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有什麼不妥?
面對張懷安的提問,李航手託下巴,沉思了片刻。
要說不好的地方嘛,倒是的確有,擔心奸人栽贓謀害啦,擔心捲入各種莫名其妙的事件裡去啦,再或者是貪贓枉法被上頭“咔嚓”一下剁掉等等。
不過跟好處相比,這些壞處的代價其實也不怎麼高。
有句話說的好,叫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腦子靈活點,不幹什麼天怒人怨,罪大惡極的事,在朝堂上安安穩穩的混到退休也不是難事。
想到這,李航語重心長道:“懷安吶,就算做不了清官,也得做個好官。”
面對李航的叮囑,張懷安心中受到了一股強烈的衝擊。
原來先生一直在擔憂的,居然是這事!
先生如此看重,厚恩提拔,若是要求他做壞事,張懷安可能還要糾結掙扎良久,但先生的要求若只是要求他做個好官,做個清官,他自是萬死不辭!
想到這,張懷安深深吸了口氣,躬身施禮。
“先生請放心,懷安爲官後,不論何事,都勢必以百姓先,天下先,若有朝一日違背此誓,我張懷安必遭天誅!”
“你看你,懷安,別說這麼嚴重啊。”
李航趕忙伸手,將張懷安纏了起來。
“懷安,你這心是好的,但沒必要把話說絕嘛,人這一輩子,誰都有可能難免會做兩件違心的事,只要不去禍害殃及別人,以後能彌補過錯,也就不用走極端,有句話說得好,叫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這番話,讓張懷安心裡聽的滿是感動。
先生如此看重他,甚至還怕他將話說太滿,提前給他留了後路,鋪了臺階……
若他張懷安做不出一番功績,他還有什麼臉面對先生!
這一次,張懷安沒有在開口許諾,更沒有在過多的表達。
因爲他覺得比起語言來,只有行動,才更能回報李先生的心意!
“先生教誨,張懷安永世不忘!”
在心底裡,張懷安默默重複着這句話,神情也愈發堅決,再無迷惘。
……
大梁國都以北二十里。
一直身披玄甲重鎧的黑色騎軍,正在沉默中,向國都靠近。
他們身上的鎧甲,早已不似先前出征時,那般整潔,旗手扛着的旗幟上,也已滿是破洞和被硝煙薰燎的焦黑,身下的戰馬更是滿身傷疤。
但這支彷彿遭受過重創的騎軍,卻沒有一個將士臉上帶着哀傷,反而他們的堅毅的面龐裡,此刻帶着難掩的喜悅和亢奮,目光中滿懷敬意,望着隊伍最前列的領軍人。
鐵掌將軍皇甫明。
這位新生代的將領,如今大梁帝國的頂樑柱,終於回到了國都。
而他的迴歸,也正式宣佈了一件事。
飛雲關大捷已定,今年南下的北蠻劫掠軍,無一人活着離開大梁國境!
看着眼前愈發清晰的城牆輪廓,心情倍感暢快的皇甫明,恨不得立馬帶人跑到李航的結緣小館,親口向那位神秘的李先生道謝,並向他講述,這一仗對大梁的軍士,對北境的民衆是如何歡欣鼓舞!
他已經很久沒有打過這麼過癮的大仗了。
自打那晚女帝狄嵐向皇甫明交代了李先生的計劃,讓他親自率軍,趕奔飛雲關堵住北蠻軍隊的後路開始,皇甫明的心裡就充滿了幹勁。
他所長大的皇甫世家,代代都在爲大梁征戰,前幾年看着那些北方的蠻子南下頻繁南下劫掠,屠殺大梁的子民,沒人比皇甫明更加自責。
驅逐外敵,保護黎民百姓,這本該是大梁軍士的分內之事,但卻因爲他這個將軍的無能,大梁軍力的孱弱,只能頻頻眼看着北族蠻子如入無人之境,去劫掠傷害大梁人。
好在,這一切,終於成爲了過去式。
皇甫明到現在也忘不了,那些囂張的蠻子,在撤退回飛雲關,想像往年一樣逃回北蠻的茫茫草原,卻發現撤退的通道已經被切斷時,臉上閃過的那絕望表情。
沒有什麼比那些惶恐不安的臉,讓皇甫明更開心的了!
多虧了李先生的指點,皇甫明才能得以背靠雄關,像是割草般,不斷收割那些該死的蠻族腦袋,可以說這麼多年來,這場仗,是他打的最過癮的一場大勝!
此後,起碼三年,北蠻軍都絕對恢復不了元氣。
甚至說不定等到明年入夏,皇甫明都可以考慮組建一支遠征軍,去尋找機會,反攻北蠻,而這樣的計劃,換做遇到李先生前,他卻連想都不敢想。
在部隊有說有笑的喧鬧聲中,他們來到了北城門。
這裡,早已收到消息,等候多時的府兵,順勢大開城門。
寬敞筆直的大道上,鋪滿的花瓣,擁擠的百姓人流,簇擁在道路兩旁,用充滿豔羨的目光,望着這隊騎着高頭大馬的戰士們,昂首闊步一路朝着國都中央走去。
聽說皇宮大殿早已準備就緒,女帝陛下將親自在大殿中,迎接這些打下一場酣暢淋漓大勝的勇士們,對任何大梁人來說,這都是難以言說的榮耀。
在歡呼聲中行進的隊伍,很快便來到了集市區。
下意識的,皇甫明掃了眼道路兩旁,有些失落的低下了頭。
那些他尊敬無比的先生,此刻,並未出現在人羣中。
不過這也難怪,這場飛雲關大捷或許對他來言,是人生中的高光,但對那位高深莫測的先生來言,這一切都只不過他計劃下,必然的過程和結果。
以他的心境,想來也根本不會在乎世俗間的榮耀與光輝。
畢竟,即便是他這位將軍以及皇宮中的那位女帝陛下,對先生來言,都只不過是沉溺在紅塵俗世的普通人,而李先生,則是從上界來到凡塵中,遊戲人間的神靈。
就這麼思索着,隊伍路過了小巷。
皇甫明擡頭望去,隱隱能看到在小巷盡頭,結緣小館的匾額在陽光下,流金溢彩。
儘管在心中清楚,對於這些,先生他並不在乎。
但皇甫明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讓先生,得到他應有的榮耀。
“全隊,敬禮!!”
巷子口前,皇甫明勒住繮繩,低聲斷喝。
身後的將士們雖不明其意,但聽到軍令,卻全都下意識的服從。
這支滿載榮耀而歸的騎兵隊在小巷前,在皇甫明的帶領下,躬下了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