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曹昂請纓

當然,如果大將軍不怎麼識趣,又或是誤判了雙方的實力,繼續訛詐自己的話,那自己也不會客氣了,說不得連帶着漢中再坑一把曹家精銳。

畢竟漢中這地方來不容易,想走就更不容易了。

劉封緊接着又讓顧邵再做一令,傳諭給蒯越,讓其精選交州郡縣兵以及豪強遊俠四千人,並其所部精銳兩千人,合計六千人,以強將總領,集結於廣信城中,做好隨時北上荊襄的準備。

做完這一切之後,劉封又下令給葭萌關中的周泰,讓其牽制住張衛所部,不得輕易出戰,以吸引敵人聚集城下爲首功。否則,即便戰而勝之,也是罪非功。相反,若是能夠示弱以吸引漢中繼續增兵葭萌關下的話,則爲大功一件。

周泰收到消息之後,馬上改變了態度。

原本週泰、霍篤等人對漢中軍的戰力極爲鄙夷,很是不屑。

這其實也不怪周泰,霍篤輕敵,而是對方的實力真的不過如此。

之前和霍篤交手兩次的可都是張魯、張衛兄弟麾下最爲精銳的親軍道兵了。可兩次戰鬥的過程並沒有給霍篤帶來多少壓力,只是覺得贏的很是輕鬆。

對於道兵的評價都算是客氣的了,畢竟道兵在戰鬥意志方面還是相當堅強的,許多道兵死戰到底,而最終被俘虜的道兵大部分也都是身負重傷。

但軍械裝備上的差距,以及訓練和實戰的經驗,再加上各級軍官指揮層面上的落差,使得悍不畏死的道兵最終表現出來的戰力並不能給劉封軍帶來太大的壓力。

至於參加了第二次攻城的漢中郡縣兵,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如果說霍篤認爲道兵的戰力要比己方郡縣兵稍強些許的話,那麼南鄭兵的戰力就要遠在己方郡縣兵之下了。

霍篤仔細評估之後,認爲在雙方公平野戰的前提下,本部精銳在對上道兵的前提下,有信心以一敵二獲取勝利,以一敵三不落下風,不過這前提是軍械裝備,尤其是鐵甲不能調撥走。

因爲鐵甲的防護能力,格外能夠剋制道兵兇悍的打法。

至於南鄭兵,霍篤有信心以一當十。

因此,守住葭萌關對於周泰和霍篤來說,完全是毫無難度可言。他們如今煩惱的,是該如何在守住葭萌關的前提下示敵以弱,從而吸引漢中增兵。

周泰摸着下巴,忍不住嘟囔了一句:“要是可以放棄葭萌關就好了。”

最好的示敵以弱,不就是讓敵人得逞嗎?

若是讓漢中軍攻佔了葭萌關,士氣不說立刻恢復到頂點,那至少也能恢復個七七八八,而且攻破葭萌關後,漢中軍大概率還是會繼續攻擊,川北四關雖然險峻重要,但只有打進豐饒肥沃的成都平原後,漢中軍才能真正吃到肉啊。

可劉封卻擔心漢中軍畏懼己方兵威,真拿下了葭萌關後就不動了。

到時候劉封軍雖不至於坐蠟,但顯然會平白多出許多麻煩。

自從有了配重投石機以及計算彈道的方法後,劉封軍對於堅城險關的攻堅能力自然是橫壓當世的,可架不住靡費時間啊。

“將軍。”

霍篤突然眼睛一亮:“末將倒是想到了個主意。”

周泰大爲驚喜,趕忙催促道:“伯誠有何妙計,還不速速道來。”

霍篤當即回答道:“葭萌關不能棄守,可天雄關卻是可以啊。”

衆所周知,天雄關與葭萌關遙相呼應,卻並非是不能繞過的。

兩關之中,自然還是葭萌關更爲重要,不但坐落於平地隘口之上,一邊依山,一邊傍水,不但能卡住大軍通行的陸地道路,又能控遏嘉陵江和白龍江兩條水道。

而天雄關的位置就有些不一樣了,它是坐落在牛頭山上的,從北面漢中方向的金牛道過來,最佳的路線是經葭萌關北門入關,然後自南門出,走嘉陵江沿岸十里之後,從平緩山坡一路登上牛頭山,半山腰處,控遏牛頭山山嶺金牛道的必經之處,便是天雄關。

