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劉備議勢

第490章 劉備議勢

不論是北伐,還是南征,水道補給都是第一要務。

這也是爲什麼歷來南征北伐,第一個打成無人區的永遠是淮泗,只有淮泗地區不堪重負了之後,襄陽纔會一躍接任下一個主戰場。

如今對於劉備、劉封父子倆來說,態勢可謂是前所未有的良好。

大半個荊州收爲己有,而且還是沒有經歷太大兵火,勢如破竹的全勝。尤其是襄陽城的到手,使得荊州可以從容的將防線佈置在襄陽一線。

在同曹操有着盟約關係的前提下,襄陽僅僅只需要兩三萬人駐防,就足以保證安全,哪怕遭遇突襲,有漢水連通的情況下,一週之內就能有萬人增援襄陽,一個月內最少也能動員起三萬援軍,兩個月內,援軍更是能達到十萬之衆。

這還沒算襄陽城中數萬的青壯,以及各個豪門大家的上萬部曲。

即便和曹操勢力徹底翻臉爲前提,劉封也只需要在襄陽佈置七八萬人就可高枕無憂,哪怕曹操極限動員出十五萬人的大軍,都很在漢水南岸佔住腳。

這就是襄陽這座南方第一大城的底蘊。

如今劉封麾下的軍隊數量直奔三十萬而去,論質量甚至還在袁紹軍之上,但他現在卻忙着儘量壓縮編制,裁剪老弱,編練壯勇,以提升野戰軍的數量。

這樣的軍事態勢,不僅僅是劉封和諸葛亮等人能看到,劉備、郭嘉、荀攸、陳登等人也一樣能夠看到。

很快,荀攸、魯肅、劉曄等人都被召請了過來議事。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衆人在聽完郭嘉的敘述,驚喜之後,不約而同的提請劉備趁着戰事未開,進行防務的調整。

原先劉備、劉封父子所做的應對乃是以劉備的徐、豫、兗三州郡國爲一線,而以劉封的揚州爲二線,作爲戰略預備隊的同時,警惕荊州方向劉表的動向。

這一番佈置雖然是衆人齊心協力商討出來的最佳方案,但並非卻是毫無問題的。但這些問題歸根到底的原因都是實力不足,並非是人力錯漏而導致,因此,如今實力大增,且又去除了來自西方最大威脅的劉表後,是時候修補這些缺陷,甚至徹底重頭佈置了。

“主公,如今態勢對我軍優勢極大。”

劉曄的表現欲是在座諸君之中最大的。

荀攸才能最爲卓著,但卻生性低調謹慎,虛懷若谷,凡事進退有度,輕易不會當仁不讓。

魯肅的能力也是一等一,尤其戰略眼光相當之強,和荀攸在伯仲之間,只是奇策和經典上,要遜色對方許多。而在功業心上,魯肅也是相當火熱,並不亞於劉曄。但魯肅爲人義氣,性格豪爽而謙遜,也不會同劉曄去爭。

至於郭嘉,他主掌機密諜報,與其他三人並非是一個賽道,而且先前已經單獨與劉備面談過了,這會兒也只是在一旁旁觀。

看着劉曄興奮的模樣,劉備心裡也是欣喜不已。

之前的屢戰屢勝,生機磅礴,總體局勢上一直都是欣欣向榮,雖讓劉備爲之高興,但總有一種憂患感如芒在背。

這源自於劉備、劉封父子周邊都是龐然巨物。

不論是河北的袁紹,兗雒的曹操,荊州的劉表,淮揚的袁術,哪一個都要比劉備、劉封父子根基牢固,底蘊深厚。

就像袁紹、袁術兄弟倆蔑視曹操,譏諷奚落其爲暴發戶,中原士族,將單騎入荊的劉表堪稱撿漏的守財奴一樣,劉備也知道,自己在大部分士族的眼裡面,恐怕是比曹操還要暴富,比劉表還要小人得志的口碑。

劉備更擔心自己的領內基業不穩,隨時會有傾覆之嫌。畢竟他另有徐州才四年,豫州才兩年,揚州更是去年新定。可袁家兄弟在豫州可是祖祖輩輩耕耘了上百年,這讓劉備如何能不夙懷憂懼。更重要的是,劉備沒有親族襄助。

除了關、張二人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替代親族外,他可就再沒有同族心腹了,就連自己的本族涿州劉氏如今都在袁紹治下,不但沒有半點助力,說不定還會成爲負擔。

