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北面要打大勝仗了!”
“大勝仗?別逗了,北蠻那羣人哪年不是南下來劫掠,那些坐在府衙裡的老爺們不都一樣束手無策,要我說呀,估計又是那幫老爺兵不知從哪撿了漏,弄死了幾個,然後就誇張成大勝仗來忽悠人。”
“這次可不一樣,聽說是有高人給陛下獻策,陛下這才決心要迎戰北蠻的。”
“獻策?北蠻人人善戰,靠幾條計策能有什麼用啊。”
集市上,人羣紛亂的議論聲,比往日更加嘈雜。
李航坐在街邊的茶攤上一邊聽他們閒聊,一邊暗暗咂舌。
穿越這五年,他都沒怎麼離開過大梁,對於北蠻的事,也只是像這般聽傳聞。
在他的理解裡,北蠻和大梁的關係,頗有些前世宋朝時的感覺,硬要說不同,可能就是相較於宋朝,大梁的國土疆域更加遼闊,反擊的機會也更多。
老天保佑,希望大梁能贏吧。
李航在默默祈禱了一句。
他就是個開餐館的廚師,可不想趕上什麼亂世,安穩的過日子,那纔是他的追求。
正想着呢,忽然,北城門忽然打開,一名官兵騎着快馬,身上綁着大紅的綁帶,雙眼帶着藏不住的激動和興奮,宛若狂風版,席捲過整條街。
空氣中,他的斷喝聲格外清晰。
“大捷!鐵掌將軍攜聯軍與飛雲關斬敵五萬餘衆,蠻軍潰逃無算!”
就像是往平靜的湖面上丟下了一顆炸彈,整條街道頓時沸騰起來。
“斬敵五萬,天吶,真的假的,這好像是近幾年,斬敵最多的一次了吧!”
“鐵掌將軍不虧是大梁忠臣世家啊,這次回來,怕是又能晉升了吧。”
“好!讓那些該死的蠻子屢屢侵擾我邊境,就該狠狠的教訓他們!”
披紅傳報,這可是大梁對大勝的最高禮待了,這種事做不得假,看來北面真的是打大勝仗了,而原本還滿懷質疑的人,此刻也全都不做聲,眼中暗暗帶着興奮。
他們都是大梁的子民,先前說喪氣話,更多也都是源於對前幾年按兵不動的不滿。
如今女帝陛下肯打仗,而且還能打勝仗,這對他們來言,無疑也是好消息。
“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在給陛下獻策,居然能立下這麼大的功勞。”
“是啊,這位高人,絕對是咱們大梁的恩人。”
聽着街坊們的感嘆,李航也不禁心生嚮往。
哎,要是自己也能變成這樣的高人,那就好了。
只可惜這種無稽之談,也就只能當成白日夢般的幻想了。
搖搖頭,李航沒了興致,撂下幾枚銅板,拎着他給小玉買的東西,回到小店。
回到結緣小館時,小玉正雙手拄着下巴,盯着案板上的魚發愁。
在李航堅持不懈的鍛鍊下,小玉的刀工進步了不少,李航也就開始給小玉布至了新課題,只是看樣子,面對這新的課題,小玉暫時是沒什麼頭緒。
“行了,別瞅了,先過來拿東西。”
李航招呼了一句,將買來的東西放在桌上。
小玉好奇的湊過來,打開了布袋,赫然發現裡面竟是些書本,不禁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李航,顯然是不知道李航買這些東西,到底是要幹什麼。
“不論做什麼行業,拼到最後靠的就是底蘊和文化,想當個好廚師也不例外,往後除了鍛鍊基本功,書本上的東西也得好好學,知道了嗎?”
李航故意板起臉,嚴肅的交代着。
其實他給小玉買這些書,還是怕小玉光顧着學廚藝,卻忘記了學知識。
身爲曾經的現代人,李航自然知道知識的重要性,既然決定收養小玉,那教育這一塊怎麼都不能落下,能教多少,是多少。
面對李航的叮囑,小玉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小心翼翼的將書本捧在懷裡。
這個年頭,書本可是稀罕物,更別提東西還是李航送的,小玉自然珍惜萬分。
待小玉捧着書上樓歸置時,店門外,春風滿面的皇甫嚴走了進來。
顯然,飛雲關大捷的消息,這位他也知道了。
“喲,皇甫老先生,你來了啊。”
對於這位曾經幫忙查過小玉身世的恩人,李航滿懷尊敬,樂呵呵的招呼道。
“李先生,我這次是專門來謝謝你的,若不是你照顧,我兒子這趟,可絕沒有這般順利啊。”皇甫嚴捋着鬍子,眼中的笑意根本藏不住。
皇甫明打了這麼個大勝仗,他這個當老子的,自然臉上有光。
不過他可沒忘,皇甫明能有機會打這樣的勝仗,離不開李航的出謀劃策,所以這纔在收到大捷消息後的第一時間,就趕來結緣小館,向李航表達感激之情。
李航沒多想。
先前皇甫明出發前,曾找過他一次,讓他專門做了頓飯,李航還以爲皇甫嚴是在說這事,於是便輕笑道:“老先生客氣,我只不過做了應做之事,皇甫明能順利回來,還是仰仗他自己用功。”
“先生過謙啦。”
皇甫嚴瞧着李航,滿心感嘆。
難怪人家是高人啊,居功不自傲,寵辱皆不驚,他不出山尚且能指引大梁獲取如此漂亮的大勝,若是他肯出山坐鎮,區區北蠻西荊,豈不皆是彈指可滅。
看來往後,還是得跟李先生多親多近才行。
想到這,皇甫嚴拱手道:“李先生,往日皆是你招待我皇甫家的人,不如今晚我來做東,也請先生赴宴一趟,如何呀?”
要請自己吃飯?
面對皇甫嚴的邀請,李航有些意外,但隨即還是搖了搖頭。
“先前您幫我調查小玉的事,我還沒來得及感謝呢,讓老先生宴請,那我可愧不敢當,若是老先生不嫌棄的話,不妨等皇甫明回來後,你們再一起來我這小店,我來做一席酒宴,一來是替皇甫明接風洗塵,二來也算是答謝老先生先前的恩情,如何?”
李先生做的酒宴?
皇甫嚴眼前一亮,且不說李航的廚藝他心知肚明,光是能被李先生宴請這份禮待,就足以讓人趨之若鶩了,這麼好的美事,他可不能錯過。
“既如此,那在下就翹首以待了。”