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實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而空虛無聊的時光卻讓人度日如年。自從做了區域銷售總監以後,我已經很少親自做單了,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看報表,然後每隔幾天給各個辦事處打打電話,瞭解一下他們銷售員在前線的戰鬥情況。
2009年的5月,我整理文件,偶然發現自己2007年寫的工作日誌,不禁感觸良多。從2007年接任湖北辦事處主任到現在已經兩年了,時間過得飛快,自己好像也沒有什麼成就。兩年期間發生了不少事情,我由於工作原因認識的人中有不少人也發生了改變,有的人升職了,有的人離職了,有的人進步了,有的人卻出事了。
5月的一天,張雨來南京找我向我彙報工作,看得出,張雨的情緒不高,於是聽完他的彙報,晚上請他吃個便餐,然後約幾個同事一起去南京的“金絲利”酒吧去放鬆一下心情。
張雨喝了很多酒,我喝的很少,與其說這是節制,倒不如說是職業習慣。一般我們銷售員去和客戶做商務交流,總要有人清醒有人醉,總要有個人犧牲自己和客戶拼命灌酒,也總要有人要清醒地掌握酒桌局勢。
張雨終於在酒後將他的鬱悶表達了出來,他做銷售幾年後現在遇到一個瓶頸,一直突破不了。他現在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由於他前段時間設計陷害了我們公司的銷售張總一道,結果在公司辦事處主任這個層面,別人和他真正交心的不多,大多數都和他虛與應付,而他又不敢和手下的業務員去做朋友。爬上了位置後反而沒有朋友,這讓他很苦惱。第二個問題是銷售工作的特性和目前市場的不完全規範,導致他很累,有點兒迷茫,自從踏入銷售行業以來他感到和親戚朋友來往都少了,和朋友關係也淡了,感到自己去做任何一件事都有將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趨向了。他感到這已經不是原來的他了。
我夜裡陪着他,默默地看着他到衛生間吐了一遍又一遍。這傢伙雖然只跟了我兩年,但從我過去帶他的經驗看,他還是非常信任我的。他目前遇到的這個職業生涯的難關,我想我還是幫他渡過。
第二天,雖然酒醒後的張雨極力推卻,我還是開着車送張雨回武漢。我們走的是合黃高速,車子已過九江,天又開始下起了濛濛細雨,和我2007年開車從上海到武漢就職是類似的天氣。我換上自己非常喜歡的一首歌——《sayyousayme》,這首歌陪伴我十多年了。看得出,張雨也很喜歡這首歌,他也跟着歌輕輕地哼了起來。
我笑着對張雨說:“人生就如這歌詞寫的一樣,是條寂寞的高速公路,是個孤獨的歷程。”
“是啊,我現在是越來越孤獨了。”張雨感嘆。
我哈哈一笑,說:“我給你講個小故事吧!”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決定滿足每個人一個要求。
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一箱雪茄。法國人浪漫,要了一個美麗的女人相伴。而猶太人說,給我一部能和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後,這三個人都出獄了,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他嘴裡塞滿雪茄,大喊着“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記要火了。
第二個出來的是法國人,他懷裡抱着一個孩子,美麗的女人手裡牽着一個小孩子,而腹內還懷着第三個。
第三個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地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我每天都和外界聯繫,生意不僅沒停頓,反而上漲了200%,爲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賓利。”
我說:“張雨,假如命運給你一個酸檸檬,你會怎樣呢?”
張雨說:“我會把它吃掉。”
我說:“卡耐基說:‘命運交給你一個酸檸檬,你得想法把它做成甜的檸檬汁。’”
我接着說:“剛纔講的那個故事,其實很有意思,它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就決定什麼樣的結局’。三年前的選擇就決定了你的現狀!當年你和張總鬧摩擦,說實在話我並不是很贊同。”
張雨說:“爲什麼?我也是爲自己、爲大家出氣啊!”
