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

面對不肯幫自己的老爹,朱瞻壑果斷投降了。

徐顯忠手下又多了一個小弟,擁有人數絕對優勢,徐顯忠的下一個目標赫然是徐欽的兒子徐顯宗。

這是小傢伙最生氣的一個,什麼東西啊?

也配和小爺叫一樣的名字!

徐顯忠帶着三頭豬,把徐顯宗給包圍了,這次不是收小弟,而是讓他改名字,不改名字,咱們就沒完。

徐顯宗這個冤枉啊,明明我比你大啊,是我先用的,你不能不講道理。

事實上徐顯忠還就是個不講道理的,“我,我的名字是陛下給的,你敢說陛下有錯?伱欺君了!”

說完,徐顯忠衝着兩邊大吼,“上,拿下這個欺君的賊人!”

好傢伙,這一嗓子深得他爹的真傳。

隨後徐顯忠嗷的一聲,帶頭衝上去,剩下三個也動手了,愣是把徐顯宗給包圍起來,揪着衣領,去找朱棣評理了。

面對理直氣壯的徐顯忠,朱棣第一次頭疼了。

這小子的名字是他取的,雖說沒有重名,但是跟徐顯宗類似,也屬實不合適。可問題是他也不能出爾反爾。

讓徐顯宗改名字,明顯不妥。

“這下子可難到朕了,你說有什麼辦法?”朱棣斜了眼徐景昌。

發現徐景昌低着頭,半點排憂解難的意思都沒有。

這事還不是怪朱棣,非要給人家的孩子取名,絲毫不知道多考慮一下,弄得同族兄弟名字類似。徐家又不像朱家,懂不懂幾十個兒子,不得不取一些發音類似的字……反正徐景昌是沒辦法了。

朱棣不得不扭頭看了看徐皇后,發現徐皇后也是臉色難看。

堂堂大明天子,居然讓一個小娃娃給難住了。

這可太諷刺了。

“都別看着了,趕快說吧,要怎麼辦纔好?”朱棣把火氣撒在了三個兒子上面,被呵斥的三兄弟面面相覷。

最後還是朱高燧來了聰明勁兒。

“父皇,你看這樣行不,我大侄子出生就受封武陽侯,不如父皇改封爲忠武侯,並且賜下一面金牌,刻上一個大大的忠字,給大侄子掛上,以示區分,父皇意下如何?”

朱棣一聽,還真別說,這個辦法有點意思。

朱棣俯身,看着徐顯忠,“怎麼樣,朕給你一大塊金牌,你看行不?”

徐顯忠轉了轉小眼珠,拿小手比劃着,“我要大的,這麼大的!”

朱棣哈哈大笑,伸手戳了徐顯忠的腦門,“好小子,敢敲詐朕了。行,都聽你的。”

徐顯忠旗開得勝,不光收了幾個小弟,還發了一筆財,頓時心滿意足。

他坐在小孩的桌上,盯着唯一一個例外,趙王的兒子朱瞻坺,眼珠不停亂轉……至於朱瞻基,他暫時還打不過,可以不考慮。

不過等明年的時候,俺就讓你好看!

徐顯忠的眼光殺,弄得朱瞻坺心慌意亂,一頓飯沒吃完,就主動過來認大哥了。

麾下四大皇孫,徐顯忠頃刻之間,成了孩子王。

小崽子們的鬥法,都看在大人的眼睛裡,不管是徐景昌、還是朱棣、徐皇后,都覺得好笑,沒怎麼當回事。

但是趙王朱高燧喝了幾杯酒,突然眨巴眨巴眼睛,淚如雨下。

“父皇,母后,孩兒惶恐啊!”

朱棣看了看他,冷哼道:“咱們兩家湊在一起,開開心心喝酒暢談,你偏要添亂,到底是什麼意思?”

朱高燧忙道:“父皇,孩兒就是看朱徐兩家人在一起,才猛然想到,人丁繁衍,兒孫越來越多,孩子們湊在一起,不免有些爭鬥。小時候還好,可要長大了,孩子們也爭鬥起來,豈不是傷了和氣?”

朱棣微微沉吟,面對此情此景,他最是無奈……其實不用說朱徐兩家,他們朱家不就已經來了一次嗎!

朱元璋生了二十幾個孩子,分封各地,鎮守天下,設想挺好的,結果遇上了朱允炆繼位,瞧着叔叔們難受,大肆削藩,鬧出了靖難之役。

有些事情,本就沒有辦法。

此時徐皇后也嘆息了口氣,扭頭看向朱棣,“陛下,有些話也不妨說出來。”她頓了下,看了看徐景昌,又看了看徐欽。

“一場靖難之役,徐家險些斷了希望。一想到增壽……我這心裡頭,就跟刀扎的似的。老三說得對,人丁繁衍,子孫衆多,這是好事情,可要是沒有個妥當安排,君臣兄弟,手足親朋,自相殘殺,親者痛,仇者快。到底不是個辦法啊!”

