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荊南分兵

第444章 荊南分兵

在劉表這邊收到消息的同時,臨湘城外的蒯越也收到了黃祖的加急奏報。

蒯越看完奏報,嘆息一聲。

對於揚州的犯境,蒯越並不意外,對於眼下的境況,他也有所預估。

“來人,請兩位都督來大帳議事。”

蒯越思索片刻,下令請蔡瑁和劉磐議事。

至於其他將領,暫時還是別讓他們知曉這些事情爲好。

對臨湘的攻城戰已經展開半個多月了,軍隊的傷亡不小,光是戰死者就高達八百,算上輕重傷者,已經突破四千之數。

這還是在使用了征伐荊南七八千青壯的前提之下,可見戰事之激烈。

臨湘城內也不好過,蒯越預估對方的傷亡約在三千人上下,尤其是護城河,已經被蒯越一方填平了部分地段,可以直抵羊馬牆下。

只是雙方的炮戰卻不盡人意,臨湘城一方有城牆高度優勢,投石砲車的射程要大於城外不少距離。再加上孫策悍勇,屢屢帶兵突出城外掃蕩,連續破壞了幾波投石車陣地,弄的蒯越很是頭大。

這個時代的投石機砲車大多距離很近,往往只有百十米遠,哪怕是大型拋石機,也不超過一百五十米距離。

因此,想要和城牆上的拋石機對轟,只能將它們推到陣前。

這樣一來,孫策自然是來去從容,遊刃有餘了,他的後方直接就受到城牆上的遠程火力支援,絲毫不用擔心會被尾擊。

蒯越不是沒有針對孫策而設計陷阱,只可惜讓他失語的是,這些陷阱不是被孫策看破,就是爲其勇力所破,沒有一個能起到讓人滿意的效果。

不多時,蔡瑁和劉磐接踵而來,進入大帳之中。

蒯越對着行禮的兩人擺了擺手:“德珪、子桓,且坐。”

蔡瑁、劉磐坐下之後,蒯越讓蒯祺將手中文書轉給兩人,令他們細看。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當真是嚇了一跳。

蔡瑁、劉磐兩人驚慌失色,心中十分震驚。

“大都督,若是黃承德有失,我大軍的後路可就要被切斷了啊。”

蔡瑁是水軍都督,對此最爲敏感,險些跳起身來。

“不錯。”

蒯越點了點頭,望向蔡瑁問道:“德珪有何策可用?”

蔡瑁低頭沉思了片刻,重新擡起頭道:“以瑁之愚見,當分兵救援黃承德。”

如今臨湘之戰正值高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自然不能輕言撤軍。

既然不能撤退,那就只能分兵了。

蔡瑁想的也挺好,本來水軍就比較獨立,而且在攻城戰中也派不上大用場。

那麼分兵去救援黃承德,倒也不失爲一條好法子。

劉磐卻是開口道:“不妥。”

蔡瑁眉頭皺了起來,看向對方:“子桓,這有何不妥?”

劉磐解釋道:“我水陸大軍本爲一體,水陸呼應配合,才能長驅直入臨湘城下。須知荊南也不是沒有水軍,蔡都督若是全軍撤走,荊南水軍固然不能撼動我城下大軍,但騷擾襲擊我軍後勤卻是遊刃有餘。屆時又該如何是好?”

“這……”

蔡瑁驚訝的看向劉磐,即便兩人意見不同,可他也不得不承認劉磐這番話很是有理。可劉磐在他的心裡並非是一個智謀之士,其人軍略尚可,頗有勇力,但在謀略一道上,可從來都沒有什麼天賦的。

故而蔡瑁對於劉磐這番有理有據的意見,屬實是感到驚訝莫名,忍不住懷疑對方是不是暗中得了高人的提點。

“那……,以你之見,眼下該如何是好?”

蔡瑁旋即以守爲攻,轉而詢問起對方的意見,並且想要從對方的回答中找出問題的答案。

可蔡瑁卻想不到,劉磐居然雙手一攤,直接拒絕道:“我只是覺得蔡統領想的辦法有問題,但要我拿辦法出來,我也着實辦不到。”

蔡瑁目瞪口呆,心中意識到不對勁,卻又說不出問題所在。

劉磐看了眼蔡瑁震驚的面容,心下暗爽,偷偷感激的看了一眼蒯祺。正如蔡瑁所猜的那樣,劉磐這番話正是蒯祺偷偷傳給他的。

“子桓所言甚爲有理。”

此時,蒯越開了口:“德珪,不如汝分出部分船隻於我,以主力前往沙縣援救黃承德,你看如何?”

