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三章繼續搞事情的朱棣徐景昌從天牢裡面回來,發現府邸已經有人等着了。

太子朱高熾在,少師姚廣孝竟然也在。

見徐景昌回來,朱高熾主動道:“是我請少師過來,有些話我想請教你們兩位。”

徐景昌看了一眼,沒說什麼,而是親自動手,給老賊禿和朱高熾都倒了茶水,然後才笑道:“行,咱們慢慢聊,這事有的談。”

朱高熾沉吟少許,提出了問題,“表弟,你看前面的孔家,眼下的鄭家,還有更多的世家,他們的毛病到底在哪裡?我一時還參悟不透。”

徐景昌笑道:“這事殿下要問姚少師,你看我給他倒茶,他要感謝我,應該說什麼?”

姚廣孝哼道:“伱現在算是老衲的師侄,這是你該做的。”

朱高熾沒管老賊禿的話,而是說道:“出家人自然是說阿彌陀佛了。”

徐景昌笑道:“沒錯,他們這麼說,就是在感謝佛祖的庇佑,至於你這個真正的恩人,卻未必有多重要,畢竟你也是佛祖安排的。”

朱高熾皺着眉頭,啞然道:“佛祖未必顯靈,這麼想,着實有些忘恩負義的意思……少師,別誤會,我可沒說您。”

姚廣孝低垂着眼皮,哼道:“老衲明白這小子的意思,他是說有家族勢力在,遇到了事情,他們會先想着自己家,把家放在了國的前面……這話倒也沒錯,歷次改朝換代,能真正爲國盡忠的,寥寥無幾。兩宋養士三百年,最後也不過是一個文天祥。更可笑的是文天祥被俘之後,蒙古皇帝有心留他的性命,那些降臣卻巴不得他趕快死了,以全忠義。唯有如此,他們才能放心大膽,當新朝的好官。”

朱高熾沉吟一陣子,也就明白了。大的宗族,就好比一個避風港,家族成員可以得到庇護,太平年月,升官發財,離亂的時候,提供庇護。千百年傳承,經歷朝代更替,屹立不搖。

這事本身就是個問題。

試想一下,你有個不懼改朝換代的宗族庇護着你,在你的心裡,到底是國家更重,還是家族更重?

毫無疑問,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家族。

國家只是他們實現抱負的舞臺,家族纔是他們的依靠和歸宿。

這事情可不光是改朝換代,士大夫會投敵賣國那麼簡單……就算在平時施政的時候,他們也會盡力維護家族利益。

諸如徵收商稅,提高工匠地位,給流民設學堂……甚至包括寶鈔的事情。前面徐景昌推動的那些政務,總是阻力重重。

毛病就在這裡,看似是對大明朝很好,爲什麼每次都要鬥智鬥勇,費盡心力,還未必做得完全……就是這些東西,會撼動士紳大族的利益,對士大夫羣體不利。

朝野上下,自然要想辦法阻止了。

朱高熾感覺又學到了新知識,“少師,這些大族,傳承千百年,看起來規規矩矩,耕讀傳家。安穩老實,沒有任何逾越之處。當初皇爺爺都很推崇這樣的儒學世家,以爲他們能教化百姓,安撫地方,不然的話,也不會給鄭家御筆了。我現在還是略有些糊塗,不明白他們的毛病在哪裡?”

姚廣孝擡起眼皮,看了看徐景昌,“你說說?”

徐景昌笑道:“我還是拿姚少師做例子,你看那個寺廟,平時也是受八方施捨,回饋八方……可仔細一查,就會發現,

他們哄騙善男信女,大發利市,奴隸小和尚,充當勞力,還圈佔土地,拒絕賦稅。殿下,任何體面都不是憑空而來的,他們活得輕鬆,只是有人替他們負重前行罷了。”

朱高熾好奇,“那就像鄭氏這種家族,他們能霸佔多少土地,隱匿多少田產?”

徐景昌看了眼姚廣孝,正要回答,老和尚終於咳嗽了一聲。

“還是老衲來說吧,不然你小子非拿老衲做例子不可。”

徐景昌乾笑了一聲,“少師不用在意,我就是隨口一說,你們寺廟不是把多餘的奴僕都釋放出來了,我不會爲難你們的。”

姚廣孝直接呵呵……你小子什麼德行,老衲最清楚了。瞧你的意思,甚至想把天下的廟宇都拿走,每次去老衲那邊,你都左瞧瞧又看看,還說什麼天下名山大川,佛佔其八……你打什麼主意,當我不知道?

姚廣孝懶得搭理徐景昌,而是拿起了那一份《鄭氏規範》,遞給了朱高熾,“殿下,你看這個寫得如何?”

朱高熾點頭,“這個我看過,自然是極好的,教導子弟,頭頭是道,砥礪品行,也有可取之處。”

姚廣孝點頭道:“殿下,你想過沒有,如果有人不願意聽這個規範,又該怎麼樣?”

朱高熾下意識一愣,會嗎?

這麼好的規範,每個人都該身體力行纔對。

這時候徐景昌哼道:“殿下,你也是當爹的,想想太孫的德行吧!”

