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們爲什麼選擇銷售

一、跟對領導比能力重要

你再有能力,若是領導讓你完成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那麼你的處境就等同於慢性自殺;或者講你再有才華,卻跟錯帶頭人,那麼最終的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

二、關鍵機會的搏殺很重要

平時不要搏,時時刻刻都要搏的話,只會使你緊張而無爲。但關鍵時刻要敢搏,成功則功成名就,失敗就蟄伏,等待再搏的機會。

怎麼判斷出該不該搏的機會呢?

1客戶有錢。

2客戶有權。

3客戶有大需要。

當這三個要素集中體現在你的客戶身上時,你就要奮起一擊、全力一搏了。

我有個做中央空調的朋友,在武漢做淘金廣場項目時就沒判斷對。武漢人都知道,淘金廣場以前是個爛尾樓,停了十多年才修起來。我的朋友提前介入,淘金廣場的業主和老闆他都通過關係找到了。朋友當時盲目自信,認爲那麼好的地段(武漢六渡橋黃金商業圈),又認識最高領導,這個生意錯不了,就提前介入花掉了幾十萬元,結果直到他破產,淘金廣場也沒修起來(政策調控貸不到款)。

我的朋友就這樣賠掉了打工數年賺到的錢,一個項目又把他弄成窮光蛋了。所以,做生意、做銷售一定要記住,我們的客戶一定要同時滿足前面提到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一般機電設備或者系統銷售的企業在每年1~3月的銷售基本上是停滯的,因爲有個春節,和每年的年末至第二年的年初這段時期,客戶一般都會停止採購。這段時間也是廠家開總結會、算提成、培訓業務人員的時間,當然更是維護客戶關係的最佳時期。

在此期間,王笑依靠個人的能力簽訂了一筆5萬多元的小單子。我很高興,畢竟這是業務人員自己的努力,說明業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有了進步。

在開公司例會的時候,我對業務員們說了三點內容。

1感恩。要用感恩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

2我們將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團隊?

3自己的人生短期目標是什麼?

我解釋說:“第一,爲什麼要感恩?首先要感謝企業,因爲在我們業務人員還沒出單,自己沒能養活自己的時候,是企業養活你!其次還要感謝客戶,沒有客戶,企業就沒有收入,我們就不會聚在一起。最後還要感謝同事,同樣,在你還沒有真正靠業績養活自己的時候,你其實是被同事養活的!你別和我談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也別和我講你靠自己的鬼話。一個不知道感恩的人,很難有什麼真正的作爲。”

“第二,我需要的是一個高效的友愛的團隊。任何人覺得自己異於常人,靠自己就可以獨創天下,可以千里獨行,那麼就請你早點兒走人。一個不友愛他人、自私自利的人是走不遠的,只有友愛他人才能真正地愛護自己。”

“第三,2008年來到了,每個業務人員寫一份2008年的年度工作計劃。不需要你們寫遙遠的,也不需要你們寫做不到的。遙遠的未來,那是企業家圖謀的事情,業務員也不配去規劃。做不到的也要你寫上去,那就是鼓勵你們公開行騙了,所以也不要寫。”

等業務員將他們寫的年度銷售計劃交上來的時候,如果你真正從事過銷售管理你就知道了,我們往往會高估很多人。起碼,我拿到他們三個業務人員的銷售計劃時,我就有這樣的感覺。

可以說,每個人都可以口無遮攔,滔滔不絕,有的人比較含蓄,光是語言的交流,雖然也觸及到思想,卻不夠深入,但要將思想落實到文字,才發現他們的思想其實非常地簡陋,起碼銷售計劃寫得都沒有邏輯,看不出因果。我看不出他們哪個人有完善的銷售體系認識!換句話說,他們是爲了銷售而銷售,爲了計劃而亂侃。