我說:“對待不公,我們要先自省其身,看自己是否做的不足,而不是憑着感覺去迴應,去報復,甚至去暗算!這是不好的思想。每個人都有做不到的地方,這一生你總要經歷很多不公,難道你都要個個去反擊?而且公不公平只是你個人的感覺,你能保證自己的感覺是正確的嗎?也許公平與不公平只是我們的一念之差,如果換一種角度去想,也許那纔是公平的。”
張雨說:“我當時很生氣,我們付出那麼多,結果張總把我們的成績抹煞了。”
我說:“你呀,爲什麼今天我要開車送你回武漢,你明白嗎?就是想告訴你一些事情。你跟着我學會了一些思考的技巧,學會了一些做單的招數,但是你忽略了‘道’,忽略了‘養身’和‘養心’,所以你纔會不快樂!”
張雨:“什麼是‘道’?怎麼‘養心’?”
我說:“禪宗六祖慧能說‘行正即是道’。‘人’字就兩劃,但是站得直就是個‘人’,站不直就是個王八的‘八’。所以,修心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心平行直’。我們走到哪兒,都要站得住,行得直。”
我接着說:“希望你以後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而不是斤斤計較的庸人;希望你是個熱心助人的好人,而不是背後算計別人的壞人。”
張雨:“寒!我有那麼壞嗎?”
我淡淡一笑,給張雨一根菸,自己也點上一根,沉默了一會兒,我說:“我也走過和你一樣的路,也是在銷售這條路上一路摸打滾爬過來的,所以我纔不希望你重複我的一些不應該去犯的錯誤。我有個時間段也和你一樣急功近利,而且也犯了很大的錯誤。”
張雨很好奇,他一直都不怎麼了解我的過去,他好奇地問:“老大,你還沒和我們說過你以前的事呢,說說吧?”
我說:“我啊,屬於主動型的銷售,喜歡新事物,不喜歡墨守陳規,這十多年銷售做下來,也覺得頗有意思!”
張雨說:“頗有意思?怎麼會用這個詞?”
我說:“哈哈!你也會和我一樣,也必然會在銷售的道路上經歷新手階段、熟手階段、能手階段和專家階段這幾個階段的。由於悟性不同,有的人可能走不到底,但是隻要走下去的必然都會經歷這幾個階段。”
張雨說:“那麼絕對?我現在是什麼階段?”
我說:“你現在是典型的熟手階段。”
張雨:“暈!老大,我一直都認爲自己已經是銷售能手了,項目做單也是十中五六,嘿嘿!也已經在行業內有點兒名氣了。”
我說:“笨蛋!這個劃分可不是光看做單成績的,還要看他的銷售理念。”
張雨:“銷售理念?”
我說:“是啊,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會有什麼樣的做事風格,有什麼樣的風格就會塑造什麼樣的形象,而這個形象呢又反過來與客戶進行互動。‘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這個理念就是給你自己貼個標籤,讓客戶識別你。”
張雨:“老大,你說的有點兒複雜,你的思維跳得太快,我跟不上。”
我說:“我簡單地和你說說我個人所經歷的四個銷售階段吧。”
一、新手階段
那是在1996年,剛剛做銷售的前三個月,那個時候的銷售世界對我而言是全新的,我啥也不懂,只是有着對銷售的樸素的理解,只知道拼命地去吸收一切的知識。那個時候,我在世界泵行業排名第一企業做銷售。我想,水泵已經發明瞭幾百年了,產品原理、外觀都是一樣的,我怎麼去說服客戶買我的產品呢?於是我便研究其他企業的產品特點,研究他們的銷售特色。我感覺他們的銷售員只是強調自己的產品如何如何的好,而我就樸素地提煉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我在名片後面印着“我們不僅僅銷售優質的產品”,言下之意就是我們還銷售優質的服務、優質的技術,等等。
這個階段就是學習、積累的時候,我特別勤奮,什麼都學,只要見到對銷售有幫助的東西就馬上模仿抄襲到自己的身上,也不管對自己是否有用。那個時候我閱讀了很多銷售類的圖書,經常模仿那些銷售高手的做法。
二、熟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