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成都異動

“主公,成都似有異動。”

這一日,劉封正在廣都城中處理軍務,忽然徐庶從外面走了進來,手裡拿着軍報。來到劉封身前後,徐庶先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隨後將手裡的軍報放在了劉封的面前。

劉封打開看了起來,隨着時間的流逝,他的眉頭微微蹙了起來:“曹昂莫不是瘋了?”

軍報中所記錄的,正是司馬懿的物資轉運計劃。

自四日前開始,曹仁所部就已經開始提前撤軍,曹昂將半數騎軍配屬給了曹仁所部,讓他負責成都外圍的所有事務。

曹仁以牛金駐郫縣,以曹休駐繁縣,以王雙駐新都,而曹仁親率本部部曲以及曹純、張繡兩部騎軍駐紮於灌地,居中策應,總領全局。

曹昂本人爲了穩定軍心,依舊留在成都之中,指揮本部人馬以及曹仁部常雕部、張喜的騎營,以及東州兵和蜀軍守衛成都。

糧食轉運的情況比預想的還要好,因爲司馬懿又自成都的港口蒐羅出了一批小船,用於水路運輸。

這些小船雖然遠遠沒法同劉封麾下的水軍相比,也毫無戰鬥力可言。但在短途轉運糧食上,卻起了奇效。

這六百多艘小船,一次性可以運送少則三十,多則一、二百石糧食,而且一日即可抵達灌地。

這意味着有了這批船隻,日轉運糧食可以額外增加五、六萬石,而且因爲可以走金水河和沱江兩條河道,這些河道常年得到疏通,並不虞有淤堵的風險,再加上春水到來,水位上升,可謂是天時地利俱全。

只可惜這些河流俱是東西向的,並沒有南北向存在。因此這些船隻也只能負責成都至灌地這段距離,後續道路還是得依靠陸路運輸。

不過即便如此,司馬懿也是大爲驚喜,迅速做出調整,將大部分勞力調去了灌地以東,以增加向繁縣和什邡、綿竹的轉運速度。

金水河、沱江上如今都出了數百艘船隻往來,而且上面盡數滿載糧食,自然立刻就引起了左幕軍斥候的注意。

徐庶自然聽懂了劉封話裡的含義。

金水河和沱江在成都城南面交匯,在給成都的護城河提供了水源的同時,也繼續南下匯入長江。

因此,金水河和沱江上游能夠通行,前提是成都必須要能控制下游,否則劉封的水軍可以隨時北上,進入金水河和沱江。

即便到時候能進入這兩條河道的都是小型戰船,那也是成都城中這些漁船、商船所無法抗衡的對象。

至於成都能不能封鎖住河道,若是換了往常,那自然是不容質疑的,別說是小船了,就是艨艟、樓船這些大傢伙,都別想從成都城下安全通過。

可眼下成都的南城都快被左幕軍的配重投石機給砸爛了,雖然這些天又搶修了不少工事,但真要動起手來,左幕軍依舊是有能力將對方掃清,掩護己方船隻進入金水河和沱江的,只是要多費些力氣罷了。

曹昂不趕緊趁着左幕軍沒有針對而立刻撤軍,居然還想着搬空成都城。如此拖家帶口,簡直是與尋死無異,也就難怪劉封會覺得曹昂是發瘋了。

先前軍議之中,大部分人都覺得曹昂會趕緊東撤,一方面可以爲梓潼解圍,二來也能儘量靠近漢中,好給前來解圍的援軍減輕些許壓力。

陸遜則覺得曹昂恐怕未必能捨得拋下數萬蜀軍和劉璋,單獨撤退,很可能會固守成都一段時日,好爭取聯合劉璋和蜀軍一同撤退。

只是劉封也好,陸遜也罷,都沒想到曹昂居然是個守財奴,竟然連成都的庫存物資都不捨得扔下,居然還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進行轉運,簡直是欺人太甚了。

徐庶卻是笑道:“主公,這對於我等而言,卻是一件好事啊。”

“自然是好事。”

劉封嘿嘿冷笑道:“既然曹子脩自尋死路,那我倒是不介意送他一程。”

徐庶卻是突然笑吟吟的發問道:“主公,可是欲打通金水河、沱江兩條河道,盡奪其糧草輜重?”

“哦?”

劉封聽出了徐庶話裡有話,不由笑着戲謔道:“好你個徐元直,有計不獻,意欲何爲?”

