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輕鬆入城

三日之後的午夜,邗溝岸邊人影浮動,其中爲首的就是董襲、甘寧二人。

在劉封的計劃之中,董襲、甘寧將作爲先鋒入城。

一旦進得水門,二人分工明確,董襲掌總,甘寧奪門,首要任務是務必將水門掌握在徵南軍的控制之中。

爲了此次任務,不但動員了所有船隻,劉封還特地調撥了五百鐵甲士給甘寧,佈置在第一批入城的艨艟之中。

甘寧等人最爲重要的任務,即是控制住水門的進出。而跟在後面第二批入城的徵南軍的目標將會是城北,他們的任務就是打開北門,迎接徵南軍城北主力入城。

等到時間差不多了的時候,董襲、甘寧分坐上了兩艘船隻,開始悄悄的朝吳縣水門靠近。

此時,董襲坐上了一艘艨艟,位居船隊之中,有利於他號令前軍。而甘寧則坐在一艘走舸上,一船當先,爲全軍鋒矢。

掐着時間點,甘寧在午夜時分,已經來到了水門外。

甘寧此時外鬆內緊,看起來似乎很是輕鬆,實際上內心裡卻是相當的緊張,從他遊移不定的目光之中,就能看出幾分來。

就在甘寧緊張等待的時候,突然在吳縣的城頭上多出了一支火把。

隨後有人持着火把伸出城頭,朝着下面的水面連搖三下。

甘寧頓時大喜,連忙點燃火把朝着城頭,在空中連畫了三個圈。

隨即,城頭火把熄滅,甘寧也趕緊將手頭的火把給滅了。

過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水門發出了輕微的,有些刺耳的聲響,水門中的鐵柵開始緩緩升起。

甘寧見此情景,隨即擺了擺手,兩艘艨艟應命而出,停靠在了水門兩旁,扔下巨石定位。

如果此時鐵柵再重新放下,會被這兩艘艨艟頂住,使得小船和士卒可以撤回城外。

等到這一步完成之後,甘寧隨即一馬當先,朝着城內駛去。

入了城後,碼頭上站着十幾個人,當先一個身材略微單薄,正是陸議本人。

另有一人身材高瘦,臂膀細長,滿臉風霜的男子站在陸議身後,正是陸家在震澤水賊中的暗手。

很快,第一批走舸悄無聲息的靠了岸,甘寧帶着一衆甲士跳上了岸。

這一批兩百餘人,俱是全身皮甲,手持短兵利刃,目標就是控制住水門安全。

在放下甘寧等人之後,走舸立刻離開岸邊,掉頭往城外馳去,而後續則有一批十二艘艨艟正等待入城,上面俱是鐵甲甲士。

“將軍高姓大名?”

甘寧一登岸,陸議就迎了上來。

對於劉封軍麾下將領,吳縣大姓已經收集到了不少情報,其中就有甘寧的一份。

吳地河流衆多,湖泊多如星辰,對於水軍將領自然是極爲重視的。

甘寧對陸議態度很好,因爲對方給自己帶來了先登頭功的機會。

當即拱手回道:“末將甘寧,見過陸小先生。”

陸議也不多話,趕忙給甘寧介紹起來:“水門有一個閘機,就在右側門樓之內,已經爲我所取,左側門樓連通水門上的城樓之中,還有一曲兩百人,負責每半個時辰巡視一遍城樓和城門。”

甘寧點點頭,笑曰:“不過兩百人,吾反手可屠。”

隨即,甘寧安排了一百人前往閘機室嚴防死守,領頭的乃是甘寧麾下悍將族子甘茂。而甘寧本人,則是親自走左門樓,打算先滅了這一曲兩百守軍。

陸議一聽,心中一沉,還想要勸說甘寧。

可甘寧哪能聽得進陸議的勸說,打了個哈哈直接帶隊離去,留下五十人防守碼頭。

甘寧和陸議的分歧從表面上看,其實誰都沒錯,甘寧覺得這兩百人耗費不了多少時間即可全部平滅,如此一來,閘機室就完全沒有威脅了。

陸議則是希望甘寧穩重一點,反正現在還沒被發現,正可以等第二批部隊入城之後再做行動。

如果甘寧不能迅速平滅這一曲孫策軍,那自然就是甘寧錯了。

反之,則是陸議錯了。

陸議沉思片刻後,當即跟水匪高漢道:“今日之計,或爲富貴,或爲族滅,進則生,退則死。甘將軍悍銳驍勇,我等當爲其掃清後顧之憂。”

