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人都是南郡大族的代表人物,在當地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僅次於龐家。
龐德公此舉,看似是無奈之舉,實則暗藏深意,他是想通過這一行動,分潤功勞給馮、王兩家,好獲得馮、王兩家的支持。
馮習和王源對視了一眼,他們從對方的眼睛裡都看到了一絲心動。
在這動盪不安的局勢下,他們也深知,只有審時度勢,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保全家族的利益。
旋即,兩人做出決定,不約而同的衝着龐德公躬身行禮,聲音低沉而又堅定地應了一聲,隨後便走到了龐統的身後。
龐統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他深知自己伯父這一步棋已經走對了,馮、王兩家的支持,將會爲接下來的行動增添不少勝算。
龐德公站在大堂入口處,目光緊緊追隨着龐統遠去的身影,看着他帶着馮習、王源二人漸漸遠去。
餘暉灑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一道略顯滄桑卻又滿含期許的輪廓。此時,他的眼神中既有對晚輩的信任,也有對局勢的忐忑,在心中祝禱上天的庇佑。
龐統帶着一隊訓練有素、氣勢不凡的龐氏族兵,步伐整齊、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郡府門口。
他身姿挺拔,站定之後,緩緩轉身,面向身旁的馮習和王源。
只見他神情莊重,微微躬身,行了一個標準的禮節,語氣誠懇且真摯地說道:“馮兄、王兄,此番大事,還需仰仗二位相助。勞煩二位先回府中,點齊族兵,與我在東門處匯合,共襄盛舉,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馮習和王源聽聞此言,心中暗自讚歎龐統思慮之周全。
他們明白,這或許就是參與此次行動、分潤功勞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不過,他們也清楚,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不容錯過。
於是,兩人對視一眼,齊聲應道:“士元所言極是,我等自當全力以赴,照辦便是!”
說罷,兩人轉身離去,腳步匆匆,各自回府點兵去了。
龐統望着兩人離去的背影,希望一切能夠順利。
一刻鐘後,龐統在東門內焦急地等待着。
不多時,便看見馮習、王源二人帶着各自的族兵趕來。
只見馮習身後跟隨着五百私兵,個個精神抖擻,裝備精良;王源身後也有三百人,不但人數稍少,精銳程度和軍械裝備也比之馮家差了許多。
不過王家族兵同樣也是士氣高昂,可見本地大族對劉表的打壓也是積蓄了許多不滿。
有了劉琦親自簽字蓋押的命令文書,再加上馮習、王源兩家的鼎力相助,龐統在奪取江陵西城的過程中可謂是輕而易舉,一切進行得悄無聲息,沒有引起絲毫波瀾。
此時,城外的揚州大軍正在有條不紊地修築營寨,準備來日攻城。他們哪裡知道,江陵城的局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江陵城宛如一頭蟄伏的巨獸,高聳的城牆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格外巍峨,深深的護城河波光粼粼,透着一股肅殺之氣。然而,就在此時,那熟銅包鐵的城門卻緩緩打開,長長的鐵鏈吊橋也緩緩放下。
龐統早已控制住了整個西門,他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姿矯健,威風凜凜地站在西門前,目光堅定地看着吊橋放下。之後,他毫不猶豫地一夾馬腹,率先從城門內躍馬而出,朝着揚州軍營壘疾馳而去。
城門開啓之時,揚州軍這邊的偵騎就敏銳地察覺到了異常。等到江陵城放下吊橋,城門大開,從裡面馳出一隊騎士時,他們不敢有絲毫大意,立即派人快馬加鞭返回後方營壘,將這一情況迅速上報。
收到消息之後,趙雲當機立斷,立即從營壘中馳出。他身披銀甲,手持長槍,英姿颯爽,威風凜凜。剛出營壘,便正好撞見了疾馳而來的龐統。
“龐閣員!”
趙雲看見龐統之後,心中頓時涌起一陣驚喜。
龐統此次行事極爲機密,返回江陵執行任務一事,只有揚州軍上層知曉。而趙雲,恰恰就是這上層將領中的一員。
“子龍將軍!”
