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

“譏二名,二名非禮也。”————————【春秋公羊傳】

“怎麼了?”前進的隊伍突然停滯,將身子半躺在車壁上假寐的年輕人驚醒,他長得十分俊美,身體瘦弱,臉色蒼白,可那一雙黑亮的眼睛卻炯炯有神,讓人無法直視。

“郭祭酒,前鋒發現了敵軍斥候,我擔心附近有埋伏,故而暫且勒兵觀望。”一名披甲帶胄的年輕武將駐馬車旁,像是一個忠誠的護衛,可他的品秩偏就比裡頭的那人要高。

這武將正是北軍六校之一,越騎校尉田疇,他從上個月的時候獲得詔命,帶着越騎營三千餘騎兵,從關中出函谷關,來到河南。與其同行的還有由弘農郡守任上調任汝南郡守的劉艾、新任陳相種劭、一大批應河南尹駱業所求空降的河南尹屬官,以及皇帝給前將軍朱儁的詔命。

詔書中對前將軍朱儁領兵北上平亂的功績做出了肯定,並正式拜爲車騎將軍,持節督關東軍事。與此同時,皇帝也開始從手下的親信將領中間選派部分人前往關東,調入朱儁麾下,美名曰爲其‘分擔壓力’。

此外,皇帝還直接越過了朱儁這個頂頭上司,直接提拔了定計解難的軍謀掾郭嘉,爲其新設了一個‘軍師祭酒’的官職,祭酒一詞在是指祭祀時爲祭酒開席的尊位,後延伸爲主管的意思。軍師祭酒意味着郭嘉是朱儁手下軍事幕僚的領頭人,皇帝對其的定位是,既能爲朱儁設謀畫策,也能直接與尚書檯手下的兵部溝通。

常人當時只見到朱儁聖寵優渥,卻很少有人見到這一系列人事任命中,皇帝對朱儁的分權與制衡。朱儁對漢室、對皇帝的忠心,皇帝是深信不疑的,但作爲一個統治者,他不能讓任何人一家獨大,失去控制,這既是爲了朱儁好,也是爲了自己好。

在受到詔書之後,郭嘉便與田疇帶着三千多騎兵南下汝南,幫助久戰不下的張超拿下汝南。

“劉府君呢?”郭嘉不假思索的問道。

“劉府君知道了此事,說他不善軍謀,故想請在下與祭酒定奪。”田疇從前頭劉艾的車駕旁告訴消息,又緊接着跑到後面郭嘉的車駕旁傳遞消息,心裡頭有些無奈,自己好歹也是個秩比二千石的校尉,怎麼一下變成兩人之間的傳令兵了?

“是麼?劉府君倒是懂得躲懶。”郭嘉眯着眼笑了,眼神裡透着一絲寒意,他沒有理會田疇心裡複雜的感受,轉而認真討論起了當前局勢:“張校尉不會打硬仗,進入行伍這麼多年,打得都是些黃巾蛾賊、山林盜匪之流,前些天與李通、許褚等豪強合兵擊潰汝南黃巾也不過是天時地利人和皆在罷了。而一遇上孫賁與孫香這樣的精兵強將就無計可施了,從擊破汝南黃巾到現在過去這麼多天,還是頓兵平輿城下。”

典農校尉張超是朱儁的老部下,郭嘉也算是朱儁提攜的新晉幕僚,如今卻當着田疇的面不遺餘力的貶低張超,即便是田疇身爲一個外人都覺得有些不對勁。

但他一想到郭嘉任性直率的脾性,頓時也就釋然了,於是田疇試圖將話題拉回來:“張校尉好歹也將孫賁二人逼入平輿城中,這幾日都不敢出城接戰,可見這斥候是平輿城派來的,而應當是彼等的援軍。”

“是何人領兵?”郭嘉好奇的問道。

“捉到了兩個活口,已經着人去審了……啊,他來了。”田疇突然看着遠處。

只見一名二十來歲的中年人自遠處走近,他樣貌普通,彷彿扔在人羣裡便再也找不着,只是唯獨他的目光深邃,讓人無法忽視。此時郭嘉已經從車內出來了,散漫的坐在車轅上,懸着的一條腿一上一下的晃着,饒有興趣的看着這人對田疇以及自己恭謹的行了一個軍禮,擲地有聲:“都伯王子服拜見張校尉、郭祭酒!”

