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年前瑣事

建安八年(公元204年),劉封在前線武陽城中度過了新年。

在剛剛過去的建安七年裡,中原大地一片安寧,難得的休養了整整一年,從河北袁紹到河南曹操再到東南劉備父子,都沒有大動干戈,與民休息,天公又作美,趕上了風調雨順,若不是野外白骨累累,到處的殘垣斷壁,恍惚之間似又回到了承平時節。

不過亂世畢竟是亂世,中原雖然安定了一年,可大漢帝國的西南邊陲卻是戰火紛飛,連場大戰。

彷彿像是要將前些年沒打的仗全部補上似的,在這一年裡,光是兵力在五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戰役就多達十幾場,參戰兵力超過十萬人的巨型戰役都出現了三場。

直到年關將近時,幾方纔暫休兵鋒,罷兵休息。

新年遷徙,駐紮在雒城的曹昂得知劉封抵達廣都後,給劉封送來了新年賀禮,以及曹操的書信。

禮物並沒有什麼值得可說的,倒是那封書信讓劉封看了忍俊不禁。

書信中正如劉封所預測的那樣,乃是曹操想要復刻南陽故事,並以朝廷天子,以及州牧劉璋的名義要求劉封退出益州。

劉封明白這只是曹操在漫天叫價,是等着自己還價。只要自己肯還價,哪怕只肯給對方留出一個廣漢郡,相信曹操都很可能會答應下來。只是曹操這一次怎麼都想不到,自己不但不會答應再現南陽舊事,反而盯上了曹氏本身吧。

思索片刻之後,劉封書寫了一封回信,隨即叫來隨侍的孫翊,詢問道:“昨日漢升將軍獵得一鹿,特地帶回城來進貢於我,此鹿可還在?”

孫翊趕忙答道:“還在,昨日送來之後,便被埋於雪中,主公可是想要食用?”

劉封搖了搖頭:“且將此鹿啓出,與此信一起送去雒城,交給曹子修,算是我給他的新年賀禮。”

孫翊吃了一驚,卻沒敢多問,當即領命下去。

隨後,一隊人馬馳出,朝着雒城而去。

廣都距離雒城並不遠,不過七八十里地,快馬甚至能在一日之間打個來回。

聽說劉封的回信送來之後,曹昂頓時精神一振,趕忙將信取來打開觀看了起來。此時司馬懿,楊修二人也在堂上,對視一眼後,不約而同的將目光落在了曹昂身上。

書信不長,僅僅只是片刻功夫,曹昂就已經看完。

只是看完之後,曹昂面露疑惑之色,陷入沉思之中。

司馬懿和楊修都看見了曹昂的奇怪行爲,只是司馬懿默不作聲,而楊修卻主動詢問了起來:“主公,可是左將軍書信之中有什麼疑難之處?”

被楊修的問話給驚醒過來的曹昂緩緩搖頭,皺着眉頭回答道:“左將軍書信之中,竟對大將軍的請求毫無迴應,只是敘說了一些尋常之事,莫非是有什麼我沒能感其深意的地方?”

司馬懿、楊修俱是一驚,隨後又是楊修開口道:“臣懇請一觀書信。”

曹昂倒是不介意,直接將書信交給了楊修,後者則打開翻看了起來。

很快,楊修也看完了書信,竟隨手遞給了一旁的司馬懿。

司馬懿倒是不客氣,雖然沒說話,可手上卻是接過了書信,並將其打開。

等到司馬懿也看完之後,曹昂才認真詢問道:“二君皆是智謀之士,敢請二位教我。”

楊修與司馬懿俱是皺着眉頭,看完書信後的他們和曹昂如出一轍,也在奇怪劉封打的是什麼主意。

曹操的那封書信並不保密,曹昂早就交予兩人看過,並詢問了兩人的意見。正是司馬懿和楊修都點頭後,曹昂才立刻將書信送去了剛剛抵達廣都的劉封下榻之處。

因此曹操書信裡所提的要求,楊修和司馬懿也是相當清楚,自然對劉封的避而不談很是奇怪了。

只是片刻之後,司馬懿眼中突然閃過一抹亮色,嘴脣微張,似乎想要說些什麼。

可下一刻,他竟然又重新閉上了嘴巴,只是目光落到了楊修身上。

原來,司馬懿此時已經有了幾分猜測,但他卻並不想當出頭鳥,故而想先等等楊修。若是楊德祖也能看破這一點,那他樂得讓楊德祖去說,若是楊德祖看不到,那他再開口也爲時不晚。

果然,正如司馬懿所想的那般,僅僅只是比他晚了些許時間,楊德祖突然開口,朝着曹昂請示道:“主公,不知道左將軍隨着這封書信而來可還有其他物件?”

