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南中方略

第529章 南中方略

但在行動的突然性上,卻能有效的幫助南面交州軍進行戰略隱蔽甚至是欺騙。

一旦交州軍衝入犍爲郡時,劉璋必定措手不及,到那時候再想調兵遣將,恐怕已經爲時已晚,只能倚靠成都現有的兵力同交州軍進行決戰。

若是劉璋選擇據城死守,那交州軍就可以在犍爲郡站穩腳跟之後,順江之下,與劉封中路長江軍東西呼應,將沿江抵抗劉封軍的蜀軍包圍全殲。

而當這個重兵集團被殲滅,劉璋即便還保有成都,那也只是坐以待斃這一個結果了。

“孔明,你有什麼見解?”

劉封發現諸葛亮欲言又止,於是主動停下話頭,詢問道:“眼下正是計劃之時,當需博採衆議,諸君皆可暢所欲言。”

諸葛亮倒不是不敢發言,而是不想打斷劉封的發言。可他也想不到劉封居然會注意到他的欲說還休,甚至還爲此中斷了自己的發言,這實在是讓他受寵若驚。

陸遜和龐統無奈的對視了一眼,這兩人何等聰明機警,早就看出劉封對待諸葛亮的態度很是不同了。

平心而論,劉封對陸遜、龐統二人已經是超乎一般的禮遇,絕對當得上國之寵臣的稱呼。爲了提拔他們,甚至專門爲他們創造了立功的空間,並準備了所需要的一切。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所謂江淮、丹陽、豫章三處的剿匪平叛,可不就是專門給他們用來刷戰功的嗎?

以百戰之師應地方叛軍,只要中人之姿,不貪功冒進,就絕對不會有戰敗的風險。只是其他人也想不到,諸葛亮三人交出來的成績會如此耀眼奪目,絢爛輝煌罷了。

可陸遜和龐統兩人還是很清楚劉封對諸葛亮的重視和恩寵,還在他們之上。

最初,他們以爲是因爲諸葛亮跟隨劉封的時間更久一點,可越是接觸,越是覺得不然。不過對於諸葛亮的才華能力,兩人也是相當認可,頗有惺惺相惜之感。

“主公。”

諸葛亮沒有發現陸遜和龐統的奇怪對視,而是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臣下以爲,交州軍此戰,掠地爲下,攻心爲上,收復沿途民心纔是上上策。”

隨後,諸葛亮詳細解釋道:“南中之地,處西南之極,山高林密,瘴癘瀰漫。其地有瀘水(今金沙江)湍急,烏蒙山(今雲貴高原)巍峨,牂牁江(今北盤江)曲折,哀牢山(今滇西山脈)險峻。

其間深澗幽谷,猿猱難攀;毒泉惡沼,蛇虺橫行。夏則溼熱蒸騰,冬則霧鎖千峰,行旅至此,十去九難歸,故中原人視之爲畏途。

南中諸族,蠻夷居多,有叟、昆明、牂牁、越嶲、哀牢等部,皆依山傍險,結寨自守。其民或耕於梯田,或獵於深林,性剛猛,善弓弩,尤精毒箭,中者立斃。又有象兵搗陣,蠻兵赤足攀巖如履平地,故漢軍屢徵難服。

漢民雖有遷居者,然與夷人互通婚姻,漸染蠻俗,言語異於中原,衣冠亦雜夷風。蠻夷酋長,世襲其位,部衆唯酋首之命是從,不知朝廷威儀。

南中雖屬益州,然天高帝遠,蠻酋自雄。現雍闓據益州郡,孟獲領建寧,高定霸越嶲,朱褒據牂牁,各懷異心,時降時叛,劉璋所遣官吏竟仰其鼻息而存。蠻人畏威而不懷德,若漢室強盛,則遣使納貢;若中原動盪,則劫掠州縣,殺官奪印。

此番西征,欲使諸蠻懾服,唯行攻心之計。

蠻地難久制,可用以夷制夷之策,留漢官督之,而仍使蠻酋自治,歲貢方物,暫安其心。

南中之險,不在刀兵,而在山川之阻、瘴癘之毒、蠻夷之悍。欲治之者,非大智大勇不能服其心,非剛柔並濟不能安其地。

夫蠻夷之性,貪利好貨,不慕仁義。今我交州欲取蜀地,不必盡收其心,但使彼輩勿斷糧道,助輸軍資,足矣。

可遣舌辯之士,攜金帛鹽鐵,陰結諸部酋首,許以厚利。

主公更可以朝廷之名,厚結雍闓,孟獲,高定,朱褒四人,卑辭厚幣,許以自治之權,並表奏其官職。

等到拿下益州之後,再與彼等計較。”

