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精銳丹陽兵

第88章 精銳丹陽兵

不過粗粗看了下,這一千人的水準最少也算中上,其中竟然看不到老弱。

問了之後才知道,原來老弱早就讓趙雲、田豫兩人挑走了。

這也難怪了,畢竟劉封可是少主,這四千部曲還都是靠他從曹豹手裡挖出來的。

趙雲和田豫都是剛正不阿的性子,心中感激劉封都來不及,如何還會把精銳挑光,只留下老弱病殘給他?

所以反倒是趙雲、田豫特地把老弱一掃而空,剩下了這些中上水平的士卒。

劉封心裡暗暗感激趙雲和田豫,一旁的潘璋和徐盛已經看的眼睛發亮了。

尤其是潘璋,恨不能立刻就開始動手挑人,只是礙於劉封還沒下令。

其實從戰力的角度出發,潘璋先前所帶的二十甲士,要遠比這些士兵強的多。

別的不說,如果以潘璋穿重甲帶隊,只需要一個衝鋒,就是打垮了眼前這一千部曲都有可能。

因爲這些甲士不僅僅身材魁梧,孔武有力,更重要的是他們人人披甲。

雖然披的是鑲嵌鐵片的皮甲,可這依然是甲冑,而且還是全身甲。

須知有甲冑沒甲冑可是天差地別,就眼前這一千人的部曲,也沒有人披甲,就連最普通的皮甲都沒有,士卒們都是穿着布衣,帶着武器而已。

就這,還是丹陽精兵,可見這時代的裝備的匱乏,以及甲冑的珍貴。

劉封后來問了一下,原來這些丹陽兵也不是全無甲冑,這個一千人的營裡總共有小兩百套皮甲,只是訓練的時候一般不穿,怕有損耗,都集中放置在營房內保存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東漢和西漢雖然名義上是一個王朝的延續,可實際上真的是兩個割裂的,截然不同的王朝。

西漢不論是動員能力,還是稅賦能力,都要大大的強過東漢。

而東漢只能採取虛邊重內的政策,高度精銳化中央軍,同時打壓削弱地方郡國兵。

這樣一來,久而久之,地方上的郡國兵不但人數極少,裝備很差,而且完全沒有造血能力。

整個東漢的裝備造血機制,基本集中在了中央,以及南陽、徐州等少數幾個地方。

這就導致漢末羣雄的時候,其實關東羣雄大部分都是菜雞互啄,缺乏甲冑的有效保護,使得傷亡率居高不下,老兵的存活率也非常低。

劉封很想要改變這一切,但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相當困難的。

徐州本來是有造血機能的,可惜陶謙主動去招惹曹操,導致彭城國被曹操屠成了白地。

建設在彭城國的鐵官營,自然也就灰飛煙滅了。

徐州另外的指望,就是位於廣陵的鐵官營,可現在廣陵也不服從州府,只能看得到,吃不到。

“文珪,文向,你們去挑選吧,這些人暫時編成三曲,文向任軍司馬,兼管第一曲所部四百人,文珪任曲軍候,統轄第二曲所部,剩下的兩百人編爲第三曲。”

說到這裡,劉封想起了個事情,補充道:“對了,你們二人帶來的親兵也可編入其中,回頭將名字送去兵曹處即可。”

潘璋和徐盛大爲欣喜,帶着手底下的人上前挑選。

潘璋帶的人自然是那二十甲士,這些甲士已經被劉備調撥給劉封麾下,依舊由潘璋統帶。

而徐盛則帶來了親族數百人,其中青壯就有百餘人。

他親自挑選了其中三十人,帶上家族庫存的武器和皮甲,

漢代持有甲冑可是重罪,乃是要族誅的。

這可不僅僅是針對鐵製的鎧甲、皮甲也在其中的。

不過東漢畢竟不如西漢,各地的豪族早就敢積蓄甲冑了,只是不敢太過招搖的拿出來穿戴。

徐家雖然不是名門望族,但也是莒縣的豪強,拿出幾套,甚至十幾套皮甲根本不算什麼大事。

交割部曲的時候,曹豹特地將自己的嫡系軍官抽走。

否則等交到劉備父子的手裡,這軍官是留還是不留?

繼續留着,那這部隊以後到底是聽誰的?

不留趕走,那曹豹豈不是直接就被打了嘴巴,臉都丟光了。

曹豹可不會幹這樣的傻事,早早的就把心腹給喚走了。

空出來這麼多軍官的位置,幸虧有二十名甲士,以及徐盛親族填充,不然劉封就可能要動用劉兒營的人手了。

潘璋和徐盛跟着劉封之後,也有了預先做準備的習慣。

他們早就安排好了低級軍官的崗位,現在一上任,很快就安排好了軍官。

“曹猛是何人?”

劉封朝着部曲中喊了一聲,一個披着皮甲的壯漢趕忙衝了出來,朝着劉封行禮:“回稟少主,我就是曹猛。”

這個曹猛,是曹豹唯一留下的軍官。

這人也算是曹豹的心腹,特地留下來幫助劉封整訓部曲的。

在曹豹口中,曹猛還算能打敢戰,而且也算忠心,想留給劉封做個親信。

劉封自然不能拒絕,這怎麼都不能回了曹豹的面子啊。

因此,在徵得劉備的同意之後,徐盛的這個部就有了一個調整,下轄三個不滿編的曲,而不是滿編的兩個曲。

劉封點點頭,吩咐道:“去整隊吧,第三曲兩百人交給你來任守軍侯,如果幹的好,就給伱扶正。”

曹猛一聽有機會當上軍司馬,頓時大喜,當場跪拜謝恩:“謝少主!”

於是,重新擁有了指揮系統之後,一千部曲重新整隊起來。

劉封站在一旁,眉頭有些緊張。

丹陽兵的素質讓他感到很是失望。

即便有了軍官指揮,可列隊的速度依然很慢,而且竟然還有士卒跑了好幾次才找到自己的位置。

就這,還是丹陽精兵。

只能說所謂的丹陽精兵,只能是這些戰士敢戰,並不意味着這些戰士真實戰力很強,否則也不至於連敗於曹操的兗州郡國兵手裡了。

可這樣軍紀鬆弛,又如此缺乏訓練的兵士,竟然還能素稱精銳。

只能說,在這個羣雄並起的時代裡,諸侯們真就是菜雞互啄,朝廷這邊真正懂練兵的,都在洛陽裡被殺或者逃跑了。

等到董太師掌權時,就已經只有他麾下混合了涼州、幷州和洛陽中央軍的野戰軍團還有專業軍人了。

而董太師一死,那更是四分五裂。

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62章 鼓動曹豹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61章 陳羣家書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16章 曲轅犁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98章 北伐臧霸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37章 心腹大患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58章 毛遂自薦第56章 釜底抽糧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12章 破局之法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33章 先行中策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58章 毛遂自薦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26章 八二分成第49章 魯肅舉才第61章 陳羣家書第78章 戰役計劃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37章 心腹大患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356章 評議定功
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62章 鼓動曹豹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61章 陳羣家書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16章 曲轅犁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98章 北伐臧霸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37章 心腹大患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58章 毛遂自薦第56章 釜底抽糧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12章 破局之法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33章 先行中策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58章 毛遂自薦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26章 八二分成第49章 魯肅舉才第61章 陳羣家書第78章 戰役計劃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37章 心腹大患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356章 評議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