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曹操最後沒有捅出那一刀,但他袁紹又不是傻子,自然芥蒂於懷。
現在曹操如此示好,可見田豐之言頗有道理。
想到這裡,袁紹眉頭微微一皺。
田豐性情剛直,驕橫自矜,素來連他這個主公都不假辭色,甚至說訓就訓,自己一直以來雖然多有包容,但心裡的氣卻是沒少積累。現在曹劉的變故又讓他給說中了,若是讓他知道,恐怕其日後只會更加驕狂,目中無人了吧。
袁紹捏着曹操的書信,揹着手在書房中轉了幾圈後,終於做出決定:“去將荀從事、許從事、郭從事、兩位辛從事請來。”
袁紹打算瞞着河北派,先把河南派的人找來給自己出出主意。
此時正值過年,所有人都休沐在家,很快便趕了過來。
等到衆人到齊之後,袁紹也不囉嗦,直接將曹操的書信傳給衆人觀看。
正如袁紹所想的那樣,在座的河南士子們先是面露驚喜,可很快,喜色就凝固在了他們的臉上,顯然是意識到了這份驚喜背後的糟糕。幾乎所有河南派的士人第一反應就是——此事決不能讓河北派知曉。
荀諶和許攸最先反應過來,看見袁紹叫來的諸人皆是河南派士人,冀州兩大謀士田豐、沮授竟無一人到場,嘴角不由微微勾起。
其他人的反應要慢上不少,可在座無一人是蠢人,就連郭圖最後也醒覺了過來。
“哎……”
郭圖突然大聲嘆息起來,引得袁紹側目相視:“公則,緣何做嘆?”
郭圖挺起身體,朝着袁紹拱手道:“此乃喜事,只是圖想到一事,忍不住犯愁起來。”
袁紹臉上露出輕鬆的笑意,不解的問道:“君有何事犯愁?如今衆賢在堂,正可請教一二。”
一聽袁紹這話,郭圖當即開口道:“主公,臣下所思非爲私人,而是爲您。”
袁紹面露好奇之色,當即問道:“不知公則以爲我有何愁?”
郭圖不答反說道:“大將軍前日裡送來禮物,臣下曾聽得一傳聞,言說別駕在家中曾私語主公幸納其言,否則如今必然後悔莫及也。”
袁紹臉色當即一沉,沉默許久之後,才擠出一個笑容道:“田元皓智略過人,有神機妙算之能,能得他輔佐,我還有何憂愁?公則竟以謠言進言,是何居心?只是念在汝忠心的份上,這次就不做懲處了,若是再有下次,定罰不饒!。”
郭圖心中大喜,臉上卻做出畏懼的模樣,連連告罪。
袁紹則起身振衣,一甩袖袍轉去後堂,先前想要與衆人商議備戰之事卻是就此不了了之了。
原本袁紹找河南士人們來,是想要做備戰打算的。可一旦備戰,必然要與河北派做溝通,屆時曹操的書信自然是不能隱瞞的。
郭圖這番進言雖無憑無據,卻深合田豐日常的形象,讓袁紹心中極爲震怒。若是這時候再把曹操的書信告知田豐,還不知道對方要怎麼奚落自己這個主公呢。
再加上曹操不過剛剛開始低頭,曹劉之間雖有裂痕,卻看不見交兵的跡象。
袁紹本就猶豫要不要打斷休養生息的節奏,轉而開始準備軍備,如此一來,他也就暫時歇了興兵南下的心思,準備繼續觀望一陣再說。
**
時光匆匆,三個月的時間一閃而過。
隨着天氣轉暖,大地回春,蜀中兩方勢力正蓄力加緊,準備着雙方都已經清楚不可避免的大戰。
曹仁的軍隊在糧道恢復之後就重新啓程,前往雒城與曹昂匯合。不過曹仁仍然在涪城、梓潼一線留下了萬人駐守,以中郎將李整爲主將,閻圃爲輔,統一指揮自白水關至涪城一線所有聯軍,保護一線大軍後路不受左幕軍威脅。
三月初,曹仁領剩餘的兩萬大軍抵達雒城,與曹昂成功會師。
