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大幕開局

雖然曹操最後沒有捅出那一刀,但他袁紹又不是傻子,自然芥蒂於懷。

現在曹操如此示好,可見田豐之言頗有道理。

想到這裡,袁紹眉頭微微一皺。

田豐性情剛直,驕橫自矜,素來連他這個主公都不假辭色,甚至說訓就訓,自己一直以來雖然多有包容,但心裡的氣卻是沒少積累。現在曹劉的變故又讓他給說中了,若是讓他知道,恐怕其日後只會更加驕狂,目中無人了吧。

袁紹捏着曹操的書信,揹着手在書房中轉了幾圈後,終於做出決定:“去將荀從事、許從事、郭從事、兩位辛從事請來。”

袁紹打算瞞着河北派,先把河南派的人找來給自己出出主意。

此時正值過年,所有人都休沐在家,很快便趕了過來。

等到衆人到齊之後,袁紹也不囉嗦,直接將曹操的書信傳給衆人觀看。

正如袁紹所想的那樣,在座的河南士子們先是面露驚喜,可很快,喜色就凝固在了他們的臉上,顯然是意識到了這份驚喜背後的糟糕。幾乎所有河南派的士人第一反應就是——此事決不能讓河北派知曉。

荀諶和許攸最先反應過來,看見袁紹叫來的諸人皆是河南派士人,冀州兩大謀士田豐、沮授竟無一人到場,嘴角不由微微勾起。

其他人的反應要慢上不少,可在座無一人是蠢人,就連郭圖最後也醒覺了過來。

“哎……”

郭圖突然大聲嘆息起來,引得袁紹側目相視:“公則,緣何做嘆?”

郭圖挺起身體,朝着袁紹拱手道:“此乃喜事,只是圖想到一事,忍不住犯愁起來。”

袁紹臉上露出輕鬆的笑意,不解的問道:“君有何事犯愁?如今衆賢在堂,正可請教一二。”

一聽袁紹這話,郭圖當即開口道:“主公,臣下所思非爲私人,而是爲您。”

袁紹面露好奇之色,當即問道:“不知公則以爲我有何愁?”

郭圖不答反說道:“大將軍前日裡送來禮物,臣下曾聽得一傳聞,言說別駕在家中曾私語主公幸納其言,否則如今必然後悔莫及也。”

袁紹臉色當即一沉,沉默許久之後,才擠出一個笑容道:“田元皓智略過人,有神機妙算之能,能得他輔佐,我還有何憂愁?公則竟以謠言進言,是何居心?只是念在汝忠心的份上,這次就不做懲處了,若是再有下次,定罰不饒!。”

郭圖心中大喜,臉上卻做出畏懼的模樣,連連告罪。

袁紹則起身振衣,一甩袖袍轉去後堂,先前想要與衆人商議備戰之事卻是就此不了了之了。

原本袁紹找河南士人們來,是想要做備戰打算的。可一旦備戰,必然要與河北派做溝通,屆時曹操的書信自然是不能隱瞞的。

郭圖這番進言雖無憑無據,卻深合田豐日常的形象,讓袁紹心中極爲震怒。若是這時候再把曹操的書信告知田豐,還不知道對方要怎麼奚落自己這個主公呢。

再加上曹操不過剛剛開始低頭,曹劉之間雖有裂痕,卻看不見交兵的跡象。

袁紹本就猶豫要不要打斷休養生息的節奏,轉而開始準備軍備,如此一來,他也就暫時歇了興兵南下的心思,準備繼續觀望一陣再說。

**

時光匆匆,三個月的時間一閃而過。

隨着天氣轉暖,大地回春,蜀中兩方勢力正蓄力加緊,準備着雙方都已經清楚不可避免的大戰。

曹仁的軍隊在糧道恢復之後就重新啓程,前往雒城與曹昂匯合。不過曹仁仍然在涪城、梓潼一線留下了萬人駐守,以中郎將李整爲主將,閻圃爲輔,統一指揮自白水關至涪城一線所有聯軍,保護一線大軍後路不受左幕軍威脅。

