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別有用意

曹操想到這裡,目光不由變得更冷了幾分。

堂上兒子還在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曹操最終也有些心軟了,況且自己也已經不年輕了,日後終究還是要靠子修自己,不趁着自己還能幫扶的時候栽培子修,那自己不在了他該怎麼辦?

想到這裡,曹操做出了決斷:“既如此,那爲父就給你這次機會。”

曹昂大喜過望,趕忙拜謝。

曹操隨後將堂上衆人遣散,唯獨留下了嫡子曹昂。

這一舉動引起了衆人的好奇,但曹操都已經發話讓他們各自去忙了,即便是曹仁、曹洪、夏侯惇他們也不敢留下來旁聽。

很快,堂上衆人悉數散盡,只剩下了曹操和曹昂兩人。曹昂頓感壓力巨大,只覺得曹操落在他身上的目光有些沉重,更有些刺人。

過了好半晌,將曹昂留下來有話要說的曹操卻偏偏一直保持着沉默。

曹昂有些沉不住氣了,主動開口試探道:“父親留孩兒下來,可是有事要吩咐?”

聽見曹昂的聲音,曹操心中忍不住升起了些許失望,他情不自禁的想到,若是換了劉封易地而處,恐怕對方只會比自己更沉得住氣。

不過旋即,曹操就將這荒誕的想法拋諸腦後,開口道:“你此番主動請纓,欲爲父分憂,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聽了旁人的勸諫?”

曹昂趕忙回答道:“父親,此事確實是孩兒自己的意思,不過也的確有友朋勸說。”

曹操似輕描淡寫的接着問道:“哦,都有何人勸說?”

曹昂似乎毫無隱匿的心思,當即回道:“安民、文烈、子和、仲達、德祖皆有進言。”

曹操笑了起來,朝着曹昂招了招手。

曹昂猶豫了一下,還是起身走到曹操跟前重新坐下。

曹操伸手輕輕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對於曹昂,曹操一直都是極其喜愛,且爲之自豪。哪怕劉封那個妖孽將自家兒子襯托的庸碌無爲,一無所長,但曹操的心態總體還是十分平和的。

他很清楚,劉封那樣的妖孽恐怕數百年都未必能出一個,又憑什麼讓子修去同他相比呢?

只是有一點曹操一直縈繞於心,那就是若是自己這一代不能功成,那最後子修可還是要對上那妖孽的。

“你能廣納建言,爲父很高興。”

曹操突然開口誇獎,聽的曹昂又驚又喜,可緊跟着,曹操卻是話鋒一轉,極爲鄭重道:“只是子修你無論何時何地,切記一點。”

“旁人便是說的再有道理,卻絕不能替你做決斷。”

曹操目光如炬,緊盯着曹昂,看的後者有些發怵,但依舊堅定的點了點頭。

看見曹昂的反應後,曹操這才轉嗔做喜。

“既是你主動請纓,爲父也不會駁了你的面子。”

曹操心中飛快的計算起來,緩緩開口道:“既然安民他們都勸諫你毛遂自薦,那此番出征,你就把他們都帶上吧。安民、文烈、子和如今也俱領有部曲,爲父再以子孝爲汝副將,總領軍事,以仲達,德祖爲汝參軍,參贊軍機諸事,調精銳兵馬兩萬,助汝入漢中。再調子敬去長安,出任京兆尹,領關中軍事,爲汝後援。”

曹昂登時大喜,躬身拜謝道:“孩兒必不負父親之望,爲父親拿下漢中。”

“好、好。”

曹操將曹昂攙扶了起來,笑吟吟的突然問道:“對了,駐兵白馬一事,是何人所建?”

曹昂愣了下,但迅速的反應過來,老老實實回答道:“乃司馬仲德所諫。”

曹操緩緩頷首,過了片刻,開口讚賞道:“仲德知兵之人,汝軍事一道若有不解,可多諮詢子孝與仲德。”