一句話,給朱高熾弄破防了。

沒錯,孩子要是能聽得懂道理,那就不是孩子了!

必要的時候,就要動用家法!

家法!

朱高熾似乎明白了什麼……在這個溫情脈脈的鄭氏規範背後,卻是嚴厲的家法!

越是大族,規矩越多。

觸犯家法之後,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

而誰來執行這個家法?

毫無疑問,就是大族的長輩,做了官的大人物……漸漸的,朱高熾明白過來,這些大族,有人當官,提供庇護,有人執掌家法,有人高高在上,也有人血淚供養。

在大家族裡面,也是分成三六九等。

而這樣的大族,又把朝廷的勢力排除在外,所謂皇權不下鄉,世家管四方,就是這麼個道理……

“難怪歷代都要打擊豪強,我現在總算是徹底想明白了。這一步走得極好,只是不知道拿鄭家開刀,能不能收到效果?”

身爲當朝最大的樂子人,徐景昌也不會放過這一場好戲。

“殿下,只管瞧着吧!保證好玩。”

有了徐景昌的保證,朱高熾打起了精神。

這個江南第一家,會怎麼處理此事?

鄭沂足足三天,沒有睡覺了……他蓬頭垢面,形容枯槁,眼屎足有豆粒大,也顧不得梳洗。

他着實被逼到了牆角,你要說殺了他,鄭沂未必會害怕,畢竟是從洪武朝過來的人,已經在早有準備。

可要是真讓朱棣的御筆傳出去,那可就天下皆知,鄭氏會成爲所有人的笑柄……然後斷絕科舉資格,龐大的家族,分崩離析,再也沒有機會爬起來,倘若如此,比滅了全族,還要更悽慘。

你敢想,高高在上的鄭家,反而成了別人的奴僕……絕對是生不如死。

可問題是聽從徐景昌的建議,把鄭家分了,幾百年的世家大族,徹底沒落,蕩然無存,他還怎麼見祖宗先人?

他是鄭家的罪人!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鄭沂痛不欲生,乾脆想一死了之,可他又下不了決心。

到了最後,鄭沂實在是熬不住了。

只能長嘆一聲,“千古艱難惟一死!”

他慫了!

鄭沂只能向朱棣屈服,他承認治家不嚴,族人打着鄭家規範的名義,四處籠絡人心,結交廣泛,彼此照應,互相提攜……失去了當年先祖訂立規範的初衷。

而且鄭氏族人,必以忠君報國爲先……宗室唸叨着家族,就失去了初心。

故此爲了保全鄭氏名聲,含淚分家,讓鄭氏族人分家析產,各自單過。

其實就算沒有鄭沂的這道奏疏,朝廷已經動手了……錦衣衛早就行動了。

真正到了浦江,進入當地,才能感覺到這個幾百年家族的龐大底蘊。

別的不說,光是他們家的族產,就多達三千畝之多!

這還只是供養鄭家祠堂的。

好氣派的祠堂,足有二三十間房子,全都是一水的青磚黛瓦,江南風貌。

在祠堂的中間大堂,供奉的就是朱元璋的御筆:江南第一家!

只可惜,這個御筆已經不能庇護鄭家了。

所以鄭家產業還遠不止這麼點……他們還有族學……凡是鄭氏子弟,包括親戚,到了六歲,就可以來讀書。

爲了供養學堂開銷, 鄭家還有五千多畝的學田。

要知道這都是最好的土地,肥的流油……鄭家最初商議是要平分,但很快就吵了起來,你多一些,我少一些,大傢伙互不相讓。

再然後,鄭氏子弟,足有七八房,就爲了產業,互相打了起來。

有人比徐景昌還關心這個……那就是趙王朱高燧。

他每天都眉開眼笑,喜不自勝。

鄭家這一鬧啊,把世家大族的老臉丟給扯下來了。

“鄭氏子弟,大打出手,血濺祠堂!”

“震驚,江南第一家,竟然爲了區區土地,發生爭執,兄弟相殘!”

“耕讀之家,儒學官宦,到底不敵財產誘惑……鄭家內鬥加劇,已經出現人命官司!”

這個邸報,卯足了勁頭兒,瘋狂報道。

老百姓看得仰天大笑!

原來這就是所謂江南第一家,真是開眼了。

不得不說,鄭家把自己樹立起來的耕讀之家的標杆,徹底砸碎了。

這還不算什麼……朱棣在閱讀分家情況的時候,突然發現一個大問題。

“鄭家有族產,有學田……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土地,足有萬畝之多……這些都是不用繳納田賦的。更不要說,他們家靠着官吏身份,還能免去的田賦……這樣一個大族,到底逃了多少田賦?查!戶部立刻派員,嚴查到底,和鄭氏類似的家族,讓他們按照三倍,上繳拖欠,不然一經查出,悉數斬首!”

朱棣又搞事情了…… 上一章 目錄書籤回書頁

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三章 永樂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番外篇:敗家子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
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三章 永樂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番外篇:敗家子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