我問他們:你們爲了什麼而銷售?爲什麼選擇了做銷售?賺錢嗎?事業嗎?生計需要?沒其他的選擇才從事銷售的?OK!無論你是哪一種,那都是正常的。那麼,你起碼知道你幹銷售能不能賺到錢吧?怎麼推斷你能不能賺到錢呢?很簡單啊!你今年想賺10萬元,那麼就必須要有約300萬元的銷售額(我們的佣金是3%)。而300萬元的銷售額根據二八黃金法則必須要有1300萬元的有效信息量。而1300萬元的有效信息量根據二八黃金法則起碼要從5000萬元的一般信息中篩選出來。而5000萬元的信息量根據二八黃金法則一個客戶平均100萬元的話,最少要跑50個有效客戶。而50個有效客戶根據二八黃金法則最少要從200個普通客戶中篩選而來。再往下推,你起碼每天要拜訪2~3個客戶才能確保你2008年能賺到10萬元。

所以,你們能不能賺到錢,或者目標能不能實現,其實是和你拜訪的數量有關的。這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然高手除外,因爲高手都是質變過的。

我說,你們的計劃書我都看了,但你們只有目標,而沒有完成目標必要的因果過程。你們這樣的計劃書,其實就是扯淡。撇開文字修辭,起碼你們的年度計劃書應該具備:

1目標(具體的銷售額);

2實現目標的方法(起碼邏輯上是可行的、必然的);

3方法在實施過程中需要的協助或者潛在威脅的分析;

4修正,檢討自己的方法不偏離目標的跑道。

我們經常高估或者低估和我們有關的人的能力,所以爲了還原事情本質,一定要多花時間在他們身上,看透他們才能更好地讓他們幫你。你花多少時間在客戶身上,客戶就回報你多少。

不超過三分鐘交談,一個銷售管理者通過估算銷售員的有效拜訪客戶的時間,就可以預測他近幾年有多大作爲了。一個花在客戶身上有效時間不多的銷售員,無論他有什麼藉口,都不會有好結果。網友周寒星說:

關於潛規則,每個行業都會遇到,關鍵看你的段位能否達到,看你的悟性是否夠強。如果在沒有人帶的情況下,你的天資不是很高的話,那就吃虧吧,虧大發了,你就知道變通了。這一點大家可以參考之前說的爲什麼新銷售員有高手帶,半年可以達到類似高手的級別!銷售高人不僅是對外,而且對內,內部的事務處理清楚了才能夠去打仗。作者回復:

談到潛規則,其實潛規則無處不在,彷彿老子書中的“道”,個人認爲這纔是真正需要銷售人員把握的東西。

比如你去領導家,領導說一起吃飯吧?試問你敢吃嗎?你敢不吃嗎?表面上看是領導一句無意的說法,其實妙涵一切韻味,要自己品才能判斷出是吃還是不吃。判斷不出,你的所作所爲一切作廢,從此被打入冷宮。

看我這文章的大都是草根階層,所以更需要了解、認識潛規則的重要性。比如說求職,一般人喜歡寄簡歷,等HR找你談,或者在人才市場上找HR談,但都是要經歷人事這一關。這是顯規則!那麼在公司裡,人事的作用能有多大?他有用人的決定權嗎?恐怕無論走什麼程序,最後用什麼人,還是得老闆或者總經理才能拍板吧?事實上在公司裡,是否錄用人最後是老闆這樣的當事人說了算的,這纔是潛規則,這纔是事物運行的關鍵點!

所以真正的高手找工作,根本就不會通過人才市場、人事部門等,那會讓他身價大減。真正的高手都是直接打電話找他想去的公司(無論是國企還是外企)的當事人,毛遂自薦,幾句話介紹自己,幾分鐘獲得高位的!人事部門只不過是最後履行手續罷了!

