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聖上千秋就在二月中, 所以自打進入一月下旬整個盛京就熱鬧了起來。各地大小官員恭賀的帖子、千秋禮像雪片一樣飛入盛京。原本就繁榮的盛京,漸漸呈現出鮮花着錦、烈火烹油之勢。古玩、奇珍異寶店生意更是出奇的好,不僅如此, 居然連黑市的生意也熱鬧起來。
這一切都跟紀瑾瑜無關, 她只要好好的在家養胎就可以了。但是作爲五城兵馬司的把總楊承卻忙得分身乏術, 他要負責京城的安防, 更何況他還是慕容將軍佈下的暗線?
紀洪作爲禮部員外郎也不得清閒, 他要爲這次千秋盛典準備禮器、樂典、恭祝儀式等。
而紀慕遠則要負責督促學子們做出歌功頌德的文章,大勢宣傳皇帝恩澤天下,萬壽無疆, 受萬民敬仰……
這樣忙碌的日子一直持續了很久,沸沸揚揚的千秋盛典才拉開帷幕。
聖上沉浸與黃白煉丹之術, 荒廢朝政多年, 大有不聞不問之勢, 此次居然如此大張旗鼓地操辦千秋,讓很多人不禁猜想萬分。
從正月初到二月中, 整個京城都像沸騰了一般,洋溢着一種喧鬧。
然而,到了盛典的當天,喧鬧居然一下子消失的無影無蹤,凌晨十分突然許多官兵出現在大街小巷, 就連南大街椿樹衚衕裡面都有人把手。
本來應該喧鬧的千秋盛典, 居然在開始前夕, 突然之間變得沉默了。
二太太黃氏本來拿定了主意要到街上去看熱鬧, 見到了這種情況自然氣憤的不得了, 顧氏勸她也不停,直嚷嚷着要出去。
誰知她的腳剛剛跨出紀府的大門, 閃爍着寒光的長矛就對準了她,同時傳來士兵煞氣逼人的聲音:“擅自外出者,格殺勿論!”
二太太黃氏活了半輩子哪裡見過這個世面,直接就嚇得暈了過去。
紀瑾瑜望着這些手握長矛的士兵,心中只覺得突突直跳:這些士兵個個體格彪悍,面色粗礪,身含煞氣,與往日見到了京城守衛絕對不一樣,這分明不是尋常的守衛。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要所有的人都被拘在家中不許外出?
楊承、紀洪、紀慕遠、二老爺紀巖都不再家中,萬一出了什麼事情……紀瑾瑜不敢多想!
這沉默變得詭異!紀府中的氣氛變得前所未有的緊張。
到了中午,傳來消息:皇太孫意圖不軌,蓄意謀反,如今兵敗,亂黨正在盛京竄逃!
紀府中原本緊張的氣氛稍微鬆了一點點,皇太孫與紀家想來沒有什麼瓜葛的,若是非要說有瓜葛的話,那也不過是有過些許矛盾,至少紀府與皇太孫想來不親近,這一樣謀反應該與紀府幹系不大!
紀瑾瑜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楊承呢!楊承在哪?
所有人都在焦心地等待,到了傍晚時分,守在街上的士兵終於收起長矛與刺劍,迅速的褪去。
顧氏忙讓下人出去打探消息,不一會下人便回來稟報,無外乎都是誰家的老爺因爲牽涉謀反入獄了,又或者是誰家公子因爲反抗當場就被誅殺……
傳來的消息一次比一次更令人心慌……
原本鬆弛的氣氛又緊張了起來!
顧氏聽了忙下令讓人關緊門戶,這個時候,街上一團糟,若是遇到趁火打劫的人就不好了。
剛剛關上門,卻聽見院門被拍的“啪啪啪”直響,待問清楚之後,顧氏才下令開了門。
是紀洪身邊的全保:“老爺、二爺、大爺都平安無事,讓回來跟老太太、太太、二太太報個平安。如今叛亂已經平息了,亂黨也抓住了,請大家放心!”
衆人聽了,這才放下心來!
紀瑾瑜沒有聽到楊承的消息,臉色煞白,她穩了穩心神,問道:“有沒有打聽到楊承的消息?”
全保臉色露出踟躇。
紀瑾瑜見了,整個人就不由自主地抖了起來,連站都站不穩。幸好旁邊的陽春眼明手快一把托住她。
顧氏厲聲問道:“有什麼你就直說,吞吞吐吐像個什麼樣子!楊承究竟怎麼了?”
全保見了這才忙說道:“一直沒有姑爺的消息!老爺在禮部、大爺在國子監,我到了五城兵馬司,沒有見到姑爺。裡面的人都說昨晚姑爺就出去了,一直沒有回來。”
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紀瑾瑜穩住心神,強撐着自己。
她的手不由輕輕放到腹部,好像這樣便可以給她無窮的力量似的:楊承啊楊承,你可千萬不能……
耳邊卻傳來二太太黃氏突兀的聲音:“哎呀,怎麼會這麼倒黴,楊承該不會有什麼三長兩短吧……”
紀瑾瑜驀地回頭,眼神像刀子一般,聲音也冷得幾近寒冰:“你給我閉嘴!楊承並沒有得罪你,你做什麼咒他!”
