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

“定國公的這次沙盤推演,贏的不是淇國公,而是軍中所有老將啊!”張輔十分感嘆道,作爲年青一代的翹楚,張輔看得很清楚。

徐景昌厲害的不是陣前決斷,領兵衝殺,也不是衝鋒陷陣,親冒矢石……幾年朱棣那種,動不動帶頭衝鋒,打得南軍落荒而逃的威風,更不是徐景昌擅長的。

但是徐景昌依舊能碾壓丘福,主要靠的是在戰場之外的本事,或者說,在徐景昌手裡,一切都變成了戰爭的工。

這就是最近武學倡導的總體戰!

沒錯,在逐步廢除軍戶制之後,應天、北平,還有鳳陽,相繼建立起武學,培養軍事人才。

而在武學當中,主要講述的除了原來的兵馬武藝,兵書戰策之外,更增加了許多課程……這一點張輔是一清二楚的。

他的弟弟張輗就在武學讀書。

張家三兄弟,老大張輔繼承他爹爵位,剩下兩個,或是恩蔭,或是走武舉之路,一點點往上爬,纔有希望出人頭地。

畢竟不是誰家都有兩個國公可以繼承的。

張輔也不擔心,武舉其實並不難。

文人科舉,主要考八股文,入仕之後,成爲朝廷官吏……武舉考試,通過之後,能夠從軍報國,成爲將領,這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可事實上稍微瞭解一下武舉考試的內容,就不會這麼想了。

武舉考覈的內容大約有三大項,第一就是射箭,包括站立射,也包括騎射,這一項比重非常高。

騎射的本事,也是武將最重要的能力,畢竟能夠遠距離擊殺對手,有何必湊到近前拼命!

除了射箭之外,還要考驗氣力,比如抓石鎖一類的,要求膂力過人。

至於第三項,就是考考兵法,寫寫文章,這一項的份額不重,畢竟武夫而已,能寫幾個字,不當睜眼瞎就行了。

張輔的信心也源自於此,自家倆兄弟,全都身強體壯,騎射功夫很好,雖然沒啥文采,但最起碼識字,到時候隨便寫寫,也能糊弄過去。

說到底,他們這種勳貴之家,要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那是會讓人笑話的。

只不過這一切的好事,都從武學設立之後,開始變味了。

其實從武舉考試的內容就看得出來,這不是挑選將領,而是在選拔猛士……雖說身爲將領,個人武力值很重要,但絕對不能光靠着武力贏得戰爭。

這就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爲什麼武舉考試,不能更貼近戰爭?

答案是做不到。

就是這麼簡單。

千百個武舉士子,每人給他們一百兵,讓他們真刀真槍,互相對練……沒選出武狀元,反而死傷一堆,這在太平年月,天子眼皮子底下,根本做不到。

所以武舉的選拔,只能着眼於個人武力值。

然後中舉的武人,前往軍中歷練,從頭開始積累經驗,如果運氣足夠好,天賦也行,從戰鬥中積累經驗,完成蛻變,或許有望成爲將才,如果沒有,那就只能泯然衆人。

其實熟悉這個過程,就能明白,爲什麼在武將這邊,存在將門傳承的問題。

畢竟家族經驗傳承,比起自己去悟,要方便輕鬆不少。

再有遇上了長時間的太平年月,也就未必有機會立功。

而且更加退後一步……誰又能保證,軍功升遷是絕對公平的?

總而言之,在軍中可以操作的地方太多,說不清楚的東西也太多了……這些模糊的地帶,就是將門生存的沃土。

徐家也是將門,徐景昌太瞭解這裡面的門道……然後他就很貼心給武學增加了算學課程,隨後又增加了統計、繪圖、語言、風俗、地理、天文……

不是沒法量化嗎?

這還不好辦,增加數學課程不就行了。

然後張輔就傻眼了,字面意義上的徹底傻眼了。

兄弟張輗帶回來的教材,他自以爲手拿把掐,有什麼啊?

我一個軍中翹楚,還教不了你一個小娃娃?

然後張輔就遭到了當頭棒喝。

教不了就是教不了。

這些東西他是真的不會,張輔最初也想不通,定國公這是存心折騰人?

可漸漸的,張輔明白過來,這些課程,將原本屬於玄學範疇的兵法,變成了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了。

比如計算糧草軍械,多少人馬出征,前出多遠,在什麼條件下作戰……需要消耗多少糧草,要多少牲畜民夫,全都是可以計算的。

不光如此,有關地形的課程,只要學通了,就可以繪製地形圖,選擇列陣地點,根據地形排兵佈陣。

這玩意絕對比都城裡面,皇帝想出來的萬全必勝大陣合理多了。

至於情報學的內容,更是將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一句話,變成了一本厚厚的教材……而且作爲錦衣衛大都督的徐景昌,親自撰寫了這門課程。

徐景昌在其中着重強調一點,情報這個東西,不是非要千辛萬苦,取得的秘密信函,或者撬開櫃子,取出來的機密消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就是根據擺在明面上的消息,進行科學分析,從而得出可靠結論。

張輔就看到二弟每天忙得像個陀螺,轉個不停……時常熬到後半夜,然後還要早起,絲毫不敢怠慢。

這哪是武學啊,簡直比科舉十年寒窗還可怕!