所以說,你能不能領會到核心的東西,以及怎麼恰當地利用這些,這纔是一個人真正成龍成蟲的關鍵。那些所謂的“心態決定一切”,“細節決定一切”,還有其他的一些類似的銷售經驗,在我看來是不着邊際。大方向抓不住,盡抓些枝節糾纏,只會把人教傻,教成瘋子。解決問題首先是戰略上的,是對規律的掌握,然後纔是技巧上的,最後纔是心態、細節上的。

帶領一支隊伍要知道把隊伍帶到哪裡去。我們帶領銷售團隊的,每個人都知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說不定自己會比手下的兵先流走呢!但往哪裡流呢?我們銷售人的最終之路將流到哪裡?

知道了我們的最終之路,那我們的職業生涯是不是更有目的性、更有效率?這確實是值得每個銷售人都思索的問題。時間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成本,作爲翻雲覆雨的銷售人,我們更應該明白我們最終要流向哪裡,提前打好基礎,這樣纔會有更好的發展!

很多有才華的人碌碌無爲一輩子,社會上每三個人就會有一個人發出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人生感嘆。要避免未來懷才不遇的慘狀,就必須提前在青萍之末做好準備。

銷售員最終要流向哪裡?學習經驗,積累資金,有機會就自己當老闆?騎驢找馬,銷售只是無奈的過場,找機會就轉行?豐富人生閱歷,不停跳高,目標是做個職業銷售經理人?可能還有更多、更好的選擇。我想無論你選擇哪一種,你都要明確自己的最終之路,你要做的就是縮短你的現狀到終點之間的距離。比如,你的最終之路是自己當老闆。

1目標是自己當老闆。

2資金和市場的積累是實現當老闆的前提。

3市場不是問題,那麼惟一問題是資金。怎麼積累資金?是借還是自己創造?多少時間積累到足夠的資金?

4有了資金,自己做老闆的風險在哪裡?怎麼控制風險?

無論你有什麼樣的目標,當你將自己的目標寫在紙上時,你會發現,其實很多事情並不難做到。難的是你沒有系統地認識到,沒有去思考;難的是你沒有去做,沒有按照計劃現在去鋪墊未來的基礎。所以古代有大哲說:“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按照水到渠成的完成或者實現我們的銷售員的終極目標,我們可能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經歷很多的事情,受過很多挫折,才讓社會和生活逼迫我們去改變,纔會走上我們的最終之路。如果我們現在知道了我們的最終之路,如果我們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份工作、每一天都爲了實現自己的最終之路而做鋪墊,你認爲實現我們的最終之路還會難嗎?時間還會久嗎?

成功者,總是提前佈局的人,只有愚笨的人才會臨時抱佛腳。陰與陽,高與下,善與惡,白與黑,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依靠、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同樣,有了最終之路這個人生大目標,那麼我們當下更應該做的是打好基礎這樣的小事。玄妙啊!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沒有先虧就沒有後賺,不做小事就成不了大事。

我們做客戶銷售也是一樣!真正的營銷高手去拜訪任何一個客戶,他都抱着必然勝利、一定拿到訂單的信心(這就是最終之路)。懷着必勝的信念,然後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去做好銷售環節的每一件事。甚至給客戶打個電話都要考慮半個小時,在紙上畫來畫去,反覆推敲,權衡得失,研究說話語氣和用詞,確認萬無一失纔會給客戶打電話,更何況拜訪客戶!

有了必勝的信念,再完善細節,競爭對手稍一疏忽,你自然就能輕鬆地將合同拿到手了,故孫子曰: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微笑是可以傳染的,信心也可以傳染,所以抱着必勝的信心,對你的銷售會起巨大的作用。

成功者不抱怨,抱怨者不成功,很多人懷才不遇,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最終之路,這樣去縮短實現最終之路的距離,最終浪費了自己。

網友奮鬥2002說:

我覺得,銷售人最重要的是心態問題。心態不好會影響你的發揮,太在乎某個項目就會過度擔心,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即使搞砸也不用在乎,開始下一個比挽回上一個要容易得多。作者回復:

我對你的話的理解是,你是在業務裡保持平常心,即領先時不用太高興,落後了也不用太傷悲。其實這也是中國的中庸之道。談論銷售,我們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案例,也都有失敗的案例。成功與失敗,原因都很多,只強調一種心態上的小節,類似以不變應萬變的原則,這不可取。