前面說過,白馬塞距離南鄭不遠,而南鄭縣便是漢中的郡治所在,同時也是漢中的第一大城,經濟冠絕全郡,地處平原,又有漢水而過,土地極爲肥沃,人口繁盛。

誰佔領了南鄭,即可輻射大半個漢中。

可唯獨在軍事上,南鄭的重要性卻是遠不如白馬塞。

如今陽平關不過草創,連年抵抗劉璋入侵的張魯根本沒有餘力大興土木,修築關城。

故此陽平關對岸的白馬塞,纔是漢中最爲重要的門戶關城。

白馬塞與陽平關只是隔漢水而對望,起到的作用卻是一樣的,在陽平關未有建成之前,白馬塞幾乎以一抵二,等於起到了雙倍的作用。

誰能入主白馬塞,就能掌控關中至漢中,蜀中至漢中這兩個最重要通道的節點。

司馬懿精準的看見了這一點,諫言曹昂駐紮白馬塞。

只要白馬塞在手,關中和漢中的聯繫就不會被切斷,而蜀中想要反攻漢中,也將會被阻擋在白馬塞外。至於漢中南鄭,有白馬塞在手,張魯又已經表態歸順了的局面下,曹昂自然是可以隨時將之摘取。

曹操也是一眼就看出了這一點,纔會建議曹昂多多親近諮詢司馬懿。

不過曹操也並非沒有限制司馬懿,否則也不會以曹仁爲副將,又將三位曹氏家族下一代軍方青壯派代表人物塞進了南征隊伍,最後,還不忘加了楊德祖入參軍處,以分司馬懿之勢。

對此,曹昂隱隱有所察覺,但並不清楚。

議定之後,曹昂自去準備。

五日後,曹操以天子詔令曹昂進侍中,拜受司隸校尉,持節出征,領兵馬兩萬馳援漢中。同時,又拜棗衹爲京兆尹,坐鎮長安,統領關中諸軍爲後援。

**

在劉封、曹操兩方都行動起來了之後,葭萌關前線卻沉寂了起來。

周泰、霍篤自然是焦急的等待着,希望漢中軍能夠重新嘗試進攻,以便於周泰能夠光明正大的抽調天雄關兵力“增援”葭萌。可偏偏他們面前的張衛、閻圃突然變得老實之極,別說是攻城了,就是偵查行動都相當的少。

不過好在漢中軍還在四下伐木,打造各種攻城器械,總算是給了周泰和霍篤一點希望。

又過了七、八日,時至午時,突然北方白龍江江谷之中煙塵大起。不多時,一支漢中軍從中而出,人數足有五六千之數,竟是自南鄭而來的援軍。

得到新銳的增援,漢中軍士氣頓時大漲。且攻城器械也已經打造出來了一大批,張衛、閻圃二人商量之後,決定再嘗試努力一把。

看見等了許久的漢中軍終於衝出大營,朝着葭萌關開了過來。

周泰、霍篤幾乎熱淚盈眶了,下定決心一定要收着打,絕不能把漢中軍給再嚇回去了。

漢中軍又集結起了整整一萬五千大軍,從兩個方向上發動了攻勢。

主攻自然還是城北,也只有城北這一片平坦地區能夠展開大部隊以及各種攻城器械。另外則派遣了小股部隊登上了牛頭山,在南坡向西門發動牽制性的攻擊。

在閻圃的建議下,張衛將部隊分成了三陣,每陣五千人,一陣進攻,一陣壓陣,最後一陣則在後面休息。

辰時三刻,第一陣漢中軍已經完全展開,前鋒所部擺開數道攻城器械。

最前面的是兩臺蒙皮衝車,這是一種被牛皮、鐵片包裹起來的攻城塔,一般在底部安有多個車輪。車身堅固,高度較高,最下層是推動車前進的士兵,其它幾層裝載攻城的戰鬥士兵。

衝車可以利用自身的高度,從車中小窗以及頂部巢攔中直接向城內射擊,也可用來接近城牆,破壞女牆,直接攻打城牆上的守敵,還能以衝撞的力量破壞城牆或城門,屬於工藝最複雜,成本最高的攻城衝車。

在這兩臺蒙皮衝車的正中間,則擺開兩排三列的攻城錘。

這些攻城錘車以一根巨大的木樁固定在四輪車上,頭部包以鐵皮或銅皮等金屬,通過士兵推動車輛,利用巨大的慣性使錘頭撞擊城門,達到攻破城池的目的。

漢中軍足足準備了八臺攻城錘車,而在開戰之初,就拿出來了半數。

在蒙皮衝車和攻城錘車之後,則擺開一排轒轀車。

這種攻城武器最早能追溯到商周時期,從《詩經》中稱爲“衝”,到《孫子》開始稱爲“轒轀車”。

一般爲四輪車,用大木排列製成,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來運土填塹,木石所不能傷,可用於掩護士兵抵達城下,並進行挖掘地道等作業。