此時曹昂麾下共有一萬六千餘人(留在白馬塞的四千人被曹仁一併帶來,此時成功歸建),曹仁兩萬人,張衛部五千餘人,黃權所部七千餘人,共計四萬八千餘人,皆是野戰精銳。
成都城中的東州兵以及蜀軍經過一個冬日的休整,也漸漸恢復了元氣,不但士氣有所回升,不少傷員也成功康復,重新入伍。
東州兵的兵力回升到了一萬七千餘人,而蜀軍也恢復到了一萬三千餘人,另外還有一千多傷員還需時間休養。
至於剩下的那一千多傷員,自然是沒能挺過這個冬日,即便有成都城中的軍醫救治,也沒能挽回他們的性命。
如此一來,聯軍能夠野戰的總兵力將近八萬人,後備還有一萬人可以隨時抽調,涪城至成都乃是官道,又是平原丘陵地帶,極易行軍。只要曹昂有令,雖然不能朝發夕至,但四天之內就能趕到雒城,六七天便能抵達成都城下。
相比之下,劉封軍若是去掉自趙韙那邊收編的兵力,左幕軍嫡系僅僅只有三萬餘人。
其中陸遜所部能夠野戰的兵力僅爲兩萬人,爨怏所部守城尚可,野戰卻不夠保險,而且本身還不夠融入到左幕軍中,貿然參與陣戰,是有一定風險的。
劉封親領三千親軍,再加上傅彤、習珍的四千人,合計七千。
甘寧、黃蓋的一萬兩千水軍,雖然大部分都能上岸參戰,但水軍畢竟是技術兵種,損失了之後想要補充,可是要比陸軍麻煩許多的。
因此如非必要,甘寧、黃蓋兩部水軍,能夠登岸參戰的大概只有六千到八千人。
如此一來,最樂觀的情況下,陣戰兵力爲三萬五千人,不足曹軍半數,若是再加上成都劉璋軍的話,那就更只有對方的三分之一兵力了。
這也是曹昂、曹仁爲首聯軍敢於野戰的底氣。
不過曹昂、曹仁雖然不懼決戰,可他們內心卻依舊不想打。
左幕軍有多強,曹昂、曹仁還能不清楚?
當年西行迎奉天子的時候,沒有左幕軍鎮場子,曹軍一家可根本沒法做到。後來橫掃潁陰,席捲豫州,鯨吞荊襄,脅降交趾,哪一樁哪一件不是驚世大功。
沒有實力,光靠運氣可幹不成這些事情。
況且他們的目的只是爲曹操開疆拓土,可不是爲了消滅左幕軍。
如今廣漢、漢中兩郡已經在曹操手中,蜀郡之中大部分的縣邑也都在曹軍的輻射之下,只是礙於劉璋而沒有拿下罷了。
從客觀上來說,曹軍其實已經吃到了他們預想之中最好的基本盤了。接下來要做的與其說是消滅左幕軍,或者是趕走左幕軍,還不如說是勸退左幕軍。只要左幕軍願意撤退,曹操乃至整個曹氏都十分願意承認劉封對益州其他郡國的歸屬權的。
曹操、曹昂、曹仁這些人又不是傻子,和劉封在蜀中根本沒有戰鬥的必要。
真打起來了,即便贏了,曹軍也必然死傷慘重,元氣大傷。
屆時袁紹南下趁虛而入,蜀中劉璋再趁機作亂,那他們這波入蜀不但前功盡棄,還要損兵折將,那可真是血虧了。
故此,曹昂雖然兵力大優,卻一直沒有仗勢欺人,反而像是弱勢一方似的,以低姿態懇請劉封議和。
之所以會採取這個姿態,也是曹昂、司馬懿、楊修三人多次商議之後做出的決斷。
司馬懿認爲劉封外寬內深,性似溫厚,實爲冷厲,觀其於揚州所行諸事便可知其行事風格。
因此,司馬懿極力反對以勢壓人,認爲若是曹軍真想恃強凌弱,恐怕劉封哪怕勢弱,也絕不會姑息退讓。
曹昂深以爲然,纔有了這般退讓。
曹昂的有心退讓似乎感動到了劉封,使得其並沒有像之前年節時分送鹿示心那般積極求戰,雙方兵力越聚越多,卻並沒有第一時間爆發戰鬥。
曹昂心中暗喜,想要再接再厲,爭取能夠早日與劉封達成和睦。
雖然曹軍軍糧大部依賴於漢中張魯和蜀中劉璋,可若是能夠和劉封罷兵言和,那劉璋和張魯的家當可不就是曹家的了嗎?
