實回答。
“我聽聞此物,火力兇猛,威力巨大,乃國之重器啊。”李綱呵呵一笑。
趙君的心突然警惕起來,他想到了一個詞:懷璧其罪!
難道有人要打火炮的主意?
果然,李綱說道:“朝廷上有人議論,說是這樣的武器應該上繳朝廷,而不是某一人某一軍所有。”說道這裡,李綱頓了頓,盯着趙君:“你對此有何想法?”
趙君沉思了一下,擡起頭看着李綱:“李大人,我願意將此物及製造工藝交於朝廷。”
哦?李綱沒想到趙君竟然答應了這麼痛快,反倒有些詫異了,他印象中的趙君可不是這麼好說話的!
“不過........”趙君想了想又說:“我恐怕朝廷也造不出來。”
“怎麼,我大宋朝廷兵器監比不上你御營前軍的工坊?”李綱有些不高興了。
“李大人,製造所謂的紅衣大炮絕對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趙君解釋道:“它需要特殊的鋼鐵以及特殊的冶煉方法。”接着趙君就把自己製造紅衣大炮詳細過程講述了李綱。
李綱聽完有些頭暈,沒想到這個什麼紅衣大炮製造過程如此繁瑣和對鋼鐵要求如此之高,如按照趙君所說的,整個大宋確實找不到第二家能製造出合格的紅衣大炮了!
“唉.......”李綱嘆了一口氣又說道:“可惜有人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武器掌握在你手裡啊。”
“朝廷可以在揚州進行採購大炮,從而武裝其他軍隊。”趙君想了想回答。
李綱點點頭,也只能如此了。他想過是否直接將在揚州的趙君大炮製造工坊收回朝廷,但是那些東西趙君的地盤上又無法搬走,就即便搬到別的地方還需要揚州產的特殊的鋼鐵材料,而產那些鋼鐵的作坊聽說是民營,似乎是趙君的產業,總不能讓他把那些產業也交出來吧。
“朝廷又可能派官員前去你的火炮工坊進行視察,也有可能派一名官員作爲主事管理兵器監,你也做好心理準備。”李綱又想了想,說出了朝廷一項秘密旨意。
派人來揚州?
“我沒有意見。”趙君笑了笑,立即表態:“只不過火炮既然是國之重器,那麼要當心金人的細作,要派些可靠之人才是。”
“這個自然。”李綱當然明白趙君的意思。
“爲表示對朝廷的忠心,我願意捐出十門紅衣火炮,來加強杭州城的防禦力量。”趙君想了想說道。
李綱聽了滿意的點點頭,這個趙君比以前會做生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