在蒙皮衝車和轒轀車的中間,則夾雜着一排發石車,又稱拋石機,是利用槓桿原理拋射石彈的大型人力遠射兵器。

不過因爲還沒有運用上配重技術,這種拋石機的射程威力比起劉封麾下的投石機還要小上三分之一至一半,至於準星,那更是差上太多了,只能用數量進行飽和式攻擊,來達到提高命中率的目標。

同時,這些拋石機中也混雜着不少大型箭弩,這種箭弩也是最早能夠追溯到商周時期。

到了東漢時期,箭弩在結構和性能上有所改進,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其中諸葛連弩更是一次可以裝多隻箭,大大節省了裝箭時間,提升了作戰效率。

最後,在以城門爲中心,向兩邊城牆輻射的三十米到三百米的範圍內,漢中軍還配置上了整整六臺雲梯車。

這種雲梯可不是再是簡易雲梯了,而是相傳爲魯班發明的雲梯車。

不但在雲梯的底部帶有車輪,方便士卒推動,還配備了防盾、絞車、抓鉤等器具,以及滑輪升降設備,以增強其穩定性和實用性,方便士兵登上城牆。

士兵在接近城牆時,可以躲藏在雲梯車中以及後面,等到雲梯車搭上城牆後,可以在車中登城,以躲避守方的遠程火力以及滾油檑木。

而在雲梯車的後方,還有一排井欄車,在戰事開啓之後,這些井欄車會前進到距離城牆一百步的位置停下,構築陣地,大量射手會登車作戰,爲己方部隊提供遠程火力,同時掩護己方部隊戰術機動。

從這些豐富多樣的攻城器械可以看出來,這一次漢中軍幾乎是拿出拼命的本錢了。但凡這些攻城器械被毀,數月乃至半年之內,漢中軍都別想再組織起像樣的攻勢來。

看見漢中軍如此聲勢浩大,葭萌關中的周泰、霍篤卻是不驚反喜,迫不及待的吹響號角,從天雄關中抽調大量兵力往援。

原本週泰想要直接把天雄關給抽空,卻被霍篤所勸阻,霍篤建言不如分成多次抽兵,營造出城中危急,不得不連續抽調援兵的假象,也更容易取信漢中軍,使其得出天雄關空虛的判斷。

周泰覺得霍篤所言甚爲有理,當即從善如流,改爲先行抽調五百人增援葭萌關。

如今葭萌關中有守軍兩千兩百餘人,其中一千九百人是左幕軍,戰力自然相當可靠。

周泰讓霍篤領五百精兵爲預備隊,又讓向存領三百蜀兵和兩百左幕軍守西門,應付漢中軍的側翼牽制,親領剩餘一千二百人鎮守北門。

隨着漢中軍軍陣中響起了鼓聲,前鋒兵馬開始了攻城。

與前面兩次攻城的節奏截然不同,在閻圃的指揮下,漢中軍表現出了沉着冷靜,先以井欄前驅,開始與城頭的左幕軍進行對射,壓制城頭火力。

隨後,又以拋石車開始射擊,重點攻擊城樓附近的女牆區域。

雖然這些拋石的精準度相當低劣,但架不住數量足夠,總有一些碎石砸到了女牆上,崩裂開來形成殺傷。

饒是左幕軍裝備精良,全員披甲,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好在對方攻城器械的數量還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再加上命中率着實感人,左幕軍的傷亡並不算高。

隨着雲梯車漸漸靠近女牆,雙方遠程火力的投射開始變得愈發激烈起來。

葭萌關北門城樓上,周泰鐵塔般的身軀佇立在箭垛之後,冷眼看着漢中軍的雲梯車一步步的靠近女牆,而大量的漢中軍精銳則躲避在雲梯車後,等着雲梯車靠上城牆後登城肉搏。

周濤粗糙的手指摩挲着刀柄上的纏繩,嘴角卻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霍校尉,你看那張衛,怕是把壓箱底的傢伙都搬出來了。”

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78章 戰役計劃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2章 拜訪曹豹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81章 徵辟劉曄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2章 拜訪曹豹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61章 陳羣家書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539章 別有用意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60章 知會曹豹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61章 陳羣家書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250章 臥虎之爭
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78章 戰役計劃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2章 拜訪曹豹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81章 徵辟劉曄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2章 拜訪曹豹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61章 陳羣家書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539章 別有用意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60章 知會曹豹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61章 陳羣家書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250章 臥虎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