紀瑾瑜直直地盯着二太太黃氏,那樣子好像隨時都要上來跟二太太拼命一般,直嚇得二太太往後縮了縮,對着顧氏小聲嘀咕道:“大嫂,你看看,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好姑娘,就這樣頂撞長輩。”
“那也要你有長輩的樣子才行!”,顧氏輕輕地拍着紀瑾瑜的背,絲毫沒有給二太太留情面:“這麼多人,爲什麼阿瑜不說別人,單單說你?二弟妹,你也該管管自己的嘴纔是!”
“你!”二太太氣得幾乎要仰倒。她沒有想到向來大方有禮的顧氏母女會這樣不給自己留情面,氣得她乾脆甩袖子擡腳就要走。
她剛剛了幾步,便聽見有人“砰砰敲門”。
聽到這聲音,紀瑾瑜本來坐在椅子上,忙站了起來。
一個身穿鎧甲的男子站在門口,管家龐來旺問了他幾句話,就急匆匆回來跟顧氏回稟:“說是姑爺的同僚,受姑爺之託,來家中將姑爺的事情告知家人。”
“快請進來!”顧氏忙說道。
來人身穿鎧甲,走起路來獵獵有聲,他大踏步走進廳堂來,說明來意:“在下高鵬,與楊大人是同僚。楊大人現在無事,請府上不必擔心!”
楊大人?
紀瑾瑜這才擡起頭來打量此人,他穿着五城兵馬司的兵服,又口稱與楊承是同僚,不是應該叫楊承爲楊把總嗎?紀瑾瑜親耳聽過別人這麼叫楊承。
她不由仔細打量那人,身材魁梧精悍,模樣英俊,脣邊蓄了短短的鬍鬚。
此人好面善!
就在紀瑾瑜打量他的時候,那個自稱叫高鵬的人,忙將頭底下去。
“不知高大人口中的楊大人是?”
“楊大人就是府上姑爺楊承,在這次除亂中立了大功,已經被封爲南城兵馬指揮使,現在在朝中跟着慕容紫英將軍在朝中有事,暫時不能回府。過一會可能有提升的旨意下來,請府上準備一下。”
紀瑾瑜的心一下子放回到肚子裡,她慢慢地坐回到椅子上,神色莫辯。
顧氏卻知道紀瑾瑜是極其疲憊之後的鬆懈,忙對高鵬說道:“多些高大人前來告知,請高大人到側廳用茶!”
“不必了,我還有事,不便久留!”說完也不待顧氏等人回答,轉身便走。
紀瑾瑜深深地呼了一口氣,在站起來的一瞬間只感覺到下腹左邊一陣刺痛,孩子……
她心中十分害怕,還沒有來得及驚呼,邊覺得一陣天旋地轉,耳邊傳來顧氏與湘月的呼喚聲。
她醒的時候,只看見燈光如豆。原來天已經黑了!
楊承坐在她牀邊的腳踏上,靠着牀睡得正香,他的手還緊緊握着紀瑾瑜的手。
雖然燈光昏暗,紀瑾瑜依然能看見他眉頭緊蹙,面色疲憊,臉上胡茬根根分明。剿滅叛賊,豈是好玩的?兩天一夜沒見,紀瑾瑜卻覺得經過了一個世紀那麼漫長,她的眼淚便無聲地落下來。
楊承突然醒過來,他怔怔地望着紀瑾瑜,忙坐起來將她摟在懷中,爲她擦去臉上的淚水:“阿瑜,你莫哭,幸好你沒有事,我真是好害怕……”
剩下的話,他沒有說,他看到紀瑾瑜身下流血,便覺得整個人都像是掏空一般,一絲力氣都沒有,他是真的害怕了,怕紀瑾瑜有個三長兩短。阿瑜是他的命啊,他不敢想象,若是沒有了阿瑜,他該怎麼活下去……
“阿瑜,阿瑜……”他深情地呼喚,滿含歉意的安慰:“阿瑜,你莫要傷心,孩子保住了,沒事了,阿瑜……”
“嗯!”紀瑾瑜乖巧地點點頭,面色蒼白,脆弱的好似這樣輕輕點頭都費了很大的力氣一樣。
楊承見了,就落下淚來。
紀瑾瑜輕輕地閉上了眼睛,將頭偏向一邊,不願意再看他。
楊承心中一頓,只覺得有種揪心的痛,他的阿瑜應該是開朗的,應該是幸福的微笑着,不應該是這個樣子。他說過要保護阿瑜,給她幸福快樂的,他怎麼這麼混蛋,讓阿瑜這樣受傷。
“阿瑜,你不要這個樣子”楊承握了紀瑾瑜的手,低聲解釋:“你自幼錦衣玉食,受岳父岳母寵愛,後來嫁了人也是當朝的狀元郎!可是我,什麼都沒有。所謂夫榮妻貴,我不想你以後出去與人交際的時候,別人都是夫人,獨獨你一個人是太太,連個稱號都沒有。阿瑜,我想給你最好的,你也值得擁有最好的。”
他的聲音裡面有疲憊有難過,但更多的是小心翼翼,帶着卑微的討好,好像擔心解釋不好紀瑾瑜便不會原諒他一樣。
這不是自己喜歡的那個楊承!這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