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先陣蔣欽

“橫江鐵索?”

蔡瑁有些驚訝,他倒不是不知道這種戰術,只是一般這種戰術都是在較爲狹窄的地區使用,長江江面廣闊,倒不是說完全不能使用,但對於船隻和鐵索的需求可是相當驚人的。

首先,鐵鏈可能需要上千,甚至是兩三千米的長度。

當然,這種鐵鏈不會要求完整的,而是分成一段一段百米長短的距離,然後拴在船隻上。

爲了負擔沉重的鐵鏈,因此所需要的船隻都得是大型船隻,最小也得是載人五十到百人的艨艟,最佳選擇自然是上百人的樓船。

假設所設鐵索寬度爲兩千米的話,那就需要四十至八十條百米長的鐵鏈,八十艘到一百六十艘鉅艦。

“好!”

蔡瑁一咬牙,答應了黃祖所請:“我給你調十艘樓船,士族五十艘艨艟。”

“不夠。”

黃祖一口回絕道:“最少二十艘樓船,一百二十艘艨艟。”

“哪裡需要這麼多?”

蔡瑁急了,他總共也不過二十艘樓船,艨艟經過分兵之後,也只剩下了一百八十艘,而且黃祖索要的艨艟,必然是大型艨艟,蔡瑁如何捨得。

黃祖卻是振振有詞:“此戰,必然是我江夏水軍爲先鋒,我手中安能沒有大艦巨船?除此以外,德珪你還需再挑選兩千小船精銳士卒給我。”

蔡瑁心中不虞,對黃祖的貪得無厭很是不爽:“爲何還要小船?”

黃祖沒好氣的瞪了蔡瑁一眼:“若是對方以小船爲先導,跳幫船柱,沒有足夠的人手如何防守?再有一個,對方大船鉅艦甚衆,我思來想去,唯有火攻一策可收奇效,若是沒有足夠的火船,如何行此奇策?”

“若是你不捨得,我也不需要你調撥船隻於我,只需那船柱守備之事盡付於汝便可。”

黃祖的話把蔡瑁給逼到了牆角,登時啞然,過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畢竟船柱的防守可要比城池困難的多,而且水上作戰,畢竟往來不便。尤其蔡瑁並非武力高強的猛將,臨陣肉搏可不是他的強項。

思索再三,蔡瑁還是決定聽從黃祖的安排,只要別讓自己去一線即可。

於是,兩人達成意見,蔡瑁按照黃祖的要求將艦船調出,而後者則緊急安排船隻封鎖江面。

好在江夏、襄陽水軍也是訓練有素,平日裡這等戰法就經常操演,眼下雖然臨時操作,卻佈置的很是齊整。

等到天亮時,在州陵城外的長江上,一道兩千多米長,由大型船隻所組建而成的船牆出現在了江面之上。

這些船隻以鐵索項鍊,每條船隻之間,有三四道鐵鏈分別處在不同高度,而兩頭則拴在兩頭的船隻之上。但凡有船隻想要從他們中間通過,必定會被鐵鏈給阻攔下來,弄不好還會因此四分五裂。

同時,在船寨的前方,有八百艘精銳所乘的赤馬、走舸列陣以待。其中兩翼各有兩百艘,而中間則佈置了四百艘。

上午巳時兩刻,揚州水軍出現在了下游。

浩浩蕩蕩,接近兩千艘船隻的規模,幾乎填滿了視線之內的所有江面。

可與之相比,由江夏水軍和襄陽水軍所組成的荊州水軍,擁有近六千條大小船隻,數量更是揚州水軍的三倍。

揚州水軍的主力在十里距離內停了下來,唯有蔣欽所部作爲先鋒,率先出陣,前行兩裡。

“將軍,火船已經準備好了。”

蔣欽所部的副將走到他的身邊,小聲的稟報着,生怕打擾了他的思索。

蔣欽治軍甚嚴,軍中積威很深,即便是副將也對他很是敬重。

蔣欽收回目光,下令道:“那就開始吧。”

“喏!”