龐統在馬上匆匆行了一禮,隨即神色嚴肅地說道:“家伯已經成功控制住了劉琦和郡府,我帶着馮習、王源二人,領着三家族兵順利拿下了城西。如今城中空虛,正是入城的大好時機。還請將軍立即發兵,入主江陵,執掌大局!”
趙雲聽聞此言,大喜過望,當即應允。
然而,趙雲的副將夏侯雲看見趙雲想要親自入城,心中不禁有些擔憂。他趕忙上前,打斷趙雲的話,隨後自告奮勇地說道:“將軍,末將願請纓,先發入城,爲大軍探路!”
趙雲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明白了夏侯雲的苦心。夏侯雲顯然是擔心龐統詐降,所以主動請求率先進城,以確保大軍的安全。
趙雲都能看出來的事情,龐統如何會看不出來。
龐統當即笑道:“子龍將軍,夏侯將軍所言甚好,當務之急,是入城控制西門,既是如此,不如先以先鋒接管城防,大軍可集結後從容進城。”
趙雲雖不信龐統會背叛劉封,但夏侯雲所言也是爲了自己和所部軍士的安全。眼看着龐統如此知情識趣,幫着自己想出了這麼好的辦法,於是立刻便答應了下來,並同時開始集結兵力。
一盞茶的時間過後,夏侯雲親自帶着一千精兵,護衛着龐統的直趨江陵西城。而趙雲則繼續在營壘中緊張地集結兵力,並將情況迅速報給還在津鄉的太史慈。
不過趙雲卻不知道,江陵城這邊的異常早已引起了津鄉的反應。太史慈得知消息後,立刻帶着三百精騎,快馬加鞭地朝着前方營壘處馳援而來。
這三百精騎並非是太史慈所部所有的騎卒,只是大部分的戰馬還是不習慣水路,哪怕都乘坐的是樓船、大型艨艟,可下船之後,也頗爲不習慣。
只有這三百多匹馬狀態還算不錯,可供騎乘,於是便被太史慈集中了起來,以應對異變。結果這會兒就派上用場。
太史慈、趙雲兩人見面後,簡單交流了一番,太史慈的臉上也露出了驚喜之色。他心中暗自盤算着,要是龐統真的得手了,那江陵可就不戰而降了。
如此一來,大軍或許可以先行轉向江南,截擊蒯越。雖然大概率來不及阻止對方進入孱陵,但倘若能夠拿下公安、樂鄉其中一處,局勢就將更加倒向揚州。
屆時只需在公安、樂鄉駐以數千精銳,再搭配數千水軍,就能有效地牽制住孱陵這荊北數萬殘兵了。
龐統帶着夏侯雲等一千精銳先行回城,看着夏侯雲進城之後,迅速而又有條不紊地接管了城門、城樓、望樓等要地的城防,龐統心中悄然長鬆了一口氣。他知道,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江陵城中即便還有忠於劉琦的勢力,對方也已經再沒有了翻盤的機會。
不多時,遠處煙塵滾滾,一支整齊劃一,好整以暇的軍隊緩緩朝着江陵城而來。
爲首的兩員大將,一個威風凜凜,身披銀甲,手持長槍,正是素有“白馬銀槍”之稱的趙雲;另一個則英氣逼人,身披紅色披風,背挎雙戟,乃是勇猛無比的太史慈。
龐統見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輕鬆的笑容。他轉身對身旁的馮習、王源說道:“馮兄,王兄,兩位將軍已至,還請賢兄們隨我一同前去迎接兩位將軍進城。”
馮習、王源心中一喜,這可是露臉的事情,他們先前幹了這麼多,可不就等着這一刻嗎?
