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捷報頻傳

第522章 捷報頻傳

因此,對待士燮也絕不能與劉繇、郭貢等人一般處理。

須知劉繇如今還軟禁在郯城,真正入朝的唯有和劉封、劉備交好的郭貢。劉表要不是跑的快,又得了曹操的接納,此時此刻多半也應該在郯城,而不是洛陽。

蒯越擔心劉封有所忽略,故此不遺餘力的提醒,這也贏得了劉封不小的好感。

劉封最喜歡的臣子,可不就是諸葛亮這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萬事謹慎小心,不遺餘力的忠臣嗎?

蒯越願意這麼做,劉封自然樂得開心。

“如今士燮何在?交趾局勢如何?”

劉封點頭示意瞭解後,又繼續詢問道。

那使者趕忙回答道:“蒯將軍以蒯祺文書爲使,護送士燮登船北來,同時又以麾下親衛分出,護送士家諸位賢達上任內郡。另外,他還上表,奏拜中護軍魏延爲交趾都尉,都交趾諸軍事。另奏請左將軍儘快委任交趾太守,上任坐鎮。”

劉封點點頭:“都可照準,至於交趾太守,就以任廖化出任,令他即可上任。”

處理完交州事務之後,劉封繼續南下。

很快又撞上了南平來使。

這使者亦是來報捷的。

在去年秋末,賀齊再度聯手高順進戰山越大豪。

這一次,賀齊的目標正是會稽南部最大的幾個部落。

爲了能夠抓住對方的主力,賀齊玩了一手減竈增兵之計。

明面上假意聽從交州蒯越的調度,不斷的從前線將高順所部精銳後撤,然後走海運運往交州。可實際上,卻是白天撤軍,晚上藉着水路偷偷又潛返回前線。

山越大豪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吳五、鄒臨等七人盟約,共抗漢軍。

雙方本劍拔弩張,可隨着賀齊、高順減兵增竈之計後,屢屢退讓,引得山越士氣大漲,行事逐漸更加猖獗起來。

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此五將領各率萬餘人在漢興一帶形成重兵集團,威脅南平郡郡治南平。

同時,他們又派出吳五率本部六千人屯大潭防守,又派鄒臨也率本部六千人屯駐大潭南面的蓋竹,以鉗制威脅建甄新城。

賀齊、高順一改先前強硬策略,反而龜縮至城池之中,僅依託水路聯繫,陸地交通幾乎爲山越切斷。

賀齊、高順的百般忍讓,換來的是山越諸將的愈發猖狂。

洪明等山越諸將判斷賀齊、高順是真的缺兵少將了,主力顯然被抽調去了交州。

於是,山越諸將碰了次頭,當即決定發動一場戰略進攻,以建甄、南平爲核心,想要攻克這兩座城市,並據此來抵抗隨後而來的漢軍反撲。

不得不說,他們的想法並非空中樓閣。

別說建甄了,就是南平也是山越勢大。

若不是劉封一口氣投入了三四萬人的兵力,漢軍想在建甄、南平站住腳跟,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可即便如此,賀齊、高順也是連打了好幾場惡仗,纔算是在兩地站住腳跟,但周圍山區之內,依舊是山越的天下,漢軍深入二十里後,就會變得非常困難起來。

