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府外遇豪傑

第67章 府外遇豪傑

劉封此時雖然年不過十歲,可發育卻很快,已經超過了一米六,從外表來看,除了容貌稚嫩,身材已經不遜色於普通男子。

東漢年代,人類普遍不高,普通男性的平均身高也不過才一米六一。

像關羽、張飛、趙雲這種魁梧雄壯的壯漢,先天就具備了猛將的底子。

劉封不但身材健碩,力氣也大,糜竺也就罷了,魯肅可不是普通人,自幼習武,喜好與遊俠爲伍,編練鄉中少年,以爲部曲。

這位在正史上,可不是演義裡那包子性格,相反還是有歷史記載的弓、劍雙修的大家。

其使大弓,能箭透蒙盾,劍術高超,獨步淮泗。

或許不如關張趙之類的萬人敵,但至少也是個百人敵,只是在歷史上沒有發揮的機會罷了。

官微時任文職,轉軍職時,魯肅已經身居高位,爲孫權所器重,接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周郎,任大都督,自然也就沒了搏殺陣前的機會了。

兩人只覺得劉封拉着他們的手上力氣很足,渾然不像個孩童。

倆人不約而同的隔着劉封對望了一眼,眼神裡滿是驚訝,不意劉封竟似文武雙全。

很快,兩人恢復了平靜,被劉封恭恭敬敬的送出府外,然後親手攙扶他們上車。

糜竺和魯肅感動不已,依依不捨的離開。

直到拐角處,他們透過車窗還能看見劉封站在府外,遙望着他們離開。

如此敬重,如何能讓人心中不暖。

“什麼人!?”

劉封看着馬車遠去,拐彎消失不見後,便打算回去休息。

結果身後的潘璋猛的動了起來,搶到劉封身前,用身體將他擋在身後,同時抽出腰間寶刀,遙指一處牆角。

潘璋行動之後,其他甲士也紛紛反應過來,抽出刀劍,將潘璋和劉封護住。

“在下乃是應闢而來,特有機密情報要稟報方伯。”

從牆角的陰影裡走出一條壯漢,高舉起雙手,攤開手掌,以示沒有兵器。

劉封透過人羣看見,輕輕拍了拍潘璋的後背,示意他讓開一點縫隙,對着那壯漢問道:“你是何人?”

“在下莒縣徐盛,蒙方伯徵辟,不勝榮幸,本欲星夜趕來州府,卻不想突然自莒縣中探得一消息,因此耽擱了一段時日。”

那壯漢站在燈籠光下,報出自己姓名,並繼續說道:“前幾日探得確切消息後,盛心急如焚,連夜趕路,想要將消息稟報府君,只是因來的匆忙,沒有憑證,進不得州府。”

“你是徐盛?莒縣徐文向?”

劉封心中已經確認,對方就是江表十二虎將,百里疑城,嚇退曹丕的徐盛徐文向。

此人乃是徐州莒縣豪強,也是因爲曹操東進,兩伐徐州,殺的淮泗血流漂櫓,士豪膽寒,紛紛南下江東。

徐盛也在此列中,帶着親人部曲捨棄家鄉田產,南下吳縣客居。

日後投奔了橫掃江東的孫家,終建功立業,名列江東名將。

江東、荊州諸多人才,倒是有大半是自此而得,孫家可是欠了曹操一個天大的人情。

“正是徐盛!”

聽見對方知道自己,徐盛心中不由一鬆,偷眼望去,且看見一玉樹臨風的少年正在打量他。

和他視線對上之後,那少年還笑了一下,徐盛趕忙垂下腦袋,思考着這少年是什麼身份。

只看着四名甲士貼身隨侍,就可判斷出這少年非富即貴,一定是州府貴人。

尤其是那第一個發現自己的大漢,一看就是勇武能戰的高手,雖然沒有過手,但只看對方的氣勢,就爲自己平生僅見的大敵。

徐盛覺得自己所見之人中,除去自己外,或許只有開陽臧霸能有此武力。

“文珪,且讓甲士讓開。”

劉封確定了對方身份,自然沒有必要再緊張了。

況且他這時候只有神童之名,也沒人會想要來行刺於他。

潘璋讓甲士讓開,目光依舊警惕的釘在徐盛的身上,全身肌肉緊繃,如同一頭獵豹,隨時能夠撲殺對方。

劉封主動站了出來,在潘璋的護衛下來到徐盛的面前。

徐盛感受到潘璋的威脅,卻不敢有任何防範的舉動,反而要鬆弛身體,以示沒有惡意。

在徐盛疑惑的目光中,劉封自我介紹道:“久仰徐壯士大名,小子姓劉名封,乃是州牧之子。”

聽見面前的少年竟然是徵辟自己的州牧之子,徐盛臉色大變,匆忙下拜道:“徐盛不知公子在此,驚擾大駕,實屬罪過。”

“壯士何罪之有?”

劉封毫不猶豫的上前扶住徐盛,用力想要將他擡起。

劉封現在的力氣自然是遠不如徐盛的大,可徐盛又如何會抗拒,順勢便被劉封扶起。

“徐壯士是何日出發的?”

劉封突然問了個奇怪的問題。

徐盛雖不知劉封爲什麼問這個,但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道:“乃是前日自莒縣出發,帶雙馬,日夜兼程,兩天兩夜,趕在今日閉城門前進了郯城。”

“足下辛苦了!”

劉封鬆開手,倒退一步,向徐盛大禮參拜:“壯士爲我父探聽消息,是爲智,日夜兼程,通風報信,是爲義,守候府外,不驚夜人,是爲仁。”

“小子劉封,代父拜謝徐壯士此大仁大義大智之舉。”

徐盛整個人都蒙了,腦袋裡嗡嗡的,心裡覺得該做些什麼,可大腦裡卻空蕩蕩的,完全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眼前一切。

而劉封就這麼彎腰以待,禮重情厚。

好一會兒,徐盛終於醒覺過來,趕忙上前攙扶劉封。

一邊攙扶,還一邊泣不成聲道:“盛,一介匹夫,如何當得起公子如此禮遇。”

“公子,您折煞盛了。”

劉封順勢直起身體,卻是一臉正色的握着徐盛的手:“徐壯士何必自謙,封不才,自小爲父所教,世間最可貴者,仁、禮、智、孝、義爾!”

“父親所教,封牢記之,不敢或忘。”

“今日得見壯士行事,兼具智仁義,爲我父之事,披星戴月,無暇自顧,小子感佩於心。”

劉封說着,握着徐盛的手,在潘璋等人的護衛下,朝着府內走去。

“壯士且先隨我入府,我自即刻去尋我父稟報。”

明日五更!!!大大們別再養書了,書也需要施肥的!

跪求週一追讀、月票!至關重要!哪怕是一個追讀,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感謝蜚語0、三歲或八十AdiosDean、不是我的初衷2票、GREATOR_39、咚咚咚fuze來啦2票、我神裡綾華的狗等大大的月票支持!

謝謝所有打賞、月票、推薦票、投資、追讀的大大們的支持。

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31章 兩封家書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22章 拜訪糜竺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52章 雙向奔赴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22章 拜訪糜竺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14章 獻策屯田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3章 非蠢即壞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20章 榻上盤賬第253章 大肆採購
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31章 兩封家書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22章 拜訪糜竺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52章 雙向奔赴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22章 拜訪糜竺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14章 獻策屯田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3章 非蠢即壞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20章 榻上盤賬第253章 大肆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