而辛苦的付出,也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張輔爲了檢查兄弟的本事,跟他進行過論戰。結果大出預料,張輔居然沒有討到什麼便宜。

自此之後,他也不敢怠慢,多買了一份二弟的教材,他也苦心研究起來,甚至跑去武學旁聽。

即便引兵去西南,張輔也是手不釋卷,提升的速度非常快。

正因爲如此,張輔纔看得明白,丘福之敗,就敗在了情報上面,敗在了自以爲是上面……放在真實的戰場上,瓦剌人應該沒有徐景昌的沉穩手段,瓦剌諸部也不可能如臂使指。

幾十萬部民大舉後撤,期間的損失也非常大。

但不管怎麼說,丘福統軍,勝算都不大。

他已經被淘汰了!

雖然很殘酷,可這就是事實。

“淇國公今年六十五了。”張輔喃喃道:“他也可以頤養天年了。”

兄弟張輗看了看大哥,不明所以。

“我的意思是你還不到二十……你小子給我好好讀書,伱在武學學的東西,不是紙上談兵,是真的能克敵制勝的法門!”

張輔交代完,就趕着二弟去讀書。

隨後他轉了一圈,又前往五軍都督府。

他不管別人怎麼想,反正他是準備提升部下的學術水平,最起碼要大大增加算學課程……如果有必要,就多從武學弄些人進來。

這幫年輕人,前途無量啊!

“陛下,這是臣定稿的總體戰,請陛下過目。”

推演結束之後,徐景昌抽空進宮,把一份文稿放在了朱棣手邊。

朱棣拿過來,仔細看了看,倒是沒有立刻驚爲天人,反而輕笑道:“徐景昌,你這本書啊,不如孫子兵法,寫的東西,也是老生常談……比如知己知彼,比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這都是歷代兵家反覆強調的。”

徐景昌淡淡一笑,“陛下,臣寫這本書,也不是爲了標新立異,恰恰相反,歷代兵家都說,他們卻沒有講,該如何實操,以至於後人從書中讀到多少東西,都要看自己的悟性。而臣撰寫的東西,力爭讓每個中人之姿,看過之後,也能知道,該怎麼打仗。”

朱棣又拿起來,看了又看,深深頷首,笑道:“沒錯,你說得對,如此看來,咱大明的兵馬,不會太差了?”

徐景昌欣然點頭,“陛下聖明,以大明之大,不犯錯就是最大的勝利。”

朱棣點了點頭,“行了,朕心裡有數了。本來朕還想着,給淇國公一次領兵的機會,現在看起來也不行了。”

徐景昌怔了下,果然朱棣想用丘福……但是讓這位去對付狡詐的瓦剌,絕對不靠譜,要真的想給他機會,還是找那些沒啥戰鬥力的軟柿子捏……

徐景昌思忖的時候,突然有太監過來,說是皇后請陛下和定國公過去。

徐皇后招呼,君臣都不敢怠慢,他們過來之後,發現朱瞻基也在,並且徐顯忠小朋友也在。

而且他還跟朱瞻基對着個蛐蛐罐,大聲吆喝,完全沉浸其中。

“咬啊,快點咬啊!用力,使勁!”

這倆傢伙攥着拳頭,嗷嗷叫着。

徐景昌看在眼裡,只覺得腦袋都大了。

朱瞻基,你丫的自甘墮落,別帶着我兒子啊!

要不是看朱棣在這裡,我非揍你不可!

徐景昌一伸手,揪住了兒子的衣領,把叫得正歡的徐顯忠提了起來。

小傢伙急壞了,“別鬧!”

回頭一看是他爹,頓時瞠目結舌。

徐景昌呵呵一聲,“玩得開心不?”

“開,開心。”

徐景昌笑道:“開心就好,過幾天你就可以進蒙學了,給我好好讀書去。”

聽到讀書,徐顯忠立刻蔫了……就連接下來的御宴,都沒吃幾口,隨後就跟着老爹,匆匆回家。

他們父子走了,朱棣把朱瞻基叫過來,詢問功課,“我準備讓你去武學讀書……太學教的武學都教,太學不教的,武學也能學到,你要用心。”

朱瞻基連忙答應,這時候徐皇后突然道:“我給陛下準備了一塊田黃,怎麼不見了?”

幾乎與此同時,坐在馬車裡的徐景昌發現兒子懷裡鼓鼓的……徐景昌伸手抓過小崽子,發現居然是一塊拳頭大的田黃。

“你拿這個幹什麼?”

徐顯忠翻了翻小眼睛,“送給先生,就,就不會爲難人了。”

徐景昌目瞪口呆……混小子,你纔多大啊,就學會賄賂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
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