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

“今天的旬會,暫時由僕代爲主持。”楊士奇說了開場白,隨後就讓衆人議論政務……朱棣一直在陪着徐皇后,沒有過來。

徐景昌也是家中長輩病重,不方便視事,並沒有過來。

太子朱高熾要也要在母親面前盡孝,幾乎一夜之間,朝中能做主的人物全都歇菜了。

六部九卿,聚集在這裡,楊榮和楊溥也只是不鹹不淡說了兩句,就沒有廢話了。能在部裡處理的事情,沒必要拿到這邊說。

說了也沒人能做主,還不如閉口不言,省點心思。

因此今天的例會格外短暫,不過就在衆人紛紛離去的時候,左都御史金忠追上了楊士奇。

“楊公,眼下的事情到底要怎麼辦?這大明朝千頭萬緒,不能就這麼拖延着。皇后病重,誰也沒法主持政務,這可不行啊!”

楊士奇頓了頓,無奈長嘆,“這邊請吧。”

左都御史執掌臺諫,手握言官,在這種關頭,衝鋒陷陣比誰都合適,楊士奇見金忠有意向他靠攏,自然不會拒之門外。

只是這事情太難處理了,楊士奇也沒有絲毫的頭緒。

“是這樣的,當今皇后和孝慈高皇后一般不二,陛下又和太祖皇帝一般,都是情根深種,一心不二。我們身爲臣子,屬實不該胡言亂語,非但害了自己,也於事無補。”

金忠嘆息道“我何嘗不知,奈何這裡面還有一層關係,我沒法不說。”

楊士奇道:“金公請講。”

金忠向前俯身,壓低聲音道:“是這樣的,定國公兼具勳貴和外戚的身份,官居一品,執掌通政司,位壓百官,屬實有些不妥之處。於朝局來講,這是敗壞祖制,於定國公自身來講,也是壞了規矩,對大明不利啊!”

楊士奇也算是老油條了,對大明不利,基本上可以翻譯爲對百官不利。

徐景昌的狀況太特殊了……當初朱棣讓他當通政使,一來是瞧他有點見識,二來是靖難初成,沒什麼可以信任的人才。

這樣徐景昌才爬上去。

大傢伙都覺得他就是個紈絝子弟,勳貴二代,根本待不了幾天,也就沒當回事。

可是這些年下來,徐景昌不光屁股坐穩了,手裡的權柄還越來越大,眼瞧着形成定製,萬一徐景昌之後,繼續讓勳貴當通政使,那就壞事了。

而且徐景昌年紀也不大,完全可以一直坐下去,這對朝臣來說,實在是不是什麼好消息。

勳貴、外戚,還十分妖孽,簡直得天獨厚,無懈可擊。

如果放過眼前的機會,再想扳倒徐景昌就難了。

大傢伙不是不知好歹,非要觸黴頭,而是不得不爲。

“楊公,現在有人開頭,如果能勸動陛下,換一個通政使,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楊士奇低垂着眼皮,心中思忖……確實是機會難得,可問題是徐景昌手段驚人,徐皇后也只是病了,還沒死。朱棣那邊到底什麼心思,他也說不好。

萬一犯了錯,可是身敗名裂啊!

楊士奇思忖再三,搖頭道:“策動御史彈劾,這不是一個好路子,必然會引起紛爭,釀成亂局,非智者所爲。”

金忠也認同楊士奇的判斷,“只是不用這個辦法,還可以怎麼辦?我實在是想不出辦法,可又不能無所作爲啊!”

楊士奇想了想,突然道:“你可這樣行不,策動御史尚書,諫言請榮國公主持議政。”

榮國公就是姚廣孝,老和尚雖然年紀大了,但威望資歷都擺在了那裡。

請他出山,理所當然,同時又是間接提醒所有人,只安排徐景昌一個通政使,讓他主持朝政,多有弊端。

這一招出的,堂堂正正,無懈可擊。

不論結果如何,至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金忠也不得不讚嘆,“楊公果然是宰相之才啊!”

聽到宰相之才四個字,楊士奇不由得渾身一振。

自從徐景昌的通政使榮升一品之後,大明朝就事實上恢復了宰相制度。

得通政司得天下。

坐上這個位置,誰不想宣麻拜相,執掌朝堂啊!

楊士奇沒有說什麼,金忠心裡有數,也匆匆而去。

大明朝堂,風雨悽悽,暗流涌動。

定國公府……

“姑姑情況如何?”徐景昌問夫人。

“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總之還是臥牀不起,神色倦怠,言語含混不清。”夫人說了兩句之後,又看了看徐景昌,“國公,有些話我一個婦道人家,本不該說,可事情這樣了,關鍵的是,國公要穩住啊!”

徐景昌微微一笑,“怎麼,覺得你家男人要不行了?”

