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點鐘,張雨打電話給範工,告訴他自己已經在某某酒店訂了包間,包間號是多少。範工在電話裡嗯嗯的,也不方便大聲說話。
直到範工推門進了包間,張雨一顆懸着的心才落了地。
席間兩個人把酒言歡,談笑風生,不一一細表。酒過三巡,範工說:“張經理,我看你爲人真誠爽快,你的生意能做得好啊!”
張雨說:“呵呵,生意就靠範工你這樣的熱心朋友照顧纔有啊。”
範工說:“你這個事情得去找丁總。這個人很‘獨’,很霸道,說一不二。技術上是權威,他要是發話,沒人敢反對。”
張雨說:“好的,以後我去拜訪他。對了範哥,這個丁總有什麼愛好啊?”
範工說:“喜歡抽菸,尤其是雲南煙。”
次日9點鐘左右,張雨按計劃來到丁總的辦公室門口,發現門虛掩着,他偷偷順門縫一看,見有幾個人正在和丁總談話,張雨就沒貿然進去。等了半個小時,那幾個人終於走了,於是張雨進了丁總的辦公室遞上名片,十分簡單明瞭地做了自我介紹。說完,張雨故意看了看丁總的菸灰缸,說:“丁總,你抽菸啊?前天一個雲南朋友路過武漢,給了我一包煙,說不錯,你嚐嚐看。”說完,張雨將早已準備好的一包極品玉溪香菸放在了丁總的辦公桌上。
丁總看了一眼,並沒有打開煙,然後就問張雨:“你們的產品是國內生產的,還是國外生產的?”張雨趕忙詳細地介紹了一下企業和產品。
丁總說:“有關真空系統的圖紙有些還沒確定,設計院也是武漢的,下週我可能會去設計院交流。”
張雨趕緊說:“丁總,什麼時候去我們公司考察呀?考察瞭解產品也是購買前必須要做的工作。”
丁總說:“你們公司在哪裡呢?”
張雨說:“武漢廣場上面。你到武漢給我說下,我去接你嘍。”
丁總說:“不用了,看看有沒有時間,有時間再說吧。”
張雨說:“丁總你年輕有爲,是我的榜樣,你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去考察考察我們公司吧。”
丁總說:“到時候再說,就這樣吧,我還要開個會。”
回到武漢,張雨在晚上和範工通了個電話,說他找了丁總,感覺還不錯,丁總說了,估計下週去武漢設計院進行技術交流,希望到時候範工能在第一時間告訴自己丁總究竟什麼時間來武漢。週二的時候,張雨接到範工的電話,說上午9點左右丁總等四人到武漢設計院去進行圖紙交流。張雨趕忙在電話裡聯繫丁總,邀請他來公司考察,丁總很客氣地說:“現在還沒到武漢呢,等到了再說。”快到中午時,張雨又發手機短信給丁總,丁總回短信說:中午同事一起吃飯,沒時間。下午4點多,張雨再次發短信給丁總,丁總說和單位同事在一起,沒時間考察。張雨回短信說:知道了,丁總你忙完一定給我來電話啊,來我們這兒考察也是你工作的一部分啊。
週三下午4點多的時候,張雨接到丁總的短信:你在公司嗎?
張雨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立即給丁總回電話:“丁總你好,你在哪兒?我開車去接你。我現在在公司。”
丁總說:“不用,我們有車。你和司機說下怎麼去你們公司。”
5點鐘的時候,丁總到達了我們辦事處。在辦事處的小會客廳,張雨向丁總簡單介紹了公司的情況,雙方又交流了一下工作。然後丁總說要走,張雨馬上說:“丁總,你到我們公司考察,不吃飯就走的話,我老闆知道了會炒我魷魚的。一切都已經訂好了。”
丁總說:“麻煩你們多不好。”
張雨說:“吃飯是爲了更好地工作,不吃飯哪有勁兒工作啊!”
