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安排妥當

第485章 安排妥當

荊蠻的情況和山越比起來,也好不到哪裡去。

山越大部分都是四分五裂,不但與漢人開戰,同時山越內部也是互相廝殺,有時候殺的狠了,比和漢人之間的衝突還要血腥殘酷許多。

漢人對山越的殺戮其實並不重,因爲南方缺乏人口的關係,所以山越部落一旦被漢人征服,往往是精壯揀選爲士卒,農夫,老弱婦孺則下山編戶齊民。

可山越之間,卻是爲了有限的生存資源而廝殺,獲勝的一方只會選擇對方的青壯吞併小孩,老弱根本沒有生存的機會。甚至在災年,或者資源匱乏的地區,勝利一方就連青壯也不會收容,而是選擇全部殺死,用來祭祀神靈。

也正因此,山越纔會被叫做百越,這個百字其實是個虛數,可見山越分裂的有多厲害。

荊蠻的情況要比山越好一些,因爲荊蠻的漢化程度要比山越走的更遠。

像沙摩柯這樣的蠻王,在荊州居然都已經組建出數十萬人的部落聯盟了,能夠供養得起數千人的脫產全職戰士。

有趣的是,這樣的大蠻王,反而會比小部落更親近東漢政府。

一來是因爲部落聯盟太過龐大,僅靠自身的力量是不足以維繫下去的。僅僅只是食鹽,布匹、陶器等物資,就必須依賴於同漢人進行貿易。

有求於漢人的結果就是必須要親漢,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東漢朝廷的規矩和限制,以換取貿易的權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些大蠻王雖然表現出親漢,但並不代表他們本身真的親漢。即便他們本身真的親近漢人,也不代表他們會爲東漢而犧牲他們自己的利益。

畢竟蠻王的集權程度要遠遠遜色於漢人,內部也有許多派系的勢力,有的派系甚至和蠻王是敵對的,正時刻尋找着想要掀翻蠻王的機會。

一旦敵視漢人的蠻王上臺,那往往就是一場征伐戰爭的開啓。

東漢時期的荊蠻就是在這樣的循環中漸漸消失在歷史之上的。

劉封特地將這些情況毫無保留的告知了龐統,而一旁旁聽的諸葛亮和陸遜也是若有所思。

交代完後,劉封沒有讓龐統開口,而是繼續介紹了另外一處。

“另一處是江北廬江郡都尉。此地乃是揚州江北地區,毗陵大別山,山中亦有百萬荊蠻,這裡也有兩三個蠻王,其中勢力最大的一個名爲梅殷,與家父手下將領梅宇、梅乾父子倆有些親緣。此人在大別山中有十餘萬部衆,頗有實力。”

隨後,劉封對龐統道:“我調配荊州宿將黃忠、荊州名士廖化與汝,亦是可揀選兩千荊州精銳,再允你在南郡招募一千部曲,可徵辟汝家子弟隨軍。除此以外,我還會自揚州軍中調周峻領一千揚州軍爲你助力,攏共亦是四千人馬。”

龐統這個陣容堪稱豪華,黃忠這會兒名氣可比魏延大多了,更別說霍篤、霍峻、傅彤這些地方豪強了。

黃忠可是正兒八經的中郎將,整個荊州也就那麼幾個人,毫不誇張的說,黃忠就是劉表親軍嫡系外姓將領中的第一人了。

蔡瑁是外戚,黃祖是藩屬,劉磐是宗室。黃忠作爲外姓第一將的地位都能和這三位比肩了,只是實力自然是差遠了,不可同日而語。

龐統心中感激萬千,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只能將這份恩遇深藏進心底,以死報答劉封的知遇器重之恩。

劉封和聲細語的詢問道:“士元,你意挑選哪裡出任?”

龐統沉默片刻,竟然不答反問道:“主公需要我去何處?”

劉封笑了起來,明白龐統是想以這種方式來向自己表達感激和忠誠,於是便接受了對方道:“就先去江北吧,我讓家父派遣梅宇、梅乾父子倆前來助你。”

龐統感受到劉封的細緻和關心,感激的說不出話來,只能拜倒以示尊崇。

龐統的行動也感染了諸葛亮和陸遜,三人齊齊下拜,劉封則笑着上前將他們一一扶起,拉着手期許道:“君等皆有我重望在身,切忌保全自身,不可輕投,失敗算不得什麼,保重自身,自可重頭再來。若是輕拋己身,奈我和親友何如?”