陸議的意思很簡單,甘寧這會兒主動出擊了,那我們就要幫他守好碼頭。

高漢自然不會有任何異議,當即應命。

就在陸議緊張的心情中,水門外駛來了一隊艨艟,朝着碼頭緩緩靠近。

艨艟靠上碼頭,放下跳板,一隊隊身披鐵甲的鐵甲士小心翼翼的登上岸來,稍一整隊之後,開始接管碼頭防禦。

陸議粗粗一數,就得出了結果,這一波登陸足有三百鐵甲士之多。

就在陸議長鬆了一口氣的時候,甘寧又出現在了碼頭上。

此時的甘寧滿身鮮血,身上皮甲外罩着的錦袍幾乎被染成了紅色,搭配着他臉上燦爛的笑容,簡直像是一個殺人狂魔。

看見陸議後,甘寧笑着說了一句:“城樓已清,後路無憂也。”

陸議雖然人小,卻有一顆大心臟。

半夜三更的看見一身鮮血,還笑容燦爛的甘寧居然還能穩得住,着實是與衆不同。他身邊的高漢都已經雙股顫顫,都快站不住腳了。

甘寧暼了一眼高漢,眼中閃過一絲不屑,隨後又看看陸議,忍不住稱讚道:“小先生倒是挺大膽的。”

陸議謙遜道:“將軍過譽了。”

甘寧嘿嘿一笑,轉而繼續望向碼頭。

直到此時,孫軍都沒有被驚動。

說起來不可思議,其實也是合乎常理。

徐琨所部在無錫的時候,就已經被徵南軍給打掉了士氣,再加上劉封南下圍城吳縣之後,給了徐琨一個錯覺,那就是對方會繼續復刻無錫之戰,從而使得徐琨所部麻痹大意了起來。

前陣子的偷襲不成,徵南軍竟然沒有半點趁勢攻城的念頭,更加重了徐琨軍上下的想法。

一時之間,徐琨軍上下距居然都在等一個月後,劉封軍以投石機開路攻城呢。

隨着船隻不斷的啓運,一批批的徵南軍登陸上了碼頭,再加上岸上陸議親帥的五百吳縣四大姓部曲,以及高漢的兩百餘水匪,水門的徵南軍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三千。

當高順、許褚帶着又一批鐵甲甲士登岸時,城內的徵南軍鐵甲士已經高達九百人。

高順當即接管了城內的前線指揮權,按照劉封的命令,委任董襲帶五百人看守水門,接應後續部隊登岸。

陸議爲董襲副手,帶麾下兵馬聽從董襲調遣。

高順則以許褚、甘寧爲先鋒,統九百鐵甲士,一千六百部曲,共計兩千五百人攻打城北,打開北門。

此時的徵南軍已經是大隊人馬,還沒接近城北就已經被城北的孫策軍發現。

面對對方的詢問,高順下令不予理睬,直衝城門。

如此一來,孫策軍再麻痹大意也察覺不對勁了。

一邊組織防禦,一邊拉響了警報了,並且向城內求援。

一時之間,夜色下的寂靜爲喊殺聲所打破。

徐琨也被驚醒了過來,聽到屬下回稟徵南軍已經入城,更是驚的連鞋子都忘了穿,就衝到了院中傾聽遠方的動靜。

徐琨雖然有些鬆懈了,但安排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除了水門以外,每個城門都安排了一千人,三班倒的防護城樓和城門。

同時,城市還有不少巡邏隊,一個時辰一次,進行巡邏,按說安排也沒太大的問題。

可再好的安排,也得人去執行。

徐琨所部上下幾乎都是無錫撤出來的,已經有了慣性思維,再加上吳縣之中的內鬼,又是從最不受到重視的水門下手。

這水門在徐琨看來,幾乎不可能被徵南軍選中。

不但有邗溝把地理環境分割的一塌糊塗,也導致城西幾乎沒有大片空地,這就導致城西別說是攻城了,就連稍多一些的兵力都展開不了,因此徐琨只是象徵性的佈置了五百人,再加上震澤水匪殘部,就覺得可以高枕無憂了。

“徵南軍自何處入城?”

徐琨一邊更衣披甲,一邊詢問着身邊的親軍統領徐滂。

徐滂趕忙回答道:“還不知曉,已經派人去查了。”

徐琨又聽了片刻,確認了之後詢問道:“那這殺聲是自北面而來,城北情況如何?”

徐滂猶豫道:“確切的消息還不清楚,不過徵南軍應該還未能打開北門。”

“今夜是誰負責值夜的?”