曹昂當即喚來侍從詢問,得知還有一頭鹿後,登時恍然大悟。

只是他還是有些不敢確定的詢問了楊修和司馬懿的意見。

後面兩者當即肯定了曹昂的猜想——劉封無疑是在拒絕,並明示曹昂,明年開春,逐鹿益州,鹿死誰手,來日方知。

曹昂一時之間壓力巨大。

他可是親眼目睹劉封如何建功立業,一步步走到如今這般天下諸侯的。

想起第一次看見劉封時,對方還只是劉備派來代行征伐的子嗣。雖然能夠單獨領兵,已經勝過自己許多,可兩人之間的差距還沒有遠到宛如天塹一般。

可第二次見面的時候,劉封可就已經受封左將軍了,更是迎回天子,立下大功,不論是實力還是地位,都已經成了與自家父親相提並論的諸侯。

此番入蜀,他爲主將,可謂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先前虎口拔牙,奔襲趙韙得手,本來可以大漲曹昂的威望和自信心,卻沒想到臨了的時候,又讓左幕軍給搶去了最爲肥美的一塊戰果。

雖然還是大勝的局面,曹昂也僅僅只是吃了個小虧,可折損的數百騎精銳騎兵,以及被逼迫之下,倉促撤軍的狼狽,很大程度的削弱了大勝給曹昂帶來的名聲。

剛纔送信的時候,曹昂是從內心深處發自肺腑的希望劉封能夠接受自家父親的建議,哪怕劉封的索價過高也可以繼續談談。

可現在劉封如此乾脆利落的拒絕曹操,並直接給曹昂下了戰書,這可讓曹昂既失望,又忐忑,還夾雜着些許惱羞成怒。“主公,左將軍或許只是一時意氣,又或只是一種談判技巧,未必是真的拒絕大將軍的美意。”

楊修看出了曹昂的複雜心情,主動開解勸慰道:“況且即便左將軍真的非要訴諸武力,主公有我等輔佐,兵精將勇,未必就怕了他左幕軍。”

司馬懿也是點頭贊同楊修,不過末了卻是話鋒一轉道:“然此大略乃是大將軍所定,我等可做好開戰的準備,但在戰事爆發之前,還須竭力爭取。”

在楊修和司馬懿的輪番勸慰以及開解之下,曹昂的眉目重新舒展開來,臉上也有了笑容:“德祖、仲達,汝二人所言甚善,我當從之。”

於是,曹昂下令加快消化趙韙所部俘虜的命令,同時又派人前往梓潼以東接應曹仁所部,最後還親自書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書信,帶着禮物一起送去了廣都。

對於曹昂的請求,劉封倒是有些錯愕,回過神來後,對曹昂更是高看了幾分。

事實上劉封先前所做的事情還是有些侮辱味道在裡面的,這當然也是劉封故意爲之,想要激怒曹昂。

可沒想到曹昂不但不上套,還能心平氣和的再度修書來勸解自己。

光是這份心胸和定力,就足夠讓劉封高看他幾分了。

不過高看歸高看,劉封可不會再做讓步了。

既然曹昂好心勸解,劉封也就又回了一封書信。

這次劉封寫的非常清楚,要求曹軍徹底退出益州,包括漢中郡在內。唯有如此,雙方纔能止戈弭兵,若是不從,當請君準備,來年當會獵蜀中,一決高下。

隨後,曹昂還連續來了多封書信,可劉封卻是不再回復,只是安心準備起來年的戰事。

趁着冬季休兵的機會,諸葛亮在江州調度轉運了大量的糧食、軍械、甲冑、布帛、藥材、箭矢等等物資,囤積於廣都、武陽、南安、僰道之中,而武陽城內的工坊更是日夜不息,爲左幕軍修繕甲冑,打造兵器,製造羽箭。

相比之下,曹軍的糧道暫時沒法使用,雖然廣漢郡內還是能徵集到不少錢糧物資,可軍械卻完全斷絕了輸送,唯一的補充就是來源於成都城內的劉璋調撥。

可成都城內也有數萬大軍,而且還是剛剛經歷過大戰的,軍械折損嚴重,又能擠出多少來調撥給曹軍呢?

