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朱棣興沖沖把朝廷三品以上文官都叫了過來,徐景昌也身在其中,他太瞭解科舉對百官的意義了。

朱老四想動這一塊兒,也是難上加難。

不過能看到永樂大帝和羣臣鬥法,也是個樂子。

徐景昌向來喜歡熱鬧,他腳步輕快,心情愉悅,到了大殿之上,在自己的位置站好。觀衆就位,只等開戲了。

“眼瞧着就要秋闈了,明年開春就是大比之年,要爲國選材,朕反覆思考過了,一定要選出幾個有用的賢才,輔佐君父,治理百姓。你們都有什麼想法,說一說…尤其是禮部,這是你們的職責所在,可有妥當的安排?”

朱棣發問了。

禮部尚書宋禮慌忙道:“陛下,臣已經行文各省,又從品學兼俱的翰林官中選拔了一批考官,讓他們前往各省,主持考試。務必嚴查弄虛作假,杜絕抄襲舞弊之風。爲國取士,請陛下務必放心。”

不得不說,年初的軍令狀還真有效,爲了避免牢獄之災,不必在天牢過年,就叫最懶散的禮部都玩命了。

奈何朱棣問的不是這個。

“開科取士,弊絕風清這是理所當然。朕要問的是取士的內容,能不能增加一些民生經濟,實用學問,就比如這三本書。”

說着,朱棣拿出了免費贈送的三本寶典,他朗聲道:“當下應天盡是求取此三本書籍的商民百姓,由此可見,這三本書用處極大,關乎民生,朕有意將此三本書列爲生員必讀,科舉從中出題,你們大傢伙都怎麼看,要是覺得可行,就趕快傳旨下去,以免耽擱大事。”

朱棣舉重若輕,隨口之間,拋出了一枚驚雷。羣臣盡數愕然,尤其是禮部尚書宋禮,好容易甩開了徐景昌,怎麼陛下又開始生事?

不對,這三本小冊子就是徐景昌搞出來的,這是陛下和他聯手搞事情,簡直要命!

宋禮萬般無奈,也只能站出來,“啓奏陛下,這三本書臣也聽聞過,救荒本草乃是寫野菜的,其餘兩本也都是雜學,並非純儒之學,孔孟之道。當初太祖皇帝就說過,科舉非孔孟之書不讀,非朱子之學不講。將這三本書列入科舉之列,似有不妥之處,還望陛下明鑑。”

一句話什麼破爛玩意,也敢和孔孟之道,

朱子之學並列?

簡直有辱斯文,萬萬不能答應。

不光我們不答應,就連伱爹都不答應。

請出祖宗,仗勢壓人,簡直是文官的看家本事,而且還是屢試不爽的那種。

一時受挫的朱棣神色凝重,又問道:“你們大家又是怎麼看的?”

皇帝陛下想找個盟友,幫自己說話。

只可惜沒人願意觸黴頭,包括徐景昌在內。

這時候刑部尚書鄭賜昂首向前,義正詞嚴說道:“回陛下的話,臣以爲科舉取士,首重文采德行,似乎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不該放在科舉當中,以免壞了掄才大典的莊重。臣不敢說這三本書沒用,百姓民生,自然極爲重要,但到底是民間雜書,不算正途,列入科舉,草率了些。”

兩位尚書帶頭,很快又有其他朝臣進言,全都是一片反對之聲。

竟然無人敢站出來支持。

朱棣的臉越來越黑,怒火也在不斷躥起。

說來說去,就是不行,朕想幹點事情,怎麼就這麼困難!

“你們說這是雜書,沒有用處,身爲朝臣,又該讀什麼書,什麼纔算是有用?”

朱棣的問話明顯帶着怒氣,尋常朝臣哪敢招架。

最後還是落到了吏部尚書蹇義頭上。

“啓奏陛下,朝臣輔國治民,必須德才兼備。孔夫子乃是萬世師表,孔孟之道又是千年官學,天下獨尊的正統之學。北宋明相趙普就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從設立科舉考試以來,皆以孔孟之道爲主。臣以爲只要百官能明曉聖人之意,修身齊家,自然可以輔佐君父,治國平天下。除此之外,朝臣或可鑽研,卻是不必列入科舉之中,不知道陛下以爲如何?”

朱棣哼道:“蹇天官引經據典,聽你的話,朕是不答應也不行了。只是朕想問你們,光憑着孔孟之道,就能輔國治民嗎?”

羣臣悚然,難道天子要推翻孔孟之道不成?

這時候夏原吉匆匆站出來,“啓奏陛下,臣以爲孔孟之道意在正人心,修道德,唯有如此,才能輔佐君父,令上下心服。此乃是根本之道,本固則枝葉繁茂,源清則滋養百姓。還望陛下能夠明察。”

他說完之後,劉俊、雒僉等人紛紛站出來附和,只要把根本打牢固了,其餘細枝末節不必浪費精力。

如果被這些龐雜的東西,牽連了精力,沒能領會孔孟之道的精髓,反而不美。

朱棣自然是性格堅毅,但是面對此情此景,羣臣一致反對,也是徒呼奈何……難道就要放棄不成?

