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

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

看來是劉備也想要屯田了。

這也合情合理。

劉備接手的是陶謙留下的徐州,這和演義裡可大不相同。

在演義裡,劉備接受的是一個倉滿廩實,府庫豐登,只是將弱兵頹,只會種地,不會打仗的徐州。

可實際上,陶謙的丹陽兵其實猛的一匹。

在正史上,只有丹陽兵達成了“三國殺”成就,把三國三個開國君主都給追殺了一遍。

曹操第一次討伐董卓,被徐榮吊打到全軍覆沒,本人還是靠着曹洪捨命相救才成功逃命之後,痛定思痛,去了丹陽募兵。

在丹陽成功募兵四千之後,曹操帶着這支部隊北返,結果走到龍亢的時候,丹陽兵造反了,差點就把曹操給砍了。

孫策起家的時候也如出一轍,當時孫策的舅父吳景被袁術任命爲丹陽太守,於是他興沖沖的跑去丹陽募兵,聚攏了幾百士卒。

結果孫策連這麼點人的人頭都沒認熟,就被丹陽豪強祖郎逮到一頓輸出,全軍覆沒。

孫策本人九死一生,才逃回袁術那裡。

最後就是大耳哥了,因爲丹陽兵丟掉徐州基業,最慘的時候被困廣陵,部下相食,也算是險死還生了。

只能說丹陽兵不負他們天下強兵的美名,差點直接將三國給扼殺了。

其實許多人都被演義給騙了,以爲是曹老闆主動進攻徐州。

可真實的歷史上,卻是陶謙這個坐擁數萬丹陽精兵的“老好人”,主動進攻的曹操,而且還是聯合了一大幫子人去圍毆曹老闆。

一度打的曹老闆左突右支,不但丟了泰山郡,連任城郡都差點沒守住。

要知道任城郡這個地方雖然不大,作爲一個郡國,竟然只有區區三個縣。

可它的地理位置確實非常重要,堪稱是兗州郡中的交通要隘。

任城東鄰琅琊國,西與濟陰郡接壤,南靠魯、沛兩國,北與泰山郡交接。

這地方要是丟了,那戰略主動權就徹底落入陶謙之手,即可輕而易舉的將兗州諸郡各個擊破了。

陶謙的戰略十分正確,可遺憾的是,他遇到的人是曹操。

曹老闆這人確實天賦異稟,在軍事上的學習天賦實在太強,打着打着就把這逆境給翻盤了。

更使陶謙雪上加霜的是,他這一方居然在這個時候炸了個大雷。

陶謙怎麼都想不到在這關鍵時刻,他居然被自己的心腹,丹陽派裡和曹宏、曹豹一個級別的巨頭笮融給捅了幾近於致命的一刀。

笮融是陶謙的心腹,陶謙對他可謂是極其寵信,哪怕趙昱、陳登、糜竺等人多次勸諫也毫無作用。

原因就是笮融既是丹陽老鄉,又帶了幾百人主動投奔於他,最後就是這人能搞錢。

一個軍事集團想要維持,壯大,都離不開資金。

而陶謙手底下的人,也只有笮融能爲他搞來大量的資金。

既是丹陽鄉黨,又是陶謙開張初期的原始大股東。

陶謙如果這都不重用,還能重用誰?

哪怕徐州地界都被笮融搜刮的天高三尺,徐州從士人到豪強到黔首都恨不能把笮融給生吞活剝了,可陶謙卻堅決袒護,還給笮融升了官。

笮融區區一個丹陽豪強,連士人圈子都混不進去的土鱉,居然被陶謙一躍提拔成了下邳國國相,這可是真正的兩千石郡守級別的高官。

除此以外,陶謙還一口氣把下邳、彭城、廣陵三郡的稅收運輸工作全部交到了笮融手裡。

笮融這下子可是貓進了魚塘,老鼠進了米缸,徹底放飛自己了。

陶謙和曹老闆幹仗的時候,他在後面各種撈錢。

當陶謙佔上風時,他還收斂一點。

可等到曹操逆風翻盤,反敗爲勝之後,笮融徹底瘋了,一口氣把三郡的稅收,庫藏全部席捲一空,帶着幾萬人的部曲和三千多馬匹往南方跑路了。

隨後又在南方幹出了諸多喪心病狂的惡事,直到被孫策擊敗,死於山民之手。

可就這樣的一個大惡人,只是因爲他信佛,後世居然還被佛教吹捧洗白,可見歷史之荒謬。

笮融的這一波捲款跑路,也是陶謙軍直接雪崩,被曹操吊起來錘的直接原因之一。

徐州總共就五個郡國,琅琊郡還是人家臧霸的。

笮融一口氣捲了四分之三的錢糧跑路,就剩下東海郡一個郡國,這怎麼支撐得住前線的戰事。

斷了補給,連飯都吃不上了的丹陽兵士氣直接歸零,被曹老闆一路攆回了徐州。

可見徐州的府庫空虛到什麼程度了,如果沒有陳登、糜竺的鼎力支援,劉備就連他自己的六千嫡系都養活不了。

糜竺作爲別駕,雖然不怎麼管事,有些吉祥物的感覺。

可他的實權其實是相當大的,對州內的事務更是瞭解的非常清楚。

別駕這個位置,不少人理解爲高官。

這是因爲州牧或者州刺史不在的時候,行政事務一般都是由別駕代爲處理。

可實際上這個認知是錯誤的,別駕並不是副職,他更像是州牧之下的第一人。

別駕這個名字的由來就很說明這個職位的含金量了。

別駕的意思就是,他和州牧、州刺史一樣,擁有專屬的座駕,而在他們外出的時候,他的座駕僅次於州牧、州刺史,位列第二。

正因爲這樣,所以各地別駕的人選,往往都是當地擁有大量土地,錢糧,同時又是高聲望名士的人來擔當。

這種人強勢起來,把州刺史給架空了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按理來說,糜竺是沒資格當別駕的。

雖然糜家有錢,但糜家不是士族圈的,他的家世是商賈。

哪怕糜家仗義疏財,與士族圈子關係搞的很好,但不代表士族就能容忍糜竺出任別駕。

可誰讓陶謙是個不守規矩的人呢?

相比起陶謙提拔曹宏當長史,提拔曹豹、許耽當中郎將,提拔笮融當下邳國相,並負責下邳、廣陵、彭城三國的稅賦錢糧輸送工作。

糜竺當個別駕,可真就算不得什麼大事了,就連徐州本地士人都懶得反對了。

畢竟他們忙着怒噴曹宏、笮融都來不及,糜竺好歹還能算是自己人。

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49章 魯肅舉才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579章 內外矛盾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49章 魯肅舉才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80章 父慈子孝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43章 非蠢即壞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42章 韓循獻策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75章 達成契約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8章 晨昏定省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601章 劉璋意曹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61章 陳羣家書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99章 逆擊曹豹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60章 知會曹豹第601章 劉璋意曹第42章 韓循獻策第18章 委以重任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605章 見好就收
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49章 魯肅舉才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579章 內外矛盾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49章 魯肅舉才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80章 父慈子孝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43章 非蠢即壞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42章 韓循獻策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75章 達成契約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8章 晨昏定省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601章 劉璋意曹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61章 陳羣家書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99章 逆擊曹豹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60章 知會曹豹第601章 劉璋意曹第42章 韓循獻策第18章 委以重任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605章 見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