若是之前奔襲趙韙時能大獲全勝,沒有左幕軍來分肥,趙韙軍那上萬套皮甲,以及數萬件長短兵杖可就全落入曹昂之手了。

事到如今,曹昂也不及後悔,只能寫信送往漢中,讓漢中在冬日裡囤積好軍械,開春之後,儘快送達前線。

另外,再修書成都,以左幕軍爲恐嚇,脅請劉璋盡力支援。

**

河北,鄴城。

袁紹此時也在慶祝新年,興致頗高,在鄴城大殿之中擺下酒宴,款待麾下衆臣。

自青州之戰之後,袁紹在河北派的勸諫和壓力下,改弦易張,放棄了直接南下的打算,轉而休養生息起來。

袁紹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改易,歸根到底還是實力上的差距。

青州之戰讓他很清醒的意識到,劉備麾下的精銳實力已經不遜色於己方精銳了,而且劉備麾下最少也有十萬人馬,這還沒算劉備之子劉封在東南揚州的人馬。

雙方真要出盡全力,劉備父子倆就是拿出二十萬大軍來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而如果劉備父子倆的麾下都如青州之戰中劉備軍的表現一般,那他甚至連劉備都未必能單獨拿下,更何況旁邊還有個曹操在坐視漁利了。

沮授便是以這一點來勸說袁紹,讓他下定決心通權達變,以休養生息恢復實力的同時,也好安撫一下河北派。

河北派連年征戰,委實相當疲乏,得到袁紹肯允之後極爲高興,很快就將有限的資源從軍事方面轉投到了生產方面上。

一時之間,河北大地上生機盎然,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同時,袁紹也利用這段時間積極整備軍務,生產囤積軍械甲杖。

袁紹原本打算在半年內精簡整理軍隊,然後南下的。

青州之戰後,改變了主意的袁紹有了更多的時間來進行這項工作,如今兩年過後,袁紹已經編練出了三十萬大軍,其中光是騎兵就有近兩萬騎,可謂兵精糧足。

而且正如田豐所言那般,沒有了自己在北邊給予的巨大壓力,劉備和曹操之間的聯盟已經有了裂痕。

前年時曹操勒索了南陽一郡之地,如今細作回報,曹軍人馬有大規模調動,目標赫然正是蜀中。

新年大會的時候,袁紹本盤算着已經休養了兩年多的時間,今年下半年秋高馬肥之時,是否可以試着動動了。

可沒想到,昨日竟然收到了一份意外之禮,而送禮的人正是昔日發小,今日大敵的曹操。

曹操以天子朝廷的名義,下詔慰問袁紹,同時給袁紹加封食邑三千戶,達到了一萬六千五百戶的恐怖數字。

這個數字已經能穩居兩漢食邑前十了。

除此以外,曹操還送來不少珍寶玩物,布帛財貨,其中還有四十匹北地極爲難得的蜀錦,當得上金玉錦繡之稱。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頭戲,最爲關鍵的是一封曹操手書的書信,其中不僅追思往昔,懷顧同袁紹之間的發小之情,隨後又對袁紹昔日迎自己入東郡的事而感懷備深。

末了則是表示了雖然自己如今操持朝廷政事,但袁紹可是大司馬,也有輔政之權,如果袁紹有什麼好的政令國策,不但可以上奏朝廷,也可以直接告知於他,他必然會斟酌行事。

這封書信的內容可是讓袁紹破口大笑,長出了一口惡氣。

須知道從曹操迎奉到天子,出任大將軍,同劉備父子結成同盟之後,就再也沒給過他袁紹好臉色,甚至還多次以朝廷天子的名義下詔斥責,直把袁紹氣的咬牙切齒。

雙方關係雖然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反目成仇,但也一直都是處在冰點上下。直到前年青州之戰的時候,曹操還在一旁伺機想要捅他一刀。

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4章 獻策屯田第90章 二愣移木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63章 下邳國相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47章 郭嘉荀攸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8章 晨昏定省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635章 掩人耳目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37章 心腹大患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90章 二愣移木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5章 舉薦太史第635章 掩人耳目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43章 非蠢即壞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32章 許耽籌謀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611章 冬日休兵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79章 玄德教子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80章 父慈子孝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64章 上門送禮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632章 孟德躊躇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530章 調略上庸
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4章 獻策屯田第90章 二愣移木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63章 下邳國相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47章 郭嘉荀攸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8章 晨昏定省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635章 掩人耳目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37章 心腹大患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90章 二愣移木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5章 舉薦太史第635章 掩人耳目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43章 非蠢即壞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32章 許耽籌謀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611章 冬日休兵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79章 玄德教子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80章 父慈子孝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64章 上門送禮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632章 孟德躊躇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530章 調略上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