就在曹昂繼續努力的時候,諸葛亮在江州卻是準備發動了。
此番北上,由諸葛亮總攬全局,而賀齊則出任前線指揮官,統領巴郡方向的全部軍隊。
最先出發的並不是賀齊,而是原本跟在劉封身邊前往廣都的王平。
在抵達廣都之後,王平又被委以重任,重新返回了江州。
只是去的時候王平身邊只有六百餘賨人青壯,可回來的時候,卻激增至三千人,其中除了原來本部人馬外,還有就是得到了陸遜揀選出來的賨人別部,以及賨王杜彠的支援。
王平此時被劉封一舉簡拔爲軍司馬,統領賨兵別部,最先出發北上。
只是王平走的並非是涪水,而是一旁的西漢水。
王平所部在蘇飛所部數百艘船隻運送下,沿着西漢水一路北上,在閬中以南,充國縣境內登陸,然後在充國縣內做最後一次補給之後,走山路前往劍閣。
這條道路乃是山間小道,極其難行,唯有常年在大山之中生活的賨人奔走如凡。
王平將走這條小道繞過梓潼,從西面抵達劍閣,並將其攻取。
王平所部出發之後的第三天,賀齊也在江州出陣,率領兩萬大軍北上,至廣漢後轉入梓潼水,目標赫然直指梓潼。
這既是策應掩護王平的奇襲,同時也是對梓潼的正式攻勢。而許褚所部依舊駐守廣漢,以防涪城方向的聯軍反擊。
這時候,曹軍在涪城一線的佈置就起到了作用。
曹軍的斥候在賀齊大隊船隻離開廣元,轉入梓潼水時,就偵查到了左幕軍的動向。
得知左幕軍大軍進犯,涪城的中郎將李整很是震驚,一方面積極整頓軍備,一方面趕緊向前線曹昂、曹仁處通傳消息。
李整所部此時一分爲二,主力八千人跟隨李整駐紮在涪城,剩下的兩千人則在李整的堂弟李典的帶領下駐紮在梓潼。而閻圃所統轄的南鄭郡兵,卻是被李整一分爲二,分別配屬給涪城和梓潼使用。至於教兵,早就已經轉爲了民夫,被調去了糧道上使用。
李整雖然積極應對,卻沒有能力阻止賀齊的進軍。
別看涪城和梓潼互爲犄角,可因爲沒有廣漢作爲支點,涪城和梓潼的聯動防禦體系是具有很大的破綻的。
別的不說,如果涪城的李整部出主力前往梓潼支援,廣漢的左幕軍就有了奇襲涪城的可能。
這也是爲什麼李整在涪城留了兩千人,而只給了李典兩千的原因之一。
這恰恰是李整精通兵法,善於佈置的體現。
梓潼縣城池中等,雖算不上大城,但卻頗爲堅固。
因此,李整隻需要在梓潼留下李典所帶領的兩千人爲骨幹,再配上數千南鄭郡兵,就能保證左幕軍短時間內是無法快攻下梓潼的。而在涪城的李整隻需要留下兩千人,配合南鄭郡兵守城,也就不必擔心廣漢方向的威脅。
如此一來,李整便能騰出六千以上的機動兵力,對梓潼城下的左幕軍構成嚴重的威脅,使得對方無法全力攻城。
畢竟涪城到梓潼僅僅只有五十里地,強行軍只需一日即可抵達。左幕軍也得擔心自己攻城攻到一半,遭遇李整側背攻擊的危險。
若是李整將兵力平分在涪城和梓潼,雖然看似增強了守城兵力,可這樣一來,不論涪城和梓潼哪個城池受到了左幕軍的攻擊,李整都不會有能力出兵支援了。
六千人的攻擊是足以對兩萬大軍造成致命威脅的,可三千人就不太夠看了,甚至連自保之力都有所欠缺。
畢竟不是每個領軍將領都是韓白徐常這等級別的。
曹昂、曹仁接到消息之後,也是極爲震驚。
他倆都有想過左幕軍必然會有騷擾曹軍後路的動作,而且包括司馬懿、楊修以及麾下諸將一致判斷,左幕軍下手的點極大可能就在梓潼和涪城。
其實這也不是他們有多聰明,只是但凡稍懂一些兵法都能看的出來。
涪城、梓潼都是堅城,又坐落在曹軍的糧道之上,本身還具有大型兵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