這話也就徐皇后能說,而且也必須她來說。

朱家三兄弟早有奪嫡的苗頭,雖說現在已經化解,但是隨着時間推移,未必就不會重新爆發……而下一代人更要有個妥當的辦法。

還有宗室改革雖然邁出了關鍵一步,依舊有太多後續的事情,需要處理。

“哎,既然如此,咱們不妨好好商議一番……你們看,皇室宗親,到底要怎麼安排,纔算妥當?”朱棣環視一圈。

巨大的壓力落到了大傢伙頭上,而首當其衝的正是太子朱高熾。

“父皇,如果一定要說,孩兒以爲。分封宗室的弊端。在於割裂天下,削弱大宗,造成手足兄弟之間猜忌,釀成後患無窮。”

朱高熾的這句話道破了分封制的弊端。

人們常說嫡庶有別,而事實上更有用的是大小之分……就拿朱棣來說,他是馬皇后所生,朱元璋嫡子。

但是在朱允炆繼承皇位之後,他就是小宗,和庶出的寧王朱權、蜀王朱椿、代王朱桂沒什麼本質區別。

所以執着於嫡庶尊卑,是徹頭徹尾的糊塗。

除了能繼承家族地位的兒子之外,其他兄弟都是小宗。反倒是朱允炆,他是朱標庶長子,可他登基之後,他這一脈就是大宗。

朱棣靖難成功,在宗法上面,是小宗並大宗,道士皇帝朱厚熜就是據此,把朱棣從心愛的太宗擡高成了成祖。

朱高熾說分封制弊端,就是作爲大宗的皇帝一脈,理該掌握天下,可要是一代一代分封下去,每一代人,都要從大宗的財產中拿出一些,久而久之,大宗削弱,撼動皇權,削藩的提議,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朱高熾的話,似乎觸動了朱高煦,他突然道:“父皇,大哥說了他的意思,孩兒也想補充兩句……孩兒做生意,手裡捏着的是錢財,孩兒最忌諱的就是分裂錢財。”

天啊,朱老二居然贊同朱老大的意思!

朱高煦繼續侃侃而談,“幹成一件事,就必須投入足夠的錢財……如果把孩兒的這份產業,分給幾個兒子,他們能同心同德還好,可要是兄弟內鬥,不免互相掣肘,彼此內鬥。虛耗財富,只會一事無成。”

聽到朱高煦這麼說,徐皇后可是感動壞了,“老二,真是不容易,難得,太難得了。”

朱棣同樣感慨點頭,“老二,你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明白了治國的艱難,父皇心裡高興,真是高興啊!”

朱棣感慨道:“咱們都是一家人,暢所欲言,都把心裡話說出來,此事要怎麼辦,一定能商議出個結論。”

朱棣倍感欣慰,他先問朱高熾,“老大,你說說看。”

朱高熾沉吟道:“父皇,老二說了,做生意不能分散財產,放在分封宗室上面,也不能削弱大明朝廷。”

朱棣點頭,卻又道:“你說的不錯,可如何才能不削弱大明,還能分封宗室?”

“自然是分封去海外。”

一直沒說話的徐欽突然開口了,他就是在海外轉了一圈,感觸頗多,此時講出來,。那是頭頭是道。

“陛下,要讓臣說,夏商周三代的分封,皆是將宗室分封到外面,拱衛大宗……如此一來,三代的國祚都遠遠超過三百年。彼時天子宗室,不畏艱辛,披荊斬棘。開拓莽荒,勇鬥蠻夷。如何後世歷代宗室,只能留在國內坐享其成,似乎沒有這樣的道理。”

徐欽繼續道:“臣在海外所見所聞,雖說海外不及大明富庶,但也有些頗爲繁華之地,如果能分封給宗室,拱衛大明,豈不美哉?而且以臣觀之,這些地方還有個好處。”

“什麼好處?”朱棣好奇道。

“陛下,這些地方雖然富庶,但人丁有限,又遠隔重洋,將宗室分封過去,永遠不擔心他們會造反,奪取大宗江山!”

朱棣猛地吸口氣,能杜絕小宗並大宗!

這樣一來,既能分封宗室,又永遠不會有第二次靖難之役……

“說得好,說得好!”朱棣大喜道:“今天咱們聊得暢快,徐景昌,你也說說,這事能不能幹得成?”

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五章 大九卿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番外篇:真宰相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
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五章 大九卿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番外篇:真宰相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