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拿下廣陵

第142章 拿下廣陵

孫策緊跟着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再說了,劉備軍有了充足的糧食,纔好站的住腳啊。”

“站住腳?”

黃蓋也聽懵逼了,怎麼有種越聽越不明白了的感覺:“他站住了腳,那我們豈不是難受了?”

“不。”

孫策堅定的搖了搖頭:“他站不住腳,我們才難受。左將軍只要還覺得廣陵有奪回來的機會,就會不斷的推着我們在這廣陵城下消耗。只有讓他早日死心,我們才能從廣陵這死地裡離開。”

程普、黃蓋、宋謙這才恍然大悟,紛紛覺得孫策說的十分有理。

只能說孫策的頭腦依舊十分冷靜,佔領廣陵固然是大功一件,可現在得而復失,可就要爲自己做打算了。

徐州軍這邊,太史慈脫去甲冑後發現,自己僅僅只是淤青了一片,並無大礙,手下親信們也都紛紛鬆了口氣。

此時,城外再次響起了馬車聲。

這一次來的人,乃是趙雲部,兩百五十多人終於趕到,而且還是由趙雲親自統領。

劉曄長出了一口氣:“子龍將軍,鎧甲盡在此處,可讓你部將士儘快換上,武器若有缺失,也可以隨意取用,右翼局勢緊張,還請你部速速增援。”

趙雲點點頭,一臉正色的回答道:“請從事放心,雲稍後便去。”

劉曄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一切就都拜託子龍將軍了。”

“從事過譽,但請寬心,雲必盡全力。”

趙雲治軍還是很嚴明的,很快,他手下的軍士都各自換好了甲冑,朝着右翼而去。

等趙雲趕到右翼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這裡似乎休戰了。

找來李家兄弟一問才知,就在剛纔,孫家軍竟然全線後撤了。

他們早就已經精疲力盡,全靠等待援兵最後一口氣來吊着,如何還敢追擊,也就看着孫策軍走了。

趙雲心生疑惑,將手下軍士補充給李家兄弟,讓他們安心守備,小心偷襲後,重新轉去其他戰線。

卻發現不論是中線的太史慈,還是左路的潘璋,都已經和孫策軍脫離了糾纏。

“孫策軍莫非也在等援兵?”

這是趙雲、潘璋,劉曄和太史慈的第一反應。

畢竟他們在等援兵,對方自然也會有援兵。

若是如此的話,那得趕緊把主力換下來休息了。

潘璋那一營鐵甲士,此時體力已經所剩不多,正好調換下來好好休息,不但要補充水分,還得補充能量。

幸好他們隨身都攜帶了乾糧,雖然味道不咋地,但還是很頂餓的。

在劉曄的調度下,潘璋,太史慈的部下都被調換了下來,進行休整,趙雲帶着本部作爲預備隊。

就是劉家部曲,大部分也都調換下來休息,只剩下少部分繼續留在戰線上監視敵情。

這時,天色也漸漸明亮了起來,新的一天到來了。

若是平時,這時候廣陵城的居民們早就該出門幹活了。

可現在,卻是家家戶戶房門緊閉,哪怕少數房門被拆了的家庭,也全家老小抱團縮在臥房中,不敢出來。

劉曄倒是組織人手,去靠近自己這一邊的居民中換糧換肉,一邊把受傷較重的將士安置進了居民住所之中。

以往劉曄的眼睛裡根本看不見這些武夫,對劉曄來說,這些武夫也算人?

劉曄甚至覺得少主對他麾下的士卒恩養的太過了。

可經歷了今天這一場戰鬥後,和士卒們同生共死了一場,使得劉曄有所觸動,讓他稍稍改變了一些。

潘璋這邊早就徵用了己方區域內的民宅,用來按照如山營的兄弟,更讓平民生火做飯,拿出家裡珍藏的肉類,雞子。

不過潘璋可不是不給錢,直接拿了那幾匹戰馬做抵押。

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潘璋性格里的貪婪和狡黠。

這哪裡是抵押戰馬,分明是給戰馬又找了個吃飯的地兒。

不過潘璋也是改變了許多,換了以前,他哪裡會想要付錢,就是裝模作樣都不可能,只會強搶豪奪。

隨着天色明亮起來之後,徐州軍的後續部隊也一波接着一波到達。

先是趙雲部後續,牽招部,徐盛部,甚至連周泰都帶着小船趁着天亮後趕了過來,留下蔣欽帶着部分水軍士卒看管大船。

劉封自然是隨着徐盛部一起行動,等他到達廣陵的時,已經天色大亮了。

“參見公子!”