不過他突然發現了徐景昌臉上似笑非笑,朱棣不由得一皺眉頭,“定國公,你有什麼高見?”

徐景昌忙道:“臣只是想起一件高興的事情。”

“什麼高興的事情?”朱棣哼道:“說出來,讓朕也高興高興。”

徐景昌只能笑道:“陛下,這事臣不好直接說,我想問問幾位朝臣,和大傢伙聊聊……想來以陛下的睿智,自然就明白了過來。”

朱棣點頭,“那好,朕倒要看看,能有多好笑。”

徐景昌看了一圈,蹇義和夏原吉都是老狐狸,都是不好對付的。唯獨禮部尚書宋禮,書生氣濃了一些,以往在通政司開會,他也是最好對付的那個。

就是你了!

“宋尚書,你們說百官只要懂得孔孟之道,就能輔國治民,那些新科進士,去了地方爲官,初來乍到,什麼都不懂,又該如何?”

宋禮眉頭挑動,“這個定國公理該知道,有不少幕賓精通此道,地方官吏,多會招募師爺,幫自己處理公務。”

“原來官吏也要師爺啊!”徐景昌臉上含笑,“那我還想請教些君道臣職的事情……譬如這一次,你們勸諫陛下,仗義執言,自然是爲國爲民,讓人欽佩。只是你們這麼做,必是有天子不知道的事情,需要羣臣匡正?”

宋禮沉吟半晌,他很知道徐景昌的狡詐,這小子絕對比誰都難纏,剛剛的問題,讓他有些恍惚,必須仔細斟酌,小心應付。半晌才說道:“縱然是上古賢君,也少有生而知之者,故此設立三公輔佐教誨。天子身居九重,自然沒有事事盡知,故此就要仰仗羣臣,臣子進盡忠言,天子察納雅言,君臣和睦,同心同德,便是明君盛世。定國公,你在通政司,理當清楚這個道理。”

徐景昌含笑道:“宋尚書果然高論……聽你的意思,就是天子有所不足,需要羣臣匡扶。臣子相比起天子,要了解的多得多?”

宋禮一怔,心說這傢伙要幹什麼?挑唆君臣關係嗎?

“定國公,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自古以來,設立百官,輔佐聖主,便是這個道理,你也是朝臣啊!”

徐景昌笑道:“沒錯,我現在只是有些想不通……方纔陛下要增加科舉內容,你說大可不必,那些都是雜學,百官只要知道孔孟之道,就能輔佐天子。現在卻又說羣臣知道的東西很多,足以給陛下諫言,致君堯舜,天下太平。我現在只是想弄明白,朝臣到底是懂得多,還是懂得少?爲什麼天子要給你們增加些考覈內容,你們說不用增加,現在懂得足夠了。我說臣子如何輔佐天子的時候,你們又講羣臣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請恕我愚鈍,實在是想不明白。”

徐景昌扭頭,看了看朱棣,笑道:“陛下,臣方纔就是爲了這事發笑,不知道陛下可能給臣解惑?”

朱棣深吸口氣,臉上露出了笑容。

徐景昌這個小子,果然是厲害。

他也算是把朝臣的脾氣摸得清清楚楚……這幫人慣會在天子面前,裝得博學多識,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但你具體問他們,到底知道多少,他們又回答不上來,只能拿半部論語治天下來糊弄人。

這就是朕的朝臣,這就是科舉出來的人才!

朱棣冷笑道:“朕沒法給你解惑,但朕知道,科舉的事情,務必要更改,朝廷不需要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朱棣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朝臣們互相看了看,縱然惶恐,卻也一起站出來。

“請陛下三思!”

“恭請陛下三思!”

……

六部九卿,紛紛站出來反對,朱棣並不意外, 只是在這一羣人當中,竟然有徐景昌,這讓朱棣大吃一驚。

“定國公,你怎麼回事?難道你心口不一嗎?”

徐景昌笑道:“啓奏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臣只是覺得此事有些太慢了。現在要求生員讀書,然後進行科舉,再入朝爲官,不知道要過多久!臣有這麼個想法,陛下需要賢臣輔佐,朝臣又不是什麼都知道……不如陛下直接向天下求賢,那些有過人之處的,也不管出身,也不管資歷,直接授予官職,豈不是更快?”

宋禮大驚,“定國公,你這麼幹,會擾亂朝堂銓選,萬萬不可。”

徐景昌哈哈大笑道:“怎麼會!宋尚書已經承認了,官員會用師爺,他們很有本事……既然如此,陛下直接招攬師爺做事,還沒有官吏在中間多事,豈不是更好?”

早上電腦壞了,修好了,就趕快趕了一章……大年初五找個修電腦的師傅太不容易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
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