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派“百變千幻雲霧十三式”,乃是一位精通雜技的衡山派前輩,融合變戲法的技巧與衡山雲霧意境所創。
與“劍雨”裡面,那位變戲法和練武功融合地不太圓潤的“彩戲師”不同。
衡山派這一門將變戲法和劍術相融合的劍法相當高明。
並沒有添加什麼亂七八糟的冰火特效,只是取了變戲法那衆目睽睽之下無中生有、有又變無的核心精髓,又融合衡山雲霧飄渺莫測的玄虛變化,着重突出一個“百變千幻、虛實莫測”。
原世界線中,莫大以此劍法輕鬆壓制費彬,叫費彬一直到死都沒能還手一次,甚至連半聲喝罵都叫不出來。
陸沉對這套劍法相當期待。
當然,衡山派的劍法非常豐富,不單有“百變千幻”,還有“三十六路迴風落雁劍”,以及“芙蓉、紫蓋、石凜、天柱、祝融”五路劍法。
也就五路劍法的昇華版“衡山五神劍”,失落在了華山秘洞當中。
而劉正風和莫大先生,也都是除了“衡山五神劍”之外,掌握了衡山派的所有劍法。
此刻。
隨着陸沉對着人羣某處拱手作禮,人羣之中,緩緩走出來一位老者。
老者手提胡琴,身材高瘦,臉色枯槁,着一件漿洗髮白的青布長衫,看上去像是個落魄的江湖藝人,但劉正風一看到他,連忙施禮:
“掌門師兄!”
天門道人、定逸師太等五嶽劍派中人,也紛紛行禮,口稱莫師兄。
老者正是衡山莫大。
他喜歡混跡市井,扮藝人表演胡琴,一曲“瀟湘夜雨”藝術成份極高,摧人肝腸,引人淚下。
方纔他不動聲色混在人羣當中看熱鬧,卻沒想,竟被陸沉認了出來。
與天門道人、定逸師太等見過禮後,莫大來到陸沉身前,意有所指地低聲說道:
“老夫要多謝小友,爲我衡山免了一場大禍。”
陸沉知道,這老頭藏得很深,不僅武功藏得很,心思也藏得極深。
當代衡山派其實頗爲興旺發達,但卻傳出了莫大與劉正風不合甚至可能內訌的流言。
外人不知就裡,還真以爲師兄弟兩個矛盾極深。
可陸沉卻知,兩人固然性格差異太大,難成知音,但幾十年師兄弟情誼擺在這裡,無論如何,都絕不會走到決裂、內訌的地步。
之所以傳言會如此誇大兩人矛盾,很可能是莫大已對左冷禪與嵩山派的野心隱有察覺,並且他也知道劉正風與曲洋結交,所以故意作出與劉正風不合的樣子給外人看,免得被嵩山派惦記,同時也是爲劉正風金盆洗手作鋪墊——
因爲不想與掌門師兄決裂內訌,乾脆退出江湖,保全和氣,這個理由合情合理。
這次丁勉等人橫死的消息,自然瞞不過莫大。
以莫大的心智,得知嵩山派的陣容以及鬼祟行徑,估計也猜出了些什麼,所以纔會對陸沉有此一言。
陸沉面不改色,淡淡道:
“福禍無門,唯人自招。”
莫大點點頭,枯槁落魄的老臉上,浮出一抹笑意:
“好一個唯人自招。只是……那一位,小友當如何應對?”
“無非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
見陸沉語氣平靜,既不輕蔑,也無忌憚,莫大不禁感慨:
“果然英雄出少年,老夫卻是年紀太大,已無這等勇氣了……”
暗地裡下黑手,搞死個把十三太保他敢,但惹來左冷禪,跟高手如雲的嵩山派全面開戰,莫大肩擔衡山一派,卻不敢拿門派存亡作賭。
嘆息一聲,他又道:
“小友劍術已是出神入化,刺死餘滄海的那一劍,更是神乎其技,縱老夫面對,亦覺只有死路一條。既如此,小友爲何還要與老夫這等老朽切磋?”
“學無止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陸沉道:“在下對衡山劍法,對莫大先生的劍法,一直相當期待。”
“好。便如小友所願。”
莫大微一頷首,自胡琴當中,緩緩抽出一把極細極薄的長劍。
“這便是百變千幻,雲霧十三式。”
話音一落,莫大一劍遞出,此劍來勢極快,細薄劍身彈抖震顫,宛若靈蛇,劍光幻出道道虛虛實實的光影,宛似雲霞飄渺,如夢似幻。
“好!”