劉封一番話殷殷切切,感人肺腑,直聽的諸葛亮三人潸然淚下,恨不能將一片忠心剖出來擺放到劉封面前纔好。

安排了諸葛亮三人的去處之後,劉封並沒休息,而是又把呂蒙、凌操、全琮給叫了進來。

三人中呂蒙隱隱成了領頭之人,凌操和呂蒙交好,並且因爲年齡的關係,兩人之間明顯以呂蒙爲主導,而全琮因爲新來,爲了融入團隊之中,自然也不會和呂蒙、凌操過不去。再加上呂蒙情商很高,而凌操年齡幼小,因此有了這樣的結果。

對他們三人,劉封自然是不如諸葛亮三人那般重視。

雖然呂蒙也是武廟常客,論功績、能力,可能還在龐統之上。可架不住人家龐士元原時空裡可是爲了劉封老爹戰死的。

聽完劉封的安排後,呂蒙三人登時眼睛都亮了起來,顯然沒想到還有這等好事。

其實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劉封也在不斷的鍛鍊呂蒙、凌操,包括後來的全琮都有得到過鍛鍊。呂蒙、凌操兩人是從到了劉封身邊後就被培養起來,最初就讓他們各自帶領一什甲士,漸漸的提高到了一隊,然後又是百夫長,而全琮一來,就擔任了百夫長的職務,這也和他出身世家大族,本就有着不俗的學識能力有關。

如今他們雖然都一口氣被擢升爲了都伯,對於天賦、能力俱佳的三人固然是一個考驗,但劉封卻對他們很有信心。

三人驚喜過後,趕忙拜倒,大聲疾呼道:“我等願爲主公效死!”

“你們三人可各自從親衛營中揀選一百人作爲骨幹。”

劉封對呂蒙三人也是極其大方,更是明白組建軍隊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心腹骨幹,故此一口氣批給他們一百骨幹,事實上是等於給他們超編了一百精銳老兵,如果再算上一百套鐵甲,那更是足以以一當十。

呂蒙三人剛剛聽說自己得以外放,還直接被擢升成了都伯,又是在諸葛亮他們手下統兵,本就已經喜不自禁了。可沒想到居然還有這麼大個餡餅等在這裡,屬實是喜出望外。

看着呂蒙三人激動雀躍的模樣,劉封的心情也變得更好了起來。

只是他表面上卻故作嫌棄,擺了擺手:“看來你們也早就不想待在我身邊了,此刻得了外放纔會如此高興。”

呂蒙三人一聽,頓時傻了眼了,就連三人中最會跳脫機敏的呂蒙也懵逼了,更別說性格直率的凌操以及性情敦厚的全琮了。

“主公,我等、我等並非……”

呂蒙、凌操、全琮三人急的冷汗都出來了,一起跪倒在地,想要解釋一番。

“好了好了。”

劉封哈哈大笑了起來,不再戲耍他們,而是將三人一一扶起:“我不過是同你們開個玩笑,不至於如此,快快請起。”

安撫了呂蒙三人之後,劉封這纔開口道:“汝等三人且去尋孔明他們開一封文書,然後去賈將軍處,他自會安排你們揀選荊州降卒。”

呂蒙三人恭恭敬敬,齊聲應喏。

目送呂蒙三人離開之後,劉封最後將許褚喚了進來,隨後吩咐道:“仲康,準備一下,前往城中蒯家大宅。”

“喏!”

許褚應了一聲,當即轉身準備出去安排,結果劉封卻是又喊住了他。

許褚回頭之後,聽到劉封詢問道:“仲康,呂蒙三人已被我外派,建功立業,汝心中可有羨慕?若是你也想要外任,可告知於我,我自會爲你尋找美職。”

許褚心中一暖,恭敬回道:“褚無有過人之才幹,唯有一身氣力,能跟在主公身邊,便是許褚莫大的榮光,不敢再有他念。”