諸葛亮這一番話,信息清楚,邏輯縝密,不但講清楚了困難的根源,還提出了十分有效的解決方法,最終還沒忘了交代這只是治標之法,不能治本。

諸葛亮的提醒劉封自然再清楚不過了,想要治本,只能改土歸流。

想要改土歸流,必須得鐵與火再加上經濟和禮教,四管齊下,方纔能有收穫。

不過諸葛亮說的也沒錯,目前來說,穩住南中可比征服南中來的簡單太多了。

雍闓,孟獲,高定,朱褒這四個人本身實力都相當不俗,但也僅僅是在南中地區不俗。

劉封是諸葛粉,因此對南中地區的事情還真有不小的研究。

據他考證,這四個人中,實力最強的其實是高定,這廝是真正霸佔了越嶲郡,雖然目前還沒造反,那也是因爲劉璋哄着他。

除了假借三互法的由頭沒給他太守之位外,其他能給的都給了。

高定在越嶲郡中幾乎說一不二,實力相當強大,有部曲七八千人之多,是這四人中最強大的一個,而且還是斷崖式的領先。

其次則是孟獲,有部曲三千多人。

和演義中截然不同,孟獲不但不是南中的老大,而且連老大的小弟都算不上,嚴格的說,孟獲應該是高定小弟雍闓的小弟。

雍闓和孟獲關係不錯,雖然孟獲實力更強,但雍闓的名聲更大。

因此,只有一兩千部曲的雍闓反而是兵力更多,更能打的孟獲老大。

至於最後一個朱褒,實力和孟獲差不多,但名氣要比孟獲大,是牂牁郡的實際主人。

這些人日後被諸葛亮秋風掃落葉一般悉數清理斬殺,除了孟獲以外,無一倖免。可現在人家的勢力正烈火烹油,鼎盛之極。

這些人加在一起攏共也就一萬五千人上下,還不夠劉封一頓打的。可若是算上他們在南中的威望和影響力,那可就相當難產了。

別的不說,把這些人給惹惱了,光是他們煽動起來的南中部落給你打黑槍,騷擾你的後勤補給線,就很可能讓交州軍功虧一簣。

諸葛亮的這番建言,不但劉封深以爲然,就是陸遜、龐統也大爲驚歎,頗有種今日始知諸葛之能似的味道。

尤其是陸遜,他是想要前往南中建立功勳的,而且他的心思,劉封也很清楚了,而且大概率是同意了的。

因此,陸遜也找尋了不少南中的資料,卻依舊遠不如諸葛亮瞭解的這麼詳實。

陸遜自然是不知道,諸葛亮之所以瞭解的這麼多,完全是看的劉封寫下來的資料。

這些都屬於絕密文件,除了劉備、劉封本人,也只有關、張、荀、二陳、魯肅、劉曄這種級別的人才能觀看。

其中也不僅僅是南中的情報,之前也包括劉璋,劉表,張羨、關中馬騰、韓遂等等。

劉封原本寫下來就是擔心時間久了,自己可能會對數字記憶不清晰了。 交兵打仗,這玩意可是大忌,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自然還是記錄下來爲好。

至於劉備那邊,劉封也不會傻到全部交出去,就算交出去的部分,也是慢慢在這六七年裡一點一點的放出去的。

陸遜、龐統對諸葛亮很是欽佩,卻是不知道諸葛亮雖然才能卓絕,但在這件事上,確實還是吃了劉封的小竈的。

“妙哉!先威後德,方是制蠻正道!”

“孔明此策,縱孫吳復生,不能易也!”

陸遜、龐統二人都不是嫉賢妒能之輩,對諸葛亮的建言可謂是讚不絕口。

劉封緩緩頷首,當即採納道:“孔明之言,確是至理名言。”

“既如此,明年桂陽、零陵、南平三郡的田賦錢糧不必上交,悉數轉運交州,以供軍用。”

劉封斟酌片刻後,下了決斷:“此外,從徐州、揚州調集物資,明年當給交州輸送雪鹽十萬石,霜糖一千石,香油五千石,紙張兩千擔,布帛六萬匹,盡數給他調度南中所用。”

南中地區歷來缺鹽,更缺好鹽。

南中的部落酋長們圍繞着井鹽展開激烈血腥的廝殺,爲的就是能夠讓自己的部族吃上一口鹽食。

同時,布帛也是山區民衆最爲缺少的緊俏資源之一,不光是山越,荊蠻,就是南中蠻族也一樣缺少布匹,而且因爲交通不便,他們比起山越、荊蠻來還要匱乏,許多人終身只能以獸皮草葉裹身。