徐庶趕忙叫屈道:“主公如何能這般冤枉屬下,屬下這不正欲獻策嗎?”

劉封哈哈大笑起來:“看你日後還敢不敢藏拙,快快道來,若是計策可行,記汝一功,若是不行,數罪併罰,就罰你自今日起,連值三夜。”

說笑幾句後,徐庶將心中所思說了出來。

“主公,以庶之見,我軍當靜觀其變,不宜阻撓其轉運。”

徐庶的見解居然離奇,與劉封所想截然不同,簡直就像是個曹軍內應。

不過劉封自然不會覺得徐庶是曹軍的奸細了,反而生出了好奇之心:“元直你此議當真出人意料,必有出奇之處,還請君細言之。”

得了劉封允許,徐庶精神一振,內心一片火熱:“主公,我此策非着眼於成都一地,而是於整個蜀中大局。主公請細想之,若是當真以甘、黃二位旅督之師入得金水河與沱江,勢必將徹底阻斷曹軍轉運之計劃。到了那時候,曹軍會有什麼反應?”

劉封聽着聽着,眉頭皺了起來,心中登時一沉。

“曹軍必然惶恐不安,即便是劉璋也會寢食難安。”

此時,堂外走進來一人,正是陸遜。先前劉封接到軍報後,就讓人去請陸遜來議事了,此刻,他恰好趕到。

“主公,元直所言不錯,屆時不論是曹昂還是劉璋,必然會擔心自己被困死在這成都城中,故而極有可能扔下一切,從速撤軍。我軍雖精,卻人數較少,且成都附近有多條河流阻隔,縱有水師襄助,卻遠不如聯軍方便。”

聽了陸遜的補充,劉封終於恍然大悟。

“屆時,賀齊若是撤離不及,恐會身陷險地。”

隨着時間的推移,劉封這邊也在迅速的調兵遣將,調整兵力部署。

首先,周瑜所部已經在四月中旬抵達江州,下一步將會繼續北上,兵圍涪城。而廣漢的許褚所部人馬,會匯合蔣欽、王威等部衆增援梓潼,以期能儘快攻克梓潼。而葭萌一線的兵力則由周泰統一節度,霍篤,王平則分任副指揮,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守住葭萌關和天雄關,不讓北面的曹軍增援越過金牛山半步。

至於廣都城的左幕軍,則會對成都發動牽制性的攻擊,以希冀能夠牽制住聯軍主力,使其不得回援。

如今天雄、劍閣已經被左幕軍所佔領,聯軍深陷蜀中,後路斷絕。

接下來左幕軍要做的就只有一樣,那就是繼續分割包圍聯軍,最佳結果自然是希望能將龐大的聯軍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後將其吃掉。即便不能將其分割,那也要盡力壓縮對方的生存空間。

其中,梓潼,涪城就是極好的下手對象。

有了周瑜所部包圍涪城,周泰、霍篤、王平所部阻敵增援,賀齊所部就能毫無後顧之憂的對梓潼展開圍攻了。況且這段時間以來,賀齊所部也已經打造了不少攻城器械,是最爲適合發動的戰線。

一旦賀齊將梓潼攻克,那涪城勢必沒法獨存,如此一來,聯軍的生存空間就愈發的小了。

可這一切都建立在聯軍主力要戀棧成都,不能輕易撤離的前提,否則就只能先讓賀齊退軍,等待周瑜所部趕到後再行進攻。

現在曹昂捨不得成都城中充裕豐厚的各種物資,尤其是那百萬石的糧草,企圖帶着這些物資一起撤離。

這恰恰給了劉封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兵力的調整和部署,給了周瑜從江州北上進圍涪城的時間。而且這還是曹軍主動拱手相讓的,必不會引起曹軍的懷疑和不安。

原先左幕軍還要主動進攻成都,以期望能夠牽制聯軍主力,給東線減輕壓力。

現在曹昂、司馬懿、曹仁等人,反倒是給了自己天大的機會,廣都諸軍只需要繼續左視旁觀,靜待聯軍綿延時日,自投羅網即可。

啪的一聲,劉封單手拍在額頭:“若非元直,吾險些誤了大事。曹子脩貪得無厭,司馬仲達利慾薰心,曹子孝鼠目寸光,當真是自投羅網。”

其實劉封這話也有些過黑了,這完全是因爲雙方信息差導致的錯漏。

曹昂、司馬懿、曹仁再怎麼機敏警覺,也萬萬想不到劉封竟然還在江陵捏着一支預備隊不動。若是易地而處,曹昂早就會命令周瑜西進,與成都一戰而決勝負了。

可劉封卻想着要鯨吞曹操,若是一口就吃掉了曹昂,那曹操沒了救援目標,哪裡還會南下?