一個人立足這個社會,計取社會資源,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使自己成爲成功者,其中最重要的我個人認爲有兩點:一、守原則;二、會變通。光有原則而不知變通,是書呆子、蠢才;而如果沒有原則,光知道順風使舵,無論他有多大能力、多大技巧,也難免會失敗。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52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1章 又一次起步第24章 目標的實現 (2)第4章 銷售是從被拒絕開始的第23章 目標的實現 (1)第2章 修煉內功第14章 方法決定成敗 (1)第40章 KEY PERSON(關鍵人) (1)第47章 對潛在客戶的評估方法第50章 拜訪前需要做的功課第29章 一個銷售員神速轉變爲企業老闆的故事 (2)第12章 明確了目標,有了方法,我們還要做什麼 (1)第42章 KEY PERSON(關鍵人) (3)第52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20章 銷售三術之“異” (2)第41章 KEY PERSON(關鍵人) (2)第38章 重慶僱傭搶單記 (1)第54章 拜訪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第34章 暗算 (1)第36章 廣告美女的中級錯誤 (1)第47章 對潛在客戶的評估方法第26章 業務員的奮鬥 (2)第43章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1)第8章 落後時更要冷靜出牌第49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2章 修煉內功第4章 銷售是從被拒絕開始的第10章 領先時要能夠穩住後方 (2)第38章 重慶僱傭搶單記 (1)第46章 尋找潛在客戶的四個途徑第23章 目標的實現 (1)第44章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2)第54章 拜訪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第23章 目標的實現 (1)第13章 明確了目標,有了方法,我們還要做什麼 (2)第40章 KEY PERSON(關鍵人) (1)第19章 銷售三術之“異” (1)第43章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1)第49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48章 拜訪客戶需要注意的事項第24章 目標的實現 (2)第11章 我們爲什麼選擇銷售第5章 真正的決戰之地第41章 KEY PERSON(關鍵人) (2)第27章 業務員的奮鬥 (3)第30章 細節決定成敗 (1)第22章 這個說客好牛 (2)第39章 重慶僱傭搶單記 (2)第11章 我們爲什麼選擇銷售第25章 業務員的奮鬥 (1)第15章 方法決定成敗 (2)第49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29章 一個銷售員神速轉變爲企業老闆的故事 (2)第42章 KEY PERSON(關鍵人) (3)第24章 目標的實現 (2)第34章 暗算 (1)第48章 拜訪客戶需要注意的事項第15章 方法決定成敗 (2)第49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54章 拜訪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第2章 修煉內功第50章 拜訪前需要做的功課第10章 領先時要能夠穩住後方 (2)第37章 廣告美女的中級錯誤 (2)第16章 把銷售看成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而不是工作 (1)第34章 暗算 (1)第46章 尋找潛在客戶的四個途徑第28章 一個銷售員神速轉變爲企業老闆的故事 (1)第49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53章 拜訪前需要注意的事項第36章 廣告美女的中級錯誤 (1)第39章 重慶僱傭搶單記 (2)第43章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1)第30章 細節決定成敗 (1)第5章 真正的決戰之地第50章 拜訪前需要做的功課第14章 方法決定成敗 (1)第29章 一個銷售員神速轉變爲企業老闆的故事 (2)第45章 拜訪前的準備第39章 重慶僱傭搶單記 (2)第43章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1)第6章 銷售人的段位第44章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2)第25章 業務員的奮鬥 (1)第26章 業務員的奮鬥 (2)第22章 這個說客好牛 (2)第40章 KEY PERSON(關鍵人) (1)第31章 細節決定成敗 (2)第52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35章 暗算 (2)第15章 方法決定成敗 (2)第53章 拜訪前需要注意的事項第50章 拜訪前需要做的功課第23章 目標的實現 (1)第53章 拜訪前需要注意的事項第18章 客戶不同銷售方式也不同第7章 找對人,做對事,說對話第21章 這個說客好牛 (1)第46章 尋找潛在客戶的四個途徑第11章 我們爲什麼選擇銷售