太史慈、潘璋、劉曄、趙雲、李家兄弟等諸多人都恭候在門口,迎接劉封。

劉封乃是與其他士卒一樣,步行而至,經過半個晚上的行軍,頗爲風塵僕僕。

但他卻在看見衆將的瞬間,精神頓時一振,露出滿面笑容。

“子揚兄,辛苦你了。”

劉封第一個握住的,就是劉子揚的手,絲毫不介意對方渾身煙塵,骯髒的衣物:“若非子揚兄甘冒奇險,這廣陵城恐怕已經落入左將軍之手了。”

“子揚兄,此戰首功,在伱。”

劉封抓着劉曄的手輕輕搖晃,話語誠摯,聽的衆人忍不住羨慕起劉曄來。

“公子謬讚了。”

劉曄眼眶紅紅的,臉上浮現起愧疚之色:“公子容稟,此次能夠讓廣陵反正,全靠了我李家世叔昆仲。如非他們,廣陵早被袁綏等人獻給袁術了。”

“哦!?”

劉封聞言,趕忙請教道:“子揚,不知兩位世叔現在何處?”

劉曄趕忙指着一旁的李洛、李章二人,爲劉封介紹道:“此二人,便是李家世叔。”

劉曄的話,讓李洛、李章兩個人欣喜若狂,不意劉曄竟然這時候都記得他們,而且還主動將他們介紹給劉封,不由對劉曄這個世侄滿意之極。

劉封這才鬆開劉曄的手,朝着李洛、李章兩人大拜道:“小侄代我父,以及廣陵父老鄉親,謝過兩位世叔大恩。”

李家兄弟不過一地方豪強,平時雖然也能見到袁綏,可對方何曾如此對待過自己?

這一幕也是他們開天闢地第一回見,只覺得大半晚的心酸和危險都值得了,族兵部曲的損失也都沒白費了。

“不敢當公子如此禮遇,我等不過地方豪族,不識大義。”

李洛更擅長言談一些,當即對劉曄投桃報李道:“全賴子揚賢侄對我們兄弟二人曉以大義,又動之以情,才讓我等痛下決心,起兵反正。”

說到這裡,李洛有些眼睛發紅:“只可惜我等行事不周,竟打開城門,給了袁術軍入城的機會,險些將廣陵得而復失,當真罪該萬死,還請公子降罪!”

“世叔何罪之有?”

劉封伸手將李洛扶起,安慰道:“我知汝等心意,不過是畏懼袁綏聲望,怕他在城中惹出事端,偏偏又殺不得他,故此想要趁早送走他。若是我在,恐怕也一樣會如此做的。”

“況且袁軍進城,世叔兄弟倆又浴血奮戰,堅持到我軍到來,當是大功一件,何其罪也。”

劉封知道對方的心意,趕忙給了對方一顆定心丸。

險些丟城的事情就算揭過了,你們也不用擔心了。

果然,聽到劉封保證不再追究險些丟城的責任後,李家兄弟倆笑的更爲舒心了。

隨後,劉封的目光轉到太史慈的身上,關切的上下打量了一番,才問候道:“我適才聽說,老師和孫伯符大戰了一場,還被對方蹬在了胸腹,可曾讓大夫檢查過?”

太史慈將自己這個徒弟的表現看在眼裡,心中只是感嘆。

劉封年不過十歲,竟隱隱有人主之風。

這莫非是天佑劉家,讓劉備有此後繼之子?

轉過頭又一想,自己身爲劉封的弓馬老師,甫一入劉徐州帳下,竟已獨領一部,還被拜爲都尉,何等恩寵?

更別提劉封對自己尊敬有加,侍之如師了。

太史慈是真能感覺得到,劉封是將自己這個弓馬老師當成老師對待了。

“那江東小兒短腿無力,如何能傷得到你老師我。”

太史慈故作豪邁的大力拍胸,只是孫策兔子蹬鷹,踹的是他的腰腹,也不知道他拍胸口能證明個什麼。

不過劉封自然也不會無趣到拆穿自己的老師,笑着安撫了幾句之後,目光轉向了潘璋。

“潘文珪,我之前三聲五令說過什麼?”