因此,葭萌關雖然封死了地形較緩,南面山麓大道,卻是照顧不到北面較爲陡峭的坡路。如果漢中軍自牛頭山山嶺北面攻打天雄關,葭萌關處除非出兵,否則是沒法援護對方的。

這也是霍篤所想出這個辦法的基礎所在。

周泰摸着鬍鬚,心中斟酌起來。

不得不說,霍篤這個點子還真有些東西。

天雄關位於葭萌關後方,若是真能攻下天雄關,當真就是繞過了葭萌關。

不過這個方案對於漢中軍來說其實相當危險,原因有三。

第一就是補給線變得格外艱難,因爲葭萌關依舊在周泰軍的掌控中,漢中軍想要補給天雄關,乃至於是天雄關後的漢中軍,必須要將補給線路放到牛頭山北麓,以避開葭萌關的威脅。

而這段路程度是相當困難的,不少地方甚至沒法使用畜力,更別說車輛了,得純純靠着人力揹負入關,極大的增加了後勤的壓力和成本。

第二則是漢中軍即便拿下了天雄關,卻依舊沒法阻斷葭萌關對外界的連通。葭萌關可以輕鬆的通過嘉陵江繼續獲得軍械糧秣的補給,甚至還能走水路將傷員送走。

除非漢中軍能夠憑空在嘉陵江,白龍江上變出一支強大的水軍來逼退周泰水軍,否則就只能在岸上看着劉封軍的船隻往來而徒呼奈何。

更別說想着封鎖葭萌,逼迫葭萌關糧盡開城了。

第三則是後路安寧,葭萌關中可是有着數千劉封軍精銳,以這支軍隊的實力,隨時都能威脅漢中軍的後路。

不過也正是這第三點,才能調動起漢中的資源。

唯有同時守住葭萌縣城以及天雄關,才能保障漢中軍後路安全。

既然如此,那漢中勢必要對戰場大規模增兵,但凡張魯沒有輕視左幕軍的話,最少也得在葭萌縣城和天雄關各自放上三五千人才行。

再加上通過天雄關後繼續南下入蜀的漢中軍,規模恐怕最少也得兩三萬人,這也就起到了劉封要求中調動漢中軍主力南下入蜀的效果。

“好!”

周泰糾結半晌,最終還是決定放手一試,只是有些後悔不該那麼快的接防天雄關。否則若是依舊是那五百蜀軍把守關隘的話,自己也就不用頭疼需如何才能讓漢中軍得手了。

又和霍篤商量了許久,兩人決定只要漢中軍再發動攻勢,他們就裝作力有不支,從天雄關調兵支援,直到將左幕軍徹底抽空,給漢中軍制造可乘之機。而左幕軍主力則龜縮不出,絕不再與漢中軍野戰,以免將對方徹底嚇退。

至於霍篤的計劃成與不成,那就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同時,周泰也將霍篤的計劃後送至江州交予劉封過目,並等待其後續命令。

**

劉封這邊收到漢中的戰況之後,開始各種應對措施。而遠在洛陽的曹操則比劉封要晚上了一些時間才收到了來自漢中的消息。

得知漢中軍與左幕軍在葭萌關外大戰了一場,引得張魯大爲驚恐後,曹操頓時大喜過望。

“文若,十日之內,可籌五萬石糧草,一月之內,再續十五萬石。”

曹操當即將心腹謀臣和重將們統統招來,但與他們的對話並非是商討行與不行,而是該如何出兵。

沒錯,曹操出兵之意已定,他要趁着這次天賜良機,兵不血刃的拿下整個漢中,並藉機尋找染指蜀中的機會。

這並非曹操剛愎自用,而是如此天降之喜實是無須再議,若是不取,當反受其咎。

荀彧聽罷楊柏求援之意後,又聽到曹操這番話,陷入了沉默之中。

曹操倒是很有耐心,等着荀彧思考,畢竟先前他聽楊柏敘說時,也是震驚了小半天。

荀彧的思考自然不會僅僅是爲了籌措糧食,更多的是思考自家集團是否應該摻和到漢中與左幕的大戰之中。

以荀彧的穩重,以及對劉封的忌憚,他本心之內其實是想勸說曹操慎重的。

可有一點卻是無法忽視,那就是正如曹操所言,一個完整的漢中對於曹操來說,實在是天降甘霖一般的美事。

眼下的漢中被張魯治理的相當不俗,人口甚至比靈帝時期還要多上不少,郡內水利發達,糧產豐沃,經濟雖不如其他兩項,卻也是中等之姿。

這樣一個大郡歸順,且又是要害之地,能夠完全遮蔽關中南面,對於曹操來說,無異於一味大補藥,是足以讓曹操目前實力再上一個臺階的基石。

突然,荀彧想到剛纔曹操所說的那句話,天若與之不取,反受其咎。

最終,荀彧下定了決心:“此事不難,彧可擔保糧草無憂。”

“善!”

