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壓力劇增

第468章 壓力劇增

在這劍拔弩張、局勢如緊繃弓弦的關鍵時刻,人羣之中,韓嵩挺身而出。

他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深吸一口氣,猛地一聲大喝:“肅靜!”

這聲暴喝猶如洪鐘鳴響,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瞬間鎮住了場上亂作一團的衆人。

嘈雜的議論聲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韓嵩深知此刻每一秒都彌足珍貴,容不得半點耽擱。他立刻有條不紊地安排起來。首先,他神色冷峻,目光掃過衆人,厲聲下令禁言:“從現在起,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主公吐血昏迷的消息,違令者斬!”

語氣堅定,不容置喙,衆人紛紛點頭應下。

緊接着,韓嵩迅速安排起各項事務起來。

他先是看向劉闔,神色嚴肅:“開陽,你即刻外出,務必召集城中所有名醫,越快越好!”

劉闔當即領命,匆匆離去。

之後,韓嵩轉頭看向蔡瑁,聲音洪亮:“德珪,自今日起,襄陽軍權由你總掌。速速徵召青壯,調集周邊兵馬,佈置防線,加強城防!”

狼狽不堪,又揹負了刺激劉表吐血罪名的蔡瑁心中微定,感激的看了眼韓嵩,抱拳領命,然後大步而去,準備出外調配軍務。

最後,韓嵩思索片刻,決定以鄧義爲使,前往關中商城縣聯絡張濟,與之商談請援一事;另以傅巽爲使,前往雒中向朝廷告狀,希冀能夠獲得朝廷的支持,下詔調停荊揚戰事。

之所以安排鄧義去,是因爲鄧義爲人剛正不阿,足智多謀,在韓嵩心中,唯有他能擔此重任。畢竟向張濟請援,無疑是與虎謀皮。

張濟此人,在涼州武人當中,雖算是較爲理智清醒,對士人也比較客氣,可他終究是涼州武夫,在前幾年裡,還多次入侵南陽,與荊州軍交手數次,不得不防着他有鵲巢鳩佔,趁機入主襄陽的心思。

而傅巽出使雒中,自然也是極爲合適的。

傅巽本身出身北地,本就毗鄰雒中,家中世代大儒,名門之後,在朝中很有聲望,自然是再覈實不過的人選了。

安排完畢之後,韓嵩親自護着劉表,衆人小心翼翼地將他送入後院。

經過一陣忙亂的救治,劉表總算是緩緩清醒了過來。

聽了韓嵩的處置安排後,他臉色煞白,身體還十分虛弱,但還是微微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韓嵩的處置。

襄陽這邊因爲劉表的變故,忙得雞飛狗跳,而劉封這邊,也迎來了新的棘手難題。

此前,劉封大軍一路北上,勢如破竹,可當進軍至鄀國縣前時,前面積累的一系列問題終於到了一個臨界點,情況陡然生變。

大軍的行軍速度開始放緩,如同陷入泥沼,遭遇到了來自於各處的反抗,每前進一步都顯得格外艱難,而且後勤壓力也在這一刻急劇飆升。

“主公。”

一道清朗的聲音傳來。劉封擡頭一看,進來的人是諸葛亮。

劉封心中有些驚訝,自從大軍北上襄陽以來,衆人都忙得焦頭爛額。尤其是諸葛亮和陸遜,兩人作爲劉封政務軍事兩端實質上的副手,每日忙到腳不點地,連軸轉個不停。

這會兒諸葛亮特地跑來見自己,肯定是有極爲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議。

想到這裡,劉封立刻起身,動作迅速地從案几後轉出來。他面帶微笑,神色關切地說道:“孔明此來,所爲何事?”

一邊說着,一邊熱情地將諸葛亮請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這椅子乃是彭城工坊最新出品的傢俱,設計精巧,樣式新穎,特地送了好幾套至揚州,讓劉封品鑑一二。

劉封也沒客氣,直接帶了兩套上船使用,久而久之,也漸漸培養起周圍人使用椅子的習慣。

領着諸葛亮坐下之後,劉封又叫來了茶湯,熱氣騰騰的茶湯散發着誘人的香氣。

劉封這纔看向諸葛亮,眼中滿是詢問之意。

諸葛亮從懷中取出一份帛書,雙手遞給劉封,神色凝重地說道:“主公,本月耗糧已至四十萬石,糧耗增長之勢很是強勁,恐怕下個月的數字會更加龐大。”