徐琨耐着性子繼續問道:“爲何還不來見我?”

徐滂悄悄鬆了口氣,趕忙答道:“是朱將軍值的夜,他在城北驚變之後,就已經帶着本部留守兵馬前去北門支援了。臨去之前,吩咐我道查明情況會遣人來報,讓我轉呈給您。”

徐琨臉色依舊難看,卻是點了點頭,算是肯定了朱潮的應對。

“去,趕緊把永樂、伯海給我叫來。”

徐逸,字永樂,孫河,字伯海。

兩人都是徐琨此時手下重將,值此緊要關頭,徐琨自然要見到他們分派任務。

徐滂趕忙吩咐隨身親兵出去找人,而自己則是蹲下身體爲徐琨換上脛甲。

徐琨聽着北城門突然爆起了一陣歡呼聲,心中頓時一沉。

他此時已經帶着親兵找來梯子爬上了屋頂,遙望城北情況。

可即便如此,徐琨依舊沒能看見城北發生的事情。

就在徐琨焦急萬分的時候,城北又爆發了一陣歡呼聲,讓徐琨的心越來越緊張忐忑。

徐琨的預感是對的,這兩陣歡呼聲俱是入城的徵南軍所作。

第一陣歡呼,是甘寧帶甲士衝陣得手,一舉斬殺了北門都尉,並砍到了都尉軍旗。

第二陣呼聲,乃是許褚成功殺散了城門守軍,打開了城北大門,迎接城外徵南軍入城。

城中的孫策軍其實不斷的在反擊,想要增援北門。

可彼此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此時已經入城的徵南軍高達五千人,其中還有一千兩百鐵甲士,在巷戰之中,鐵甲士卒的效果和威力甚至要比騎兵還要來得強大有用。

徐琨麾下的各部不是不賣力,也都浴血奮戰。

可正是他們戰鬥的很頑強,士氣纔會跌的更快,沒有什麼比努力卻看不到希望更摧殘人的了。

眼看着同袍或死活傷,自己咬牙拼命,可戰線卻不斷的被對方逼退,甚至是突破。

逼退還好說,可突破是真的兇險。

每一次突破,孫策軍都得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後退重整,饒是徐琨所部半數以上都是老卒,被突破了兩三次之後,也已經有些吃不住勁了。

好在此時還有源源不斷的增員趕來,近處的幾支巡邏隊都以最快的速度趕了過來,作爲生力軍加入到了城門守軍的隊列中。

可他們實在想不到對方突然發力,以甘寧和許褚爲首的兩大猛將居然各自帶隊殺出。

或者說即便他們想到了,也實在是沒有餘力應對了。

甘寧直奔北門都尉以及戰旗而去,而許褚則是朝着城門門洞衝殺。

只是一盞茶的時間,兩邊俱奏凱歌。

甘寧殺將覆旗,許褚清空城門。

等朱潮距離城門還有一百多米的時候,看見的已經是潰不成軍的北門守軍了。

朱潮趕忙下令停下腳步,展開部曲,並預留出通道收攏潰兵。

甘寧卻是得理不饒人,直接帶着三百鐵甲士爲先鋒,一頭撞了上去。

後面的徵南軍分成兩部,一部跟上鐵甲士的腳步,爲前者提供近距離支援,而另外一部則是取出弓矢,爲甘寧以及鐵甲士們提供遠程火力。

許褚在打開了城門之後,留下五百人防守門洞,帶着一百鐵甲士並兩百戰兵分成兩隊,沿左右門樓往上攻擊,打算將城樓內的敵人全部清剿,以免得給後續入城的徵南軍造成威脅。

實際上戰鬥到了這一步,徐琨所部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

等到許褚將北門城樓的孫策軍清除一空,趙凡、於茲諸部都開始自北門入城,加入到了戰鬥序列之中。

在高順的命令下,趙凡、於茲兩部被安排去了進攻城東,想要奪取東門,放徐盛入城。

徐琨此時也得到了最新的消息,聽見西門、北門都已告破,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6章 曹家夜話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62章 鼓動曹豹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37章 心腹大患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65章 禮送賣家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75章 達成契約第14章 獻策屯田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80章 父慈子孝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17章 宴請趙田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633章 成都異動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81章 徵辟劉曄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633章 成都異動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
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6章 曹家夜話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62章 鼓動曹豹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37章 心腹大患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65章 禮送賣家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75章 達成契約第14章 獻策屯田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80章 父慈子孝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17章 宴請趙田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633章 成都異動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81章 徵辟劉曄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633章 成都異動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