隨着副將領命,先鋒旗艦上旗幟招展,最前沿的部曲很快就接到了命令。

最前沿的戰船朝着兩邊讓開,露出了裡面數十條走舸,上面裝滿了稻草,每條船隻剩下一至兩名士卒操控船隻的方向。

這些船隻在揚起小帆,在舵手的操控下,風力被利用到了極致,船速開始快速提升,很快就如同離弦之箭一般射向對面的荊州水軍軍陣。

荊州水軍軍陣中,一身材高瘦的大漢昂然而立,正是荊州水軍前軍都督陳就。

黃祖將前軍八百艘赤馬、走舸以及少量艨艟全部交給他來統領,並全權負責前軍戰鬥。

陳就所在的位置是一艘艨艟,而他則站在高高的桅杆上,眺望着對面的動向。

當他看見數十艘小船衝了出來,朝着自己一方急速而來時,他就意識到對方是要火攻了。

“兵法雲,驕兵必敗,揚州水軍可當驕兵之稱。”

陳就咧嘴一笑,當即下令道:“傳令,防火營準備,待敵船着火後,速速將其處理。”

“喏!”

陳就副將趕忙應了一聲,然後以旗號號令艦隊按照命令做好準備。

當雙方的距離被縮短到三到五里時,船上的舵手們開始點火,將船艙中所載的稻草煤塊點燃了之後,從船後跳入江水中,並朝着跟在後面的小船而去。

因爲這些引火之物俱是易燃物,船隻上的火勢很快就壯大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條條火船彷彿火團一樣,踏着江水朝着荊州軍衝了過來。

可就在這個時候,荊州水軍軍陣中突然衝出來數十艘赤馬。

這些小船上每船都有十人,其中兩人手裡拿着長達七八米的鐵叉,迎着火船就靠了上去。

這些荊州赤馬們在靠近了火船後,以精妙的操舟之術分散開來,從內側切入火船陣中,每一到兩艘船隻負責一艘火船,以鐵叉叉中火船,然後發力,改變其原本的航向,並將它們推向江岸兩旁。

“將軍,火攻恐怕爲敵所破。”

副將遠遠看着,荊州赤馬們一艘一艘,從外及內的拆解着火船。本來數十艘龐大的火船陣,居然像是庖丁解牛一般,一片片的被削掉,最終徹底消失。所有的火船都被荊州水軍以鐵叉叉中,然後拖拽到了江岸邊燃燒殆盡。

看到這一幕,陳就露出了滿意之色,而蔣欽這一邊反應也很平靜,並沒有因此而惱怒焦急。

“果然……”

蔣欽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意:“江夏水軍久經戰陣,想要以火攻破敵,看來還是太過簡單了。”

副將倒是有些失望,聽到蔣欽這麼說後,不由問道:“將軍,那我們下面該如何行事?”

“先前我與周都督,董、甘、朱、黃四位將軍就商議過,火攻不過試手,若是能夠得手,那自然再好不過,即便不成,也無足輕重。眼下看來,荊州水軍不愧是昔日天下第一,這點小伎倆還是奈何不了他們。”

說到這裡,蔣欽露出亢奮之色,嘿嘿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親自來試試他們有多少斤兩,也好曉諭天下,第一水軍的名頭,也該是時候易主了。”

副將以及周圍的軍候校官、親兵們都爲蔣欽這番話所激勵,一個個如狼似虎,請纓出戰。

Www ▲ttκa n ▲¢ 〇 衆人的反應被蔣欽盡數收入眼底,隨即滿意的大聲喊道:“吹號,揚旗,全軍出動!”

蔣欽所部本就有四百多條戰船,其中樓船和大型艨艟被周泰抽調而走,剩下了四百條赤馬、走舸。

剛纔衝陣的火船並不在戰船之列,乃是後備的運輸船。

因此,此時蔣欽所部依舊有四百出頭的艦船,只是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小船,主力艦僅有十二艘艨艟。

隨着蔣欽一聲令下,前鋒所部的四百多艘戰船開始揚帆,士卒開始披掛。

不過與步兵不同,水軍士卒爲了靈活,往往只會穿着半身皮甲,以一面單手小圓盾增加防護能力。

在原本的歷史中,單手小圓盾的出現得等到南宋時期了。

不過這個時空中,劉封早早的就將它給發明了出來,大量裝備入水軍中。而陸軍中除了少量的刀盾兵可以裝備外,大部分士卒和環境都要更青睞大型塔盾、方盾。

陳就看見蔣欽開始準備衝陣,立刻下令用旗號警示後方,隨後指揮所部艦船向前迎敵。

蔣欽和陳就兩部人馬對面而駛,迎面相向而來。

雙方戰船大多都是赤馬、走舸,少量艨艟就是艦隊核心了。

兩支船隊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當僅剩下兩箭之距的時候,雙方几乎同時開始射箭。

只是揚州軍這邊有單手小圓盾,而荊州軍這邊卻是無有盾牌,僅有船頭豎立的一塊擋板。僅僅只是三輪箭矢,荊州軍這邊就已經死傷慘重,而揚州軍卻受創甚微。

“靠上去!靠上去!”