劉封心中一驚,原本端着茶碗的手微微一頓,隨後緩緩放下茶碗,接過帛書,仔細地翻閱了起來。

自揚州大軍進入荊州以來,因爲戰術需要,戰線被拉得非常長,幾乎橫跨了整個長江中段上千裡地。若是算上揚州後勤路段,毫不誇張地說,佔據了長江三分之二的總長度。在如此漫長的戰線上作戰,兵力動用自然極其龐大。

因此,自黃祖退到州陵前,揚州軍每月的糧耗就已經達到了三十萬石,遠超本來預算之中的二十五萬石。

州陵大捷之後,劉封並沒有立刻北上襄陽,而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戰略決策,派兵前去攻佔江陵。

這一決策旨在堵塞蒯越軍偷渡大江,從陸路返回襄陽的最後一個口子。雖然在戰略上取得了巨大優勢,徹底封死了蒯越軍返回襄陽的道路,使得其只能孤懸於外,只剩下了苟延殘喘之能。可同樣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劉封面臨了兵力上的捉襟見肘,爲了填補兵力空缺,他不得不將駐防揚州的最後機動兵力——賈逵軍給調來了荊州。如此一來,揚州軍所動用的作戰兵力直奔十五萬而去。再加上俘獲了大量的戰俘,僅僅州陵一戰,就生俘四萬荊州軍,這還不算黃祖投降之後,勸降了大半個江夏郡所帶來的降兵。

此後,又在巴丘之戰中斬俘過萬。

如此一來,揚州軍對糧食的需求直接暴漲到了每月四十萬石,其中包含了近十萬的降兵和本地徵召的民夫。

在第一階段時,揚州軍主要作戰區域是沿江地帶,哪怕攻堅西塞營壘、蘄春、下雉、鄂城、邾城,夏口,沙羨、州陵乃至於巴丘、江陵,幾乎全部位於大江江畔,其中半數還是地地道道的江港城市。

這意味着這四十萬石糧食中,損耗其實並不嚴重,是真真實實被揚州軍給吃了。也即是說,這樣的糧耗規模,是硬消耗,沒法削減的。更嚴重的是,劉封還在這時候展開了北進襄陽的計劃。

“主公,以亮之計算,下個月的糧耗恐怕最少也得四十五萬起步了,若是再有大勝,恐怕會直接突破五十萬。”

諸葛亮眉頭緊皺,神色謹慎,緩緩說出了自己的估算。

北上襄陽以來,作戰形勢與前一階段截然不同。漢水畢竟不如大江,許多城市並不會建立在漢水邊上,而是會隔開一段距離,建立在地勢較高的地方。這也是古人的經驗和智慧,擔心漢水來洪時,不會導致城池被淹。可這樣一來,大軍攻略這些據點時,可就必須要用到民夫了。

尤其是爲了爭取時間,揚州軍會採取多點同時進攻的方案,這樣一來,對民夫的需求量急劇增加。

雖然劉封採用的是就地徵召,以及使用戰俘來替代的方法,可這些人也是要吃飯的。

要不是這些城市大部分都距離漢水不遠,糧食壓力的增加還會更加觸目驚心。

“五十萬石嗎?”

劉封皺着眉頭,神色凝重,這個數量確實有些嚇人了。庫存的兩百多萬石僅僅只夠四、五個月所用,而且諸葛亮這邊還在暗示後面還會繼續增長。

不過劉封也不是沒有後手,別的不說,劉備手裡最少還捏着五百餘萬石的糧食,數量遠在揚州之上。畢竟豫州的汝南、徐州可都是豐腴之地,所收穫的糧食遠在揚州之上,更別說揚州的江北兩郡剛剛渡過了這幾十年來最強烈的旱災。

因此,劉封是完全可以和劉備開口的,問題只是這個口劉封並不想開。

這並非是劉封在鬧什麼彆扭,更不是對劉備有什麼意見,而是出於本陣營高度的利益考量。

千萬別忽略了這個年代的運糧成本。

豫州也好,徐州也好,光是從這兩個地方轉運至揚州就有六七百里之遙,再從大江轉運到荊州,北入漢水,這一系列跑下來,足足兩三千里之距。

雖然水路損耗是要比陸路少得多,可少不代表就沒有。按照每百里百分之五的損耗,一千里的損耗就接近五成了,兩三千里那損耗可就超過本體了。

劉封沉思片刻,問道:“西陵、江陵俱已開城,前日攻取沙羨時,其中輜重糧草也多半保全,這些地方共得多少糧食?”

