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荀攸獻策

“故此,若是我等不應其請,曄看他多半也是要造反的。”

劉曄這猜想其實還真一點沒錯。

劉備、劉封等人委實是低估了劉勳的擬人之舉。

如果單單只是剋扣了劉表的援助,李術未必能這般果決的造反。

逼着李術迫不及待反正的根本原因是,劉勳不但不給賑濟,居然還要求各縣正常納糧。正是這個擬人的命令,逼的皖縣上下一心,士族豪強到平頭百姓居然一起支持李術扯旗,也真不知道劉勳是怎麼想的。

“既然他遲早要反,那少主擔心其反正導致的影響,應該也就不是問題了。況且在少主的計劃之中,說服張羨起兵誠爲要義。若是此時李術起兵,恰好能吸引劉表的關注和精力。劉表一旦北邊顧,必定會放鬆對荊南的注意力,如此一來,張羨舉旗也就變得更加容易了。”

劉曄一邊說着自己的看法,一邊偷偷用餘光關注着劉封的神情。

這也不稀奇,劉封的確是少主,但又不僅僅是少主。

劉封如今可是正兒八經的左將軍,揚州牧,吳侯。

天下二代之中,還有誰能出劉封之右?

況且劉曄可是最早加入劉備集團的一批人,對劉封的能力和聲望就更清楚了。他如今的確是在劉備麾下聽用,但他可一點兒都不想得罪了劉封。

劉曄這次發言之前,也仔細考慮過,覺得自己要說的見解並無問題,況且在劉曄等人的眼裡,劉封之智並不在他們之下,眼光格局更是猶有過之。而且劉封這個人非常講理,只要能證明自己的意見是對的,他甚至會轉而支持起你來。

可下一刻,劉曄的心卻是猛的提了起來。

原因就是因爲劉封居然搖起了頭。

“子揚先生所言的確不錯,然則百密一疏。”

劉封一搖頭,衆人的目光就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傾聽着劉封的意見。

“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出手,影響卻是不一樣的。”

劉封開口解釋道:“李術若是單獨扯旗,那劉表根本不會將對方放在眼裡。可如果是打出了歸屬我們的旗號,那劉表可就要緊張起來了。”

“或許正如子揚先生所說的那樣,劉景升的精力可能會放在我們這裡,從而使得張羨起兵變得更爲容易,成功概率也會更大。”

劉封說到這裡時,居然搖起頭來:“可最大的問題卻是一旦張羨是舉旗了,事情也成功了。可劉表卻迫於我等的壓力,不敢興兵南下平叛,屆時我等該如何是好?”

聽了這話,劉曄反應了過來自己是想岔了。

張羨起兵易幟的確十分重要,可它重要的關鍵點在於吸引劉表大軍南下平叛,從而給劉封製造一劍封喉的戰機。

若是劉表不敢南下了,那張羨獨立之後,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張羨一旦在荊南站穩了腳跟,劉表還真拿他未必有辦法。

別看張羨這個名字不顯山露水的,可這是個真大佬。

此人出身南陽名門,是南陽張家嫡出,他還有個旁支親戚,名叫張仲景。

荊南總共有四個郡,張羨在其中的三個郡國當過太守,分別是零陵、桂陽和長沙,而且因爲他官聲很好,又是名士,還爲當地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因此深得荊南民心。

這任何一條在東漢末年都很厲害的屬性,合併在一起那可就更不得了。

在原時空裡張羨振臂一呼,整個荊南四郡一夜易幟,可見其人在荊南的影響力之巨。

要不是張羨病死了,劉表還真未必能壓得下他。

劉封注意到自己說話的時候,荀攸露出了贊同之色,顯然他也已經想到了這一層。只是習慣藏拙讓他沒有先開口,如果自己沒發現的話,荀攸應該纔會把這些說出來。

與荀攸相比,魯肅就要遲鈍不少,雖然他也才幹過人,聰慧幹練,但論起急智,確實還是要遜色荀攸不少。

反倒是劉曄趕忙解釋道:“少主恐誤會曄之本意了。誠然李術反正,會將鎮東將軍之目光引來揚州。只是李術畢竟只是一縣之地,即便地處要衝,也無濟於大局。若是我等只是接納李術的投誠,卻不去動劉勳,是否會給鎮東將軍一個誤判?等到荊南張羨起事之時,鎮東將軍恰好以爲可用劉勳牽制我等。”