三月初,曹仁領剩餘的兩萬大軍抵達雒城,與曹昂成功會師。

此時曹昂麾下共有一萬六千餘人(留在白馬塞的四千人被曹仁一併帶來,此時成功歸建),曹仁兩萬人,張衛部五千餘人,黃權所部七千餘人,共計四萬八千餘人,皆是野戰精銳。

成都城中的東州兵以及蜀軍經過一個冬日的休整,也漸漸恢復了元氣,不但士氣有所回升,不少傷員也成功康復,重新入伍。

東州兵的兵力回升到了一萬七千餘人,而蜀軍也恢復到了一萬三千餘人,另外還有一千多傷員還需時間休養。

至於剩下的那一千多傷員,自然是沒能挺過這個冬日,即便有成都城中的軍醫救治,也沒能挽回他們的性命。

如此一來,聯軍能夠野戰的總兵力將近八萬人,後備還有一萬人可以隨時抽調,涪城至成都乃是官道,又是平原丘陵地帶,極易行軍。只要曹昂有令,雖然不能朝發夕至,但四天之內就能趕到雒城,六七天便能抵達成都城下。

相比之下,劉封軍若是去掉自趙韙那邊收編的兵力,左幕軍嫡系僅僅只有三萬餘人。

其中陸遜所部能夠野戰的兵力僅爲兩萬人,爨怏所部守城尚可,野戰卻不夠保險,而且本身還不夠融入到左幕軍中,貿然參與陣戰,是有一定風險的。

劉封親領三千親軍,再加上傅彤、習珍的四千人,合計七千。

甘寧、黃蓋的一萬兩千水軍,雖然大部分都能上岸參戰,但水軍畢竟是技術兵種,損失了之後想要補充,可是要比陸軍麻煩許多的。

因此如非必要,甘寧、黃蓋兩部水軍,能夠登岸參戰的大概只有六千到八千人。

如此一來,最樂觀的情況下,陣戰兵力爲三萬五千人,不足曹軍半數,若是再加上成都劉璋軍的話,那就更只有對方的三分之一兵力了。

這也是曹昂、曹仁爲首聯軍敢於野戰的底氣。

不過曹昂、曹仁雖然不懼決戰,可他們內心卻依舊不想打。

左幕軍有多強,曹昂、曹仁還能不清楚?

當年西行迎奉天子的時候,沒有左幕軍鎮場子,曹軍一家可根本沒法做到。後來橫掃潁陰,席捲豫州,鯨吞荊襄,脅降交趾,哪一樁哪一件不是驚世大功。

沒有實力,光靠運氣可幹不成這些事情。

況且他們的目的只是爲曹操開疆拓土,可不是爲了消滅左幕軍。

如今廣漢、漢中兩郡已經在曹操手中,蜀郡之中大部分的縣邑也都在曹軍的輻射之下,只是礙於劉璋而沒有拿下罷了。

從客觀上來說,曹軍其實已經吃到了他們預想之中最好的基本盤了。接下來要做的與其說是消滅左幕軍,或者是趕走左幕軍,還不如說是勸退左幕軍。只要左幕軍願意撤退,曹操乃至整個曹氏都十分願意承認劉封對益州其他郡國的歸屬權的。

曹操、曹昂、曹仁這些人又不是傻子,和劉封在蜀中根本沒有戰鬥的必要。

真打起來了,即便贏了,曹軍也必然死傷慘重,元氣大傷。

屆時袁紹南下趁虛而入,蜀中劉璋再趁機作亂,那他們這波入蜀不但前功盡棄,還要損兵折將,那可真是血虧了。

故此,曹昂雖然兵力大優,卻一直沒有仗勢欺人,反而像是弱勢一方似的,以低姿態懇請劉封議和。

之所以會採取這個姿態,也是曹昂、司馬懿、楊修三人多次商議之後做出的決斷。

司馬懿認爲劉封外寬內深,性似溫厚,實爲冷厲,觀其於揚州所行諸事便可知其行事風格。

因此,司馬懿極力反對以勢壓人,認爲若是曹軍真想恃強凌弱,恐怕劉封哪怕勢弱,也絕不會姑息退讓。

曹昂深以爲然,纔有了這般退讓。

曹昂的有心退讓似乎感動到了劉封,使得其並沒有像之前年節時分送鹿示心那般積極求戰,雙方兵力越聚越多,卻並沒有第一時間爆發戰鬥。

曹昂心中暗喜,想要再接再厲,爭取能夠早日與劉封達成和睦。

雖然曹軍軍糧大部依賴於漢中張魯和蜀中劉璋,可若是能夠和劉封罷兵言和,那劉璋和張魯的家當可不就是曹家的了嗎?