這些都是劉備的憂心之處,也是許多士族豪強懷疑劉備的根源。

可現在,隨着劉封再度三戰三捷,兵不血刃拿下襄陽,荊州七郡取其六,僅僅只是大半年,就傾覆了劉表這樣一方豪雄,其兵鋒之利,世人震懼。

如今一來,劉備西方的威脅幾乎一掃而空。

劉璋困於蜀中,從不東出,荊州的防務幾乎全在襄陽,而且偏偏襄陽還是天下堅城,易守難攻,又無法逾越。

如此一來,劉家父子只需要在襄陽分上七八萬人馬,剩餘二十多萬大軍可盡數雲集豫、徐,攻守之勢瞬間逆轉。偏偏曹操的地盤還頂在第一線上,根本無需擔心己方領土成爲戰場,簡直是妙不可言。

“子揚有何高見?”

劉備面色一正,帶着親近鼓勵之色看向劉曄。

劉曄精神一振,接着說道:“少主荊州大勝,盡掃西方威脅。荊州一地,雖佔盡天下大利,卻唯獨水路不通。”

水路不通,並非是絕境,岳飛也曾自江陵展開北伐,一年之內,攻佔襄樊,隨後又從襄樊繼續北上,再下方城,衝出了南陽盆地,兵鋒直指舊都。

岳飛這條路,走的就是襄陽、方城、潁川這一條通道,當中是有數百里水道斷絕的。但岳飛卻是無奈,他倒是想從淮泗北上,可他的防區卻在荊州,而且兵力也不足以支撐淮泗方向動兵。

岳飛自荊州北伐,總兵力只有五萬人,而日後朱元璋從南京北伐,走淮泗和沿海通道時候,動用的可是整整五十萬大軍。

之所以有這樣的差別,歸根到底就是因爲淮泗、沿海通道一路俱是大平原,在到徐州之前,前方連個小山脈都沒有。

這種情況下,南軍十分容易被騎兵閃擊,北方的騎兵部隊能夠發揮極大的機動性。南軍必須要處處設防,處處分兵,以保障後勤補給線和前方主力部隊的側後方,如此一來,兵力少了根本無濟於事。

兩相比較,但凡明智的君主,都不會選擇以三、五萬人出荊州,而必定會選擇以十萬大軍出淮泗的。

這也是劉曄的進言目的。

“主公可令少主精選十萬勁卒,駐於淮泗之地,北可支援豫州,佔據天下之中,迎戰袁軍主力,東可入徐州,北上抄襲青州,威脅袁軍之翼。西向則可聯兵曹操,與袁紹戰於宛雒。若如此,主公只需在豫州留守三五萬人,餘部可盡囤彭城、沛、魯等郡國,做猛虎在山之勢,蓄勢待發。”

劉曄慷慨陳詞:“如此一來,袁紹當有腹背受敵之感,若其明智,當先發河內。一旦拿下河內,不論是南下過河,直趨雒中,還是再下河東,繞行關中,都會使得袁曹死鬥,此乃驅狼吞虎之計也。”

聽完劉曄一番陳詞,劉備緩緩捋須,仔細思量。

片刻之後,劉備才向衆人問道:“諸君以爲子揚之見,何如?”

荀攸、魯肅恰好轉目想要觀察對方的神情,卻不想視線恰好撞在了一起,兩人頓覺有趣,同時失笑起來。

隨即,看見荀攸退讓之後,魯肅便先開口了。

“主公,子揚之見,甚爲有理,只是肅還有些許補充。”

在得到了劉備首肯之後,魯肅開口道:“袁紹雄霸河北,並囤公孫餘衆,如今兵力已有三十餘萬,誠可謂兵廣糧足,國富民殷。肅曾嘗聞,如今僅冀州戶籍之數,當不下五十萬戶,三、四百萬人。此誠主公之大敵,萬不可輕忽以待。決戰固然乾脆,卻深藏風險,不可輕易爲之。”

劉備贊同的點了點頭,好奇的問道:“不想子敬竟持緩圖之意?”

魯肅正色點頭:“不錯,肅正是此意。”

魯肅身邊的劉曄有些不虞,他和魯肅乃是鄉黨,關係一直很好。卻不想如今戰略大勢上,魯肅竟然和自己意見相左了。

猶豫再三,劉曄忍不住還是開口辯駁道:“子敬有所不知,河北兵誠如君之所言,士卒強健,將佐驍勇,兵力雄厚,裝備精良。可袁軍卻有一致命缺陷,以曄觀之,破之易爾!”

劉備來了興趣,衝着劉曄拱手禮敬,隨後方纔問道:“不知袁軍竟有何缺陷,如此危險?”