劉曄的這一番解釋其實是有道理的,並非完全杜撰。

如果劉備接納了李術,卻僅限於此,其實更多的是打了一個保險。

皖縣確實地處要衝,十分重要,可問題是,劉勳投靠劉表已經大半年了,可除了尋陽有荊州兵馬入駐外,其他地方並沒有接納荊州援軍。

劉備的剋制給了劉勳一個錯覺,給了他足夠的底氣婉拒了劉表的荊州兵。

這件事讓劉表很是不虞,但又無可奈何,畢竟劉表也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若是逼迫劉勳的話,這廝保不準又立刻投奔劉備去了。

皖縣固然是荊揚的陸地通道要隘,可至今爲止都不曾落入過劉表之手。況且哪怕斷了皖縣的聯繫,只要劉備沒和劉表撕破臉,劉表一樣可以走水路援助劉勳。

故此,劉曄纔會覺得接納李術並不會打破廬江西南的局勢,更不會引爆劉表和劉備之間的平靜。

劉曄的觀點就是隻要劉備接納李術之後繼續按兵不動,不針對劉勳,劉表是絕對沒有可能會因爲李術而和劉備一方開戰的。

如此一來,張羨若是舉兵,劉表依舊有很大概率會以主力南下平叛。

畢竟在東面不但有劉勳做屏障,還有黃祖的江夏重鎮,可謂是雙重保險。

平心而論,劉曄說的是有道理的,但問題在於,劉封想要的是萬全之策。

“子揚兄所言不虛,卻是疏忽了一點,區區一個皖縣,哪怕其位置再爲重要,又如何能與整個荊州相提並論?”

這一次,開口的人卻是荀攸。

“少主所求乃是萬無一失。”

荀攸繼續說道:“子揚此議雖能得李術一縣之地,卻難保不會讓劉表心生疑竇,萬一影響了大局,到那時縱然後悔,又有何意?”

荀攸先是點出了劉曄建議中的漏洞,隨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主公,少主,以攸之見,我等當遣使前往荊州,警告劉鎮東不得派兵入皖,皖縣之事,自當由廬江太守劉勳自決。”

“妙啊!真乃妙計也!”

劉封第一個反應過來,大聲讚歎起來。

緊跟着,劉曄也目露驚訝之色,衝着荀攸拱手道:“公達兄此計確實遠勝在下之策,此計深合用兵之道,實乃是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爲之以敦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也。”

魯肅也點頭贊同:“確實如此,尤以禁止劉鎮東出兵爲大妙也。”

劉備此刻也恍然大悟,荀攸這一計幾乎算到了三重,第一重是擺出翻臉的態勢逼迫劉表不許出兵平皖,這在劉表看來,顯然是劉備不欲和其撕破臉,故而以戰脅之。

這個很好理解,畢竟如果劉備真要圖謀荊州,李術反正就是最好的藉口,劉備高興還來不及,哪裡還會遣使逼迫劉表不許出兵。

只要劉表不出兵,那這事情就大不了,可見劉備內心是並不想和荊州發生戰爭的。

其次,劉備的看似威逼,實則乞和之舉,無形中會暗示劉表,讓他產生了掌握了主動權的錯覺。

劉備一方如此色厲內荏,明明有大好機會在手,卻仍不思進取。

劉表如何不會產生戰、和主動權在他之手的錯覺?

第三,還同時麻痹了劉勳,呼應了之前將廬江太守轉給劉勳之舉,顯然更能讓劉勳、劉表放下戒心。

至於暗中還挑撥了一手劉勳和劉表之間的互信,以及將李術置於死地這些小收益,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劉封此刻對荀攸是佩服有加,他剛剛也只是算到了絕不能接納李術,寧可放棄李術,也要確保劉表對東面沒有戒心。

可聽了荀攸的計策之後,劉封也意識到自己的失誤。

正如兵法所云,欲想取之,必先予之。

自己越是撇的乾淨,說不定反而會引起劉表的戒心。

劉表麾下,可是有着蒯越這等奇謀之士的,況且劉表自己謀略水平也不低,說不定自己太過委曲求全,反而會弄巧成拙,引起了劉表、蒯越他們的戒心和疑慮。

倒是荀攸這般最爲合適,還一舉多得,如何能不讓劉封欽佩不已。

“屬下一時失察,險些誤了大事。”

劉曄態度很好,當即離席拜倒,衝着劉封和劉備叩首謝罪道:“此是曄之過錯,還請主公和少主降罪。”