陸沉眼睛一亮,長劍一揚,與莫大先生鬥在一起。
莫大先生劍招虛實變幻,詭奇莫測,那灼灼劍光,就好似一條在雲山霧海遮掩之下,縱橫來去,時隱時現的飛蛇,身法亦是挪移閃掠有如鬼魅。
陸沉身法亦是一般的迅如輕風,疾如魅影,劍招則是天馬行空,每招每式都是隨心所欲,信手拈來,教人完全看不出他的劍路。
兩人宛若飛星跳丸,又似兩道詭影,在車馬場中縱橫往來,青城弟子那躺倒一地的屍體,絲毫不能對他們的身法構成阻礙。
兩人的劍光,更是時如煙雨朦朧,時如驚雷掣電,時如極光飄渺,時如靈蛇矯矯,種種玄妙變化,直教數百看客瞧得目炫神迷。
當然,大部分人是看不分明的,只覺兩個人都好厲害,並且看着看着,又開始頭暈……
莫大先生施展的劍法,並不侷限於“百變千幻雲霧十三式”。
衡山派那以迅疾精準聞名的“三十六路迴風落雁劍”,以及以衡五座主峰命名的“芙容、紫蓋……”等五路劍法,他亦不時施展。
劍招也是並不拘泥於固定套路,而是以變戲法的技巧,時常無中生有般無縫切換劍路。
如此高深劍法,直叫陸沉見獵心喜,越戰越是痛快愜意,與莫大先生翻翻滾滾鬥了兩百多招,忽然長嘯一聲,笑道:
“劉三爺,也請你不吝賜教!”
說話間,一道劍光飛出,將正自觀戰的劉正風也圈了進來。
這一手,直叫周圍看客齊齊驚呼。
因爲在他們看來,陸沉分明正與莫大先生鬥得不可開交,身形、劍光明明與莫大先生交錯成團,又如何能突然飛出這一劍,把劉三爺圈進來的?
難道他的劍,還能分光化影,變成兩把不成?
劉正風正自瞧得目眩神迷,只覺師兄劍法,竟然比他所知更加高明,頓知師兄怕從未真正展現過他的武功。
正感慨時,陸沉劍光飛來,劉正風戰意陡起,長笑一聲:
“來得好!”一把抽出弟子米爲義腰間佩劍,也仗劍闖進了戰團。
金盆洗手在即,今日這一戰,恐怕將是他此生最後一次鬥劍。
金盆洗手之後,他便會將自家產業全部留給衡山派,帶着家人以及願意跟隨他的弟子,與曲洋一起退隱江湖,遠赴海外了。
劉正風入場之後。
外傳矛盾極深,以至劉正風不得不金盆洗手,主動退避,免得衡山內訌的這對師兄弟,頓時展現出了極默契的配合。
兩人時而左右圍攻,時而前後交替,時而一人騰飛在空,一人疾行於地,空地協同聯合進擊。
這等行雲流水、默契無比的聯合攻勢,莫說天門道人、定逸師太,便是人羣中的嶽不羣,都看得暗自心驚。
方纔陸沉與莫大單對單時,莫大展示出的劍術,嶽不羣見了,都感覺自愧不如,覺着怕是得倚仗紫霞氣功,尋求碰撞,把莫大的長劍震斷纔有勝機。
而此時見了莫大與劉正風聯手,嶽不羣更是震驚不已,只覺這對師兄弟聯手的話,換作是他,萬萬不是對手,哪怕他與甯中則夫妻聯手,恐怕也鬥不過莫大、劉正風聯合。
然而。
面對衡山派兩大最強高手。
陸沉卻一如既往,“勢均力敵”!
並且當他獨鬥莫大、劉正風聯手百餘招後,他的身法、劍法,又生出詭奇變化。
其劍法、身法當中,不僅隱隱呈現幾分“百變千幻”的意境,到得後來,更是於衆目睽睽之下,上演了一出令人完全看不明白、無法理解的玄奇“戲法”。
他竟是漸漸將莫大、劉正風隔離開來,令莫大、劉正風一個在他身前,一個在他身後,但又無法形成前後夾擊聯手之勢。因他好像能同時面對前後兩方,前邊是正面面對莫大,後邊居然也是正面面對劉正風!