對於這些數字,諸葛亮早就爛熟於胸,根本不用翻看帛書,不假思索地直接回答道:“西陵城中有糧二十萬石,沙羨得糧十五萬石,州陵得糧十五萬石,江陵略多一些,有糧三十萬石。”“等等。”

劉封聽到這裡,忍不住打斷了諸葛亮,臉上滿是驚疑之色:“江陵只有三十萬石存糧?”

諸葛亮神色平靜,點頭應道:“不錯。”

劉封頓時驚疑道:“江陵,荊州重鎮,南郡郡治,魚米之鄉,如何只有三十萬石糧食。”

要知道吳縣庫存的糧食最多時接近百萬,江陵這糧食庫存明顯不對勁。

諸葛亮一臉從容,不慌不忙地回答道:“主公,南郡是荊北魚米之鄉,又身處內地,僅有長江上游益州的威脅,故此駐兵歷來不多。而富裕出來的糧食,都是要送往襄陽和江夏的。”

諸葛亮這麼一說,劉封算是反應過來了。

“此次荊北征討軍南下,興大兵十萬,江夏郡又是江防重鎮,不論是兵馬還是糧草,都不能輕易抽調。故此,糧餉的壓力多半倒是壓在了南郡的身上,僅僅去年下半年,至今年開春之後,南郡就被抽調出了百萬石的糧食,以及其他各類軍械物資。”

劉封聽完諸葛亮的補充,眉頭皺得更緊了:“那江陵豈不是抽調不出多少糧食了?”

諸葛亮點了點頭:“如今江陵附近有我軍兩萬餘衆,最少得預留二十萬石糧食。因此,最多隻能抽調十萬石。不過等到秋收之後,情況會大爲好轉。”

如今荊北三郡之中,因爲黃祖的緣故,江夏郡大部分都已經開城投降。反倒是南郡,即便有劉琦在手,也僅有一半的縣城開城投降。這也是有着南郡之中,有不少縣邑緊靠着襄陽的關係。

劉封在心裡默默計算了下,在荊州內部可以籌措七八十萬石糧食,再加上揚州府庫中的兩百多萬石,大致上撐到秋收問題不大,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不過他想了想,爲了求穩,決定道:“孔明,汝爲我修書一封,送去徐州,告知我父,使其下令廣陵以及中汝南之糧暫時勿動,以備不時之需。”

廣陵與江東隔江而望,從廣陵處調糧,成本與揚州是不相上下的。而中汝南則有水道勾連廬江、九江,可以沿着壽春,合肥一線,進入大江,路程雖然要遠上幾百裡地,但也是僅次於廣陵性價比的籌糧地了。

只要劉備按住這兩處的糧食不動,劉封就有了充足的後手,而這套應對方案,幾乎是不需要什麼額外成本的。

劉封與諸葛亮商量完畢之後,又把陸遜特地找了過來。

如今在戰術上,揚州軍已經開始展開分兵,同時對鍾祥、鄀國、邔國、宜城、上洪、漢南等六城展開攻勢。

其中,以賈逵所部爲主力,對鄀國、邔國、宜城三座大城發動攻擊,而以挽瀾軍爲輔助,負責鍾祥、上洪、漢南三座小城的攻略。

這六座城市裡,後世最有名的自然是鍾祥,自五胡亂華之後,素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可在當下,鍾祥卻並不重要,只是一座小城,遠遠比不得鄀國、邔國和宜城重要。

至於最爲精銳的摧鋒軍,則被安排駐紮在藍口聚進行休整,作爲戰略預備隊,並繼續養精蓄銳。

同時,依舊以甘寧所部爲先驅,在率道以南十里處下水寨,封鎖漢水水路,阻斷襄陽想要救援六城的最佳通路。

這次,劉封將陸遜叫來的目的,是準備調整態勢,優先拿下鄀國城。

鄀國城緊鄰漢水,有一個天然港口,城池雖然不大,但府庫、糧倉也是一應俱全。如果能夠拿下這裡,就可以作爲最前沿的據點,進行糧食的囤積、中轉據點。

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639章 李整破陣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603章 仲達獻策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75章 達成契約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42章 韓循獻策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43章 非蠢即壞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618章 奔襲得手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610章 子孝碰壁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78章 戰役計劃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439章 揚州兵動
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639章 李整破陣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603章 仲達獻策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75章 達成契約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42章 韓循獻策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43章 非蠢即壞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618章 奔襲得手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610章 子孝碰壁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78章 戰役計劃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439章 揚州兵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