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

徐景昌也不是很清楚手上有多大的權力,但是有一點他很清楚,就是在這個大明朝,他幾乎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毫不誇張講,身爲通政使,他的權柄是無限的。

言出法隨,心想事成。

朝堂之上,公卿俯首,普天之下,讚歎如雲。

伴隨着永樂五年的到來,徐景昌操持慶典,大明王朝,一片祥和盛世。

通常在這種時候,就會出問題。只不過這一次卻沒有,黃觀找到了徐景昌,“紫金山天文臺的擴建已經完成。”

徐景昌聽到這話,頓時大喜,“那我讓他們準備的望遠鏡可弄出來了?”

黃觀點頭,“弄出來了只是尺寸還不是那麼大,工匠那邊一時找不到足夠好的水晶,燒出來的玻璃還有些雜色。”

徐景昌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科技樹不是那麼容易點的,水晶加工是很早就有的,出土的戰國水晶杯,絕對是國寶。

玻璃燒製,也是很早就有的,只是中原燒製的玻璃,帶有顏色,是當成珠寶再用。比如四品以下的官員,腰帶上面用的就是藥玉,而非真正的玉石。

你以爲的官吏腰帶,珠光寶氣,其實就是幾塊雜色玻璃。

當然了,像徐景昌這種,當朝一品,用的自然是和田玉的腰帶。

身在官場,穿戴差別就擺在那裡,絕對的催人奮進。畢竟人和人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狗還大。

“望遠鏡的事情不着急,讓工匠慢慢研究……曆法這塊,欽天監可弄明白了?”

黃觀笑道:“差不多了,欽天監那邊說望遠鏡給了他們很大的幫助……看得更準更清楚,計算出來的歷法也會更準確。如果可以,準備在明年頒行新曆。”

徐景昌大喜過望,曆法這個東西,絕對是農業社會的根本。

靠天吃飯可不是一句空話。

什麼時候種田,什麼時候收穫……都必須有着嚴格的時間,稍微差一點,就會產生巨大的偏差,進而造成減產。

偏偏又沒有新聞聯播,統一告訴每一個人。

一切的仰賴,就是準確的歷法,每年朝廷都會給各地發放曆書,然後地方官吏根據曆書,勸課農桑,不失農時。

這也是地方官吏的重要任務。

而這一次徹底頒行新的歷法,也有永樂改元,萬象更新的意思,徐景昌十分重視。

“岳父,其實我也不願意折騰,但是能讓陛下把心思放在慶典上面,咱們就能安安穩穩過一年。所以你的禮部……可不能出差錯,要加把勁兒。”

黃觀點了點頭,“這事我知道,你用不着擔心,其實我反而擔心伱。”

徐景昌都差點笑出來,擔心我?

擔心我什麼?

朝廷上下,還有誰能撼動我的位置嗎?

見徐景昌面帶不屑,黃觀越發擔憂。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如今通政司執掌朝廷大權,與宰相無異。我是真怕有人不甘心,想要對你不利。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

老岳父這麼提醒,徐景昌也不能疏忽,點了點頭。

“我心裡有數,放心就是。”

黃觀還想說什麼,但是見徐景昌如此,他也不好多言,就轉身離去。

又是數日光景,尚在禮部辦公的黃觀,突然感覺到地動山搖,他急匆匆跑出來,就見到所有人都匆匆出來,面帶驚慌之色。

隨後又有一下晃動,再過一會兒,也就過去了。

應天發生了一場不算大的地震,畢竟長江口這塊就這樣,地震的等級不高,破壞性也不大。

當天夜裡,黃觀得到了消息,整個應天,除了幾棟老房子裂開,傷了幾個人之外,並無大礙。

黃觀不由得長出一口氣,感嘆道:“陛下有德啊!”

屬實,如果地震破壞大,損失慘重,到時候就會有人說朝廷失德。到時候矛頭不敢對準朱棣,通政使徐景昌就會成爲攻擊的目標。

上天示警,宰相背鍋。

雖說大明朝已經事實上否認了儒家,官學正統也改變了……但是這麼多年的習慣不會輕易消失。

現在看來,徐景昌算是躲過了一劫。

黃觀還沒來得及高興,京城就出現了流言蜚語……天子聖德,上天不忍加害。但是通政使徐景昌,竊據朝權,威富自專。敗壞國典,違背祖制。身居宰輔,窺視神器……

好傢伙,就差說徐景昌是王莽曹操了。

這正是黃觀擔心的,徐景昌位置太高,驚人駭目,在這個朝廷,想要搞掉徐景昌的人太多了。

只要有機會,就會爆發出來。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到底該怎麼辦?