劉曄當即答道:“無他,黨爭也!”

劉曄衝着郭嘉拱了拱手道:“料來奉孝應向主公奏報過,袁紹麾下,河北士人與潁川士人勢同水火,雙方黨政以近你死我活。且袁紹麾下降兵衆多,成分極其複雜,胡漢分明,官賊合編,故此兵馬雖多,卻不能協力也。一旦決戰,重壓之下,其縫自裂,破之必矣!”

劉備看了郭嘉一眼,隨即點了點頭,這事郭嘉的確跟他提起過,而且還是相當鄭重的報告。他原本以爲自己已經頗爲吃力了,卻沒想到袁紹麾下的鬥爭比起自己來更要嚴重十倍。

初次聽聞時,劉備都生出了懷疑之心,實在是不敢置信。

魯肅此時卻是輕輕咳嗽了一聲,緩緩說出一句話來,聽的劉曄目瞪口呆,荀攸嘴角逸笑,郭嘉雙目放光,而劉備則是驚訝莫名。

“子揚如何就能料定大司馬不知己方之短,就一定會出兵南下,與主公決戰呢?”

劉備仔細想了想,突然覺得魯肅說的很有道理。

之前一直覺得袁紹會南下,那是因爲袁紹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他一家的體量就要超過曹劉聯合。

可現在局勢不同了啊,劉備、劉封兩人聯手,就已經反超袁紹了。

劉備、劉封的徐州、揚州、荊州,幾乎可都是完整體,豫州也佔了大半個,若是對子的話,揚州至少能和如今的冀州打平,最多稍遜些許,徐州雖然有曹操兩次屠戮,可經過了劉備、劉封的休養生息,聚民屯田,卻已經能穩贏袁紹那半個南幽州,而大半個豫州必然也穩在只有一半,且反覆拉鋸過的青州之上。最後那只有兩個郡國的幷州,自然也是根本不能和四分襄湘有其三的荊州相比。

這還沒算暫時沒顧得上的交州。

眼下劉備、劉封的紙面數據已經反超袁紹了。

即便劉備、劉封父子擴張太快,容易給人根基不穩,一戰可覆的印象,可面對百戰百勝,四年四州這等恐怖戰績的劉封,袁紹敢不敢南下,還真就得打一個問號了。

想清楚這一點後,劉備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

要不是魯子敬點破這一點,自己還都沒能看清這件事。

若是再加上曹操的兗州、司隸和小半個豫州、四分之一個荊州,那袁紹豈不是還要害怕曹劉打過黃河去了?

“主公,大勢在我。”

魯肅衝着劉備恭敬一禮後,繼續說道:“如今朝廷又將交州交予左將軍,天下十三州,主公已有其五!此時多休養生息一分,我軍實力就強上一分,主公的根基也更厚實一分。主公,左將軍之能,天下盡知,該着急的人可不是您啊。”

對啊!

劉備猛的醒覺過來,自家好大兒的能力,早已經傳揚天下。

有了這等繼承人,的確優勢在我啊。

袁本初、曹孟德的子嗣,又有何人能與我家麒麟兒相比?

恐怕就是他們自己都未必敢輕言取勝吧?

劉備猛的明白了魯肅潛藏在話語中的含義。

己方的長處是劉封天縱奇才,文成武略,無有不盛,更打下了大片的疆土,兵鋒之盛,冠宇羣雄。而己方的弱點則是擴張太快,雖有自己和劉封極力調和,但根基總比不得袁、曹兩家那般厚實。

可根基是能慢慢增長厚實的,而且如今天下十三州,我家已有其五,可謂三分天下有其一,如此盛勢,自然而然會增加各地士族豪強對劉備、劉封父子的認可和忠心。

袁紹、曹操若是不想看着自己越來越強,就只能主動進攻。

這瞬間就讓自己佔據了主動地位,這纔是魯肅要點醒自己的地方。

想通了這一點後,劉備只覺得醍醐灌頂,渾身一陣通透。

就在這時,荀攸挺起身體,先是恭恭敬敬的朝着劉備行禮,然後語出驚人道:“臣攸,懇請主公出兵東齊。”

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52章 雙向奔赴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52章 雙向奔赴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53章 挑選遺孤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89章 立木懸金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42章 韓循獻策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3章 非蠢即壞第472章 遊說張濟
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52章 雙向奔赴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52章 雙向奔赴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53章 挑選遺孤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89章 立木懸金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42章 韓循獻策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3章 非蠢即壞第472章 遊說張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