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

朱棣給三位尚書加了官,全都授予大學士頭銜,這個舉動卻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前面徐景昌提到了國家職責,蹇義秉承他的意思,對此進行闡釋。

初步的結論已經交給了朱棣。

而朱棣在思忖之後,決心加大尚書權柄,安排重臣,負責主要事務,恰巧黃觀提出來,朱棣就順水推舟,初步進行改革,他想要觀察一下,到底效果如何!

就比如黃觀,他現在是總領教化事宜的尚書大學士,能負責的範圍,那是相當廣泛。

科舉興學,在他的治下,救濟百姓,砥礪正氣,鏟奸除惡,鼓勵良善,邸報宣傳,祭祀先賢,官學修書……黃觀都有最大的話語權。

堪稱超級尚書也差不多了。

和他比起來,夏原吉手上的權柄也得到了極大增加,他這一次不光是戶部尚書那麼簡單,而是總領財權,譬如說對外通商貿易,發行貨幣,制定商稅,發展工商,勸課農桑……這麼說吧,凡是和錢糧掛鉤的事情,他都能過問。

蹇義的權柄也得到了加強,過去吏部是管官帽子,百官銓選,而這一次又加上了監察職能,也就是說,屬於科道的權柄,也落到了蹇義手裡。

朱棣的舉動似乎是打破了六部九卿的格局,使得一些人掌握了遠超尚書的權柄……但是仔細分析,問題也不是很大。

有些事情政務,本就是在一起的,分開了只是爲了制衡罷了……譬如說吏部決定百官命運,每當京察大計的時候,督察院也要參與過問。

這一次的舉動,無非是明確規定,蹇義有權過問督察院的事宜罷了。

放在夏原吉這裡,道理也是一樣的,伴隨着北平的開發,還有下西洋的成功,商貿繁榮,佔據非常大的份額,誰掌握財權,都必須統管全局,合理規劃,才能順利履行使命。

“定國公,請恕下官魯鈍,這幾位尚書都提升了職位,增加了權柄,那您日後負責什麼啊?”

胡濙好奇問道。

不會從今往後,徐景昌就被架空了吧?

徐景昌笑呵呵道:“我負責什麼呢?你大約可以這樣理解,凡是他們能管的,我都不管,凡是他們不管的,都歸我管。他們希望我管的事情,我能管,他們不希望我管的事情,我也能介入。”

胡濙沉默了好一會兒,仔細咀嚼,這才略微明白,“就是說您想管,誰也擋不住,您不想管,就可以推出去,所謂進退自如,遊刃有餘,是吧?”

徐景昌笑容可掬,這個理解完全可以得到八十五分以上。

胡濙略微思忖,依舊不解道:“如果下官沒有記錯,以前的通政司便是如此,現在似乎也沒什麼變化啊!”

徐景昌笑道:“怎麼會沒變化,這麼一來,在大尚書下面,可以設立小尚書。”

“小尚書?”

徐景昌笑道:“就拿禮部來說,黃尚書是名副其實的大尚書,另外可以增加兩個小尚書,負責教化宣傳事宜,戶部下面更多,可以增加到四個小尚書,吏部也有兩個名額。”

徐景昌笑道:“胡侍讀,你有興趣沒有,憑你的才幹,調過去之後,要不了多久,升任小尚書,輕而易舉啊!”

胡濙大詫,還有這麼一說?

那看起來,傳統的六部格局,此刻是徹底被打破了。

他沒有遲疑,立刻道:“下官哪也不想去,只願追隨定國公。”

徐景昌含笑,“既然如此,那去我的府上,夫人說了,要辦個正式的拜師宴。”

胡濙忙不迭答應,喜不自勝。

就在官制調整的最緊要當口,黃觀調山東布政使左雨田進京,擔任禮部侍郎。

這一道命令下去,那可不得了,左雨田是恩科狀元出身,在山東期間,協助袁綱,剷除世家大戶,衍聖公府的勢力都被他們聯手解決了。

隨後更是連齊王府也沒有放過。

在袁綱調任北平,擔任稅務總督之後,左雨田主掌山東……他完成了幾項重大的的改革,幾乎堪稱驚天動地。

首先第一條,左雨田集中權力,清剿土匪。

шшш⊙ TTKΛN⊙ ℃ O

最近剛剛上奏,困擾山東的匪患基本肅清。

不光是匪患,他還清查了大批的白蓮教匪,又剷除民間私自立的廟宇,抓捕神婆道姑無數。

再有,左雨田在山東,徹底清查拐賣人口問題,曾經創下一天之內,斬殺三百多名人販子的壯舉,鐵腕治理地方,那是絕對的狠辣,半點客氣沒有。

而正是靠着他的霹靂手段,山東逐漸恢復元氣。

百姓安居,黎民樂業。

山東這個飽受兵戈之苦的行省,到了現在,正式宣佈,整個山東,沒有流民,沒有土匪,沒有青樓!