這情形,就好像他能夠分身化影,化成了一前一後背靠背的兩個人、兩把劍。
又好像他身體已經不分前後,無論身前還是後背,皆爲“正面”,能同時“正面”應對身前、背後之敵!
這等詭異而玄奇的變化,場中看客無一人能看得分明。
天門、定逸等盡皆震撼失色,連嶽不羣都看得一臉驚疑,震動不已。
“人怎麼可能前後皆爲正面?也沒見他不停轉身……他究竟怎麼做到的?”
沒人能看懂陸沉的“戲法”。
因這本就不是人間的劍法。
這是陸沉感悟“劍二烙印”,自創出來的殺招雛形的一種應用。
並且是在得到了衡山劍法百變千幻的精髓之後,逐漸補完的應用。
倘若他全力以赴,不計真氣消耗,那麼他還能創出更加詭異的“奇蹟”。
不知不覺。
陸沉已在莫大、劉正風聯手之下,與二人鬥過三百招。
突然,那漫天劍光倏地一斂,正處在莫大、劉正風二者中間的陸沉,身形亦是詭異一閃,竟莫名脫出戰團,隨後倒持長劍,對着二人拱手一禮:
“今日一戰,獲益匪淺,多謝兩位賜教!”
莫大、劉正風鄭重回禮:
“不敢!”
身處局中的二人心知肚明,這場比試,可不是陸沉單方面獲益,他們也同樣在陸沉給予的壓力,或者說引導下,明悟了本門劍法更多精要,劍術修爲俱都更上層樓。
如果說陸沉一劍瞬殺餘滄海,一口氣掃平青城四秀及數十位青城派精英弟子,展現的是他冷酷果決的殺伐一面。
那這一場鬥劍,他展現的,便是深不可測的劍術修爲,以及堪稱“良師益友”的神奇能力。
連莫大都覺受益良多,可見他這能力有多麼逆天。
因此二人都已不願也不敢再以前輩身份受他禮儀,鄭重其事還禮以謝。
互相揖禮之後。
陸沉今日興致已盡,道一句:
“青城派衆人,就麻煩劉三爺幫忙處置了。在下告辭。”
說罷,又向着定逸師太拱了拱手,之後便叫上黃蓉,帶着林平之離去。
黃蓉已料理了那幾個青城弟子,也拷問出了林震南夫婦下落,此時正好前去解救。
陸沉一走。
數百看客又是一片鬨鬧喧譁,人人都口唾橫飛地與身邊看客大聲討論,發泄着心中的激動亢奮。
今日“天外神劍”的絕世風彩,未來許多年,他們都難以忘懷了。
看着陸沉一行離去,嶽不羣並沒有任何動作。
原世界線中,他早自得了林震南遺言的令狐沖口中,得知辟邪劍譜藏在福州向陽巷,但即使在令狐沖面壁一年期間,他也沒有任何動作。
可見他當下對於辟邪劍法雖然好奇,但並不怎麼急迫。
或許還是對自己已經頗有成就的“紫霞氣功”很有信心?
畢竟他年紀比封不平還要大,封不平是要叫他一聲“嶽師兄”的。
然而已經年近六旬的嶽不羣,看起來卻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書生,五柳長鬚,面如冠玉,以至原世界線中,林平之對他的第一印象,乃是“神仙般的人物”。
“塞北明駝”木高峰也笑他越活越年輕,怕不是學了“陰陽採補”的功夫。
此時的嶽不羣,還沒見識到嵩山派滅殺劉正風滿門的殘酷,對嵩山派的狠辣認知不足,也尚未遭遇劍宗登門逼迫、破廟遇襲險些滿門全滅等一系列糟心事件。
他對自己的紫霞氣功也依舊有信心,恐怕心裡還認爲武功只在左冷禪之下——哪怕方纔見識了莫大的真正實力,自覺劍術不及莫大,他還是認爲單對單,用紫霞氣功足以震斷莫大長劍。
因此對林平之的去留,他也並未特別在意,倒也沒有一定要將之收納門牆的決心。
或者說就算有這想法,見識了陸沉的劍術,他也不敢“虎口奪食”了。
反而對陸沉那神乎奇技,詭奇莫測的劍術有了興趣。
可問題是,該怎麼跟陸沉攀上交情呢?
也許,明天劉正風金盆洗手,陸沉會挑戰他?
嶽不羣心裡忽然有了點小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