如今漢軍兵弱,山越勢強,漢軍的掌控區域又縮回了城池周圍,甚至連較遠一些,靠近山區的平原地帶都已經出現了山越兵馬的身影。

局勢可謂是惡劣到了極點。

可縱然如此,漢軍依舊沒有增兵的跡象,海運離開的漢軍一去不回,這無疑大大增強了山越諸將的信心。

於是,在兩個月前,最後一次會盟之後,洪明等人掀起了新的大戰。

洪明親帥洪進、苑御、吳免三人,聚兵馬五萬餘衆出兵建甄,將建甄新城圍的水泄不通,插翅難飛。

又以華當率領本部人馬一萬餘人南下南平,匯合吳五、鄒臨的一萬兩千人,合兵兩萬餘衆,將南平外圍的各處要點悉數佔據,切斷了南平和東冶之間的聯繫。

只等建甄一下,主力南下後,一併破城。

平心而論,洪明等山越諸將這一番佈置可謂是相當成熟,有圍城的,有阻援的,有掌控外圍的,有負責攻城拔寨的。

七八萬人的大軍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可謂是相當不俗。

只可惜,他們撞上的是劉封麾下的精銳大軍,指揮這支漢軍的又是山越剋星賀齊,以及陷陣大師高順。

賀齊以主力藏於南平城中,以高順率精銳四千人鎮守建甄。

賀齊先是將驕敵之計貫徹到底,同時也加入了疲敵之計。

以高順一部四千人守衛建甄,竟硬生生的在近六萬人的圍攻中堅守了整整十四天。高順的成功堅守,等於是摧鋒於狂瀾,硬生生的將士氣高漲到頂點的山越軍給打蒙了。

沒等山越洪明等諸將反應過來,調整舉措,他又再次發動,以鄭寶的水軍自東冶長驅直入,裡應外合,大破華當所部兩萬餘人,並生俘華當、吳無、鄒臨三人。

隨後不顧四散而逃的山越潰兵,賀齊又親率精銳萬人,並鄭寶水軍精銳四千人,馬不停蹄,舟不靠岸,走水路直抵建甄城外,再次上演裡應外合的戰術,與高順一起聯手,再度大破建甄城外的山越軍,當場俘虜洪明、洪進、苑御三將,吳免一人僅以身免。

僅僅一夜之間,賀齊、高順、鄭寶三人聯手,大破八萬山越軍。

七大山越豪雄當場被俘六人,逃走的吳免在進入山區之後,看着身邊面無血色的零星護衛,長嘆一聲,掉頭出了山區,向漢軍請降。

至此,整個南平地區隨即平定。

“好!好!好!”

劉封連續三個好字,可謂是道盡了他此刻的心情。

沒想到賀齊、高順、鄭寶三人竟然聯手給他獻上了這麼個大禮,當真是意外之喜。

山越遭受如此重創,必然實力大損。

雖然山越人這八萬人並非都是精兵,其中大部分其實都是青壯,但饒是如此,也極爲嚇人了。按照一比五的比例來計算,這八萬青壯可是足足四十萬人部落才能湊的出來的。

這可幾乎佔了山越總人口的一成多了。

可以說這一戰不但徹底剿滅了南平地區的山越勢力,更大幅度的重創了南平周圍,包括上饒、浦城、建寧、廣昌、寧都、南城、永安等地的山越勢力。 料想以賀齊、高順等人的戰略眼光和戰術素養,此時應該在謀劃打擊周遭地區的山越部落了。這些部落都遭遇到重創,此時正是惶恐之中,若是能夠撫剿並舉,想必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果然,劉封打開賀齊的奏章,上面除了報捷,以及詳細敘說了一遍戰事過程,隨後來的就是請求赦免洪明等七大山越名將的奏請,顯然賀齊、高順的思路與劉封很是相似。

劉封當即應允,並全權放權,希望賀齊能夠爲他取得更大的成果。

自去歲冬日起,至今不過一年有餘,賀齊、高順聯手已經平定了六七十萬山越,佔了山越總數的六分之一。

可見賀齊這個山越剋星還當真是名不虛傳。

除此以外,劉封還給了賀齊先斬後奏之權,讓他放心大膽進取。

只要賀齊如歷史上發揮的那般出色,整個南會稽就算是安定下來了。

這不但能夠多出一筆賦稅,更能爲劉封聚集起一兩萬人的山越精銳。

這些山越精銳作戰悍不畏死,且擅長弓矢,尤其精擅山地作戰,未來不論是入蜀,還是經略幷州、關中之地,都是極爲有用的特種兵。

況且這些山越精銳裝備了漢軍軍械後,即便是平地作戰也頗具戰力,雖沒法和摧鋒、挽瀾這等王牌軍相提並論,但實不會遜色於一線軍團。

最重要的是,這些山越士卒死了也不心疼。

當然,來自後世的劉封多少還是沒那麼冷血,對他而言,但凡忠誠勇敢的山越戰士,自然也會一視同仁,同時還會給與這些人加入漢籍的機會。

至於不願意的加入的,他也不會勉強,畢竟隨着同化開始,這些人的後代最終也一樣還是會被融合的。

劉封還不至於對有功之臣下毒手,至少他的良心上有些過不去,而且也沒有這個必要。

劉封當即晉賀齊、高順爲裨將軍,鄭寶爲中郎將,其麾下有功將士具名奏拜,各有拔擢封賞。

此外,劉封還特地給賀齊、高順、鄭寶三人送去了名刀寶甲,賀齊生性喜好奢侈,故而劉封對其多予饋金,高順性格內斂,敏言納行,故而劉封贈其衣食,鄭寶好大喜功,又是後來之人,故此劉封饋其親筆讚詞。