劉封的臉色沉了下來,目光不善:“你可是把我的話當耳邊風了?”

潘璋趕忙單膝跪地,告饒道:“文珪如何敢把公子的話當耳旁風,只是擔心負傷兄弟的傷情,故此將他們安放在了縣民家中,至於吃食的費用,我可都跟他們結算了,還打了借條,用戰馬抵押。等到後勤輜重一到,我肯定馬上給他們送去的。”

劉封這才臉色稍緩,其實事情的來龍去脈他也都已經知曉了,這次是故意給潘璋一個教訓。

他其實也知道,潘璋這是在故意試探他的底線,所以絲毫不能放鬆。

畢竟歷史上的潘璋貪財好貨,甚至爲了財貨不惜殺死東吳有功士卒,洗劫富裕軍戶。

這輩子潘璋可是劉封收下的第一個歷史名將,他可不想到時候要用潘璋的人頭來警惕其他人。

潘璋心裡長鬆了口氣,但他知道這一關其實還沒過的徹底,回頭得拿了財貨將那些百姓的欠條給還上,纔算真正了事。

沒奈何,誰讓公子真的愛民如子呢。

最後,劉封才走到趙雲身前,大禮參拜:“趙叔安好。”

“我有什麼不好的,何必多禮。”

趙雲一直默默旁觀,他的性格就是偏向沉默,平時話並不多,但關鍵時刻,他卻是最敢說的一個。

往往有些時候,習慣沉默的趙雲,卻是因爲話太多而被閒散處置,真是一個黑色幽默。

“此番勞動趙叔了。”

劉封笑着開玩笑道:“想來孫策是聽了趙叔威名,您一進城,他就不敢再攻了。”

衆將都湊趣的笑了起來,唯有趙雲認真的解釋道:“公子,可不能如此說,孫策之所以退讓,全是因爲劉從事,李功曹兄弟,太史都尉和潘司馬的血戰而得,雲不過來的巧合了而已。”

劉封心中曬然,不愧是我趙叔,就是這麼實話實說。

“既如此,且先進城吧,衆軍且先休息,防務可交給文向來負責。”

早在劉封安撫衆將的時候,徐盛就已經指揮部隊入城接防。

城中的部隊早已經是強弩之末,哪怕是潘璋的如山營,那也是體力枯竭,不可再戰了。

再戰很可能會傷到元氣,自然是要愛惜士卒的,尤其是這種能抗的起幾十斤鐵甲作戰的勇士。

徐盛的部隊屬於新銳,和趙雲的部隊雖然長途奔襲,卻並沒有參戰,建制完整,狀態良好,正是士氣高昂,隨時可以投入戰鬥的狀態。

等到徐盛和趙雲的部隊完全接防完畢,徐州軍開始派出斥候往南探查。

同時,劉封開始往後方傳送情報。

將已經佔據廣陵東門,與袁術軍在城內拉鋸半個晚上等情報都書寫完畢,派人傳遞給劉備。

隨後,劉封又探視傷員,安排後勤,以徐州牧公子的身份從廣陵縣民的手裡借取大量的糧食、蔬果和肉類,甚至連母雞都要,約定回頭按照市價補償。

他這次是來的極其匆忙,後勤完全癱瘓,而廣陵縣內他們又僅僅只有東城門一個據點,府庫,糧倉都在對手手裡,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說白了,如果不借取糧食,徐州軍可就要餓肚子了。

劉封可不會學宋襄公,餓着肚子可沒法打仗,只能先找平民們借一借糧食了。

收集到糧食之後,劉封就安排人火速做飯,畢竟將士們都餓壞了。

吃完了飯,就可以嘗試進行重點反攻。

不論是糧倉,還是府庫,總要拿下一兩個再說。

到時候就算繼續買糧食,也好有現錢結算啊。

“公子。”

徐盛和趙雲聯袂找來,神情凝重,卻又流露着絲絲喜色。

“怎麼了?”

劉封本來心中一緊,可看到喜色之後,就放鬆了下來:“出了什麼事情?”