這三個成果,堪稱震撼全國。

黃觀把左雨田請到了家中,盛情款待。

三杯酒下肚,黃觀就感嘆道:“狀元公,若非伱們治理山東的業績,我也不敢跟陛下說那些話,你們的成功,讓我看到了讓天下更好的希望。真的有一種力量,可以盪滌污濁,澄清宇內。如今的山東,才配稱得起孔孟之鄉,詩書禮儀之地啊!”

面對黃觀的盛讚,左雨田誠惶誠恐,“能治理一個省,未必能治理全國。在一地可行之法,未必能放之天下皆準。更何況山東也是初步肅清,不敢說大治,許多地方,尚有反覆的可能。還望黃公明鑑。”

黃觀笑吟吟點頭,“不驕不躁,屬實難得。你講得這些,我自然清楚,不過你也不必太過擔憂,這一次朝廷是會鼎力支持的,斷然不會有人掣肘。”

左雨田還是不解,因爲他很清楚,在這個朝堂上,最難的就是做事。

沒有雄厚的背景,絕佳的良機,根本做不成任何事情。更何況是這種關乎天下全局的大事,哪是安排幾個官吏,調整幾個人就能做到的?

黃觀卻是笑容不減,道破了其中玄機。

不久前,徐景昌提出了登基五年的說法,朱棣一顆心,萬分熱切,一定要做出業績,給這五年時間,做一個完美總結。

上告慰老朱,下安撫黎民。

上下無愧,天子的態度格外堅定。

這一點在朝堂上尤其重要,一旦天子猶豫了,下面的事情就不好辦。

其次呢,蹇義、夏原吉、黃觀,這幾位一起升官,手上權柄翻倍,他們都要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且他們還都是一個戰壕的戰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這個當口。誰給誰下絆子,最後都會把自己搭進去。

最上面兩層解決了,下面就是如何執行。

“左侍郎,你只管放手去做,不管有多大的阻力,都不必擔憂。”

聽到了這裡,左雨田終於渾身一震,“黃公,你看下官什麼時候開始着手處理公務?”

黃觀看出來他的心思,便笑道:“瞧你的意思,是越快越好了?”

左雨田點頭,“時不我待,這杯酒留着取得成果之後,再喝慶功宴如何?”

黃觀大笑,“果然是急性子,我就不勸酒了。但是我想告訴你一件事。”

“什麼事?”

“我已經準備上書陛下,準備再開恩科,廣攬賢才。”

左雨田一聽大喜,“黃公,恩科,太學生爲官,刑名考試……朝廷廣攬英才,不拘一格,必定能興旺發達,盛世可期。”

黃觀隨即提到了秦淮河的問題。

左雨田笑道:“下官在京城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請黃公放心就是。”

五天之後,禮部、刑部、督察院、錦衣衛,甚至還包括神機營禁軍,一共八千人,全面出動……不光是秦淮河,也包括外城,還有擠出碼頭,凡是亂七八糟的地方,一舉蕩平。

被抓進大牢的人犯,超過了兩千人。

此舉深深震撼了整個大明。

原來真的有一種力量,可以盪滌污濁!

就在消息傳開的第三天,盤踞在揚州的青樓,就紛紛關門,其餘蘇州、杭州,各種繁華風月之地,無不關門歇業,戰戰兢兢。

大傢伙這才領教,原來禮部不只是講禮的地方,也是不講理的地方!

如此霹靂手段,深深震撼了天下人。

這還沒完,朱棣隨後降旨,明確告訴所有人,朕御極以來,未嘗有大功於社稷,亦不敢坐視殘害百姓之舉,橫行無忌。故此責令朝臣,鏟奸除惡,絕不姑息養奸。

朱棣的表態,又給飛騰的朝局澆了一桶油,上上下下,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

在這一羣人當中,唯獨徐景昌,他是真的沒事幹了。

甚至還能抽出時間,去秦淮河畔,新開的花鼓戲劇場,聽聽唱曲。

美好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徐景昌和胡濙過來聽戲,他們要了一個雅座,聽得心花怒放,大呼過癮。可就在徐景昌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有人出現在了劇場……有趣的是,這位一出現,所有人都圍了上去。

包括幾個唱戲的角兒。

“瞧這個排場,快趕上我了。”徐景昌給胡濙一個眼色,這位立刻過去,沒有大多一會兒,胡濙氣喘吁吁回來了。

“了不得,這位竟然在遼東發現了大金礦。據說產量驚人,每年能賺的錢,不計其數。現在京城不少達官顯貴,都想要摻和進去,也發一筆財。”

徐景昌頓時好奇了,“遼東的金礦?有倒是有,數量也不少,但是這麼好的美事,怎麼能輪到他們在這裡大張旗鼓啊?這不是笑話嗎!”

胡濙一聽,頓時警惕起來,“定國公,當真是如此嗎?幸好下官沒有投錢,此人說得太熱鬧了,我都差點把持不住。”

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
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