曹操開心的笑了起來。

不過荀彧緊跟着卻是開口問道:“大將軍欲以何人爲將?”

曹操眉頭一皺,其實按他本心,此戰關乎漢中乃至整個益州,他自然是想要親自領兵南下,一來他信不過麾下其他將領的能力,二來親自領兵,也好屆時與劉封分肥益州。

可聽荀彧這口風,明顯是不希望自己親征啊。

“我意親自領兵南下。”

曹操猶豫了剎那,還是照直答道:“文若以爲如何?”

“臣以爲不妥。”

荀彧當即否決了曹操的想法,更在其變色之後主動舉薦道:“大將軍乃是朝廷之仰望,天子之重臣,如何能輕言離開洛陽?更不說深入大巴,征討益州了。”

曹操張開嘴巴,嚅動了幾下後又閉了起來。

堂上曹仁、夏侯惇等大將心中倒是十分火熱,思考着要不要主動毛遂自薦。

就在這時,曹昂挺身而起,直接走到曹操面前拜服了下來,隨即懇求道:“大將軍,臣下願往!”

堂上衆人皆是一愣,沒想到曹昂居然會在此時毛遂自薦。

誠然,這幾年曹昂在曹氏集團內的地位越來越高,曹操已經在開始爲其鋪路,最遲明年即將進位侍中,拜領司隸校尉之職,坐鎮長安,出掌關中一切事務,持節督察關中各路人馬。而曹休、曹純、司馬懿等人,皆是曹操爲曹昂準備的輔臣親信。

只是沒想到曹昂眼下竟會主動請纓,堂上衆人先是震驚,隨後仔細一想,發現曹昂除了能力以外,其他倒還真是不錯的人選。

曹昂作爲曹操的嫡長子,公認的繼承人,他的身份在明面上是與劉封旗鼓相當的。

雖然兩人的實力和地位差距還很遠,但有曹操爲曹昂背書的話,曹昂是最有資格與劉封談判的人選。

至於軍事能力,曹昂雖不出衆,但也已經頗有軍旅經驗,曹操大可以給他配上一個曹仁這樣的大將輔佐。

曹操也是想到了這一點,而且他想的還比堂上衆人更遠更多。

隨着天下板蕩以來,軍閥兼併日益。

如今天下總體上只剩下了袁、曹、劉三家,以及少數幾個地處偏遠的小軍閥。

未來的日子裡,曹氏集團必然會迎來兩面,甚至是多面作戰的情況。

那麼趁着這個機會,鍛鍊一下曹昂不失爲一個上佳之策。

“子修。”

曹操思索片刻,不答反問道:“汝毛遂自薦,意欲南下,那汝此番南下,欲求多少兵馬?入漢中之後,汝又有何打算?若是繼續南下入蜀,遇上了左幕軍,汝又當如何應對?此種種問題,汝可有應對之能?”

曹昂聽罷,仰頭答道:“懇請大將軍給精兵兩萬,入漢中之後,臣下定先駐兵白馬塞,唯大將軍之令後,再行南下之舉。若是遭遇左將軍,臣下必以禮相待,絕不輕言開釁。”

曹操先是大喜,隨即想到了什麼,笑意中帶上了點冷意。

不是因爲曹昂回答的不好,而是曹昂回答的太好了,尤其是駐兵白馬塞,而不是進入漢中郡治南鄭,實在是非常高明的戰略眼光。

要知道南征距離白馬塞都不到百里地,非目光如炬,如何能棄南鄭而就白馬?

看來這次曹昂主動請纓,毛遂自薦的背後必然有人在強力操控,就連自己會問什麼問題都讓那人給猜到了幾分。

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59章 否決張飛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76章 夜半訪客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52章 雙向奔赴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63章 下邳國相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36章 問對徐州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387章 各方後手
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59章 否決張飛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76章 夜半訪客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52章 雙向奔赴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63章 下邳國相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36章 問對徐州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387章 各方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