眼見遠程交鋒已經落入絕對的下風,前線的軍官們紛紛疾聲大呼,指揮着船隻衝鋒,想要靠跳幫戰術來挽回局面。

揚州軍這邊最後拋射出一輪箭矢後,弓箭手們紛紛後退,而甲士們則在船隻上列陣以待,等待後續的衝擊。

雙方的艦船甫一接觸,技藝高超的讓開了正面,船隻從側面掠過,而技藝遜色一些的,則直接正面撞擊到了一起,登時船毀人翻。

很有默契的是,雙方的船隻在互相靠近之後,同時開始減速,跳幫戰瞬間爆發,從一開始就進入到白熱化的程度。

與陸戰不同,跳幫戰,尤其是走舸、赤馬這種小船的跳幫戰,雖然也有配合,但更注重個人的勇武。

個人的技巧、經驗和武力,在跳幫的戰場上無疑是最爲重要的能力。

這一點上,揚州水軍又佔據了上風,在經驗上不遜色於荊州水軍,可在武勇上尤有勝之。尤其是揚州水軍裝備的小圓盾,在跳幫戰中再度大放光彩,使得揚州軍的傷亡有了顯著的降低。

不過即便如此,跳幫戰的慘烈也遠超其他戰鬥。

僅僅只是一盞茶的時間,雙方就倒下了兩百多名戰士,傷亡比例有些懸殊,揚州軍只佔了總傷亡人數的兩成半,荊州軍的傷亡幾乎是揚州軍的三倍。

考慮到雙方的兵力對比,揚州軍打出來的傷亡比可謂是極其優秀。

在這股優勢巨大的交換比下,蔣欽所部士氣如虹,而旅督蔣欽更是一馬當先,率先朝着陳就所在的船隻發起突襲。

蔣欽手持雙刀,左手臂膀處綁了一面小圓盾,率先跳船。

蔣欽所跳的船隻是一艘赤馬,上面有十二人。

其中四人在船隻前部,看見蔣欽登船之後,當即大驚,隨即高舉武器撲了上來。而蔣欽只是左手輕輕一擡,登時撞飛了一人的武器,隨後,蔣欽右手的長刀輕輕一抹,又割開了另外一人的咽喉。

鮮血噴涌而出,一時之間遮擋住了後面兩人的視線,而蔣欽左手上的長刀已經扎進了左側那人的腰部。

拔出刀後蔣欽突然側過身體,右腳用力一蹬,又將剛剛衝上來的另一人踢下水去。

只是短短的十幾個息,蔣欽已經連殺兩人,踢翻一人。

蔣欽勇猛如虎,幾乎無人能擋。

在親兵的輔助下,蔣欽只用了一分多鐘,就已經殺光了這條船上的活人。隨後他又繼續跳幫到了另外一艘荊州戰船之上,繼續大開殺戒。

短短的一盞茶時間很快就已經過去,而蔣欽竟已經連續跳幫了七艘戰船,距離陳就所在的旗艦是越來越近了。

蔣欽的勇武深深激勵了其部士卒,一時之間壓迫的荊州水軍中路陣型發生了變形。若是再繼續這麼下去,荊州水軍中路必定在揚州軍的壓力之下徹底崩壞。

好在荊州水軍在兵力上可是佔據巨大優勢的,兩翼的友軍看見中路吃緊之後,迅速趕來增援。

隨着左右兩翼都進入戰鬥之後,蔣欽所部頓時陷入荊州軍的三面圍攻之中,揚州軍的傷亡也開始大幅度提升,戰鬥進入到白熱化狀態。

遠處的周泰站在旗艦桅杆上的瞭望臺上,仔細的觀察着遠處的戰鬥。

眼看着對方三面圍攻蔣欽時,轉頭看了看桅杆上的旗幟。

此時旗幟正迎風飄揚,可以清楚的看見東南風正盛。

就在此時,兩艘小船分別靠上了周泰的大船。

幾息過後,董襲和甘寧爬上船頭,詢問周泰何在。

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36章 問對徐州第26章 八二分成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54章 自由來去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539章 別有用意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99章 逆擊曹豹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89章 立木懸金第587章 兩封奏報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5章 意料之外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357章 欲肅北會
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36章 問對徐州第26章 八二分成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54章 自由來去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539章 別有用意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99章 逆擊曹豹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89章 立木懸金第587章 兩封奏報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5章 意料之外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357章 欲肅北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