就在曹昂繼續努力的時候,諸葛亮在江州卻是準備發動了。

此番北上,由諸葛亮總攬全局,而賀齊則出任前線指揮官,統領巴郡方向的全部軍隊。

最先出發的並不是賀齊,而是原本跟在劉封身邊前往廣都的王平。

在抵達廣都之後,王平又被委以重任,重新返回了江州。

只是去的時候王平身邊只有六百餘賨人青壯,可回來的時候,卻激增至三千人,其中除了原來本部人馬外,還有就是得到了陸遜揀選出來的賨人別部,以及賨王杜彠的支援。

王平此時被劉封一舉簡拔爲軍司馬,統領賨兵別部,最先出發北上。

只是王平走的並非是涪水,而是一旁的西漢水。

王平所部在蘇飛所部數百艘船隻運送下,沿着西漢水一路北上,在閬中以南,充國縣境內登陸,然後在充國縣內做最後一次補給之後,走山路前往劍閣。

這條道路乃是山間小道,極其難行,唯有常年在大山之中生活的賨人奔走如凡。

王平將走這條小道繞過梓潼,從西面抵達劍閣,並將其攻取。

王平所部出發之後的第三天,賀齊也在江州出陣,率領兩萬大軍北上,至廣漢後轉入梓潼水,目標赫然直指梓潼。

這既是策應掩護王平的奇襲,同時也是對梓潼的正式攻勢。而許褚所部依舊駐守廣漢,以防涪城方向的聯軍反擊。

這時候,曹軍在涪城一線的佈置就起到了作用。

曹軍的斥候在賀齊大隊船隻離開廣元,轉入梓潼水時,就偵查到了左幕軍的動向。

得知左幕軍大軍進犯,涪城的中郎將李整很是震驚,一方面積極整頓軍備,一方面趕緊向前線曹昂、曹仁處通傳消息。

李整所部此時一分爲二,主力八千人跟隨李整駐紮在涪城,剩下的兩千人則在李整的堂弟李典的帶領下駐紮在梓潼。而閻圃所統轄的南鄭郡兵,卻是被李整一分爲二,分別配屬給涪城和梓潼使用。至於教兵,早就已經轉爲了民夫,被調去了糧道上使用。

李整雖然積極應對,卻沒有能力阻止賀齊的進軍。

別看涪城和梓潼互爲犄角,可因爲沒有廣漢作爲支點,涪城和梓潼的聯動防禦體系是具有很大的破綻的。

別的不說,如果涪城的李整部出主力前往梓潼支援,廣漢的左幕軍就有了奇襲涪城的可能。

這也是爲什麼李整在涪城留了兩千人,而只給了李典兩千的原因之一。

這恰恰是李整精通兵法,善於佈置的體現。

梓潼縣城池中等,雖算不上大城,但卻頗爲堅固。

因此,李整隻需要在梓潼留下李典所帶領的兩千人爲骨幹,再配上數千南鄭郡兵,就能保證左幕軍短時間內是無法快攻下梓潼的。而在涪城的李整隻需要留下兩千人,配合南鄭郡兵守城,也就不必擔心廣漢方向的威脅。

如此一來,李整便能騰出六千以上的機動兵力,對梓潼城下的左幕軍構成嚴重的威脅,使得對方無法全力攻城。

畢竟涪城到梓潼僅僅只有五十里地,強行軍只需一日即可抵達。左幕軍也得擔心自己攻城攻到一半,遭遇李整側背攻擊的危險。

若是李整將兵力平分在涪城和梓潼,雖然看似增強了守城兵力,可這樣一來,不論涪城和梓潼哪個城池受到了左幕軍的攻擊,李整都不會有能力出兵支援了。

六千人的攻擊是足以對兩萬大軍造成致命威脅的,可三千人就不太夠看了,甚至連自保之力都有所欠缺。

畢竟不是每個領軍將領都是韓白徐常這等級別的。

曹昂、曹仁接到消息之後,也是極爲震驚。

他倆都有想過左幕軍必然會有騷擾曹軍後路的動作,而且包括司馬懿、楊修以及麾下諸將一致判斷,左幕軍下手的點極大可能就在梓潼和涪城。

其實這也不是他們有多聰明,只是但凡稍懂一些兵法都能看的出來。

涪城、梓潼都是堅城,又坐落在曹軍的糧道之上,本身還具有大型兵站的效果。

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22章 拜訪糜竺第60章 知會曹豹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44章 韓循該死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31章 兩封家書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3章 挑選遺孤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638章 山雨欲來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279章 長途奔襲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79章 玄德教子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539章 別有用意第644章 秘議獻城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579章 內外矛盾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635章 掩人耳目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130章 兗使滿寵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416章 百越戰略
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22章 拜訪糜竺第60章 知會曹豹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44章 韓循該死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31章 兩封家書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3章 挑選遺孤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638章 山雨欲來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279章 長途奔襲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79章 玄德教子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539章 別有用意第644章 秘議獻城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579章 內外矛盾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635章 掩人耳目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130章 兗使滿寵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416章 百越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