徐盛看了眼趙雲,見對方沒有爭搶開口的意思,便忍不住開口答道:“袁術軍撤退了。”

“撤退了?”

劉封是真沒想到這個回答:“怎麼會撤退了?”

在他看來,袁術對廣陵志在必得,不惜動員數萬大軍前來爭搶。

自己這邊依靠劉曄拿到先手,可對方也靠己方失誤得以進城,那將來雙方就應該在城中爭奪主動權,壓迫對方的控制區域,以達到最終驅逐對方出城的目的纔對。

可這袁術軍怎麼就突然跑了?

過了一會兒後,劉封慢慢琢磨出味道了,此時,他發現劉曄也正一臉意味深長的笑容看着他,於是問道:“子揚莫非是看出了什麼?”

劉曄笑道:“公子定然也已看出來了吧?這孫策軍和袁術軍,似乎並不齊心。”

劉封點頭贊同:“不錯,若是這孫策軍當真和袁術軍齊心協力,那現在應該是想盡辦法死守待援纔對,可他竟然跑了,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不想留在廣陵城裡和我們拼人命了。”

劉曄拱手道:“公子所言甚是!”

“善。”

劉封臉上露出輕鬆了的神態,別人不知道,他可很清楚孫策的難纏,以及孫堅留下來的部曲是何等精銳。

想要消滅掉對方,自己估計也得崩掉幾顆牙,而最重要的是,這對袁術基本沒有什麼傷害。

既然如此,那自己何必費這功夫呢。

留着力氣打袁術不好嗎?

於是,在劉封的命令下,全軍清掃廣陵城,修復被劉曄破壞了的東城門,不許出城追擊。

很快,各種好消息就彙報了上來。

孫策軍雖然竭力搬運,也只是搬走了廣陵城積蓄下來的兩成財貨,多以金餅、貴重的絹素等財貨。

剩下的東西,孫策軍並未進行破壞,原樣封存。

另外,糧倉也是一樣,沒有進行絲毫的破壞,裡面的糧食隨時可以取用。

更讓劉封感到驚喜的是,廣陵郡可是有鐵官營的。

而且這鐵官營並不在城中,而是在城外。

鐵官營的官倉之中,除了大量的鐵錠和其他金屬製品外,還有整整四十多套甲冑成品,以及找足夠打造五十多套扎甲的鐵甲葉片。

這可是一百套鐵甲啊。

當真是發了大財了。

劉封暗叫僥倖,但凡這批鐵甲儲存在城裡府庫中的話,孫策軍肯定優先選擇鐵甲,也不會選擇那些財貨了。

現在這批鐵甲能落到自己手裡,如山營又可以擴編了。

“今晚設宴,我要爲劉從事和李昆仲慶功。”

劉封果斷做出決定。

他打算請劉曄代理廣陵郡郡事,請李洛代理廣陵郡長史,請李章代理廣陵郡郡丞,把廣陵郡府的框架重新搭建起來,恢復它的管理功能。

除此以外,劉封還打算以太史慈代理廣陵郡郡尉,統領郡兵,不動聲色之間,先將廣陵郡的兵權抓到了手裡再說。

當然,除了郡兵以外,廣陵郡內還有一股比較大的軍力,那就是豪強們的部曲。

李家部曲雖然傷亡慘重,但依舊還有一千多人,如果再算上李家的姻親、世交等豪族的部曲,恐怕能有兩千之數。

雖然這股軍力戰鬥力不咋地,但想成事或許會比較難,可想壞事那可就簡單多了。

故此,劉封打算以郡國長史、郡丞等位置爲代價,換取李家暫時交出部曲,由太史慈一併統領。

料想李家應該不會不識趣,如果對方當真不識趣,那自己也有辦法應對。

第43章 非蠢即壞第98章 北伐臧霸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43章 非蠢即壞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2章 拜訪糜竺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26章 八二分成第25章 意料之外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42章 韓循獻策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80章 父慈子孝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16章 曲轅犁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368章 二賢拒任
第43章 非蠢即壞第98章 北伐臧霸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43章 非蠢即壞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2章 拜訪糜竺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26章 八二分成第25章 意料之外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42章 韓循獻策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80章 父慈子孝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16章 曲轅犁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368章 二賢拒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