於是,張雨、丁總一行到外面吃飯、唱歌,並交流了一些重要的工作計劃。
由於最後的圖紙技術已經交流完畢,所以招標準備工作就快了很多,一個星期後,範工通知我們去買標書。按照計劃,範工邀請了世界知名的價格最高的兩家品牌,我自己又拿了一個品牌給張雨,讓他安排人去投標,這樣就是雙保險了。
開標三天後,我公司“低價”中標。在投標的四個進口品牌中,我方價格倒數第二,而對國產的品牌業主根本不考慮。整個開標過程很順利,先是由範工從技術的角度對我公司產品予以了肯定,中間還提到了我公司的多個應用案例,然後丁總說我們在武漢有辦事處,在售後方面還是及時的、有優勢的,於是丁總一錘定音,我們拿到了這個標。
做一個單子最少要培養一個關鍵人,這樣你才能瞭解客戶,知道客戶的想法,也才能明白自己的打法。
沒有內線,業務員靠感覺做出的決策往往是不全面的,是沒有判斷依據的,往往到最後也不明白自己該怎麼做。
2009年4月的時候,我將我們公司長江銷售大區辦公總部設在了南京。因爲湖北和江西基本上算是成熟的市場,有老客戶,有朋友,我們在這裡的市場佔有率基本上可以達到驚人的30%,一般每年都能保證一個基本的量和行業第一的銷售額。而在江蘇和安徽,我們的市場則還不成熟,在與一些品牌的競爭中基本上是勢均力敵,但是我堅信,市場會因爲我們而改變。
同樣的市場,由不同的人去做,結局肯定是不一樣的,相同的事情,由不同的人去做,結果也是懸殊的,所以要苦練內功,真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要做一個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將問題上交給公司上層或者歸咎於各種原因的人。
我在南京的住所離我們長江銷售大區辦公總部有兩站路,我每天都步行上班。其實,我非常喜歡走在路上的感覺。電視節目《贏在中國》主題曲《在路上》,就寫得非常真實。
那一天
我不得已上路
爲不安分的心
爲自尊的生存
爲自我的證明
路上的心酸
已融進我的眼睛
心靈的困境
已化作我的堅定
在路上
用我心靈的呼聲
在路上
只爲伴着我的人
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遠行
在路上
只爲溫暖我的人
溫暖我的人
走在路上,我看到迎面走來的那個女孩,走着走着,忽然撲哧一笑:呵,莫非她想起情郎的俏皮話了?
走在路上,我看到對面的推車老漢:呵!不努力,可能自己到老了,也要去推車吧?
走在路上,我看到丫丫學語的步履蹣跚的小孩子,那一刻,我的內心充滿了愛憐。
走在路上,我也看到有人故意撞別人一下,然後敲詐一筆錢。
走在路上,我也看到經常有坐在路邊的女子,在低低地哭泣。
走在路上,我也看到惡人們開着車橫衝直撞故意濺人一身的污水。
我們的一生都在路上,可能你乘的是飛機,可能你乘的是汽車,可能你靠的是雙腳。對於做銷售的我們,前方總還很遙遠,總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我們依然,依然會在困難中逆風向前。
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我,小的時候經常玩一個遊戲叫“木頭人”,規則是說“1,2,3,不準動”,然後小朋友們就都不能動,誰動誰就輸了。這個遊戲很簡單,也很有趣,它的精髓就是:堅持。雖然大家的遭遇、狀態都不一樣,但是在同一種人生規則下,不問你任何的原因,違反規則你就輸,這就如我們的人生,我們的銷售。
銷售也有規則,這個規則我們曰“道”。它可以是看得見的,也可以是看不見的;有的是可以說的,有的是不可以說的;有的是故意表露的,有的是暗含深意的。我們既然參與了這個遊戲,那麼就只有遵從規則。而最後的勝出者可能靠的就是堅持。
有人說,戰術的成功不代表戰爭的勝利。是的,我也這樣認爲,所以我一再告訴我的業務員們,思索時一定要站在高處,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去俯瞰這個事件、這個區域、這個市場。“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俯瞰全局,就是要得出幾個節點,而面對這幾個節點,就必須用“術”去攻克,因爲如果你不用“術”去攻克,別人一旦攻克你就落後了,就陷入了被動,到那時候,你可能要耗費十分力纔會有一分利。
我們的銷售就是這樣遵從道,憑藉術,抱着堅持、勇敢的信念,一步一步走在路上,一路攻城拔寨,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很多人問:機會在哪裡?做什麼賺錢?我無語。對一個真正的有心之人來說,各行各業都賺錢,機會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有個業務員做設計院工作的事情可以做個佐證。
2008年的9月,我正在辦公室裡閒坐,突然手機響起。
“峰哥,我是張雨,有個事情需要你緊急支援。”電話裡傳出一個焦急的聲音。
“什麼事情?”我說。
“湖北的一個客戶,現在即將採購一批設備,我們也去接觸了,客戶說設計的產品在技術上和我們略有出入。客戶說是南昌六院設計的,除非設計院更改圖紙,推薦我們,否則我們不可能參與設備的投標。”張雨在電話裡說。
“哦,那你們去做設計院的工作啊。”我說。
“設計院在南昌,不屬於我的區域啊,你正好管理那裡,而且下週就要發標書了,我這裡還要做工作。這週五天時間內必須搞定設計院並讓他們寫推薦函,否則沒機會,我想這個事情必須你親自去下。”張雨在電話裡安排起我了。
“哦,我試試看吧。”我想了想,隨後撥通了現在在江西開展業務的王笑的電話。
“老大!什麼事?”王笑在電話裡說。
“張雨有個客戶,現在工作在設計院那裡卡住了,是南昌六院設計的。你去幫他找個該院該項目中的設計師,讓設計師從今天開始三天內幫我寫個推薦函,說我們的技術能夠滿足其設計要求,向客戶推薦我們參與設備招標。”
“南昌六院我知道,但從來沒去過,因爲我們現在不跑設計院,只跑業主了。”王笑說。
“以前的事我不管,張雨這事你現在去給我辦。”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