“王子服?”郭嘉輕輕念着這少見的雙字名,有些明白爲何他年紀輕輕,身上就有那麼一股子狠戾、堅韌的氣質了——這得在最底層飽受多少冷嘲熱諷以及無數挫折打擊,纔會練就出這樣的氣質。

爲王莽改制所影響的東漢時期,向來是以單名爲貴,雙名爲賤。故而以王子服的身份、名字,郭嘉就敢初步斷定對方以前是個地位低下的庶民。因爲也只有不知禮數的庶民,纔會起雙字名,當然,這裡也有例外,入馬日磾、蘇不韋、王延壽等,但這些人命名的格式無不是模仿先賢或者能臣,不能當做時下起名的主流。

都伯王子服擡起頭看了郭嘉一眼,還以爲對方是在問話,於是說道:“這些人是破虜將軍孫堅的舊部。”

看到郭嘉豪不驚訝的神情,王子服又補充道:“彼等口風甚嚴,屬下問了很久也沒能問出什麼事,只知道彼等現今的主將是孫堅的長子孫策。”

“區區斥候,怎麼跟死士一樣?”田疇奇道。

“孫文臺忠烈武略、頗能用人,既然這些人是他舊部,感懷恩重,不願吐露實情也是應該的。”郭嘉淡淡說道:“這麼一支援軍,又是孫堅曾經的舊部精銳,看來張超有難了。”

王子服自覺沒能從成當等人的嘴中撬出東西而有些懊悔,故而爭取表現道:“若是能給屬下一點時間,屬下必能從他們嘴裡探聽出消息來。”

郭嘉挑了挑眉:“你準備怎麼做?”

“把他們拿繩子綁在馬後,將他們拖着走。”王子服眼神中閃過一絲厲色。

郭嘉眯了眯眼,忽然對田疇說道:“天色不早了,還是速速啓程爲好。”

田疇立時會意,他微不可查的皺了下眉頭,似乎不太贊同郭嘉的建議,但對於敵人他從不報以婦人之仁,所以他冷着聲音對王子服說道:“你都聽見了?反正是大軍起行,就按你的法子帶着他們吧,也省了看管。”

看着其貌不揚的王子服領命離開,郭嘉方纔笑着打趣道:“看來不僅是北軍甲冑、精銳,就連隨便一個百夫長,都是一時之傑,讓人讚佩不已。”

“郭祭酒說笑了。”田疇表情有些不自然,他岔開話題:“郭祭酒適才那話,似乎是以爲這孫策會攻打張超?”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郭嘉隨口唸了句兵法,自信的說道:“他們來了,那也是該在平輿城東南方,可如今偏就出現在平輿的西北處,可見他們並不急着入城與孫賁等人匯合,而是想乘人不備,偷襲解圍。”

田疇也是知兵之人,稍一思索便肯定了郭嘉的猜測,並立即提出了應對:“既如此,我等便可爲黃雀,趁着各方混戰之時,引騎兵突進,可一戰而克竟全功。”

這完全就是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而他們就是黃雀,可郭嘉並沒有田疇那麼激動,反而甚是遺憾的說道:“太晚了,早半個時辰都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田疇愣怔了一下,旋即說道:“不是太晚,而是彼等選的進擊時機太準。”

郭嘉聞言,頓時收斂了半分笑意,認真的看了田疇一眼,正色道:“我算是明白爲何北軍六校,人皆將才,朝廷卻偏派子泰過來了。”

田疇說的很對,對方選擇了一個非常合適的進攻時間,就是在太陽落山的這一個時辰內。在這個時間段,既能保證對方有充足的時間、以神兵天降的突然性、打張超一個措手不及,再與城中的孫賁、孫香兩相配合,不說全滅,至少能讓張超大敗而逃。雖然一個時辰後即將天黑,給了張超逃跑的機會,但也給了對方一個很好的夜色掩護,防止有另外一支軍隊突然加入戰場做最後得利的漁翁。

按現在的速度,就算田疇帶騎兵全力奔馳,等到了戰場時不僅分出勝負,天色也已經黑了,那時再進行夜戰對彼此雙方都不利。

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
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