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

“夫然,則不下倍上,臣不殺君,賤不逾貴,少不凌長。””————————【管子·五輔】

“中郎將李蒙以口出不遜、頂撞御前、治軍無方等罪,被斬首示衆。王方被黜爲典農,其下各軍皆被裁撤,歸衛將軍統領。”劉誕兩手扶在膝上,將上林苑裡發生的事情如實相告。

黃琬眉頭也不擡一下,這件事似乎早在他的預想之中:“李蒙等人乃叛軍餘孽,當初是因形勢而不得不降,遠不如段煨、張濟那般可信、並託付重任。何況京畿重地,若非親信,陛下如何能放心?即便董承是外戚,心不甘願,也得在此事讓步。”

“可是……”劉誕張口欲言,卻被兄長劉範用眼神止住。

幾兄弟都是爲了另一件事而來,劉範謹慎的接下話頭說道:“董承到底因此成事,陛下等若是翦除其羽翼,彼等確會讓步?”

“陛下主要是爲了收服長安兵權,至於弱董承之羽翼,以老夫看,這主要是趙子柔的意思。”黃琬捻着鬍鬚,緩緩道來:“至於董承,彼若是真有遠見,或是身邊有善謀長遠之人,必會知道取捨。”

劉璋不明所以,突然脫口問道:“司空親善陛下,按理說,應與董承同爲一體。何況彼二人以往未有過節,小子不明,此番又是何故針對?”

“這麼做。”黃琬毫不經意的說道:“無非是因人就事而已,趙子柔最會揣摩上意,他見陛下有意收服兵權,便有了替陛下弱其羽翼的意見。如若當時陛下不允,趙子柔又會是另一出提議。總而言之,他既爲陛下一手提拔,舉止自然要以陛下之命是從,爾等想想前次議論銅法,彼不也是附會聖意麼?”

“因人就事這四字說的極妙。”劉範看着弟弟劉璋,帶着教訓的語氣說道:“司空善於附會人心,精於計算,此次幾番迎合陛下,皆切中其意。料想在改元之後,將會授予重任,或是錢法、或是其他。”

劉璋若有所得的點了點頭,黃琬在一旁但笑不語,劉範這是想引出他的話來,故而不肯胡亂附議。只是黃琬尚且有些不明,彼此兩家姻親,還有什麼是不能直言的?

“司空是蜀郡人。”劉範風馬牛不相及的說起道:“聽說王方等部兵馬在重新裁撤、新募之後,就會被步兵校尉一同帶去武都。”

步兵校尉自是指徐晃,聽劉範話出有因,黃琬不由將這兩件事聯繫在了一起,便即問道:“你是說朝廷有伐羌之意?”

“我不敢這麼說……”劉範面露遲疑,畢竟這種事他也不確定,所以很擔心說出來後會干擾到黃琬對朝局的判斷。

“你我叔侄,但說無妨。”黃琬沉聲問道。

“那我就大膽妄言了。”劉範慢吞吞的說道:“武都氐、羌等部族與漢民混居,雖時有羌人寇略百姓,可自太守韋公蒞任以來,說得氐王輸誠供奉,羌漢等族也相安無事。將校即有建功之心,朝廷也出師無名。”

“然而,何以知陛下就不能另有廟算?”黃琬臉色陰沉了幾分,心中其實已經有了答案。

劉範靦腆的笑笑:“小子原就是大膽妄言。”

“阿兄,事已至此,黃公是我等叔伯,一家人正當坦誠以待,還在委婉令詞作甚?”劉誕性子較急,不滿於劉範扭扭捏捏、瞻前顧後的樣子,直接說道:“秘書郎傅幹昨日已拜爲沮縣長,不日即將赴任,其間用意,外伯父一想便知。”

“沮縣?這不是漢中之地麼?”黃琬啞然道。

“現已被劃入武都郡轄下了。”劉範嘆了口氣,神色依舊平靜從容:“沮縣扼守陳倉道,是從武都往漢中的必經之途。我等兄弟便是據此臆測,以爲陛下揀選部衆入武都預備伐羌是假,走沮縣入漢中、乃至入川纔是真!”

黃琬微不可察的嘆了口氣,問道:“可有說徐晃何時入武都、傅幹何時赴任沮縣?”

“歲旦將近,朝中忙於招待各州使者,事情煩劇,恐怕要拖到年後。”劉範說道。

看着劉範鎮定卻暗藏慌亂的目光、劉誕急切無奈的神色、以及低眉順首的坐在一旁,看着幾個長輩商議對策的劉璋,黃琬一時有些沉默。

益州牧劉焉是他姻親不假,他也知道劉焉當初謀求益州牧主要還是心存妄想、爲了那虛無縹緲的‘天子氣’。可如今時事更易,朝廷振作,作爲漢室臣子,黃琬沒有責任與義務去繼續袒護劉焉。在伐蜀這件事上,他甚至與皇帝是站在一邊的,同時也正是因爲黃琬有這樣忠直不偏私的秉性,所以劉範等兄弟起初才猶豫不決,實在無路可走了纔來尋他。

就在劉範等人愈發忐忑的時候,黃琬方纔冷聲說道:“所以,你們兄弟之間,今日來尋我是什麼意思?”

說完,黃琬又稍覺後悔,自己的語氣未免有些先入爲主的將對方判定成想拉他下水的逆賊,嚇得劉範支吾難言,他當時便放緩了語氣說道:“關中現今的形勢,你們遠比在蜀中的劉君郎要看得清,如今好在是漢中張魯一人爲亂,劉君郎尚有立功之機。爾等既身爲人子,怎能眼看着令家君背上不義之名?”

劉範重重的嘆了口氣,說道:“年初宗室集會,幷州刺史劉公便諄諄告誡過我等好自爲之;前段時日,北軍輔兵校尉吳公也曾遣人告訴,陛下似有伐蜀之心。我等當時便傳書蜀中,伏勸阿翁早些遣使奉表,莫要抗逆朝廷……”

“在之後呢?”黃琬問道,見劉範一副無可適從的樣子,他心裡浮現了一個答案:“他不聽?”

劉範有些沉重的閉上了眼,似是不願再說,劉誕接口道:“關中至蜀中間隔羣山,中間又有漢中阻絕道路,致使關中發生的許多變故,益州都鮮少得知。阿翁本就對此將信將疑,以爲我等是被時局所誤,又耽於天象,總說益州分野有天子氣。我等苦勸不得,實在無計可施,眼下朝廷伐蜀之心不顯既彰,再不有所措置,恐怕不僅是阿翁,就連我等也將遭受牢獄!”

“劉君郎真是老來糊塗!禍己害家,此所謂也!”黃琬氣憤的捶牀說道,若是劉焉不聽良言、執意頑抗,那麼與之有過牽連的親族如劉範兄弟、乃至於黃琬,都會在朝廷出兵之前捉捕入獄。

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
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