劉封滿意一笑,不再多言,但心裡卻是想定了,總要給許褚外出刷些功勞。

與演義截然不同,正史上的許褚成性沉穩,情商極高,死忠於曹操,卻能在曹操死後立刻就被曹丕引爲心腹重將,繼續負責貼身保護曹丕。

老曹家有多善忌多疑,那可是從曹操一脈傳下來的。

由此正可見許褚的情商有多出類拔萃。

曹操雖然沒有給許褚建功沙場的機會,但委實也沒有虧待了許褚,封侯拜爵,領袖近衛,可謂是信任恩寵之極。

而許褚這樣的底層豪強武人出身,最後竟然能入曹魏核心集團,也足以證明了曹操對許褚的恩遇。

只是,劉封卻總覺得有些可惜,因爲他覺得許褚這般細心、謹慎,勇猛而穩重,其實是頗有名將之姿的。他其實頗想看見許褚能夠建功沙場,立功封侯。

許褚告罪一聲,轉身離開,出外召集親衛,準備出發事由。

一盞茶的功夫後,劉封在許褚的陪伴下走出了府邸,登上馬車,儘量輕車簡從的前往了蒯家大宅。

劉封一出府,宛如湖中投石,一下子引來了許多家族的目光。只是懾於劉封軍的威勢,這些家族只敢躲在遠處觀望,沒有一個敢於靠近的。

蒯家大宅距離州府距離其實相當近,蒯越兄弟倆本就是劉表的大股東,又在荊州州府之中擔任要職,劉表和荊州的許多事情都需要同他們倆商議,自然不會離開的很遠。

蒯越如今還在江陵城中,而蒯良則剛從宛城回到襄陽不久。

自曹軍接管宛城之後,正在宛城擔任南陽太守的蒯良則輕車簡從,日夜兼程的返回了襄陽。只是回到襄陽,蒯良並沒有求見劉封,也沒有拜會其他家族,而是直接入了蒯府之中閉門不出,至今已經有足足四日了。

在這四日時間裡,蒯良閉門謝客,不但沒有接見襄陽各大士族豪強子弟,也沒有出府前往拜見劉封,只是呆在蒯家府邸之中。

蒯良的這種行爲,很容易會被認爲對抗當地的統治者。而蒯良本身又是荊州名士,在荊州的聲望相當之高。尤其是輔佐劉表安定荊州,使得蒯良不但有名,且對荊州也有功。

一時之間,原本剛剛放鬆下來的襄陽城內又變得有些緊張了起來。

шшш●ttкan●℃ O

親近劉封的荊州人會爲蒯良的安危而感到擔憂,同時也期盼劉封能夠大度原諒對方的無禮。而厭惡劉封,或者是想要投機之人,則在暗中默默的關注着,希望劉封和蒯良乃至於蒯家之間爆發激烈的衝突,好讓他們能有渾水摸魚的機會。

此刻,劉封離開州府,前往了蒯家大宅,無疑是事情到達了臨界點。

一時之間,全襄陽的人,上至世家大族,豪強鉅商,下至販夫走卒,平頭百姓,都在等待着事情的發展。幾乎是萬衆矚目之下,劉封在蒯家大宅門口下了馬車,然後吩咐許褚前去敲門。

很快,大門旁的小門打開,從裡面走出一個老者,乃是蒯府管家。

一看到劉封,蒯府管家立刻屈身下拜,衝着劉封行禮。

看見劉封點頭後,許褚上前詢問老者道:“左將軍先前已經下過名刺,要於今日拜訪蒯府君,眼下左將軍已至,緣何不打開中門,以迎貴客?”

蒯府管家苦笑道:“我家主人自數日之前回府之後,已臥牀不起。先前左將軍送來的名刺已經送至主人身前,但卻沒有處置。”

劉封聞言,眉頭微動。

蒯良居然病了。

只是不知道這病是真病還是假病,是體病還是心病。

於是,劉封不等許褚繼續開口,有些失禮的主動上前道:“既是先生病了,那我本不該多加叨擾。只是先生乃我荊州名士,如今身體有恙,若不能親眼見過,我如何能放下心來。”

“且開中門,我自入府去見先生。”

劉封轉身吩咐道:“車駕就停在府外吧。”

按照規矩,車駕其實也要入府,以劉封這等尊貴的貴客,主人家自然是要拆卸門楣,以迎尊客車駕入府的。

只是如今蒯良都病了,劉封自然不能要求太多。

若不是於理不合,他都不介意從小門而入了。

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89章 立木懸金第18章 委以重任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32章 許耽籌謀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65章 禮送賣家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3章 大言欺人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5章 舉薦太史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63章 下邳國相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51章 公瑾難求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37章 心腹大患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2章 拜訪曹豹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49章 魯肅舉才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277章 兵發汝陰
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89章 立木懸金第18章 委以重任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32章 許耽籌謀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65章 禮送賣家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3章 大言欺人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5章 舉薦太史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63章 下邳國相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51章 公瑾難求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37章 心腹大患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2章 拜訪曹豹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49章 魯肅舉才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277章 兵發汝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