蔡瑁聞言,有些猶豫。

荊州的內部組成,很類似後世的股份公司,雖然州伯(董事長)是劉表,可劉表的股份並不大,別說控股了,連最大股東其實都不是。

蔡家的傳統勢力,也就是基本股份,其實就是在水軍這一塊。

也正因此,蔡家和黃家的關係其實是有些冷淡的,要不是因爲水軍被拆分成了江夏水軍和襄陽水軍,兩家之間的關係恐怕還會更加惡劣。

蔡瑁雖然不可能明說,但實質上他是把襄陽水軍當成自家的私兵的。就連劉表放進襄陽水軍裡摻沙子的張允都被他給拉攏消化了,襄陽水軍裡哪裡還有制衡蔡家的力量存在?

故而蔡瑁對蒯越分兵的建議如此猶豫,並不是想要集中力量救援黃祖,純粹是不想對方染指自己的水軍兵權。

也正是這個原因,蒯越纔會透過蒯祺去點撥劉磐,用劉磐的話來逼迫蔡瑁。

果然,正如蒯越猜度的那樣,蔡瑁雖然心有不甘,但也不想在沒有合理緣由的情況下反對蒯越的調和。

躊躇良久,蔡瑁還是壓下心頭的不甘心,詢問道:“那依大都督的意思,水軍要留下多少兵馬船隻?”

蒯越顯然心中早有定數,但表面上卻故意裝出臨機決斷的模樣,沉思了好一會,才用商議的口吻提議道:“須留下一萬水軍,大小戰艦八百艘,其中艨艟以上大艦不得少於八十艘。”

“這不行!”

蔡瑁直接搖頭,東漢時期的水軍可不是純粹的水軍,都是能打陸戰的,更接近於日後的兩棲軍。同時,荊州的陸軍也有一部分能夠操舟弄船,隨時可以補充上艦船。

正如北人馭馬,南人操舟這個說法,是南方的地理所造成的結果。

也因此,荊州水軍的兵力是絲毫不遜色於陸軍的。

這次七萬南征軍中,荊州水軍就佔了其中四成,三萬人。大小戰艦更是多達兩千餘艘,光是艨艟就有兩百艘之多。

蒯越開口就要一萬水軍,還要包括八十艘艨艟在內的八百條艦船,這等於要走蔡瑁麾下四成的戰力,這讓蔡瑁如何能輕易接受。

看見蔡瑁大聲拒絕,蒯越反問道:“那你能給多少?”、

“大都督,非是我不願意,實是此時與黃承德合兵,擊退揚州水軍纔是上策。”

蔡瑁這話不能說錯,從道理上說肯定是對的,但從現實裡說,難道蔡瑁統領全部水軍前去合兵,就一定能打贏了嗎?

留下部分水軍,蒯越這邊至少就進退有餘了,若是沒了水軍配合接應,蒯越即便想要撤軍都未必能撤得下來,即便撤下來了,損失也很可能極爲慘重。

蔡瑁沉思片刻,也知道沒法一毛不拔,於是妥協道:“至多隻能留下水軍五千,艦船五百,其中艨艟只有二十艘。”

“可!”

蒯越心裡早就衡量,蔡瑁給的這部分力量也已在他最低要求之上。

此時軍情如火,黃祖的沙羨與夏口之間不過一兩百里江道,順風順水只需一日即可抵達。

在對方妥協的情況下,蒯越也不想將時間浪費在爭執之上。

“既然如此,那德珪你此刻回去,儘快撥出此部水軍於我,然後帶領剩餘兵力盡早北上,援救黃承德吧。”

蒯越的話讓蔡瑁長鬆了口氣,他也擔心對方糾結兵力,耽誤了救援的時間。

聽到蒯越鬆了口氣,蔡瑁立刻起身告辭:“大都督且寬心,瑁今日即刻分兵,稍晚就揚帆北上了。”

湘水是自南往北流,過了洞庭湖後注入長江,因此荊北水軍來時是逆流,反倒是回程變成了順水。

蒯越的要求得到了滿足,自然毫無異議:“軍情如火,德珪可自行其是。”

蔡瑁當即起身,離開了大帳,前去軍中揀選部隊。

蒯越和劉磐則留在大帳之中,後者試探性的問道:“大都督,那末將也先告退了?”

蒯越緩緩搖頭,看了眼劉磐,輕聲道:“子桓,以汝之見,還需多久才能破城?”

劉磐,字子桓。

聽見蒯越的問題,劉磐當即愣住,過了好一會兒才遲疑道:“大都督,如今護城河纔剛剛填平,羊馬牆還未突破,談及破城,是否太過心急了?”