首先,調查流言來源,這是必然的。

可是這種流言真的很難查清楚。

其次,要嚴防有人彈劾……因爲按照歷來的習慣,如果遭逢彈劾,就必須自請停職,等待查清楚之後,再行復職。

尤其是高官,文官,更是如此。

只不過這一次還沒有人跳出來彈劾徐景昌,也用不着自請罷官。

這麼說來,對徐景昌毫無傷害,何必擔心?

可黃觀就是放心不下,總覺得哪裡有問題。

自己女婿,不會陰溝裡翻船吧?

黃觀注意到了,徐景昌自然也察覺了。

“胡侍讀,這種沒頭沒尾,亂七八糟的攻訐,最是不好應付。加上地震爆發,有人想要讓我滾蛋啊!”

胡濙不服氣道:“定國公辛苦治國,上上下下,優劣得所。古之賢相,也不過如此。卻被無端彈劾,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看可以請陛下降旨,嚴厲斥責謠言,正本清源。”

徐景昌連忙攔住,別開玩笑了,這點小事就驚動朱棣,也顯得我太沒有本事了。

“胡侍讀,你按照我的意思,立刻去做一個調查,回頭我有用。”

隨後徐景昌就把一份精心製作的問卷遞給了胡濙。

拿在手裡,胡濙都嚇了一跳,還能這麼玩?

“定國公,這事行嗎?”

徐景昌笑道:“怎麼不行?我又沒讓你撒謊,咱們問政於民,這不是理所當然嗎?”

胡濙再三遲疑,怎麼都感覺不對勁兒。

但是他也不能說什麼,只能按照徐景昌的吩咐,老實佈置。

就這樣,十天之後,收回了問卷,徐景昌稍微整理之後,立刻心滿意足,大爲滿意。

他又整理一番之後,更加喜出望外。

就在武英殿上,大事議論完畢之後,徐景昌笑着道:“諸位先別急着回去,我這裡得到了一封問卷結果……其中有六部衙門的好評。僕雖不才,通政司拿到了九成五的好評,其餘諸部,禮部最高,也只有七成,吏部還不足五成。”

徐景昌看了一眼蹇義,蹇尚書臉色鐵青,一旁的夏原吉想笑,徐景昌又提高聲音道:“這裡面最差的就是戶部,三成剛出頭而已。”

夏原吉頓時目瞪口呆。

“定國公,這是怎麼回事?戶部如數完糧納賦,今年的國庫虧空少了一千萬兩,我們戶部辛辛苦苦,怎麼會這樣?難道在大明朝,誰幹活越多,誰挨的罵就越多嗎?”

夏原吉頗爲委屈,吏部天官蹇義忍不住道:“定國公,你到底在搞什麼明堂?”

徐景昌一笑,“沒有什麼,就是向士農工商,各界百姓,詢問了針對各部的看法……畢竟陛下要跟天下人交代,咱們這些官吏,也要跟朝廷有個交代……誰幹的好,誰幹的不好,總要有個依據。當然了,你們放心,民間考評的比例很低,就是個參考。你們別當真,沒什麼的。”

徐景昌越是輕描淡寫,衆人就越是提心吊膽。

姓徐的向來陰險狡詐,整人的手段,層出不窮,誰又敢說這一次不會是針對各部的陰謀!

不然他的通政司,怎麼會排名那麼高?

徐景昌當真覺得很沒有必要,“通政司真的沒什麼惡行,在民間聲望極高,這也是我始料未及啊!”

夏原吉黑着臉道:“我想弄清楚,到底是怎麼調查的?爲什麼通政司排名遙遙領先?”

其餘幾位尚書都盯着徐景昌,面色嚴峻。

就連黃觀都好奇,自己這位女婿到底是怎麼玩的?

沒法子,徐景昌只能把情況通報給幾個人……等弄清楚徐景昌的問卷方式,在場幾個人全都破防了。

尤其是夏原吉,簡直暴跳如雷!

“定國公,老百姓不明所以,他們只知道戶部徵糧收稅,從百姓手裡掏錢,最是可惡……可要是沒有我戶部,這麼大的朝廷,靠什麼來養?”

蹇義也哼道:“吏部是執掌銓選,任用百官……但總不能把每一個貪官污吏都算在吏部的頭上吧?”

刑部呂震也哭了,“我只是掌管刑部,殺人砍頭,也不能算在我的頭上。”

兵部方賓也說道:“老百姓只知道打仗不好,可打仗也不是兵部做主的,定國公,你要替我們伸冤啊!”

黃觀也在看着,按理說他的禮部人畜無害,應該沒什麼事吧?

可實際上禮部被罵也不少,主要是老百姓瘋狂抱怨求學的問題,有好些聰慧的孩子,只是家中貧寒,沒法讀書。禮部根本不考慮平民,只是給士大夫效力。

“咳咳……定國公,百姓未必都明白朝廷的事情,有誤會也是情理之中。”

徐景昌點頭,“是啊,百姓有口有腦,未必明白,那些張不開口,說不出話的,又怎麼左右朝局啊?”

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
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