“子揚先生也是一時心急,算不得什麼過錯。”

劉封看了眼劉備,看見老爹點頭了之後,出言安撫劉曄道:“君等獻策何錯之有,況且最終也是備做的決定,與卿等實無關係。”

劉曄感激涕零,再度叩首之後退回席間。

劉備掃視了一圈之後,看見好大兒和心腹謀士們都支持荀攸之計,於是下決斷道:“就從公達之計,可以蔣幹爲使,前往荊州交涉,嚴令荊州之兵不得踏入皖縣半步。”

劉封一聽,心中先是一沉,隨後啞然失笑。

他倒是沒想到,蔣幹居然已經投奔到自家老爹麾下了。

仔細想想,蔣幹也是九江人,而且有獨步江淮的名頭,而且與周瑜、劉曄俱是舊識。

要說被三國演義黑的最慘的人,那未必是蔣幹,可如果加上之一,那蔣幹可就當之無愧了。

蔣幹盜書的名頭實在太大,以至於劉封初聽蔣幹之名時,心中都忍不住一沉。

所幸很快就反應了過來,眼下蔣幹可是九江名士,江淮辯才第一人,出使荊州,實至名歸。

“父親。”

劉封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劉元潁也屬人才,其人善水利,能治民,是個可用之才,若是讓其回皖縣,恐其凶多吉少。既然如此,不如想個辦法,將其留下,遣其隨從回去報信即可。”

劉封此時要留下劉馥的心意也是真的,如果劉馥是曹操的暗棋,那麼將他留在自己的視線內自然更爲安全,也可以藉此瞭解曹操的動向。

如果劉馥並非曹操暗棋,是真心實意來投奔自家父子的,那劉馥也是個可用之才,一郡太守是綽綽有餘,而且其人還善於築城,修繕水利,內政至少也是個A級。

這樣的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正是懷着這樣的心思,劉封纔會出言挽留劉馥。

劉封這話一出,荀攸立刻點頭贊同:“少主之言甚有道理,劉元潁乃是沛國名士,頗有賢名,才能不俗。若是能將其留下,也好揚主公求賢之名。”

好大兒和心腹謀主都已經表態了,劉備如何會不從,當即應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委託給公達,若是元潁先生不嫌棄,就暫以驃騎府中參軍一職相請。”

將軍府中的參軍,就好比州郡裡的從事,是暫時安置人才的最好去處之一。

劉備肯拿出參軍位置來,的確是相當厚待劉馥了,畢竟眼下他已經是驃騎大將軍了,就這大半還是因爲好大兒和荀攸的面子。

果然,荀攸很是識趣,代替了劉馥感激劉備的厚遇。

商議完畢之後,劉封也就不在壽春逗留,次日就帶着諸葛兄弟、龐統、張遼等人南下而去。

等到劉封跑了之後,劉備才隱隱發現有些不對勁。

我家文遠哪裡去了?

劉備突然發現,本在自己帳下的張遼不見了。

劉備登時氣急,難怪這臭小子幫自己安排擴軍,從頭到尾不曾提起過文遠,原來打的竟然是這等主意。

劉封並不知道劉備氣急,反而優哉遊哉的乘船南下。

在路上,他將對荊州的計劃和諸葛兄弟以及龐統托盤而出。饒是諸葛兄弟、龐統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也被劉封這龐大的胃口給嚇到了。

這個計劃是否要告知龐統,劉封是有過猶豫的。

考慮再三,還是決定示之以誠。

畢竟這個計劃之中,龐統乃至於整個龐氏的站隊是相當重要的。

第47章 郭嘉荀攸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59章 否決張飛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7章 各方反應第21章 別有心思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45章 舉薦太史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12章 破局之法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84章 魯肅來信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19章 贈禮曲轅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56章 釜底抽糧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32章 許耽籌謀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15章 潘璋歸心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53章 挑選遺孤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9章 魯肅舉才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22章 拜訪糜竺第12章 破局之法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324章 呂岱嚴畯
第47章 郭嘉荀攸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59章 否決張飛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7章 各方反應第21章 別有心思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45章 舉薦太史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12章 破局之法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84章 魯肅來信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19章 贈禮曲轅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56章 釜底抽糧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32章 許耽籌謀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15章 潘璋歸心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53章 挑選遺孤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9章 魯肅舉才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22章 拜訪糜竺第12章 破局之法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324章 呂岱嚴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