故此,曹昂、司馬懿和曹仁都誤以爲劉封已經將兵力用至極限了,否則也不會在廣成之戰中以寡擊衆了。

有了這個認識之後,曹昂、司馬懿和曹仁自然覺得寧可浪費些許時間,也要多帶上些糧食了。有了糧食,曹昂他們就能堅守更久,從而給北面解圍的曹操爭取更多的時間。

這本來不但不是錯誤,還是相當高明的策略。可在如今,卻成了斷送蜀中聯軍的致命疏漏。

這就是情報的珍貴之處。

陸遜、徐庶如何會應聲,自然寬解道:“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況事還未生,主公又何必自責。”

劉封有些興奮了起來,一想到若是能夠趁着聯軍轉運物資,搶先攻克梓潼、涪城。再加上雒城已在己方手中,聯軍除了成都可就再沒有堅城可倚了。

難不成到時候還得將糧食再運回成都不成?

一想到那時候曹昂、司馬懿和曹仁的臉色,劉封就忍不住想要大笑一場。

陸遜突然開口,提醒道:“主公,倒是有一事不得不先做綢繆。”

劉封疑道:“何事?”

陸遜解釋道:“曹軍此番轉運糧食,恐怕不僅僅是爲了糧食,還可能有更深的陰謀。主公試想,一旦曹軍將糧食運走,然後撤離成都,我等入城之後,滿城糧倉盡空,百姓無過夜糧,屆時會是什麼局面?”

嘶……

劉封只覺得牙根有些發涼,真不愧是司馬懿,好生陰毒。屆時突然多出大幾萬張嘴巴需要供養,這對於左幕軍的後勤壓力可是極爲沉重的負擔。

若是猝不及防之下,恐怕如今積蓄的糧草短時間內就會全部耗盡。再加上聯軍必然會帶走成都城中的青壯,屆時哪怕左幕軍想要追擊對方,也會缺乏青壯民夫轉運糧草,反而還替對方背上了老弱婦孺的負擔。

當真是好毒的計策啊。

好在陸遜先一步看破了對方的心思,否則措手不及之下,雖不會讓曹軍逆轉局勢,但不可避免也會給自己這一方造成極大的麻煩。

只是這一毒計看破容易,想要化解卻是有些棘手,原因就在於這與徐庶的建言是南轅北轍的。

徐庶要放任曹軍轉運物資,以此來給東線爭取時間,優先攻克梓潼和雒城,將包圍圈圍的更爲嚴實,同時在擠壓曹軍生存空間的情況下,先吃掉一部分的曹軍兵力。

可同樣,這也給了曹軍更多的時間轉運走更多的糧草輜重,將來接手成都的左幕軍負擔就會更重,除非左幕軍不管成都父老的死活。

可這顯然不可行。

這既不利於左幕軍獲得蜀中的民心和人望,也不利於接下來快速穩定益州的局勢。

張鬆、秦宓、楊洪、黃權這些人可都是蜀人,而且張鬆姑且不計,後面三個人都是以愛民如子留名青史的。更重要的是,蜀中上上下下的官吏們,他們的家小可都在成都城裡,也正是成都城裡的老弱婦孺。

一時之間,面對這左右爲難的局面,劉封、陸遜、徐庶三人都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三人苦思冥想良久,始終得不出一個兩全之策,只能先做一些準備。劉封隨即給江州的諸葛亮,以及犍爲,益州等郡的主官,讓他們盡力輸送轉運糧草。

同時,他還修書給諸葛亮,周瑜等人,將成都的情況告知他們,並詢問他們的意見和看法。

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19章 贈禮曲轅第47章 郭嘉荀攸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601章 劉璋意曹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12章 破局之法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8章 委以重任第629章 遊說劉 龐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63章 下邳國相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22章 拜訪糜竺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628章 奇襲雒城第77章 臧霸的試探
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19章 贈禮曲轅第47章 郭嘉荀攸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601章 劉璋意曹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12章 破局之法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8章 委以重任第629章 遊說劉 龐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63章 下邳國相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22章 拜訪糜竺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628章 奇襲雒城第77章 臧霸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