料想三將收到禮物之後,定然會欣喜不已,正可謂是投其所好。

最後,劉封還在書信中與賀齊商量該如何新建縣治。

如今會稽南部已經爲賀齊所平定,爲了鞏固統治,擴大政府的影響力和統治力,那麼眼下的縣治顯然已經不敷使用了。

因此,必然要在影響力不足的地方建立新的縣治。

原計劃中第二批次,甚至第三批次的縣邑都可以開始預備起來了。

只要賀齊覺得時機成熟,即可進行增設。所缺人員、物力、糧食等資源,自然可以同劉封提出。

再繼續往南走,剛過了長江,就又接到了捷報。

這捷報還一式三份,分別來自江北龐統處、丹陽陸遜處、豫章諸葛亮處。

龐統深入大別山,以梅家父子爲說客,招撫並用,說得大小一十三家,共一萬七千餘淮泗蠻族來投,同時大小四戰,打破六家寨子,戰俘一萬一千餘衆。

別看龐統這戰績似乎不如賀齊、高順甚多,可大別山裡的荊蠻也遠遠不如山越來的多,更何況龐統麾下也不過四千士卒。

能有這樣的戰績,的確已經相當出色了。

只是比起另外兩份報捷文書來,龐統就又略遜一籌了。

先一份是丹陽陸遜來的報捷文書。

陸遜半年多前剛剛上任丹陽郡都尉時,就撞上了丹陽豪強山越反叛起事。

這次叛亂集中在黟縣、歙縣兩地。

其中山越頭領歙帥金奇,率萬戶山越民屯守安勒山;另一頭領毛甘率萬戶屯守烏聊山;更有黟帥頭領陳僕、祖山等率兩萬戶屯守林歷山(黟縣南)。

這三座山脈中,尤以林歷山最爲兇險,其山四面懸崖絕壁,高數十丈,山路危狹,僅容一人,叛衆居高臨下,難以仰攻。

陳僕、祖山兩位山越頭領憑險扼守,臨高下石,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陸遜抵達丹陽之後,並沒有着急用兵,而是一邊集結部隊,一邊勘探兩地地形。

陸遜帶着十幾個勇士親赴黟縣、歙縣兩地,不懼危險,親自察看地形。

同時又以金帛引誘當地獵戶老人,詢問各種山間隱蔽緣道。

等到探查清楚之後,先請張英率本部人馬大張旗鼓正面施壓,而陸遜則帶本部精銳抄襲小道,繞道林歷山後,精選輕捷、勇猛之士卒,乘夜以鐵戈斬山爲梯潛爬上山,再用垂布以援下。

士卒兵勇攀援而上,乘其不備偷襲,且四面俱鳴鼓角,呼號雷動。

陳僕、祖山深夜突聞鼓角喊聲,驚懼慌亂,不知所措,放棄扼守的山道,逃歸山頂大營。

陸遜正面佈置的大軍隨即登上山頂向敵營寨猛攻,一舉殲滅盤踞林歷山中的陳僕、祖山叛衆,當場斬首一千餘級,俘獲青壯兩萬餘,老弱婦孺十餘萬。

歙縣的金奇、毛甘此時已經陷入張英和陸遜的前後包圍之中,又恐懼陳僕、祖山二人的慘敗。心驚肉跳之下,兩人商議之後,決定率部衆降。

陸遜此番大獲全勝,僅僅半年,就平定了整個黟、歙地區,成功的將左將軍幕府的影響力和統治力深入到了整個丹陽南部,須知這裡常年都是山越酋長、渠帥、豪強的天下。

此戰總共斬首僅千餘級,可俘獲卻高達四萬餘戶,二十餘萬之衆,僅僅青壯就有五萬餘人。

陸遜上表報捷,與賀齊、龐統一樣,請求劉封能夠從這些山越青壯中揀選精銳,編練成軍,用以征戰中原。

劉封看的暗自咋舌,心中暗自嘆息,龐士元雖足智多謀,所向披靡,也取得了豐厚的戰果。

可同陸遜一比,着實黯然失色了許多。

隨即,劉封又翻看起了第三封報捷文書。

這份文書,自然是來自諸葛亮的。

(本章完)

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5章 舉薦太史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37章 心腹大患第623章 兩面呼應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50章 舉薦撞車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76章 夜半訪客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611章 冬日休兵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47章 郭嘉荀攸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42章 韓循獻策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47章 郭嘉荀攸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43章 非蠢即壞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43章 非蠢即壞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639章 李整破陣第251章 雒中議定
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5章 舉薦太史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37章 心腹大患第623章 兩面呼應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50章 舉薦撞車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76章 夜半訪客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611章 冬日休兵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47章 郭嘉荀攸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42章 韓循獻策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47章 郭嘉荀攸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43章 非蠢即壞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43章 非蠢即壞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639章 李整破陣第251章 雒中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