也就是問的人是蒯越,否則劉磐都想罵娘了。

荊北軍付出了四千精銳的傷亡,戰死受傷的民夫青壯更是不計其數,這纔剛剛打通了抵達城下的通道。

這時候談破城不可笑嗎?

哪怕問問什麼時候能登城都比這靠譜。

可蒯越素來都是多智善謀的形象,而且計策毒辣,劉磐聽了這話,頓時驚疑不定起來。

看了一眼有些心虛的劉磐,蒯越搖了搖頭,乾脆把話挑明:“十五日內,你可有信心破城?”

劉磐認真思考起來,最後臉色難看的搖了搖頭:“怕是不成。”

劉磐說話的時候很是艱難,覺得恐怕會遭到蒯越的訓斥。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蒯越居然沒有半點不悅,只是輕輕嘆息一聲:“既是如此,待德珪北上之後,汝所部悄悄聚兵,準備撤軍。”

“撤軍!?”

劉磐震驚到直接站了起來:“大都督,怎麼能撤軍呢?這時候撤軍,前期死傷的兄弟可就全白死了。”

蒯越擡起頭暼了對方一眼,嘴角微微勾起:“現在撤軍,將來還能回來,了不起也就是損失了三、四千人,萬一黃承德那邊出了問題,你我就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沙羨距離洞庭湖足足有七八百里之遠,但對於水軍來說,卻僅僅只是十幾天的路程,這還是因爲揚州是下游,需要逆流而上,若是順風順水,一日千里絕非神話。

蒯越精通軍略,熟悉兵法,自然不會不知料敵從寬的道理。

劉封軍都不需要全勝,只要能在五天內擊退、擊潰黃祖、蔡瑁,十天趕路,半個月就能趕到洞庭。

到時候劉封軍的水軍艦船駛入洞庭湖,那他們的後路可就算被切斷了。

蒯越敢拿自己項上人頭擔保,到了那時候,最先覆滅的必然是他荊南征討軍。

撤軍,大軍的命運在他蒯越自己的手裡,不撤軍,那大軍的生死存亡可就全看黃承德和蔡德珪了。

他蒯異度寧可把大軍帶回去,伺機再度南下,也絕不想把荊北軍放在臨湘城下賭命,去看別人的臉色。

聽完蒯越的話,劉磐也醒悟了過來。

正如蒯越所說的那樣,如今傷亡雖然高達四千,可陣亡的只有八百人,即便算上那些重傷恢復不了了的士卒,也就永久性戰損三千多人,其他士卒傷好之後,還是能康復的。之所以永久性戰損會如此之高,這自然是因爲諸侯都不重視對傷兵的救治工作。

一般戰爭之中,戰死、重傷和輕傷的比例大致是1:1:2。

在劉封軍中,重傷員的搶救比例大約是五成左右,而輕傷員的搶救比例高達九成九,除非是破傷風,敗血症等堪稱這個時代的絕症,否則輕傷員基本不會有死亡發生。

可在荊北軍,乃至於整個東漢末年的諸侯軍中,重傷員的康復率只有半成,這不僅僅是因爲骯髒的環境,拙劣的救治手段以及匱乏的藥物,更多的是諸侯軍中往往會先搶救輕傷員,而放任重傷員死亡。

這一點自然相當容易理解,畢竟從投入產出上來說,搶救重傷員無疑是虧本生意。

當然,這並不代表荊北軍中的輕傷員的康復比例就很高,事實上許多輕傷員很快就會因爲傷口污染、感染、發炎等情況而變成重傷員。

荊北軍中輕傷員的康復率也不過三到五成,遠遠不能和劉封軍中相提並論,故此,這就是蒯越也好,劉磐也罷,明明荊北軍戰死只有八百,他們卻會說戰損三、四千人的緣故。

這也是爲何劉封軍中老卒的比例高的驚人,戰力不斷提升的根源。

劉磐直起身體,衝着蒯越拱了拱手,詢問道:“大都督,那我們撤往何處?”

第99章 逆擊曹豹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28章 遷府之議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3章 非蠢即壞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22章 拜訪糜竺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12章 破局之法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8章 晨昏定省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28章 遷府之議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2章 許耽籌謀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20章 榻上盤賬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64章 上門送禮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78章 戰役計劃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37章 心腹大患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303章 揚州分崩
第99章 逆擊曹豹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28章 遷府之議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3章 非蠢即壞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22章 拜訪糜竺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12章 破局之法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8章 晨昏定省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28章 遷府之議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2章 許耽籌謀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20章 榻上盤賬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64章 上門送禮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78章 戰役計劃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37章 心腹大患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303章 揚州分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