至於香油、霜糖,那更是降維打擊了,被視爲神藥一樣的東西。

用這些東西去收買南中豪強酋長,必然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說到這裡,目光又看向了陸遜:“伯言,我知汝意在交州之行,此事我準了。”

陸遜心中大喜,想要叩謝,卻被劉封所阻。

“你我之間,名爲君臣,實爲摯友,汝欲建功立業,我只有高興,如何會阻你。”

劉封隨即話鋒一轉道:“不過汝此次南下,千萬記得,務必將孔明之言告知蒯越先生,就說是我的吩咐。那些物資,也是給他調度所用,切記切記。”

劉封如此鄭重其事,陸遜如何敢怠慢,當即應命道:“主公放心,遜定當牢記於心,面呈蒯公,絕不會辜負主公的信任和囑託。”

“善!”

劉封點頭滿意道:“我自是信得過汝。”

接下來,劉封的目光卻是落到了有些豔羨的龐統身上。

“士元,孔明先前所言,正好提醒了我。”

劉封的話引來了龐統以及諸葛亮、陸遜的好奇。

卻聽見劉封繼續說道:“除了南面交州軍,中路揚州軍外,北面荊州軍亦可行動起來。”

“主公是說……”

“上庸!?”

龐統三人幾乎異口同聲的喊道。

“不錯,正是上庸!”

劉封點頭肯定道:“上庸位於襄陽西側,自古都是襄陽屏障之地,與荊襄遙相呼應。荊州長江以北五大要點,說的就是南陽宛城,南郡襄樊、江陵、江夏夏口以及上庸。”

“況且上庸不但能夠呼應襄樊,更威脅到長江一線。”

劉封點着巫縣的位置道:“上庸走官渡河,可以直抵巴東縣。走堵水,經巫溪,順大寧河可直抵巫縣,這二處都可以截斷長江。”

“況且我軍在沿江集結,或許能夠瞞住大將軍,卻未必能瞞得住劉季玉。”

劉封笑道:“既然如此,不如以上庸爲靶,摟草打兔子,拿下上庸之後,更可以威脅漢中。如有機會,漢中可取。一旦拿下了漢中,大將軍縱然知道我欲取益州,恐怕也會投鼠忌器了。”

劉封的意思,諸葛亮三人都能聽懂。

曹操要翻臉,必然要經過利益取捨,所謂不顧一切跳反,也是因爲劉封吞下益州後實力大增,袁紹都有所不及了。

歸根到底,還是獨立的利益太大,逼得曹操不得不捨棄提其他利益來保障自身的獨立。

可如果劉封先取了漢中後,曹操就會非常尷尬。

翻臉的話,劉封還並沒有進攻益州,白白損失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不說,還找不到反制劉封的方法。

劉封在中原腹地佈置了摧鋒、挽瀾兩個最爲精銳,直轄了劉封麾下八成以上騎兵的王牌軍,爲數七萬八千人(各自新增了兩個山越營四千人),幾乎抵得上曹操所有的精銳野戰軍了。

劉備單獨對抗袁紹,雖然有些吃力,但也絕對不是袁紹能夠速敗的。反倒是劉封,可以從漢中入關中,從襄樊進南陽,從北豫州橫掃兗州。

怎麼看曹操都是大虧的局面。

可要是不翻臉,那曹操就只能看着劉封慢慢從漢中侵蝕蜀中了,這也是飲鴆止渴的辦法。

因此,漢中雖然遠不能和蜀中相提並論,可劉封若是先拿下漢中的話,曹操反而會更加頭疼。

不過漢中可不是那麼好打的,一點都不比益州來的簡單。

歷史上曹操能拿下漢中,也是機緣巧合,撞了大運,之前苦苦攻打,付出了巨大傷亡卻始終拿不下陽平關,結果夜晚鹿奔,竟然被張魯軍視爲天兆,直接崩潰了。

這你能跟誰說理去,只能解釋爲漢室傾頹,上蒼也不庇佑劉家了。

(本章完)

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7章 各方反應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610章 子孝碰壁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8章 晨昏定省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62章 鼓動曹豹第16章 曲轅犁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17章 宴請趙田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17章 宴請趙田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81章 徵辟劉曄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603章 仲達獻策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400章 回稟劉備
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7章 各方反應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610章 子孝碰壁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8章 晨昏定省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62章 鼓動曹豹第16章 曲轅犁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17章 宴請趙田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17章 宴請趙田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81章 徵辟劉曄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603章 仲達獻策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400章 回稟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