黃夫人連忙搖頭,“瞎說,老爺運籌帷幄,朝堂上下,有誰是您的對手?我這也就是胡亂琢磨罷了。”

徐景昌搖頭,“不是胡亂琢磨,其實我能坐穩通政使的位置,屬實跟姑姑有關係。姑姑在,陛下那裡就不用擔心。三位皇子那裡,我也能遊刃有餘。可一旦姑姑沒法處理這些事情,我就不免要夾在朝臣天子中間,三位皇子,各有算計,明刀暗箭,紛至沓來,千難萬難,我這個通政使最難。”

黃夫人聽到了這裡,不由得變色道:“老爺,既然如此,能不能急流勇退?”

徐景昌哈哈大笑,“退?要是退了,豈不是認輸了!更何況我掌握朝局,也不是靠着姑姑啊!”

黃夫人不解,剛剛還說跟徐皇后有關係,現在又說不靠着徐皇后,丈夫這腦子怎麼了?

不會真的嚇糊塗了吧?

徐景昌面上含笑,他自然不是腦子糊塗了……徐皇后在,他可以肆無忌憚做事,徐皇后有了閃失,他換個方式,一樣能掌握朝局。

不過是順應變化而已。

黃夫人見徐景昌依舊把握十足,就笑道:“我這又是白操心了,國公不要見怪,只當我婦道人家無知,隨口胡說。我去給老爺做幾個小菜,回頭喝兩杯。”

徐景昌笑道:“用不着太多,弄個鹹菜滾豆腐就行,我現在想喝窮酒了。”

黃夫人無奈苦笑,她現在也弄不明白,丈夫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他是真的高枕無憂,還是強裝鎮定啊?

就在徐景昌這邊吃着鹹菜滾豆腐,喝着小酒的時候,朱高煦突然來了。

他過來之後,直接抓起酒杯就喝。

“這是我的酒杯!”

朱高煦不客氣道:“你自己再拿一個。”說着,他又給自己倒了一杯,喝得滋滋的。

這下子可把徐景昌氣壞了,“朱高煦,伱別上天了!欺負我啊,你還差着行市呢!”

朱高煦呵呵一笑,“行了,打了這麼多年交道了,都是你欺負我,我有自知之明的。這次過來,我只跟你說一件事。”

徐景昌忍着怒火,“你說。”

“我不會主動跟老大搶什麼。”

“那就是被動搶唄?”徐景昌哼道:“你還是要奪嫡,是吧?”

朱高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眼下大明商賈繁榮,財政收入一半以上,都仰賴商賈。我這邊又辦了礦場,煤炭鋼鐵,這麼大的家業……沒有人庇護不行啊!”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哼道:“你想說什麼?自己是多麼迫不得已?”

“不,我的意思是……縱觀朝野上下,唯有你能給我當宰相。我能信重的人不多,到時候你的權柄遠勝今日,不管你幹什麼,我都會鼎力支持。”

說完這句話,朱高煦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喝乾之後,看了看手裡的酒杯,“還是宋代的官窯?比我那個好多了,就當你送給我了。”

朱高煦抓着酒杯,揚長而去。

這下子可把徐景昌氣壞了,這個孫子,吃自己的,喝自己的,還拿了自己的……我要是支持你,那就怪了!

怒火散去,心情平靜下來,徐景昌也一清二楚,朱高煦這次過來,不是脅迫自己,若是在告訴自己,他被脅迫了。

他背後龐大的商賈力量,開始運作起來。

其實徐景昌一直很淡定……朝堂上的風雨,當真奈何不了他,哪怕不直接掌握錦衣衛,他手裡還捏着羣臣密檔,擁有太多的手段。

只是現在商賈的力量想切入朝廷,朝廷上的那些尚書重臣,又想取而代之……

這麼一盤棋,還真不好下。

“徐景昌,你沒事裝死,老衲都沒法在寺中唸佛誦經,你着實可惡。”

姚廣孝說着直接拿着炮對準了中路,徐景昌臉上含笑,一邊跟老和尚下棋,一邊笑道:“姚少師,您老人家就別抱怨了,我這裡也不是沒有辦法,只是缺少一個合適的人選,幫忙點出來而已。”

姚廣孝眼珠轉了轉,笑道:“你是想讓老衲出手。”

“對,此事除了您老,誰也不合適。”

姚廣孝沉吟少許,這才道:“你想幹什麼?先說出來。”

“我想請少師上書,召蹇義、夏原吉等人回京。”

姚廣孝呵呵道:“這不還是驅虎吞狼嗎?別忘了可是你把人家趕出京城的,就算他們回來了,萬一聯手對付你怎麼辦?”

“所以等他們回來,就徹底拆分六部,變成十二個部!然後也就沒人能撼動通政使的位置了。”

(本章完)

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八章 大寧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
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八章 大寧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