兩人趕忙跟上龐統,朝着城門門洞走去。
太史慈和趙雲率領着軍隊,步伐整齊地進入江陵城。
在城門口匯合了龐統等人後交談起來,太史慈和趙雲二人對馮習很有好感,因爲馮習在軍略一道上頗有建樹,對於太史慈和趙雲的問題,都能對答如流,見解獨到。
相反,王源則稍稍受了些許冷遇。
不過,龐統心思細膩,及時察覺到了這一點。他乾脆落後兩步,陪着王源交談起來。話裡隱隱透着暗示,隱晦的詢問着王源心儀之職,聽得王源心神搖曳,心中十分感動。
城中的百姓們紛紛躲在自家門口,用好奇而又畏懼的目光打量着這支陌生的軍隊。然而,讓他們驚訝的是,大軍進城之後,秋毫無犯,軍紀極爲森嚴。所有士卒在軍官的帶領下,迅速而又有序地控制了各條當街要道,卻並無半點擾民之舉。
同時,大軍還分出三部人馬,帶着劉琦簽字畫押的文書,前去其他三門接防。尤其是南門,此處乃是港口,所能容納的船舶數量遠遠大於津鄉港。
這兩處港口相加,足以容納下三、四千艘艦船停泊,足以供揚州水軍全軍落腳。故此,江陵南門港口和碼頭對於揚州水軍來說,乃是重中之重,務必要完整納入手中。
趙雲和太史慈騎着高頭大馬,在馮習的帶領下,來到了郡府正堂龐德公的面前。兩人翻身下馬,抱拳行禮,異口同聲地說道:“拜見龐公!”
龐德公心中驚喜不已,臉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連連謙虛,微笑着走下臺階,雙手扶起兩人,說道:“兩位將軍一路辛苦了,府君正在堂上,可要隨我一同拜會?”
太史慈和趙雲自然不會拒絕,他們其實心裡也在想着劉琦。
之後,發現劉琦在龐氏子弟的看顧下,並未有什麼損傷。倒是劉琦看見太史慈、趙雲二人,頗有一些顫顫巍巍之感,顯然是擔心自身的安全。
太史慈上前拱手作揖道:“我家主公對劉公子心慕已久,若是得知能與公子相見,必然會十分高興。還請公子不必多慮,末將會盡快安排船隻,送公子前往沙羨與我主相見。”
劉琦聽聞此言,心中的擔憂稍稍減輕了幾分,臉上更是露出了一絲感激之色。
寒暄過後,太史慈和趙雲便開始着手處理城中事務。
他們先是派出士兵在城中四處張貼告示,安撫百姓,告知他們軍隊不會騷擾百姓,讓大家安心生活。同時,他們還組織士兵們幫助百姓修繕房屋,清理街道,開啓糧倉府庫,給城中孤寡老幼發放糧食。
百姓們看到揚州軍士卒竟如此友善,心中的恐懼漸漸消散,開始重現江陵城往日的繁華與安寧。大街小巷,人聲鼎沸,店鋪林立,吆喝聲、歡笑聲交相呼應。百姓們的臉上洋溢着久違的笑容,慶幸自己躲過了如此兵禍,保住了往常安居樂業的日子。
同時,闔城百姓也對左將軍劉封產生了巨大的好感,並開始悄悄打聽、傳揚起劉封的事蹟起來。
在城防方面,太史慈坐鎮中軍,而趙雲則親自檢閱武庫,揀點庫存,巡視城牆、城樓,望樓、敵臺、門洞等要處,但凡見有損毀破舊之處,便立即下令徵集工匠進行修繕彌補。
同時,四處城門悉數換成了揚州軍士卒看守,還加強了城門的守衛力量,江陵城中也安排了巡邏隊,在重新開啓城門,任由百姓自由進出的同時,也嚴格盤查進出城的人員和車輛,確保江陵城的安全。
先前爲劉琦所徵召的數千青壯悉數釋放回家,與家人團圓。而各大家族的部曲也各歸其府,至於江陵城中原有的兩三千郡兵則僅僅是被要求去除軍械甲冑,返回駐地休整。
這些人後面多數將會用作後勤運輸,轉運糧草軍械等任務。
江陵城中上至龐德公、龐統、馮習、王源等人,下至黎民百姓,郡兵俘虜,都在這些舉措之中,安定了下來。
在太史慈和趙雲的努力下,江陵城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繁華與安寧,百姓們得以安居樂業,而江陵城外的鄉間,則繼續熱火朝天的進行着夏播。
入主江陵的第一天,太史慈就以劉琦名義擬製了文書,交由周泰所部,前往接管公安、樂鄉,並偵查孱陵的情況。
得令之後,周泰立刻分兵,以蔣欽取公安,董襲取樂鄉,輜重後勤運輸等艦船悉數停泊於江陵城南港口之中,而他本人則坐鎮津鄉港,隨時應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