第52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1章 又一次起步第24章 目標的實現 (2)第4章 銷售是從被拒絕開始的第23章 目標的實現 (1)第2章 修煉內功第14章 方法決定成敗 (1)第40章 KEY PERSON(關鍵人) (1)第47章 對潛在客戶的評估方法第50章 拜訪前需要做的功課第29章 一個銷售員神速轉變爲企業老闆的故事 (2)第12章 明確了目標,有了方法,我們還要做什麼 (1)第42章 KEY PERSON(關鍵人) (3)第52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20章 銷售三術之“異” (2)第41章 KEY PERSON(關鍵人) (2)第38章 重慶僱傭搶單記 (1)第54章 拜訪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第34章 暗算 (1)第36章 廣告美女的中級錯誤 (1)第47章 對潛在客戶的評估方法第26章 業務員的奮鬥 (2)第43章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1)第8章 落後時更要冷靜出牌第49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2章 修煉內功第4章 銷售是從被拒絕開始的第10章 領先時要能夠穩住後方 (2)第38章 重慶僱傭搶單記 (1)第46章 尋找潛在客戶的四個途徑第23章 目標的實現 (1)第44章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2)第54章 拜訪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第23章 目標的實現 (1)第13章 明確了目標,有了方法,我們還要做什麼 (2)第40章 KEY PERSON(關鍵人) (1)第19章 銷售三術之“異” (1)第43章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1)第49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48章 拜訪客戶需要注意的事項第24章 目標的實現 (2)第11章 我們爲什麼選擇銷售第5章 真正的決戰之地第41章 KEY PERSON(關鍵人) (2)第27章 業務員的奮鬥 (3)第30章 細節決定成敗 (1)第22章 這個說客好牛 (2)第39章 重慶僱傭搶單記 (2)第11章 我們爲什麼選擇銷售第25章 業務員的奮鬥 (1)第15章 方法決定成敗 (2)第49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29章 一個銷售員神速轉變爲企業老闆的故事 (2)第42章 KEY PERSON(關鍵人) (3)第24章 目標的實現 (2)第34章 暗算 (1)第48章 拜訪客戶需要注意的事項第15章 方法決定成敗 (2)第49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54章 拜訪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第2章 修煉內功第50章 拜訪前需要做的功課第10章 領先時要能夠穩住後方 (2)第37章 廣告美女的中級錯誤 (2)第16章 把銷售看成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而不是工作 (1)第34章 暗算 (1)第46章 尋找潛在客戶的四個途徑第28章 一個銷售員神速轉變爲企業老闆的故事 (1)第49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53章 拜訪前需要注意的事項第36章 廣告美女的中級錯誤 (1)第39章 重慶僱傭搶單記 (2)第43章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1)第30章 細節決定成敗 (1)第5章 真正的決戰之地第50章 拜訪前需要做的功課第14章 方法決定成敗 (1)第29章 一個銷售員神速轉變爲企業老闆的故事 (2)第45章 拜訪前的準備第39章 重慶僱傭搶單記 (2)第43章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1)第6章 銷售人的段位第44章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2)第25章 業務員的奮鬥 (1)第26章 業務員的奮鬥 (2)第22章 這個說客好牛 (2)第40章 KEY PERSON(關鍵人) (1)第31章 細節決定成敗 (2)第52章 拜訪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35章 暗算 (2)第15章 方法決定成敗 (2)第53章 拜訪前需要注意的事項第50章 拜訪前需要做的功課第23章 目標的實現 (1)第53章 拜訪前需要注意的事項第18章 客戶不同銷售方式也不同第7章 找對人,做對事,說對話第21章 這個說客好牛 (1)第46章 尋找潛在客戶的四個途徑第11章 我們爲什麼選擇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